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樣更好地幫助孩子?

1255628658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令父母感到很頭痛的事情,很多父母剛開始都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有些發展為嘮叨,責備,甚至打罵孩子。

有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看我們父母如何應對問題的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專注力越小培養越好,幼兒園的孩子專注力肯定比小學一年級孩子更容易培養,但是家長知道這個問題還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專注力為時不晚,有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一、家長和孩子親子閱讀提高專注力

親子閱讀越早越好,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們孩子從11個月開始親子閱讀,很喜歡看書,做事非常專注,他可以一個人完成,比如手工,或自己喜愛看的書,達到半小時以上,有時甚至更久一小時。


二、培養孩子畫畫的興趣

畫畫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小孩安靜的坐著需要專心來畫畫。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裡一起畫畫,如果父母不太擅長畫畫,可以報一個畫畫興趣班,剛開始可能效果甚微,但是堅持時間長了,專注力自然提升。


三、玩專注力的遊戲

專注力和孩子的感覺統和有很大的關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夾珠子,走平衡木,走線等等的一些遊戲。這些遊戲都需要孩子的專注。做這些遊戲絕對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優秀的孩子是訓練出來的,有專注力的孩子同樣也是訓練出來的,專注力訓練只要開始任何時候都不晚,爸爸媽媽跟孩子一起行動起來吧!


明媽講故事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因為我專業。

一、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形式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形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啊,東張西望啊,發呆啊,有的孩子看似認真看著黑板,其實心早就飛到九霄雲外了,其次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能維持在15分鐘以上,這裡所說的注意力指的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孩子有目的性持續的注意某個事物需要的時間。第三就是孩子看書或者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和聲音特別敏感,稍微有點動靜啊,有點外部干擾啊。孩子立馬可以感知到,這時候表現的就像警犬一樣靈敏。

二、注意力不集中的改善辦法

1、從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加以強化和改善,上課就是眼睛盯著老師,耳朵聽著老師,所以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上課一定要緊緊盯著老師的嘴巴,仔細聽老師說了什麼,在家可以採取遊戲的訓練方式,家長告訴孩子,要給孩子閱讀一篇精美的文章,時間在10分鐘作業,這篇文章裡呢,會反覆提到一種小動物猴子,如果孩子聽見家長讀到猴子的時候,就可以舉手告訴家長聽到了,看看孩子能不能把文章了全部的猴子找出來,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興趣,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的積極性,家長在閱讀時候,一定注意孩子的注意力表現,在孩子要走神的時候,可以加大語氣的插入猴子的讀音,通過這種主動干預的方法,讓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改善。

2、飲食方面要注意。孩子經常吃甜食或糖,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比較差,因為糖所產生的胰島素會直接刺激神經的注意力。

3、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安靜的個人空間。最好有單獨的房間,家裡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從小培養孩子的歸位意識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要避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看電視、頻繁走動、給孩子送水、送水果等行為,這樣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煩意亂,根本無法專心學習。

4、多鼓勵孩子。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不是訓出來的!儘管孩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多看到孩子的進步,多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增強自信心。

5、加強興趣的培養。我們都知道很多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注意力可以長時間保持。比如孩子看那個動畫片呀,可以長時間也不會覺得累,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孩子的繪畫呀,閱讀呀,運動呀,等方面的興趣,來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虎子看教育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是困惱家長的難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表現為,多動,和他說話聽不進,做作業慢。那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其實注意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注意力的訓練下面我推薦大家幾個注意力訓練的方式效果好又有趣。


夾豆子

遊戲玩法:用一個小碗或者杯子,裝上一些黃豆或者黑豆、花生等等,讓孩子拿著筷子或者夾子把豆子夾到另外一個碗裡。同樣的,這個遊戲對大人來講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非常有難度。不僅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和手部肌肉的協調能力。


開火車

這種遊戲要三人以上。以三人為例: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來開動“火車”。如,父當作北京站,母當作上海站,孩子當作廣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齊拍手喊:“往哪開?”父拍手喊:“廣州開”,於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大家又齊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上海開”。這樣火車開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火車”開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這種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鍊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


串珠子

遊戲玩法:用線將珠子串在一起,一般開始玩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珠子,不然孩子穿得時間過長,會產生挫折感。對孩子來說,將線穿過珠子的孔是不太容易的事哦!


關於注意力的練習其實 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舒爾特方格訓練,被廣泛的運用於飛行員、航天員的訓練。被稱為全世界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科學的注意力訓練方法。



當然了還要培養孩子的興趣當孩子對一件事物感興趣了,才會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這件事物事物上。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要先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毛毛愛電影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對生活和學習都會帶來害處的一種不良習慣

我的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她在玩積木的時候看電視,畫畫的時候聽大人講話還插嘴,寫數學的時候還去翻語文書,辦事心不在焉,不是碰了頭,就是踩了腳,讓我非常苦惱。我查找了很多資料,學習了各種專家的建議後,階段性,使用了這麼幾種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1,去除可以使她分心的物品。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玩耍,讓她只幹一樣,看書的時候就只拿一本書,玩玩具就只拿 一件,寫作業一門寫完再寫另一門。如果做的好就表揚她,或者獎勵她。

2,和她玩些提高注意力的遊戲。

跳棋,五子棋可以鍛鍊腦力提高專注力,孩子也比較喜歡,是挺好的遊戲。也可以做些填色遊戲,比如《秘密花園》這種,或者用更簡單的方式,我就把綠豆和紅豆混在一起,和孩子一人一小碗,比賽看誰先把豆子分開

3,在寫作業的時候監督她

1,不要在孩子專注的時候去打擾她

不要去送水,送吃的,噓寒問暖,表達對孩子的愛不急於這一時,反而會對孩子的注意力有不良的影響,我就在這一點上吃了虧,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媽媽都喜歡在孩子安靜的做什麼事的時候去表達關心,在他鬧騰的時候讓他強制安靜,我想別的家庭可能也是這樣吧

2,孩子小的時候發育不充分

對孩子不要要求太高,這次專注10分鐘,爭取下次15分鐘,逐步提高

3,不要相信“長大了就好了的話”

不好的習慣只會越來越不好,不會不糾正就變好的,也不會做一兩個月就糾正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有心理準備,不要糾正幾次見不著效果就放棄,也不要見一點點效果就覺得已經達到目的了

我在孩子的專注力成長過程中親身體驗到的,能補充一下別人回答的就是這些了,希望你的孩子能夠早日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在生活和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育要用腦

↑ 關注【語文大師】—— “家長的好助手,孩子的好老師 ”

家長埋怨孩子學習不專心的同時,亦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維持在15-20分鐘左右都屬於正常。而高年級的小學生一般注意力可維持在30分鐘上下。

對於注意力太短的孩子,請父母好好回顧, 在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期(0-6歲,尤其是在0-2歲), 你的教養方式是否阻礙了孩子的發展?

比如家長教養態度是否一致?父母對孩子教養態度不一致的情況,比如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常使孩子無所適從,沒有定性。

是否太寵愛孩子、缺少行為規範?溺愛 往往使孩子隨心所欲,缺乏忍耐、剋制,做事自然難以靜下心來進行到底。

孩子玩遊戲時全身投入,正是在培養聚精會神的習慣,有的父母性子急,或者控制慾強,愛催促孩子 ,打斷孩子,干擾孩子。 父母這些行為很容易降低孩子的注意力。


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或情緒困擾,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家庭裡父母常常爭吵、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父母取笑諷刺孩子等等,會造成孩子內心情緒不安,學習精力難以集中。記得有一期留守兒童訪談節目,當主持人問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原因是什麼,孩子哇就哭了:“我想爸爸媽媽了!” 長時間不見父母,孩子內心是焦慮不安的,怎麼安心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 孩子不喜歡某個科目的老師,從而不喜歡某一科,上課學習不專心 。作家長的要幫孩子挖掘老師身上的可取之處,也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影響自己的一輩子的事,不要做傻事。


培養孩子注意力十法 :

1、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為目的服務的,所以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就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願望。

2、那些“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長選擇孩子尚未掌握、但經過努力能理解的內容教給他,其注意自然會慢慢集中。

3、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家裡要乾淨整潔,不要雜亂無章,不給孩子一個混亂的感覺。

4、孩子在學習時, 家長不要走來走去,說這說那,甚至看電視,這樣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或作一些不干擾孩子注意力的事情 。

5、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千萬不要打擾,哪怕搞得一片狼藉,等玩過後再要求孩子收拾。

6、當孩子興致勃勃跟你說話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給點耐心,看著他,讓孩子把話說完。

7、給孩子獨處的時間,允許孩子自言自語,甚至是發呆。有時大人看來的發呆,或許正是孩子在專心地想象、思考著什麼。

8、給孩子放音頻( 不是視頻),讓孩子聽故事聽朗讀。當單獨運用一種感官刺激時,特別是聽覺,更有利於培養孩子注意力。

9、陪孩子做注意力訓練。 比如玩拼圖、搭積木、找不同、記數字等,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

10、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內心世界,而不僅僅只是吃喝拉撒。關注孩子的內心,比關注孩子的身體更重要。養育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心靈撫養。夫妻相愛、關係和睦,孩子內心都會淡定從容專注。

↑ 關注【語文大師】—— “家長的好助手,孩子的好老師 ”


語文大師

首先,家長要客觀、正確的認識一年級小朋友的“注意力”這項能力發展現狀,給予合理的期待。

注意力是孩子將心理活動持續集中某件事物上,並且不被外界干擾的能力。

1、一年級,孩子6、7歲,其身心發展決定了他們注意力集中不了太長時間。有經驗的一線教師告訴我,一般孩子只能集中20分鐘有效聽課;心理學研究也驗證了這一點,幼兒園大班、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一般只能集中10-20分鐘,三、四年級半小時左右,五、六年級40分鐘以上。

2、另外,一年級是孩子剛從幼兒園的以遊戲為主的“半玩半學”階段到“中規中矩”學習的階段,對他們來說需要慢慢適應,容易出現注意力不太集中。

如果孩子相較於同齡人確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應該重視並加以訓練。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表現出以下特點:對於自己不感興趣、不明白的事情自控能力弱,容易走神;對一件事注意的穩定性低,容易三心二意;注意力的緊張度不夠,無法深入投入,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吸引。

但一般的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是後天的家庭管教不當,不良習慣養成,或者周圍的環境造成分心引起的。

要培養孩子專注做事的習慣,應該結合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即對孩子有吸引力的方式著手培養:

1、前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要有耐心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父母看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生氣,嘮叨訓斥孩子,這隻會引起孩子對相應事情的反感和緊張害怕。

2、建立清晰的規則和計劃步驟

比如週日計劃好起床穿衣、吃飯、做作業、玩耍、上床睡覺幾個大的時間點,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律和掌控感,他們的目的性更強,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他們熟練規範以內的世界,之後會對其他事情也能有針對性的計劃和完成。

3、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訓練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個任務。

根據孩子可以集中的時間長度(上文提到了),規定他們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比如一年級小朋友花20分鐘練琴。如果孩子完成了,要給孩子一定的鼓勵,比如獎勵一個親吻、撫摸、表揚等。並讓孩子休息10分鐘,繼續完成另一個小任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漸延長完成任務的時間。

4、利用一些工具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

孩子應該藉助“時間管理工具”——比如計劃表、計時器、獎勵貼紙等方式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按計劃主動完成事情,慢慢養成自主管理時間的習慣。

5、營造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環境

比如孩子有專門的看書學習的空間,裡面不要有各種玩具、零食之類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最好也學習或工作,儘量保持安靜,而不是自己坐在旁邊看電視或大聲說話。

6、閱讀,尤其是大聲朗讀是一個訓練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

閱讀能讓孩子一段時間持續投入在書本上,尤其大聲朗讀調動了眼、耳、口等五官與腦協調運作,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能很好的完成(不丟字、不落字且有情感)。所以,每天要有閱讀時間,最好有10、20分鐘左右的朗讀時間。

按照以上方法加以訓練,孩子會逐漸養成專注的習慣。



有料家庭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所任教的小學,一年級每個班都有60多個學生,跟老師溝通過,大約有40幾個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也就是說老師如果在講課的時候對有些知識重複的次數少的話,有大部分的孩子都不能掌握、聽不下。


注意力,又稱之為專注力,是學習品質的一個方面,我們可以進行專門的輔助訓練來培養孩子的這種品質。

一、利用玩具來訓練。

串珠、積木、樂高、巴克球類型的玩具,都適合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因為這些玩具在玩的時候,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耐心,而且她還要思考,基本上就可以排除外界的一些干擾。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於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二、利用畫畫來訓練。

畫畫的時候一般需要比較安靜的環境,而且有好多東西也不是一下兩下可以完成的,孩子需要在整體的構思下一步一步的去完成,這樣呢他就沒有機會走神。特別是前期對小孩子的線條類的畫畫訓練,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三、利用聽故事來訓練。

好多教育專家都提倡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讀故事給孩子聽,尤其是睡覺前,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此時準備睡覺,已經沒有外界的干擾,孩子在安靜的環境當中,聽著有趣的故事,會注意力非常集中。時間長了,孩子的傾聽能力和注意力都會有很大的改善,對於以後的學習必定有很大的好處。


家庭教育智慧

樓主對孩子的關愛從字裡行間就能感受的到,不知道樓主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其實你不用過於擔心,孩子的注意力在7歲前還是可以通過平時的一些鍛鍊來糾正的。我的寶寶3歲半,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但大多數情況下表現還不錯。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

的能力。

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


1、生理發育的原因

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完善,對應的反應機制和抑制機制發展不平衡,自制能力比較差,這些針對孩子來說都是比較正常的,一般引導合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

2、患病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這類的話主要是有視覺或者是聽力障礙的孩子才會有的,這個主要是一種誤解導致的,像這種情況需要找相關專業的醫生來解決。

3、環境因素

孩子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大家都應該知道高考期間限行,限制工地開工等等措施吧,這就是為了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考試過程中去,那麼一年級的小朋友那更需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了。

4、心理上的原因

有些孩子因為想獲得別人的注意,得到關注或者是為了逃避自己所面對的負擔,很本能的通過注意力不集中來轉移視線或其他人的注意力。這個不難理解,我孩子經常給我轉移話題,尤其是在學習上。

那麼關於注意力的改善和引導也有一些比較好的方式:

1、做為家長,我們要了解到孩子的興趣愛好所在

如果當孩子在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注意力是否集中,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面前,變現出來的專注,可能連家長都會驚訝。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多關注這個興趣愛好,多支持孩子在這個興趣上的付出。這樣孩子在獲得了認可和尊重後,在做其他事情上也會隨之而然的養成專注的習慣,我覺得學會尊重孩子,當然不是溺愛。

2、通過遊戲來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平時的遊戲過程,家長共同參與,設置一個目標,然後和孩子一起努力完成。最常見的就是拼圖或者是積木搭建。通過互動過程中跟孩子的講解,來強化他的注意力問題,並且讓孩子有和獲得感和被關注的感受,時間長了,也就養成了注意力集中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切記要有耐心,不能大聲的呼喝孩子,孩子做錯了不要呵斥他,耐心的糾正,往正確的方向引導。

3、通過運動來鍛鍊

孩子天生好動,通過多運動來促進孩子的生長髮育,鍛鍊孩子的吃苦及努力堅持的優秀品質,在鍛鍊的過程中養成不輕易放棄的精神,對孩子的未來成長和注意力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為家長的我們不要著急也不要責怪孩子,畢竟年齡還小,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和方法來幫助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愛搗蛋的好學生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本人認為還是比較正常的!由於剛上學的孩子,大多可能沒法適應小學比較嚴謹的教學的模式,即便是在幼兒園接受了正規的學習,但是畢竟還是會有不同的!幼兒園是以玩中學為主啊,但是上小學後是很正規的課堂教學,必須得安靜地坐在課堂上接受老師一堂課45分鐘的教學安排,不許隨時走動,課堂期間要安靜地聆聽老師的講解,沒有老師允許不可以打斷課堂的秩序等等課堂要求。總之,會比幼兒園大家庭更加嚴格。這時,勢必會有很多孩子無法很好地適應幼升小的銜接過程。這時,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能讓孩子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好好聽講呢?自己提出了一下的解決辦法:



1、最近聽了今日頭條旗下的好好學習app的活動學習,裡面有大咖老師有介紹寫作時如何安排時間的,也運用了番茄時間管理模式,25分鐘為一時間點的!把集中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不受任何打擾的!可以先保持一分鐘、五分鐘的再繼續保持更長時間吧!在上小學之前,可以適當在家裡和孩子玩這種小遊戲啊,或者畫畫或者彈一首歌或者認真看本書,先設定小目標五分鐘,一支曲子的時間。可以畫個日常時刻表,每天完成一項小目標可以在目標後面貼一朵小紅花的。這回來點特別的,不再是物質獎勵啦,我們可以評家裡的三優生,一階段一小節時間還是不宜過長的,先初步定是一週吧!時間過長怕孩子的積極性由於週期長而失去等待的耐性,時間太短也不太利於鞏固孩子的穩定性和給孩子繼續努力向上的時間。激勵的結果就是,可以做下一週的家庭家長,指定下週的家庭計劃和完成任務的項目。如果有家庭聚會的話,一切採買、菜譜,家裡的人員安排等一系列的活動內容都有支配和管理權。其實,還是蠻有誘惑力的,對於渴望成為小大人的小朋友們還是蠻有興致的。

2、可以家長跟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情況啊!或者是課堂上提問時,多點給孩子的機會,讓孩子有那種緊迫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主動,不再頻繁溜號。針對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諮詢老師如何更好的幫助孩子。或者幫孩子同其他上進生組成一個學習互助小組,在周圍人幫助激勵的作用下,不再放鬆學習態度。這些都可以向老師求教指導的!

謝謝!希望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小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的困惑解決。週末愉快!


馨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焦慮的重點之一。經常聽到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上課時,很容易走神。這其中,有上幼兒園的孩子,還有已經快上初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到孩子學習,但是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因為注意力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逐漸提高的~

注意力分佈圖

心理諮詢師表示,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準備狀態。它不是先天遺傳的,在後天的培養和訓練後可以逐步提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注意力進行訓練。

進行訓練前,家長可以根據上圖,判斷孩子是否專心:一般情況下,3歲孩子的有意注意力只能持續3~5分鐘,4歲孩子約為10分鐘,五六歲孩子則為15分鐘左右。家長可以根據這個去判斷孩子注意力集中是否符合相應的年齡。孩子年齡越大,就越懂得將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從而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

家長平時要做的4件事

1.孩子注意力範圍小與孩子天生的視聽覺廣度小有一定關係,也與後天的訓練有關。我們需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視聽注意力的技巧。比如,當我們教孩子視覺搜索目標物時,要教會孩子按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的順序,這樣他就能夠更準確地獲取信息;當孩子傾聽時,要讓孩子等對方說完才能轉移注意力。

2.學習、看書、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有些孩子一到鬧的環境中就會心神不寧,做事用不上心,所以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是必要的。同時不在孩子的面前放一些容易讓孩子走神的事物,這樣可以減少孩子走神的機率。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老在孩子的身邊走動,因為如果你老是在他的眼前晃,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你一次次地拉走,從而養成一種習慣。

3.孩子注意力不穩定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方面,例如睡眠不足,身體不舒適等。家長要讓孩子早睡早起多鍛鍊身體,同時也一定要讓孩子注意勞逸結合。不能讓孩子學習太久,這樣身體疲憊,注意力也容易不集中。

4.注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能力,注意力的轉移能力與孩子平時的教養有一些關係。如果孩子常常獨自玩耍,很少跟著別人的思路走,他的注意力就習慣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在家庭中,我們可以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有能力跟著大人的指令遊戲。

3個遊戲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1、“數字傳真”遊戲

家長讀一串數字,孩子在聽完之後憑記憶寫下聽到的數字。

例如:家長讀68715,孩子聽完之後在紙上寫68715。

2、“詞語分類”遊戲

家長念10-20個不同類型的詞語,孩子認真聽,當聽到電器就馬上舉起右手,當聽到學習用品就馬上舉起左手。

例如:凳子 課桌 洗衣機 籃球 電視機 自行車 書包 電冰箱 作業本 葡萄 空調 電風扇 電話機 被子 杯子 鋼筆 手機 籃球 羽毛球 打火機 飛機 刀劍

3、“按順序找數字”遊戲

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裡面(參考下表),然後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家長同時計時。

研究表明:7—8歲兒童按順序導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可以自己多製做幾張這樣的訓練表,每天讓孩子訓練一遍。

*淘兒學,專注K12教育,分享有理有趣的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