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为什么普遍觉得二人不在一个时代?

凤凰山下凤凰游

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我们都会把聚光灯打在所谓精英的身上。那些默默无闻者都会成为,历史滚滚洪流里面的沙子,甚至沙子都不得,在泥石流中,被摧折,打磨,最终沉淀,有幸者成为历史堆叠的沉积岩,用白骨告诉我们一些当时的事情。比如长平之战尸骨坑。



或者成为精英者描摹的对象,在史家太平盛世的描述下,成为人口大繁的一个数据,在展示当时的所谓盛况的画像中留下一个无人知晓,却栩栩如生的面孔,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为什么普遍觉得二人不在一个时代?正符合这种历史描述,其原因看起来是秦始皇成名过早,其本质则是,秦王政拥有比普通人更加优秀的发展路径。在那种贵族统治的时代,只要赢政说上几句话就可以载入史册,比如公子高,他是胡亥的兄弟,只不过在胡亥大杀公子的时候加了一次戏份,说要为父王守陵,就写进离历史。

秦始皇的生活值得记述,同龄人刘邦作为一介屁民自然上不得千万年的断烂朝报!刘邦是流氓无赖,屁民。他的前半生,只能在无人知晓下生活。要不是他在同龄人嬴政的统治下无法生存,开始了所谓创业之旅,他本该一生默默无闻的结束这个没人知晓的生命。

这种现象,用我们现在时髦的用语,叫做阶层固化和打破阶层固化。



也是现在大多人焦虑、恐慌的根源。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就是对这种恐慌的推波助澜现在的很多媒体,就像哪一本本陈旧的历史书一样,用把历史的套路,写成所谓的新闻,成为了精英的家谱。



让很多人产生冲动,试图效法两千年前的陈胜,喊出一嗓子“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自嘲的人也不闲着,说什么“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像极了刘邦说的“大丈夫当如是”和刘秀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更多的人陷入深深的恐惧,害怕被时代抛弃,被同龄人抛弃,于是转而孜孜不倦的像驴拉磨,黄牛耕地一样辛勤劳动,本身却却不了解其中的涵义,只是一味的力争上游,最终在精疲力尽中过劳!

幻想如同刘邦一样,追上同龄人,幻想如同刘邦一样在现今所谓的精英家谱上留名。

其实如果你去仔细想,那些某某人身价几何的报道,都无外乎“男儿生当觅封侯”的宣传,这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话,被他们抛在脑后。



华丽的词藻,可怕的数据,挑逗人的对比,让你看起来似乎一文不值!可是无法反驳的是,这是历史的实情,也是现实的状况,成不了精英,注定成不了聚光灯下宠儿。

然则为了聚光灯的照耀,你是否又会成为聚光灯的奴隶,如同房奴一样,为自己的所谓梦想,一年一年的交着梦想租,可是人是为了生活在聚光等下而活着么?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以上

目西


目西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两人是同龄人,但却给人两代人的感觉?为什么?

秦始皇成名太早!

比起同龄人刘邦,秦始皇属于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虽说生在赵国,但是人家毕竟是皇子,13岁就登上大位,此时10岁的刘邦还在老家丰县翻墙上树,皇位是什么完全没有概念。

22岁,秦始皇亲政,这位看似懦弱的青年先后除掉了嫪毐,吕不韦,干掉了觊觎皇位的弟弟,软禁了不检点的母亲,掌握了秦国大权,而19岁的刘邦还在家里当古惑仔,史书记载他:“不事生产”

39岁,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坐拥天下,成为最有权势的男人,而36岁的刘邦刚刚当上泗水的亭长,属于最基层的干部,平时打牌喝酒,无所事事,最大的公务就是押送百姓去咸阳服劳役,至于家庭,没有人愿意嫁给这个不正经的家伙,但是他也没闲着,和同村的曹寡妇私通,有了一个儿子,叫做刘肥。

49岁,秦始皇在沙丘平台暴毙,他的小儿子经过一番密谋登上大位,而46岁的刘邦此时并不在家,因为私自释放服役的百姓,被迫躲到芒砀山喝西北风,而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照顾刚出生的儿子刘盈。

同龄人死的第二年,47岁的刘邦在老家举兵起义,此时的刘邦已经进入油腻的中年,甚至说是苍老的中晚年,但是他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远大前程在等着他。

三年后,50岁的他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了同龄人曾经居住的地方:秦王宫,面对锦绣繁华,他很感慨,许多年前,他押送劳役来咸阳遇见秦始皇的车队,由衷赞叹:大丈夫当如是。

梦想实现了!

四年后,54岁的他干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项羽,一个比他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一统天下,走到了同龄人18年前的位置。

18年,一代人!



日慕乡关

1、秦始皇和刘邦:两人相差3岁,给人一种相差一个朝代上百年的错觉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2、明朝万历皇帝和伽利略:伽利略比万历还大9岁,一个是遥远的古代皇帝,一个是天文科学家;一个是有名的四十年不上朝的无能君主,一个是天文成就影响至今的杰出科学家。这两种比较,直接给人一个朝代三百年的错觉。

(1)万历(1573年-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2)伽利略(1564年-1642年)。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因此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3、王阳明和达芬奇:达芬奇比王阳明大20岁,王阳明是明朝中期著名心学大师,达芬奇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天才艺术创作家。俩人给人的错觉就是一个活在了古代明朝,一个活在了近现代时期,相差200多年的感觉。

(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2)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4月15日, 1519年5月2日逝世,是意大利学者、艺术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4、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乾隆皇帝:两人相差21岁,并且是同一年去世。给人的感觉就是古代和近代的时间错位感觉。

(1)乔治·华盛顿,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 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1799年去世,同在这一年去世的还有乾隆皇帝。

(2)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


君之所见

郭德纲只比林志颖的岁数大一岁,这你敢信?如果只看外表的话,谁敢相信这个?完全感觉是两个年代的人,这便是他们的外表给了我们错觉。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错觉,我也感觉秦始皇和刘邦压根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罢了。人们往往认为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秦朝还经历了秦二世,之后才有的刘邦建立的汉朝,这中间还过去了很多年、按照正常思维来说的话,肯定不会认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

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虽然说刘邦和秦始皇两个人分别是先后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可是实际上我们去看一看历史,秦朝存在的时间其实是非常短的,刘邦出生是公元前256年,秦始皇的是公元前259年出生的,也就是说刘邦和秦始皇就差三岁,刘邦比较小。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绝对是没人把他们相比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秦始皇十三岁的时候人家就登上了王位,这个时候刘邦还在玩泥巴呢,秦始皇在二十二岁的时候亲政,这个时候的刘邦还是个街头混混,说白了就是个无所事事之人。秦始皇在三十九岁的时候已经统一六国,反观刘邦依然在底层挣扎着。刘邦和秦始皇完全是两种,秦始皇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刘邦开始造反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四十岁了,属于大器晚成的。

仔细看看历史,谁也无法想到三十多还一事无成的人,居然后来能成一代帝王。如果不仔细去看历史线的话,认为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其实是很正常的。说白了就是一种错觉而已。最后在说一句,实际上郭德纲和林志玲也是同岁,是不是不敢相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为什么感觉却是两个时代的人?

虽然秦始皇和刘邦年纪相仿,但是两人活跃的历史舞台时间却截然不同,这给所有后人造成了一种错觉:

公元前210年,当一生威名赫赫的秦始皇走完他最后一段路,在沙丘去世,正式告别他的49年的华丽人生时,刘邦还没出现在历史书的字眼里。

直到一年后刘邦才在芒砀山带着一群农民斩白蛇起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让我们来看看两人在同一时代的履历: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刘季还在刘太公体内到处游弋。

公元前256年,嬴政4岁,刘季在沛县中阳里村一个农民家庭出生。

公元前254年,嬴政6岁,吕不韦带着子楚逃往咸阳,母亲赵姬带着嬴政在邯郸东躲西藏。这年刘邦刚刚才会叫爸爸。

公元前251年,嬴政9岁,秦昭襄王卒,孝文王继位,子楚成为太子,带着赵姬和嬴政从赵国返回咸阳。 刘邦6岁,在地里玩泥巴。

公元前250年,嬴政10岁,秦孝文王死,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嬴政成为太子。 刘邦7岁,还在地里玩泥巴。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子楚卒,嬴政13岁成秦王,吕不韦独揽大权。刘邦10岁,在树上掏鸟蛋。

公元前244年。秦王政16岁,秦伐韩攻魏,两国割地求和,赵国伐燕。刘邦13岁,被父亲刘太公揪着耳朵去种田。

公元 前242年(秦王政五年)嬴政18岁,秦取魏地,初置东郡。燕伐赵,败。刘邦15岁,开始调戏邻家小妹。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嬴政19岁,楚、赵、魏、韩、燕五国推举楚国为合纵长,合纵伐秦,兵败。楚迁都寿春,刘邦16岁成功交上第一个女朋友。

前239年(秦王政八年),嬴政21岁,嫪毐淫乱后宫,太后封其为长信侯。刘邦18岁,在和村里泼皮打架。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嬴政22岁,开始亲政,平嫪毐叛乱。 刘邦19岁,在和隔壁村泼皮打架。

237年(秦王政十年),嬴政23岁,秦王政免吕不韦相。李斯谏秦王政下逐客令。尉缭入秦,劝秦王政收买六国权臣,统一六国。刘邦20岁,在和乡里泼皮打架。

前235年(秦王政十一年),嬴政25岁,秦发四郡兵,助魏攻楚。吕不韦再去蜀地途中自杀。 刘邦22岁,在街头游手好闲,整日无所事事。

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嬴政26岁,秦攻赵,赵名将李牧大败秦军。 刘邦23岁,整天睡在草垛上唱歌,做白日梦。

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嬴政28岁,项羽生于下相。李牧再败秦师。燕太子丹自秦逃归。 刘邦25岁,仍然在街头调戏妇女。

前230(秦王政十七年)嬴政30岁,秦内史腾率大军灭韩,置颍川郡。 刘邦27岁。

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嬴政31岁,秦再次伐赵,用离间计使赵王杀李牧。刘邦28岁

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嬴政32岁秦灭赵。楚攻秦南郡。刘邦29岁开始和乡里大妈打成一片。

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嬴政33岁,荆轲刺秦王。秦王大怒派王翦率军伐燕,大破燕、代两国。刘邦30岁

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嬴政35岁,秦将王贲包围大梁,引黄河水灌城,灭魏国。另一面南方楚军大破李信率领的20万秦军。 刘邦32岁作为楚国人在家里欢呼。

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嬴政36岁,秦名将王翦60万伐楚。地痞无赖刘邦33岁成为为秦泗水亭长。

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嬴政37岁

秦军大破楚军,项燕自杀,秦军俘虏楚王负刍。

前222年(秦王政25年)嬴政38,秦王政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

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嬴政39岁,王贲从燕南下灭齐,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36岁的刘邦在咸阳服役,观秦皇帝出巡,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嬴政40岁,巡陇西、北地,在全国修筑驰道。 刘邦37岁在服役做工。

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嬴政41,冬巡封禅泰山,修灵渠。刘邦38岁在服役做工。

前217年(秦始皇三十年)嬴政43岁,刘邦40岁与吕雉结婚。

…………

中间省去一部分。

总之当秦始皇名震寰宇的时候,刘邦还是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小流氓。…


脑洞局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到汉高祖刘邦我们很难联想到秦始皇,但是会不由自主想到西楚霸王项羽,我们直观上感觉刘邦和项羽是一个时代,秦始皇和刘邦不是一个朝代的人,这个为什么呢?

先看下他三个的资料。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自称“始皇帝”。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秦亡后称西楚霸王,最后反被刘邦所灭,自刎而死。

看到以上资料你吃惊了吗? 秦始皇原来只比刘邦大三岁,而刘邦比项羽大了24岁,为何却感觉相差3岁的秦始皇和刘邦不是同时代的人呢?

说到了项羽,我们继续拿项羽说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曾想盗秦始皇陵。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项羽焚其宫室,往者咸见发掘”,据传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直接的动机是其祖父项燕被秦人所杀,报秦灭楚之仇,因为种种原因项羽没成功,他只秦陵的地面上留下了两条“霸王沟”。

这就是说秦始皇死了4年多了项羽还活着,是不是更觉得刘邦和秦始皇不同代的感觉?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是不同朝代的创始人。

秦始皇——秦朝始皇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39岁统一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自称“始皇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

汉朝(公元前202-公元前220年)刘邦出身农家,带领起义军在秦朝灭亡后,刘邦自封为汉王,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刘邦即位当皇帝,史称西汉。

虽然他们只差三岁却成为了两个朝代的创始人,两个朝代的皇帝,难免给人俩人不在同时代之感。

原因二、成名时间差大。

秦始皇中和刘邦两个刷出存在感的时间相差很大的。

出名趁早,说的就是秦始皇这种,13岁继位,39岁统一六国;大器晚成,说的就是刘邦这种,55岁称帝,虽然殊途同归,最后都当了皇帝,但是看下时间不两个人当皇帝的时间差了45年。

这么长的时间差,给人不是同代的感觉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官二代”和“草根”英雄的成功之路不同。人比人气死人,用老百姓的话说“吃屎都不赶趟”。

投胎这种技术活秦始皇做得好,一出生就是自带光环的官二代。

倍受关注,自登基之时就大显身手,自带“流量”不用刷就有超强的存在感。

而刘邦曾为一名“无业”游民,混了个“糊口”的营生——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似《西游记》“弼马温”一职),在陈胜起事后,48岁的刘邦军队才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秦始皇己是将死之人,他才刚刚闹出点“动静”。

原因三、两个人没有正面接触过

同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年龄相差不大,怎么可能没有交集呢?但是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秦始皇嬴政与汉高祖刘邦还真没有什么交集。

如果硬说的话,就是嬴政东巡,刘邦在咸阳看到嬴政的仪仗,当时还是平头百姓的刘邦发出过感慨:“嗟呼,大丈夫当如是! ”

而当时项羽也在现场,见到如此浩大的阵容后,不由地感慨道:“今后我要取而代之。”但是嬴政并没有等到项羽“取而代之。”便自己主动驾鹤西游去了。

两个都很有作为的皇帝没有正面交集接触,即使年龄相仿,给人不同时代的错感,也就不奇怪了。

原因四、寿命长短的误导。

秦始皇50岁寿终。关于其死因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始皇帝想长生不老,各地寻求仙丹妙药,反而伤了身体。

有的说法是秦始皇自幼有各种疾病,体质较弱,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工作极度劳累致死。

活着才是王道。

秦始皇早刘邦十五年离开人世,加重了两个人不在同一个时代的感觉。

当皇始皇声名鹊起时,刘邦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秦始皇死后刘邦才大显身手……秦始皇与刘邦发展中各种差距,使实际年龄只差三岁的两人,却给人两代人的错觉。


有书共读

郭德纲和林志玲同岁,为啥我觉得他俩不是一个年龄段?因为这是错觉。郭德纲和林志玲是视觉错觉,刘邦和秦始皇则是朝代错觉。

秦始皇是秦朝第一个皇帝,刘邦是汉朝第一个皇帝,由于中间有一个改朝换代的过程,大家潜意识中觉得两个不同朝代的人年龄差别肯定很大,便没有认真核查,仔细计算。


其实从统一六国到最终灭亡,秦朝只有区区两个皇帝14年的国运,短的可怜!

嬴政出生于前259年,13岁加冕王位,22岁亲政,经过长达17年的兼并战争,39岁时统一六国称皇帝,由于起步太早,奋斗了20多年的嬴政到当秦朝统一全国时,才刚刚到不惑之年。

刘邦出生于前256年,只比嬴政小3岁,但他年轻时是个混混,不正儿八经工作,政治上起步太晚,嬴政39岁统一六国时,他还在社会底层混迹,起事反抗秦朝时已经40多岁,攻入咸阳灭亡秦朝时已经50岁,典型的大器晚成。


谁都想不到,40多岁还一事无成的刘邦,居然颠覆了不到40岁就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开创的帝国!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不要因为年龄大就放弃奋斗!


狄飞惊

我认为,这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

(一)

嬴政,千古第一帝;刘邦,千古第三帝。抛却胡亥,刘邦,千古第二帝。



嬴政,公元前259年出生;刘邦,公元前256年出生。嬴政大刘邦三岁!

嬴政是被前一个时代之风吹起,刘邦被后一个时代之风吹起,除了年龄差别,再就是平台差异。嬴政的平台是皇帝,刘邦没有平台,后来要是没有泗水亭亭长这个平台,刘邦未必成翻身。



(二)

早在秦昭襄王时,秦国就有能力统一六国,无奈不是恰当时机,因此搁置。在经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续势,到下一代秦国国君,就该大一统。历史选择了嬴政,他也凭借“国君”的平台,大放异彩,出色地完成历史的重任。这个时代称为嬴政时代!



此时,如果刘邦有一个平台,那他也有可能登上历史的舞台,比如王剪、王贲。但大势所趋,有可能不会大放光芒,也有可能会被别人的光芒掩盖,比如李信、蒙恬、蒙武,被王剪、王贲所掩盖。

公元前210年,嬴政驾崩在沙丘,标志着嬴政时代的结束。

之后,刘邦、项羽在这乱哄哄中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刘邦通过自己的拼杀,造就一番帝业,成为“千古第二帝”。



(三)

不是说嬴政、刘邦有多么强,多么牛,他们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时代洪流下,隐隐约约赋予你一定力量,如果你有一个平台,好比顺水行舟,成就一番事业,至于有多大,全靠自己的能力。所以说,时代决定翻身,意味机遇,平台注定花落谁家。



当然,嬴政、刘邦都是各自同一时代中的佼佼者,否则也不会分别成千古第一帝、千古第二帝。

最后,时势造英雄,恒古不变,现在是一个大好的时代,把握机遇,迎难而上,造就我们自己的一番事业,与君共勉!


非常茴香豆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寿命长才是王道。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两人是同龄人。

13岁时,秦始皇登上大位。而10岁的刘邦还在老家丰县翻墙上树。

22岁时,秦始皇亲政,先后除掉了嫪毐,吕不韦,干掉了觊觎皇位的弟弟,软禁了不检点的母亲,掌握了秦国大权。而19岁的刘邦还在家里当古惑仔,史书记载他:“不事生产”

39岁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坐拥天下。而36岁的刘邦刚当上泗水亭长,属于最基层的干部,无所事事,期间和同村的曹寡妇私通,有了一个儿子,叫做刘肥。



49岁时,秦始皇在沙丘平台暴毙,小儿子经过一番密谋登上大位,而46岁的刘邦此时因为私自释放服役的百姓,被迫躲到芒砀山喝西北风。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47岁的刘邦举兵起义,三年后,50岁的他进入了秦始皇曾经居住的地方--秦王宫。


四年后,54岁的他干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项羽,一个比他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一统天下。

从一个小小泗水亭亭长,三年入主咸阳宫,又四年从蜀川艰险之地成功逐鹿天下,成为天下共主,汉高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一能忍,二能用人,三会洗脑。


从这个角度看,刘邦和司马懿很像,只要身体足够好,把同时代的大佬都熬死了,之后自己就能呼风唤雨。




秦汉,一个合并天下,一个坐拥天下! 隋唐,一个合并天下,一个坐拥天下! 他们的命运是不是觉得特别像。



这段历史中最让人唏嘘的是项羽,没有项羽打垮秦帝国,那有刘邦的顺风顺水,典型的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我一直认为秦王朝的灭亡是华夏第一次大浩劫,一个初步成熟的法制王朝,被六国旧贵族推翻了,从此以后华夏进入两千多年的人治高于法治的所谓封建王朝!始皇帝太仁慈了,开国而不杀功臣,灭六国而不亡其贵族,实为华夏少有的仁君,却因为得罪儒家而一直被黑至今未改!

古惑仔刘邦 混了个皇帝当当 ,要饭乞丐朱元漳也当上了天下君主 ,所以说人啊,只要你不死,一切皆有可能,当然了前提还的是:时势造英雄!


深思瓶



老子有言“大器晚成”,此语形容刘邦最为妥当。

秦始皇是“王二代”,刘邦则是“农二代”,秦始皇处于社会最顶层中的最顶层,当他继承秦王位以后,便已经成为天下皆知的人物,而刘邦仍然只是一个“好高骛远”且不愿意帮家人做农活的小流氓。刘邦仅仅只比秦始皇晚生三年,却与年轻辈的项羽称兄道弟,又如何能不给人他与始皇不是同时代人的感觉?

秦始皇与刘邦不同的身份背景,是造成他们两人“时代差”的基本因素。



我们再看看秦始皇与刘邦几个重要的年谱: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生于赵国邯郸。

公元前256年,汉高祖刘邦生于沛县丰邑。

公元前247年,嬴政继位为秦王。公元前221年,嬴政灭六国并建立秦朝,称始皇帝。在嬴政建立秦朝以后,已经壮年的刘邦终于当上了秦朝沛县的泗水亭长,得到了人人梦寐以求的编制。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役徒去咸阳,在咸阳看到了祖龙秦始皇,情不自禁地流口水叹道:“大丈夫当如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在东游途中,秦始皇病亡于沙丘。在此以前,刘邦押送役徒去骊山,途中发生了“斩白蛇事件”,然后因为秦始皇曾经说过“东南有天子气”,刘邦自以为始皇说的便是他,然后兴冲冲躲到深山老林去了。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秦,随后刘邦在萧何与曹参的帮助下,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忽悠得沛县百姓拖家带口跟着他造反。



看完上面的年谱,我们应该基本知道秦始皇与刘邦为什么会给我们他们不是同时代人的感觉了。秦始皇嬴政自公元前247年即秦王位,公元前237年铲除吕不韦,总揽国柄,然后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霸业。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亡后,刘邦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直到曹参和萧何将他推上舞台,他才笑呵呵地当了沛公。在秦始皇死后,刘邦、项羽之辈才得以冒头,从公元前247年算起,刘邦的成名比秦始皇晚了38年;从铲除吕不韦的公元前237年算起,刘邦的成名比秦始皇晚了28年;即使是从秦始皇灭韩国的公元前230年算起,刘邦的成名仍旧比秦始皇晚了11年。

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刘邦的“发育”极为缓慢,甚至可以说他与秦始皇根本不处于同一个发展周期中,当秦始皇度过了人生中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刘邦才开始创业当老板,并且还曾经在比秦始皇晚出生27年的项羽公司当过打工仔,因此,刘邦便给了我们他与秦始皇并不是同时代的人的错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