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上市國企月薪15000,另一家外企給22000應該去嗎?

有缺

雖然問題提供的信息有限,但是聚焦一些關鍵點,

我個人覺得,不應該跳槽。原因如下:

第一,有風險。

在經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外企的信譽度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在我們國家,從大面來看,國有企業的穩定度和社會認可度還是遠超外企和民企的(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不在此列)。在當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能夠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職業和收入,其實是大部分老百姓渴求的目標。而外資企業,受限於中國的國情以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限制,穩定度和繁榮度的風險較大。特別是當前國際政治格局超級複雜,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盛行,外資企業的景氣度不可控因素太多,工作的穩定性難以掌握。

同時,題主15K的月薪,也還可以了。但是,題主打算跳操的外企,月薪才22K,這個薪酬的吸引力其實遠遠沒有達到讓人不得不動心的程度。如果打算跳槽的單位能夠給你2倍或者3倍的高薪,我個人覺得是可以考慮的,畢竟在新單位幹一年,頂原單位幹兩年、三年,從單位時間來看,提升了自身創造價值的效率。但是僅僅只是增長了46%,遠遠沒有達到數量級的變化,所以,你跳槽所承擔的風險與你預期的得到收益就遠遠不匹配。

第二,不划算

一句話總結:跳槽獲得的利益有限,付出的成本較高。說實話,月薪15K與22K,雖然有7K的差距,但是這7K的增加部分,風險較高,而且潛在的成本也不少,分析清楚了,你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具體是:


  1. 時間成本:能在上市國企幹到15K的月薪,絕不是職場新人,應該是通過多年努力而達到的,即使不是中層幹部,也至少是業務骨幹。通過這麼多年的打拼,才積累起來的各種能力資源,可能會因為你跳槽,而面臨浪費。例如:企業內部大家對你的認可,對你工作的熟知,你積攢的熟悉而且相對自如的職場社交關係。這些資源,一旦跳槽都將不復存在。在新的單位,你就是一張白紙,需要重新打拼才能讓別人對你有更為深入的認識,為你今後的發展提供助力,這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而你在新單位所付出的時間成本,如果花費在原有單位,可能獲得的收益還相對較大一些。
  2. 人脈成本:如前所述,職場社交關係的積累,可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可得。在當今社會,人情的價值,人脈的關係,都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和助力。一旦離職,這些人脈社交資源都將逐步淡化,甚至消失,這同樣也是一種成本消耗。如果你是跨行業跳槽,那付出的時間成本,將會更大,付出的精力將更多,這也是一種成本的體現。
  3. 隱性成本:國企的福利待遇都是要遵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什麼六險二金,工會福利,只要你在國有企業,基本上不需要有什麼擔心,會有人剝奪你的這些應有的權利。但是在外企、民企,作為追逐效益和利潤的主體,一旦企業不景氣,辭退、降薪都是分分鐘的事。而且國有企業,相對人性化一些,例如:家裡有個什麼事情,給單位請個假,還是可以得到准假,但是外企的話,這樣的事情恐怕就不好說了。


綜上,在現有的條件下,真心建議不要輕易跳槽。不過,如果你本身在原單位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或者你真的是一個業務技能可以獨當一面的人,那在考察清楚的基礎上,跳槽也不是不可。關鍵是看你自身所能承擔的風險限度,和你自身所具備的職場拓展能力。

最後提一個腦洞問題,如果這個外企提供月薪5萬,但是最多承諾可籤2年工作合同,你會放棄現在的上市國企嗎?歡喜大家一起討論。


雪天驚雷

1、先對工資做個立體化比較。

看開出的薪水,大概率是一線城市的景氣行業。扣除稅費後,國企的福利可能會更好一點,最終面上7000的差額可能會縮小到4000左右(其他隱性福利不做考慮)。但是如果算上加班層面的話,小時工資這一指標國企大概率會略升一籌。

2、兩家企業是否屬於同一行業?

隔行如隔山,即使同一行業,不同性質的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國企更注重穩重求進、外企更注重開拓創新。當然,這和你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係,外向型、喜歡挑戰性的性格可能會更適合外企。

3、你現在的年齡和崗位層級是一個什麼水平?

我猜測,應該是30歲左右的國企中層管理人員。這個年齡當中層確實優秀有為,但同時中層升高層也會面臨極大的壓力,至少在中層的職位上還要“熬”很多年,“熬”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結合以上假設,我的意見是:

30歲左右,在上市公司國企有一定的人脈,在薪水並沒有太多誘惑的條件下,建議留在國企。


如果選擇跳槽,可能會面臨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外企的競爭比國企殘酷太多了,而且加班多、壓力大,以你在國企適應多年的狀態,並不一定能很快的適應外企節奏。

留在國企,自己可支配時間更多,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不要輕信網上那些關於體制內工作的各種變式貶低,如果你利用業餘時間可以學會更多技能的話,互聯網也許會助力你事業更上一層樓。

歡迎訂閱驍說職場,更多職場乾貨問答期待與你分享。


驍說職場

我是椰子熟了,歡迎訂閱我的頭條,更多職場乾貨,期待與您分享!(大約花費您3分鐘的閱讀時間)



椰子認為,您還是應該留在上市國企,不建議跳槽去外企,理由如下:

其一,表面上看,外企每月22000的收入,比國企高7000塊錢,但是這些收入並沒有包含五險兩金的,大部分的上市國企公積金的繳費基數都是按最高的繳,這一點,我相信外企還是比不了的。

其二,人脈關係。題主目前在國企的月薪還是不錯的,相信個人也是比較優秀的。國有企業很注重人情關係,題主這些年肯定積累了不少的人脈資源,對於自己以後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一旦跳槽到了外企,可能有一部分原來的人脈和資源可以利用,但是肯定不如之前了,只能從頭開始接受新的資源了。



其三,工作壓力以及環境。如果題主跳槽到了外企,工作壓力肯定加大,加班也屬於正常情況。外企的工作文化更注重結果,沒有太多的人情味,不像國企,更有機會人文關懷。

其四,還要考慮行業一致性以及工作城市。b我認為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如果行業相關性不大,建議題主不要跳槽,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能力強,可以很快融入,這是僥倖心理,萬萬不要這樣認為。



不要因為每月多7000塊錢就選擇跳槽,更多的還是要考慮以後的發展前景,這才是最重要的。


椰子熟了

主要是看你追求的是什麼了。嚴格來說,國企和外企這個月薪相差不是很大。

人到中年的話,國企不會找藉口把你裁掉,外企真的就說不定了。

可能年輕時,去外企奮鬥一下,以後年薪可能變成像唐晶或賀涵那樣拿百萬高薪,但高層只是少數。

在國企一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成長,現在國企改革,沒有真才實學,也是很難一直混日子過的。

所以,重點不在於國企還是外企,也不在於月薪1.5萬還是2.2萬,關鍵是看你自己怎麼選擇。

認為我回答得不錯的朋友們,請關注簡兮古月。


簡兮古月

國企如果不是領導層,工資收入比較有限,但是國企的五險兩金都是最高比例封頂交起,而且關鍵的一點是,有些國企是有棚戶區改造等項目的,員工可以分得到價格相對較低的房子,如果沒有項目的,附近但凡新樓盤都會來和國企談團購,購房成本也下降不少,總體而言,國企或許給不了你想要的光鮮亮麗的寫字樓,但可以給到你安穩的生活,你有時間照顧家人照顧孩子,危機感沒有那麼強。


鋅市場分析

實際上工資差距並不大。相信一年拿到手(包含公積金等福利)差距並不大。

而國企相對穩定,相應等級對應相應的薪資;外企看結果說話,人情味不強。

長久發展的話建議國企。短期鍛鍊能力可以考慮外企。


433足球

簡單點說,先考量一下這家外企的實力,如果還不錯,然後看自己的年齡,如果不大,可以去外企尋求更好的發展,相對來說,國企要往上走需要更多人脈資源,國企的優勢在於穩定度和福利,如果年齡偏大,家庭穩定,在國企也不錯,當然,終究還是看個人的想法,外人也很難給到中肯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