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陳劍·

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陳劍

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 他就是那個網絡上有名的咱厝人-陳陳

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開元寺·櫻花 咱厝人-陳陳 攝影

陳劍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並不熟悉。然而,換成“咱厝人-陳陳”,是否有些耳熟?網上許多關於泉州旅遊的照片上都會有“咱厝人-陳陳”的logo。陳劍是一個第一眼就會讓人喜歡的人,因為他微胖的臉龐總是帶著微笑,偶爾用手託一下往下滑的眼鏡,給人的感覺憨厚可愛。

2010年畢業的陳劍,沒有繼續學業,而是跟隨著朋友到了浙江工作。“第一次離開家那麼久,周圍的人講著聽不懂的浙江話,那時候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想家。”陳劍說到。背井離鄉的愁緒無處發洩,陳劍將其變換成細膩的詩句,發表在了博客上。“我寫的詩還得到了葉逢平老師的讚賞和指導!葉逢平可是咱們泉州有名的詩人!”說到這兒,陳劍有些激動和小驕傲。抵不住思鄉的情緒,陳劍坐動車回了趟泉州。在動車上,陳劍遇到了個福建沙縣的老鄉。“我說我是泉州,對方竟然不知道!”陳劍說,“當時我有些詫異,也有些氣憤,憑什麼說起福建,就只知道福州和廈門?”在陳劍心裡,泉州是一個文化底蘊濃厚的古城,是一個一旦到達就捨不得離開的城市。“這一次對話,讓我下定決心想使泉州得到更多人的認識!”陳劍說到。

回到泉州,陳劍開始了夢想的第一步。他走遍泉州市區知名的景點,用文字描述風景,記錄感受,並且上傳到博客。不管是否起到作用,陳劍始終堅持著在博客上寫作。寫西街,寫開元寺,寫文廟,寫閩南建築,寫傳統習俗,寫特色美食……對陳劍來說,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不遺餘力的把泉州的方方面面介紹給更多的人知道。

幾年的寫作下來,陳劍有了些迷茫。“我懷著最熱忱的心來寫泉州。然而,現實就像是一粒沙掉進海里,不起漣漪。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有價值,我不知道是否會有人因為看見我的博客而想要認識泉州這個城市。”陳劍語氣低迷。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劍跟隨著一群驢友到漳州旅遊。“這一次漳州行,我認識了一些朋友,他們教會了我另一種方式——寫遊記,然後上傳到各種旅遊網站。”陳劍說。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回到泉州,陳劍立刻開始了遊記的寫作。瀏覽各種旅遊網站,學習別人的遊記寫作方式,“我發現絕大部分的遊記都會配上照片,而且這些照片總是讓人眼前一亮。”因此,陳劍開始攝影學習。“剛開始,我連單反都沒有,還是找親戚借的。”沒有老師指導,陳劍自己在網上學習,不斷實踐,“花開了拍花,葉落了拍葉,下雨天拍雨景,下雪天拍雪景……”漸漸地,陳劍拍的照片越來越好。“經常有活動組織者會主動聯繫我,讓我幫忙攝影。”對於各式各樣的攝影機會,陳劍來者不拒,“多一個機會,我的攝影技術就會多一點進步。”

>>> 一個武漢的遊客是因為看到他寫的遊記才來的泉州

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開元寺 咱厝人-陳陳 攝影

對陳劍來說,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自己一個人揹著包,帶著單反,用腳步丈量這座古城的每一處風景。當把市區每一個角落的風景都寫透後,陳劍開始行走更大範圍的泉州。“按照計劃,我幾乎走遍了泉州的海岸線,用鏡頭定格了每一處沙灘的不同。”在陳劍心中,印象最深的是晉江塘東的一次經歷。石圳海岸豐富的變質岩,隨你展開想象,各種形狀的變質岩,就好似一個天然的動物博物館。藍色的海洋麵上,幾艘漁船搖盪,在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即使是夏天,這片海岸也不吵鬧。讓陳劍難以忘懷的是塘東村的紅磚厝,這個沒被開發的漁村,沒有遊客的吵雜,只有靜謐與自然。“我把塘東村的經歷寫成了遊記,夏天的時候,有很多朋友都會借鑑。他們會按照我寫的攻略去行走塘東這個漁村。”

在陳劍看來,這就是收穫,“有人因為我寫的遊記,而瞭解到更多的泉州,就是給我最大的回報。”陳劍開心的說到。

有一次,陳劍去朋友的一個客棧喝茶,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來自武漢的遊客。陳劍激動地說:“你知道這個武漢的遊客為什麼來泉州嗎?”不等回答,陳劍自顧自的說道:“是因為看到了我寫的關於泉州的遊記才來的。”武漢的遊客說到,在瀏覽旅遊網站計劃出遊的時候,看到了一篇“咱厝人-陳陳”寫的關於泉州的遊記,一下子,就被遊記中的圖片吸引,二話不說,就決定到泉州旅遊。也是因為跟著遊記的介紹,才找到這個陳劍喝茶的客棧。這一次巧妙的緣分,讓陳劍更加有信心。

“幾年前一個突然而來的念頭,讓我開始投身於對泉州旅遊的宣傳與推廣。我個人的力量很渺小,我只能用文字和圖片展示我心中最美好的泉州。以前我埋頭苦作,一邊堅持,一邊彷徨自己的付出是否有意義。可是,如今知道會有人因為我的文字和圖片而知道泉州,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陳劍激動地說到。

>>> 當生活負擔不起夢想時,他還是想堅持夢想。

陳劍:泉州需要太多的時間行走

泉州提線木偶 咱厝人-陳陳 攝影

為了讓自己的夢想持續,陳劍打算開個工作室。“如今創業的人很多,工作室成立的起初很難,如今工作室也只有自己一個人。自己一個人接單,自己一個人攝影,所有的事情自已一個人處理。雖然有些疲累,但好在我還在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陳劍說到。這僅僅是陳劍的第一步,這期間,他不斷地尋找著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工作室。“目前還沒找到能一起工作的夥伴,不過萬事開頭難,堅持就有希望這種雞湯,沒事的時候,我還是會給自己灌一些的。”陳劍開玩笑的說到。

有收入的攝影活動並不多,陳劍只能自己主動出擊尋找機會。“之前有詢問景區,可是對方都有專門的網站在做。”如今,對於陳劍來說,生活給予的壓力太大,但是也只能咬緊牙關往前走。

2015年的時候,泉州不僅舉辦了第十屆亞洲藝術節,而且還成為了央視春晚分會場,或許陳劍的付出對於泉州旅遊的推廣只是九牛一毛,但是,陳劍還是會繼續在行走的路上,去探索泉州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境,發現泉州更多不一樣的美好,儘管這一路並不平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