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社会转型发展 不断演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文明之城”精彩实践

绿树红花,环境优美;车水马龙,文明礼貌;广场夜景,流光溢彩……行走在自贡的大街小巷,随意摄取一个场景,都会让人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自贡人民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当前,自贡市正以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社会建设转型升级,这不仅需要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城市环境、城市治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转型升级,以文明的力量助推社会转型升级。

“面子”“里子”的变化

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的“脸面”。我市通过“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的开展,城区主要街道、商业中心等人流集中区域的卫生责任得到层层落实,监督、处罚力度不断加大,环卫部门清扫、维护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治理“摊点乱摆”时,采取“改农贸市场、建便民服务区、设便民服务点”安置的方法,引导小商贩入市经营;在治理“广告乱贴”过程中,为方便群众,开辟公共广告栏、社区宣传栏。

通过治理,东方广场、丹桂大街、南湖华商等重点区域的街道路面更洁净,周边路段的广告牌、街名牌等更整洁、规范,环境卫生质量显著提高。“道路比之前更整洁了,绿化设计更合理,小区管理更规范,创文惠民看得见。”这些是居民们的心声。同样,变“清爽”的还有自贡这座美食之都的夜宵市场。

让市民感受到变化的不仅是“面子”,还有“里子”。

去年8月,在汇东广电大楼对面的公交站点,多了一个爱心零钱盒,供那些没有零钱的乘客使用。原来,这是一项“考验”自贡市民诚信和自觉性的公益活动。两天时间里,在自贡电信公交车站、沃尔玛超市门口、人人乐公交车站放置了零钱盒。一个小盒子,上百枚硬币,真是给需要零钱的市民帮了大忙。不过,感动的同时,也有一些市民对这种无偿提供零钱的行为表示担忧,认为有些人不自觉就会把钱拿走。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惊喜地发现箱子里面的钱不仅没少还多了,不仅有硬币,还多出了纸币。一个小小的零钱盒,传递了爱心和诚信,为盐都城市文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注释。

精神“灯塔”的引领

“人”是城市的主人,社会的转型升级,最终也要靠“人”去实现。只有铸就时代的精神灯塔,才能引领社会转型的脚步。

在自贡的街头巷尾、公交站台、十字路口等,市民们会发现有专职文明劝导员。无论刮风下雨,或是酷暑严寒,他们都挂着哨子,手握小红旗,帮助老弱病残过马路、宣传文明出行的重要,亦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力。我市推出 “最美教师”“大美医者”“美德少年”等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学得来的“群英谱”,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着力传播城市文明正能量。评选、表彰聂文静等十名自贡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并集中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巡讲系列活动;评选2016年度“最美教师”20名;评选“大美医者”10名,开展“自贡市首届大美医者”巡讲6场。杨进强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杨荣峰家庭获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现场颁奖。

近日,在晨曦中,年过七旬的张先生散步后在南湖体育中心内的长凳上小憩。他指着一幅“积德行善,收获吉祥”的公益广告说:“很生动,画美,话更美。”

不仅是耳濡目染,更要让市民融入其中。我市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主题活动,将“培育优良家风、传承经典家训”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落脚点,借力“母亲课堂”等载体有序推进家风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

高新区丹桂街活跃着400多名社区志愿者,他们开展“小红帽”三创联动主题活动,定期清理小区公共通道周边垃圾,整治乱粘乱贴等,使小区环境明显改观。目前,我市建成志愿服务网上平台,注册志愿者超18万名,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一个城市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精神支撑。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长期的民生工程,通过创建活动,必将有力促进城市环境、城市治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转型升级,积极彰显盐都的城市价值和都市气派,吸引各类高端产业、人才、资源在此聚集,不断演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精彩实践。

我市加快社会转型发展 不断演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文明之城”精彩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