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與廖靜文的定情往事

眾人皆知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可面對一個簡單的追問:“徐悲鴻是誰?”恐怕腦海裡的駿馬已經脫韁而走,徒留一片空白。最近,我們新出了一本《徐悲鴻》,是徐悲鴻的學生楊先讓所著,展現了徐悲鴻在藝術家、丈夫、父親、教師、校長等多重身份下豐富的內心世界和複雜的人生選擇,力圖還原一個真實客觀、豐富立體、有血有肉的徐悲鴻。

本期推送,我們選摘書中由楊先讓講述的徐悲鴻與妻子廖靜文情定桂林的往事,分享給大家。

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定情往事

徐悲鴻與妻子廖靜文情定桂林

文 | 楊先讓

本文摘選自《徐悲鴻》

廖靜文筆試考取滿分

1942年底,太平洋戰爭正烈,中國的抗戰也進入十分艱苦的持久戰階段。徐悲鴻因為籌辦“中國美術學院”,從重慶經貴陽輾轉到桂林,要將存放在七星巖巖洞中的一批藏書取回重慶。

也是因為抗戰救亡運動,一個高中畢業的湖南姑娘廖靜文(學道)跟著文工團來到了廣西桂林,進行抗日宣傳義演,鬼使神差地竟與徐悲鴻相遇。從此,年輕而單純的廖靜文,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自己的命運將要為這份情付出無法估量的代價。

廖靜文1923年出生於瀏陽,童年喪母,在祖母的庇護下長大。高中畢業後,她隨著救亡洪流投入文工團,來到桂林,準備找機會報考大學——— 她的姐姐就在貴陽師範學院讀書。廖靜文在文工團女聲小合唱中擔任中音部,排練演出成了她的日常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廖靜文在閱覽室的報紙上讀到重慶“中國美術學院”籌備處要在桂林招考圖書管理員的一則消息。這個消息強烈地吸引著她,她隨手抄下了報名日期和地點,準備前往應試。

筆試那天,她向同學借了一支毛筆和墨盒,便匆匆去應考了。像做夢一般隨著人群進入考場,在眾多頗有自信心的來者中,她的勇氣在消失。正猶豫是否離去之時,一位面容肅穆、頭髮斑白、身穿一件深藍色棉袍的長者,已經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試題。她無心再去環顧其他,本能地、習慣地揮筆書寫,一口氣將幾張試卷寫得滿滿的,匆忙交上便趕回文工團。考試的事很快便忘掉了。

不久,有一天忽然接到一封信,信封上寫著“廖靜文先生轉廖學道女士收”。其實那都是一個人。原來是“中國美術學院”通知廖靜文去口試。

這裡要說一下“廖學道”是怎麼回事。廖靜文本名叫“學道”,是祖傳排輩的名字。可是姐妹們又都有另一個名:大姐臘月生,叫“巧生”;三姐叫“蘭生”;廖靜文是二月生,外祖母給她取名為“靜文”。過去上學讀書一直叫“廖學道”,而入文工團時開始叫“廖靜文”,可是報考“中國美術學院”圖書管理員時,寫的是“廖學道”。

不巧,口試的時間正與文工團舉行第二場公演的時間衝突,廖靜文曾一再躊躇是否去參加口試。經仔細計算,方決定先去口試,之後再快跑回文工團,以不誤演出。

原來被通知去口試的共三人,廖靜文第一個被叫進去。而主持口試的人,就是那天在黑板上寫試題的人。看上去四十多歲,穿的依然是那件棉袍,眼角上已浮現出細密的皺紋,臉色有些蒼白,五官輪廓柔和而善意,他就是徐悲鴻先生。廖靜文坐在指定的對面位置上。徐悲鴻用溫和的聲音說:“筆試中,你的成績是第一名。”一沓試卷最上面的一份便是廖靜文的,左上角寫著“100”分。她看到了,像小學生似的羞怯了。

對於我們經常參加招考工作的教員來說,最清楚口試對全面測驗一個考生的重要性,那最能探究一個學生的知識是否廣博,以及修養的深淺、品質的優劣,等等,一點也假不得。廖靜文這次的考核,將是決定她未來的一個關鍵。

徐悲鴻面試廖靜文

坐在徐悲鴻面前的是一位身材高挑、一身女學生打扮的湖南姑娘,極其樸素、清秀、端莊。通過口試的問答,可以看出她不矯作、不浮躁,誠實又聰明,言談落落大方;同時又瞭解到她肯讀書、愛文藝、能背誦古詩詞,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有求知慾。慢慢地,她放鬆了精神,情感真摯地談到她在學校是排球隊員,是田徑選手……而且,在問答中她坦白了她想去重慶升學的想法,因為那裡的大學多。

她說:“一個無一技之長的人,怎麼能對國家做出較大貢獻呢!”雖然她馬上懊悔自己說出了隱秘的願望,但是她意外地聽到對方說:“我們決定錄取你,因為你的成績最優秀。你考慮一下,如果你同意,就來工作,因為我們要立刻到七星巖去清理許多藏書帶到重慶去。如果你不願意去,請明天來告訴我們,以便在第二名和第三名中間繼續選擇。”這時,牆上時鐘指著八點二十分,離文工團開演只有十分鐘了,廖靜文離座飛跑了出去。

廖靜文呀,你怎麼會想到坐在面前的那位比你大二十八歲的人,將會是你未來的丈夫呢!

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定情往事

廖靜文與徐悲鴻

事後才知道,徐悲鴻在研究錄取成績時,特別欣賞廖學道的文筆,並說:什麼都好,就是“學道”這個名字不好。

數年後在北平,有一次於家中和朋友談論寫文章,徐悲鴻說:“我箱子裡有一篇最好的文章。”廖靜文問是什麼文章,徐悲鴻說:“是你的文章。”就是當年廖靜文用毛筆寫在格子紙上的那份得100分的考卷。可惜,後來“文革”中被抄家,考卷消失了。徐悲鴻又怎麼能料到,在他逝世後,廖靜文就用他的筆為他寫了一本傳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