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櫻桃栽培技術——起壟栽培(可防流膠病與死樹)

眾所周知甜櫻桃品種根系分佈淺,因此既不抗旱也不耐澇,種植戶在種植時要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保證土壤既不過幹也不過澇。而起壟栽培正好可以防止因積水造成的死樹和流膠病發生的一種有效方法。下面就來說說甜櫻起壟栽培技術。

2006~2017年在泰安市夏張鎮進行了甜櫻桃起壟栽培技術的推廣,並進行了起壟栽培對甜櫻桃生長、產量、品質及流膠病發生的影響試驗研究,為進一步完善甜櫻桃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和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甜櫻桃栽培技術——起壟栽培(可防流膠病與死樹)

1 相關措施

試驗在泰安市夏張鎮尹家莊村果園進行,園地砂質壤土,肥力中等。栽培甜櫻桃採用2年生成苗定植,砧木為吉塞拉6號,品種薩米特,紡錘樹形整枝。栽植株行距3m×4m。栽培方式分起壟栽培和平地栽培兩種。起壟栽培,定植前整地,土與有機肥混勻後起壟,壟高30~40cm,壟寬1~1.2m,在壟上挖定植穴深、寬各40cm,將2年生成苗定植於壟上。在同一果園未起壟的行間挖深、寬各40cm的定植穴進行平地栽培。起壟栽培與平地栽培採用相同的常規管理。

甜櫻桃栽培技術——起壟栽培(可防流膠病與死樹)

2 起壟栽培的影響

2.1 起壟栽培對甜櫻桃生長結果特性的影響

起壟栽培較平地栽培促進了甜櫻桃植株的生長髮育,提高產量,對7年生樹的影響效果較4年生樹更加明顯。起壟栽培的7年生樹幹周較對照顯著增加,達43.1cm;4年生樹的幹周較對照無差異;起壟栽培4年生和7年生樹的新梢年生長量分別達83.6cm和88.2cm,較各自對照均顯著增加。樹高和冠徑主要是通過人工修剪進行了控制,因此起壟栽培的樹高和冠徑與對照差異不明顯。起壟栽培的4年生樹平均單株產量較對照增產5.9%,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7年生樹增產7.9%,與對照的差異達顯著水平。

2.2 起壟栽培對甜櫻桃果實品質的影響

起壟栽培提高了甜櫻桃果實的品質。起壟栽培的4年生樹與對照相比,平均單果重8.25g,比對照提高2.61%,兩者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果實總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與對照無明顯差異。起壟栽培的7年生樹,平均單果重8.41g,固酸比23.32,分別增加了4.86%和10.63%,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和總酸含量均無顯著差異。

2.3 起壟栽培對甜櫻桃流膠病發生的影響

從栽培效果看7年生甜櫻桃樹流膠病的發病率高於4年生樹。起壟栽培改善了果園排水條件,可有效防止因積水造成的流膠病發生。起壟栽培4年生樹的主幹發病率3.2%,主枝發病率2.4%,分別較對照降低了37.25%和33.33%;7年生樹的主幹發病率21.3%,主枝發病率4.2%,分別比對照降低了49.88%和52.4%。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

甜櫻桃栽培技術——起壟栽培(可防流膠病與死樹)

3 總結


起壟栽培可以增加土層深度,改善根系微環境,能夠更好地滿足甜櫻桃根系對土壤環境的需求。通過近幾年的栽培試驗表明,起壟栽培明顯促進了甜櫻桃樹的生長髮育,提高了產量,改善了果實品質,同時減輕了澇害,顯著降低了流膠病的發病率。

總而言之起壟栽培對於甜櫻桃樹最大的影響是減少了因積水造成的流膠病,沒有流膠病的侵害,甜櫻桃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生長,獲得更高的產量和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