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生平最怕的几个字,现在天天都要用,当时写出来却要砍头

说起中国古代的文字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纵观历朝历代,唯有清朝的文字狱最为兴盛,堪称空前绝后。比如雍正年间兴起17次文字狱,乾隆年间兴起130多次,一次就会涉及到数千人,犯人遍布三教九流。一般来说,清朝统治者施行文字狱主要是为了压制汉族人的反抗意识,竖立清人统治的权威。但在明朝,统治者施行文字狱则完全是看自己的心情,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兴起的数起文字狱。

朱元璋生平最怕的几个字,现在天天都要用,当时写出来却要砍头

夕阳下的午门

这件事还要从朱元璋发家历程说起。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贫家子出身,先后做过和尚、乞丐,最后才投入郭子兴的麾下反抗元朝。故而他当上皇帝后,十分忌讳他人提起自己的过往,尤其是自己当过乞丐和僧人的这段不光彩历史。举个例子,常州府学训导蒋镇曾作《正旦贺表》,其中有“睿性生智”一句,而生与僧的发音近似,这不是拐着弯说皇上之前当过和尚吗,故而蒋镇被斩。

朱元璋生平最怕的几个字,现在天天都要用,当时写出来却要砍头

朱元璋僧人扮相

这些还好说,无非是注意与“僧”、“秃”“盗”发音相似的字眼就行。但皇帝的心思岂是那么好琢磨的,当时有僧人作诗:“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其中“殊”字拆开就是“歹朱”二字,朱元璋认为这是在抨击他无德,遂下令将此人斩首。

朱元璋生平最怕的几个字,现在天天都要用,当时写出来却要砍头

清朝文字狱绘画

再比如台州训导林云写的《谢东宫赐宴笺》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一句。皇帝细细品味,觉得“法坤”听起来像“发髡”,而“藻饰”的发音又与“早失”相似,这不是暗指我当年做过和尚吗?故而林云又被斩。此外,朱元璋还特别忌讳他人提起“则”字,因为这个字与“贼”的发音相似,而他发家之路就是从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开始的。

朱元璋生平最怕的几个字,现在天天都要用,当时写出来却要砍头

朱元璋剧照

后来,礼部官员上书恳求皇帝下一道表式,告诉世人那些字、词不能用,让臣民心中有数。朱元璋遂指示翰林学士写一道谢恩表,并令满朝大臣按照谢恩表的格式上书,这下知识分子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朱元璋生平最怕的几个字,现在天天都要用,当时写出来却要砍头

崇祯皇帝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完美地继承他老爸暴政的坏习惯。因为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所以建文帝殉难诸臣的诗文一律不得发行,世上也不能流传关于建文帝的文字。当时,有人藏有建文时期士人包彝古所进楚王书,被发现后下法司严惩罚。

木子认为,朱家父子二人如此草木皆兵,无非是自己的心里没底,再加上手中有权,这才酿下一桩又一桩的惨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