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被低估的电影有哪些?

岩石龙

文雀,台灣說是麻雀,在廣東話俚語裡,是扒手的意思,頗有輕巧來去不留痕跡的感覺。而片頭也很有趣的從一隻文雀飛進男主角任達華的房間裡開始,然後開展了一個結構非常完整,像是微雕那麼細緻的一個劇本(我覺得很適合改編成舞台劇!)。

我非常喜歡那種環環相扣的電影,乍看之下已經沒有可以再演下去的梗,卻又驚喜的讓人發現還有得玩,前幾年國片瘋狂的賽車算是一個經典(荒謬到可以媲美我的最愛柯恩兄弟了,真讓人不免覺得寧浩是不是在跟柯恩兄弟致敬啊!?),而文雀則是不同類型,幾度用游移的鏡頭呼應電影主題的文雀,電影節奏忽快忽慢,像隻文雀一樣忽兒停在籠內,忽而飛得老高讓人抓不住尾巴,這部片也跟以往杜琪峰拍攝這類型影片的感覺不一樣,以往的杜琪峰在處理兄弟情誼的時候,會傾向於鎗火或是放逐那種浪漫的陽剛男子氣,雖然文雀主要也是以四個扒手兄弟的友情為主軸,但插進了一個林熙蕾的角色,整個又有一點類愛情片,像他處理孤男寡女的感覺。

文雀是部介於大眾口味與小眾電影之間的影片。

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很多跟其他電影導演與電影小小致敬的一些點,這個可以在法國影評人Antoine Thirion有關文雀的文章裡面看到,諸如甜姐兒裡奧黛麗赫本被福雷德阿斯泰爾捕捉到倩影的畫面可以對照任達華這個城市旅行者拍到林熙蕾倩影的橋段,而片末的滂沱大雨,也可以對照到蔡明亮(法國人能不能有一次不要提到他!?)不散片尾的那陣下不停的雨,而我個人甚至還覺得這部片精簡對白的程度已經超乎槍火,可以跟蔡明亮媲美了,更不要說那個幾乎要喧賓奪主,點綴著影片,有時候甚至可以替角色說出情緒與潛對白的配樂。

文雀的配樂非常有趣,坦白說,這是我第一次從頭到尾都很仔細的聽背景音樂,片頭胡琴與西方弦樂的搭配實在非常特別,也多少間接說明了杜琪峰對於香港的印象:中西合璧成自有風格的一個城市,我想這也是他在柏林影展記者會上所表達的,他想呈現他心中的香港映像。

以劇情來說,片中的扒手四人團依然非常有杜琪峰風格,兄弟一場情誼,被一個像自來雀一樣莫名出現的輕巧女子給幾乎要拆解。直到擔任頭兒的任達華跟大家說:「是不是有個女的,自己貼上來,很騷?」大家目瞪口呆,才發現彼此都被一個女的給耍了。

看到他們因為跟這個女子扯上關係而各自遭受不同程度的血光之災,一同出現在掛著鳥籠的茶樓裡,我幾乎噴笑,兩個瘸子、一個斷手跟一個被爆頭的人,為了要報這個莫名其妙的仇,在樓梯間裡隔著兩個搬空水族箱的工人對女子怒目相對,為了要讓電梯關上門,甚至還把一個瘸腳的兄弟給踢出門外以減輕重量,文雀一片的黑色幽默幾乎我每點必笑,真的,銀河映像組是我夢想成為編劇的一個重要理由,雖然杜琪峰的御用編劇游乃海目前已經自立門戶也當起導演拍了跟蹤一片,但銀河映像組的編劇能力仍然非常超凡,將片中那個香港用任達華的照相機給「拍」了出來:缺牙的老人、貨車上的工人、公園裡坐著的無聊老人、笑開了的搬運工...還有那幅中華燕窩行的黑白相片,杜琪峰眼裡的香港其實是十分有歷史感以及粵語片感的一個城市,這可能也跟他以前深耕電視影劇業數十年有關係,對他來說,香港的焦慮可能就像那隻不斷跳躍的文雀,即使能向其他國家偷點什麼,最後也只能全部收數在一個信封裡,放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信箱中兀自點算。

我不禁想,這就是杜琪峰對2046未來香港的展望嗎?


香港电影

杜琪峰有很多作品在影迷心目中被奉为神作,比如《神探》、《枪火》、《黑社会》等等。而说到被低估的电影,自然也有一些影片在很多影迷心中有着不同的见解。

电视导演出身的杜琪峰拍片量是非常可观的,从1980年的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至今,杜琪峰拍了将近60部电影。我们可以将杜琪峰的导演生涯以他创办银河映像公司为界分成两个阶段,主要讨论银河映像时期杜琪峰的作品。因为在这个时期,杜琪峰真正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有了所谓的“作者性”

我们以豆瓣上网友们对杜琪峰电影的打分为依据,选择了银河映像时期杜琪峰评分低于7分的其中五部电影,作为“被低估”的作品推荐给大家。

其实“被低估”这个词本身是个悖论,网友的评分高低未必就能代表一部影片的真实水平,即使评价不高的电影也会有精彩的地方,不同的人对某一部影片的评价和感受也都不尽相同。“高估”或是“低估”,全在于观看影片的你。

《三人行》(2016)豆瓣评分:5.9

这是杜琪峰最近期的一部电影,也是杜琪峰在豆瓣极少的低分电影。当年很多抱着看一场《毒战》那样警匪片的观众纷纷败兴而归。故弄玄虚的台词,不合逻辑的人物行为,浮夸做作的表演,还有结尾那场突如其来的伪升格长镜头......

然而《三人行》真的很烂吗?

从创立银河映像开始,杜琪峰和他的团队就开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创作思路,即一方面拍商业爱情片赚钱,另一方面用赚来的钱拍实验性的、风格化的作品。《三人行》显然又是杜琪峰的实验之作,也许它观赏性不强,但绝对很有看点。

如果了解杜琪峰的话,还能在影片中领悟到他在表面的故事文本中夹藏着的社会隐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新看看这部影片,找找杜琪峰放置在影片中的隐藏含义。

《大事件》(2004)豆瓣评分:6.5

很多人觉得《大事件》的故事不够“大”,或者剧本不够精彩。其实《大事件》的亮点不仅仅是开篇那段6分多钟的长镜头。

原本常规的警匪较量因为一个意外变成了香港媒体与警方的角力,作为主人公的精彩与悍匪反而成为一场巨大直播秀中的演员,这在今天新媒体的时代特征下尤其具有讽刺意味。

以陈慧琳为代表的警方用尽浑身解数挽回警方正面形象,而全然不顾真正力求逮捕罪犯的刑警,而任贤齐和尤勇扮演的悍匪又以温和的生活气息同冷酷势力的警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杜琪峰的影片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反类型的风格总能带给观众惊喜,但缺点也是总让部分观众的期待落空。

《大事件》可能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而让主题有些不够明确,但仔细观察这些表达,将成为以后杜琪峰电影中标签式的特点。这样一部影片,并不失为精彩。

《大只佬》(2003)豆瓣评分:6.4

一部被大陆阉割版毁掉的电影,在内地被翻译成《大块头有大智慧》(另外杜琪峰的很多电影在内地上映或内地电视台放映都会被阉割,导致影片完整性的严重缺损,以及造成表意上的不明)。

内地的版本是一部比原版少了二十多分钟的、带有魔幻色彩的警匪片,充斥着语义不详和怪诞行为,挂在树叶间的张柏芝的头让影片在结尾突然变成恐怖片,给众多观众影迷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

很多人不知道,《大只佬》在当年拿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那一年的杜琪峰和本片的主演刘德华、张柏芝包揽了金像奖的所有重要奖项)。

本片有着杜琪峰少有的对佛教思想、轮回因果的思考和表达,虽然比较隐晦,但非常有内涵。

影片不被很多人接受可能是因为杜琪峰为其加入了过多的类型片元素,让影片的风格有些撕裂。但这又何尝不是对佛教思想中混沌世界的一种诠释?

《文雀》(2008)豆瓣评分:6.6

这是一部非常写意甚至有些文艺的电影,如果你想了解香港这座城市,那么本片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那些楼梯、天台、后巷,随着几个小偷对一名未知身份的美女的眷恋而自然流动,以散文诗的形式画出一隅生动的香港地图。

本片的配乐尤其精彩,轻松怀旧的风格配合任达华骑着单车用老式相机的随意拍摄,更像是杜琪峰写给香港的一封情书。

故事也很精妙,小偷也有江湖道义,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女子甘愿冒险,浪漫而不失精彩。可惜林熙蕾的角色行为逻辑过于牵强,在一定程度上使故事的乡土气息不够真实。

其实杜琪峰在本片中展现了强大的镜头调度功力,那些偷盗的长镜头画面,结尾的雨夜对决,以及很多小的细节都蕴含着杜琪峰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仔细的观察,或许就能体会到杜琪峰电影中别样的乐趣。

《瘦身男女》(2001)豆瓣评分:6.7

“男女”系列同样是杜琪峰和银河映像的招牌。

相信大家对这部《瘦身男女》不会陌生,刘德华和郑秀文扮着肥大的身躯,演绎着浪漫的爱情故事。

现在回看“男女”系列,郑秀文的“港女”形象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杜琪峰也让都市爱情喜剧的商业类型片成为那个时期香港最卖座的影片类型,成为一段经典。

也许大家都快忘了杜琪峰拍起爱情喜剧来也是得心应手,其实早年在TVB拍电视剧,以及跟各种导演、演员的合作经历使杜琪峰能够驾驭多种多样的类型风格。

很多观众觉得杜琪峰的爱情喜剧并未有何特别之处,但放眼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也再难找出几部像样的爱情喜剧了吧。

在日益浮躁的今天,也许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港产爱情喜剧,还能温暖我们的内心。


壹条电影

银河映像是香港目前为数不多仍坚持拍纯粹港片的制作公司,在20多年的历程中拍了不少佳作,绝大部分是神作,一方面曲高和寡,另一方面大当家杜琪峰的个人趣味。

他以前是个纯粹的商业导演,市场票房也不错,星爷的《审死官》、刘天王的《天若有情》、发哥的《

阿郎的故事》等等,这些商业上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本人是个电影狂,单纯的票房已然不是个人的电影追求,想当年作为王天林(王晶的爸爸)左膀右臂,俩人师徒相承,但是杜琪峰取得现在的成就绝非偶然。

在银河映像创业的几年中,杜琪峰将个人艺术追求发挥到极致,诞生了不少佳作,但是好多当年反响不佳,甚至被低估,按照题主的标准,杜琪峰的电影,这个要有所区别,一个是杜琪峰导演的,另一种是杜琪峰监制的,骨子里饱含杜琪峰味道的,以下举几个对号入座的佳作:

1.钟无艳

这是部古装喜剧片,让人感觉神经兮兮的,取材战国齐宣王与钟无艳的故事,剧情很简单,但是完全看不出杜琪峰的手法,导演用嘲讽的方式来解构爱情,在当年我完全当成喜剧来看,现在看来它的讽刺性很强,豆瓣评分也不是很高,个人以为这是部被低估的好电影。

2.柔道龙虎榜

此片是杜琪峰致敬大师黑泽明的电影,手法、题材上很像黑泽明的《姿三四郎》,这部电影没有较为明确的线索,采用散漫的叙事方式,而且动作场面也不是港片所谓的大开大合,但是你如果问杜琪峰本人,哪部是他最喜爱的电影,他肯定说这部!

3.再见阿郎

阿郎这个人物的影视剧很多,杜琪峰拍了两部,这是最后一部,这个字符人物已经表明了主角的性格特点,本片人物不多,故事散漫,没头没尾,一个放出来的过气老大,一个浪子,其中还有不太明显的爱情线,但是那种味道极深刻的表明了这是杜琪峰的标签,相信也没有多少人看过此片。


胸毛品电影

提起杜sir,一般观众脑中最先浮现的还是“银河映像”的一系列作品——《暗战》、《枪火》、《黑社会》、《神探》,独特的影像风格与现实主义在整个华语影坛独树一帜,自然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老杜的成就以及辉煌不仅仅局限于银河映像。

上世纪70年代,杜琪峰曾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这一时期也为其之后的全类型创作奠定基础。1980年,他的电影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在港上映,这部诞生于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的武侠片形式新颖、手法大胆,然而因为执导经验不足,以及撞上了同一时期另一位武侠鬼才徐克的《蝶变》,最终成了一部毫无名气的处女作,但无论是在类型的拓展还是镜头语言方面,都堪称武侠世界的一部革新之作,也是被很多人低估的一部电影。

之后,杜导拍摄了一大批娱乐性强的经典电影,如80年代末的贺岁片《八星报喜》、风格怪诞的《东方三侠》,与周星驰合作的卖座喜剧《审死官》。然而,在与星爷合作完《济公》后,杜琪峯深感创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度停下手上的项目,开始反省自己做导演的初心。

再次出山的作品便是《无味神探》,一部现实题材的警匪片,源自于一起警员因执行任务中枪而失去味觉的真实案例,极具后来银河映像的味道。黑色讽刺加上宿命的主题,一反当时香港影坛大热的浪漫英雄主义,主角是标准的“反英雄”人物,影像的风格也极尽克制与写实。老杜曾说此片是第一部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无限的创作欲与自由的表达权,让他尝到了甜头,于是才有了后来那个极度重视创作与个性的“银河映像”。这部奠定杜sir二十年创作风格的《无味神探》,的确称得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佳作。


巴塞电影

《毒战》是杜琪峰导演北上与内地的警匪影视剧巨头海润联合出品的电影,虽然电影只有1.5亿,普通观众可能觉得有主旋律的色彩,但是艺术价值却很高。

《毒战》电影的摄制在天津,后期呈现在院线上面的画质其实不太像主流商业类型电影的做法,但是保留了纪实性的画面感。

同时韩国决定反派《毒战》,这是少有的韩国翻拍港片,虽然前面有翻拍《跟踪》以及翻拍《无间道》,可见《毒战》是严重被低估的。


电影记忆体

当然是暗花

其实看完有点没看懂,可能当时看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过后和朋友讨论才理清脉络。影片风格太凌厉了,从来没见过这么狠的梁朝伟,倒是刘青云在这部片里收敛了许多。一场被洪先生精心布的局,然而刘青云和梁朝伟都成为他的棋子,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最后穿了七年防弹衣的梁朝伟,虽然剪了头,打赢了刘青云,可还是被一枪爆了头,宿命啊。

“你和我就好像弹珠一样,会滚到哪里,何时停止都是身不由己。”情节步步紧逼,环环相扣,悬念迭起,镜头也是干净利落,看两位影帝飙戏更是种享受。这一夜实在太过漫长,过了这一夜,什么都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