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一打仗就顯出國庫空虛,那不打仗時難道就不發軍餉了?

168PA

古代一打仗國庫就空虛,這要分什麼時代,有時候、有些勢力喜歡打仗,因為“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發戰爭財的朝代多的是,如果戰爭雙方都無利可圖,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戰爭了——勞民傷財還死人的傻事,只有瘋子帝王才肯幹。

所謂打空了國庫,那是一些喜歡偏安的文人對尚武精神的汙衊——戰爭勝利的一方能夠得到土地、人口,還能搶掠到大量金銀財寶、生產資料乃至美貌女子,這就是為什麼有王朝就有戰爭的根本原因。

至於打仗就破壞生產就更是一種扯淡的說法:北宋南宋都不想打仗,但是地盤丟了一半,想發展生產也沒土地了,搞點海外貿易,賺的錢還夠給人家歲幣的,居然有人說宋朝送給遼金西夏的幾十萬兩金銀就是“毛毛雨”,可是他們忘了計算一下:靖康元年金人開出的價碼是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最後“錢不夠,人來湊”,妃嬪公主都折價抵債,妃嬪、王妃、帝姬每人折金一千錠,嬪御、宗姬、御女每人折金五百錠。這些錢要是用來養兵打仗,估計有三個金國也被滅了。

再來看看清朝賠了多少錢: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賠款共計2100萬墨西哥鷹洋,摺合銀子為1890萬兩。1860年,賠款1300萬兩加280萬兩。 1900年,慈禧賠款四億五前萬兩。加上利息將近十億兩,據不完全統計,清朝覆滅前,一共向外的賠款總額將近二十億兩白銀,當時頂級戰艦的價格也就一百萬兩到三百萬兩之間,這些賠款能買下全球海軍。

我們再來看看漢武帝遠征,不但保證了北部邊陲不再受匈奴襲擾,讓河套地區變成了米糧倉,衛青霍去病還趕回了大量牛羊,即使是看不起衛青霍去病的司馬遷,也不得不在《史記》中記載衛青“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霍去病“取食於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斬捕首虜十一萬餘級。及渾邪王以眾降數萬,遂開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

即使是看清朝,雍正年間也沒少打仗,還打出了一個大將軍年羹堯,但是雍正卻給乾隆留下了數千萬兩的國庫存銀。而乾隆打仗花小錢,南巡花大錢,六次南巡花的錢比“十全武功”還多。所以說打仗打空了國庫,純屬貪官汙吏和怯懦文人的託詞和藉口,打仗花銷,要遠遠小於蛀蟲侵吞的數量,而且打仗也不是你想不打就可以不打的,除非你縮著脖子捱揍,被揍死了之後,國庫裡就是有金山銀山,也會成為人家的戰利品……


半壺老酒半支菸

國庫不是因為軍餉空的!

這個道理至今也是這樣的,沒有哪個國家能通過發軍餉發到財政減少的!

Q:那國庫怎麼是怎麼空的?

A:你以為打仗的時候只需要軍餉就夠了嗎?

支出

打戰真的很費錢的!

一、軍餉支出

也就是發給軍人的工資,這個很好理解。

二、補給支出

A:不是國庫裡有糧嗎?

B:的確有糧,但怎麼把它運到前線呢?

一個士兵可以攜帶5天的乾糧,也就是隻能走2.5天就必須要回來,於是他就需要專門運糧的人,為了防止騷擾還要給他派兵,這就是輜重部隊!但是用士兵運糧的情景只可能出現在影視劇中,現實中都是用士兵保護著農民+牲畜,讓他們運糧!

那麼問題來了,能運糧的牲畜有馬/騾子/驢還有珍貴無比的牛,軍隊裡的馬肯定是要給騎兵的不能用,可是另外三個一個不能用兩個軍隊裡還沒有。

強徵嗎?那麼運糧的農民怎麼辦?他們不給錢嗎?

就算你給錢,那麼他們的田地誰照顧?別忘了農民的驢子和騾子都搶走了,全靠家裡的女人是根本照顧不過來的。

就算你給錢賣牲畜,當地減產也是一定的,而且能不能買到糧食,又能買到多少都不一定!

這就導致打仗的時候糧食支/收會這樣:

  • 軍糧+運送輜重的農民糧食!

  • 農民所在地減產,無法上繳糧食!

  • 但是無論農民能不能回來,都會導致次年進一步減產產生饑荒!

  • 產生饑荒朝廷就要賑災發糧!

  • 但是根本上的男人問題還沒解決,於是就要從其他地方抽調過來農民,從而導致其他位置糧食無法實現增收。

然後就沒了嗎?怎麼可能!

三、士兵傷亡支出!

Q:能不給嗎?

A:那這就不止軍心不穩了,民心都不穩了!

無論具體到士兵家人手中能分到多少錢,但是士兵傷亡都一定會給錢的,而且數目還不會少。

要想穩定民心最基本的要是要吧屍體運回來吧?可是運屍體可比運糧食困難多了!

那直接埋葬?請一人一墳,否則你讓埋葬他們的人怎麼想?

四、武器折損

打完一場仗士兵手裡的武器都七零八落了,而戰場上的武器也差不多一個待遇!於是你就要回收重鑄在運送過去新的武器!

運輸費、重鑄費、新武器的製造費... ..

錢花哪了?

反正肯定不會是軍餉!

當然了,如果你想亡國,歡迎一切強徵!

Q:那為什麼補給這麼費錢,蒙古還能擊敗明王朝?

A:他們是遊牧民族,我們是農耕民族!我們打他,他們的可以把牛羊都趕跑;他們打我們,我們怎麼辦?



WOT黑槍汪

在冷兵器時代,不打仗則已,而打一場仗是非常消耗國庫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從糧草問題來分析。俗話說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在不打仗的時候,軍隊可以用來種田,而這種田一般稱之為軍田,在宋朝這種軍隊種地的形式被國家制度化了。而一旦打仗,部隊就需要開拔前線,軍田就沒有人種了,不僅如此,還會大規模的抽調糧草運往前線。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打仗對糧草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因為部隊士兵吃飯需要糧食,戰馬需要糧草,而且糧草還有可能被敵方奪走或者燒燬等消耗,運送糧草的開支也不小,這樣算下來打仗的時候消耗的糧草比不打仗消耗的糧草可以說是成指數上漲。

從打仗需求的戰爭物資來分析,古代直接用於戰場的物資主要有各種鎧甲,戰馬,戰車以及各式各樣的兵器。這些在平時的消耗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可一旦到了戰場,尤其是在戰敗的情況下,這些統統都會丟失,丟失後就需要國庫補充,而這些在古代來說每一件都是昂貴的,所以在打仗的時候這對於國庫的開支可以說是一筆天文數字。

從士兵軍餉來分析,不打仗的時候國家只需要按時撥付軍餉就可以了,而一旦打仗,為了提升士兵的戰鬥力,就需要一定的獎勵機制,在古代經常用獎勵機制主要是按殺敵人數予以現金獎勵,在古代的戰場上動則就是上萬、上十萬人的傷亡,可想而知這筆費用多高,另外對於戰死沙場的將士還要發放撫卹金,上萬至幾十萬的人的撫卹金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從勞動力角度來分析更可怕。古語說得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沒有戰爭是不死人的,而戰場上死的往往都是青壯勞動力,國家每發動一次戰爭就會減少大量青壯勞動力。沒有了勞動力就沒有人種地,國家的國庫也就沒有了收入。

綜上所述,在冷兵器時代國家打仗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都有可能是毀滅性打擊,所以古代的有識之士都反對窮兵黷武。

其實無論是在古代或者現代,戰爭都是在消耗敵對雙方的綜合國力,受苦受難的還是普通老百姓,所以我們要努力維護和平,但是面對別人的侵略要抗拒到底。


天帝賴元和

有網友問為什麼古代一打仗,國庫就沒有白銀,發不了軍餉,難道平時養兵就不花錢嗎?我們以清朝的綠營兵為例子,在平時不打仗的時候,1個綠營兵步兵月薪1.5兩白銀,1個騎兵月餉2兩白銀。

然後每個月還有3斗大米作為口糧,勉強維持最簡單的生活。在康熙時代1擔米是5錢白銀,還是可以勉強維持家庭生活的。但是一旦要打仗那就不一樣了。要多出來2項開支。

1個是俸賞行裝,1個是鹽菜口糧,也就是說1個是額外的獎金,另外1個是額外的營養補助。清朝規定一旦開拔,綠營兵要發行裝一個騎兵10兩白銀,1個把總,千總50兩白銀,1個守備100兩白銀,直到1個提督500兩白銀。

出發以後,1個士兵一個月要額外有1.3兩白銀營養補助,1個把總是一個月1.5兩白銀,1個參將是4.2兩白銀。

經過計算,1000名綠營兵出征,再加上30多名軍官和隨徵武舉一個月需要7000多兩白銀。等真打起來,還要繼續增加白銀,攻城,破陣,守城,奪舟等等,都有額外的賞銀。

一旦打仗就有傷亡,那就又需要額外的白銀支出了。陣亡1個步兵撫卹50兩白銀,陣亡1個騎兵撫卹70兩白銀,陣亡1個千總撫卹150兩白銀,陣亡1個參將撫卹500兩白銀,一直到陣亡1個提督撫卹800兩白銀。

但是如果是在戰爭當中病故,那麼補貼也會有,就是會下降到1個士兵補貼16兩白銀,提督補貼200兩白銀。所有陣亡和病故士兵的家屬,還可以繼續領取這名士兵一半的軍餉,還有那每月的3斗大米。一直到孩子16歲以後,或者妻子去世為止。

而後士兵在戰場負傷,那麼這些小兵可以根據情況,得到三個等級的獎勵,20兩,25兩或者30兩白銀賞賜。這還沒有計算武器,火藥,運輸等等開支。如果有十萬綠營打幾年仗,再傷亡慘重的幾次,確實朝廷的經濟壓力就大了,可以說是打一仗窮十年。


深度軍事

有句話叫:一分錢一分貨;貨都是貨,價格卻不一樣。和平年代跟戰爭年代比開銷,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但是中國和歐洲中世紀又有點不一樣。中國的王朝,只要社會穩定了,對戰爭的態度必然是嫌棄的。這一點,是由中國的賦稅制度和社會生產力決定的。


冷兵器時代,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的極限是很低的。就算社會上的每個農民、工匠都老老實實的生產,碰上豐收年,能混個小康生活都算好的了。而如果攤上災年,可能還需要周邊的省份救濟才行。也就是說,朝廷稍微動一動,都會產生“擠出效應”,讓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受到干擾。

而一旦朝廷想點大動作,比如打仗。就意味著很多人不能種地,要去當兵打仗,要去當民夫運送糧草。皇帝不差飢餓兵,士兵和民夫的開銷肯定要由朝廷買單,但是社會的總產出並沒有增加。相反由於大量的青壯年上戰場,社會上從事生產的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少了,也就是社會總產出減少了。

用現在的話說,這叫朝廷提前透支了明年乃至後年的收入。所以,舊社會才會有把稅收收到五十年、七十年之後的奇葩事。

說到收入,這裡多插幾句。古代王朝的收入不要說經不起戰爭開銷,和平年代的開銷也未必夠用。就拿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來說。

因為宋朝最富,所以拿北宋來舉例子。

宋史愛好者吹噓北宋歲入一億六千萬貫。看數字,貌似朝廷很有錢。實際上這個數字源自於《宋史·食貨志會計》,原文記載是:

天禧末,上供惟錢帛增多,餘以移用頗減舊數,而天下總入一萬五千八十五萬一百,出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七萬五千二百,而贏數不預焉。

天禧是宋真宗的年號,天禧末就是宋真宗的後期。雖然《宋史》記載了天下總入“一萬五千八十五萬一百”,接近1.6億。但是,這個數字是沒有寫單位的。單位就是朝廷收上來的這些稅收的計量單位,比如銅錢是貫,糧食是石,絹帛是匹,白銀是兩。

也就是說北宋這個一億六千萬貫的收入,並不是都指的是白銀和銅錢。除了錢以外,還有糧食和絹帛,以及草。是的,你們沒看錯,一點六億總稅收中還包括了幾千萬束草料。(草料就是給馬吃的)

這其中,糧食和白銀是硬通貨。因為白銀不能摻假,而糧食是生活必須品,是個人都要吃飯的,並且糧食產量基本也是固定的。但是銅錢就不一樣了,銅錢可以通過控制含銅比例,造成惡意的通貨膨脹。所以,即使是宋朝,也存在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的問題。

就拿宋朝宰執大臣的收入來說。



引自黃慧賢、陳鋒所編《中國俸祿制度史》





引自程民生先生的《宋代物價研究》

從表上可以明顯看出,即使是宰執大臣。他們的收入在北宋的前期與後期,相差也是非常之驚人。工資沒有變,但是購買力只相當於前期的十幾分之一。當官的還可以通過灰色收入撈外快,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這日子要怎麼過?

言歸正題,說這些並不是埋汰宋朝。我只是想說明,即使是宋朝這麼富裕的時代,朝廷可調用的資源也是有限的。經不住大規模戰爭的開銷。

原因在上面已經列舉了。因為糧食產出是固定的,只要打仗,就有人不能從事生產,糧食產出就會下降。朝廷可以在貨幣上搞手段,營造出虛假的繁榮,但是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還是拿宋朝舉例子,宋英宗曾說過,天下的賦稅,一大半都拿去養兵了,剩下的主要用於養官和讀書人。當兵的絕大部分都不能打仗,當官和讀書人的絕大部分都是四肢不全五穀不分的玩意。

這些人作為既得利益者,怎麼可能對打仗有熱情?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是這些人的人生追求了,怎麼指望讓這些人去玩命打仗?

再拿明朝舉例子。黃宗羲曾經說過,若天下有十萬頃土地,其中有五萬頃都是官員和士紳的地。這些人,不納稅、不當差。而朝廷一旦開戰,這些人就要納稅、當差,這些人怎麼可能支持打仗?

所以,別說打仗會造成國庫空虛。就算不打仗的時候,國庫也一樣空虛。因為士紳和官員撈的太多了,這些人對戰爭經濟又不感興趣。

中國不像歐洲,國王也窮的叮噹響,沒錢了就號召十字軍去中東搶錢。中國古代的士紳階級日子過的還不錯,他們手上有錢,而且不需要通過戰爭發財,自然就會鼓吹“戰爭破產論”。


Mer86

打仗時,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以宋朝為例,對外打一戰打下來,就要花掉幾百萬兩銀子的軍費,對比“買和平

所需的每年75萬兩銀子,軍費還更高。至於錢花到那裡去了,下面就用個真實的事例,來說明一下。

北宋時,西夏的一代戰神李元昊崛起,宋朝派出范仲淹和韓琦兩位名臣,分段來負責對李元昊的作戰。老成的范仲淹負責的是鄜延路方向,范仲淹採取的對策是步步為營,也就是在前線不停的修築據點,用城防工事的推進,來一步步蠶食李元昊的地盤和勢力,像青澗城這樣著名的軍事據點,就是由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要築城,巨大的花費明擺在那裡,所以范仲淹就三天兩頭打報告,向朝廷哭窮要錢。

年輕氣盛的韓琦,有他自己的做法。時年32歲的韓琦,主持的是涇原路方向,韓琦的策略是直接戰鬥,他要集中宋朝的軍隊主力,和李元昊做主力集團決戰,打算先通過戰鬥,來消滅掉李元昊的部隊,再迫使西夏臣服。韓琦號稱:凡用兵,當置勝敗於度處。

此話一出,甚得天下鍵盤俠好評。

韓琦一邊在厲兵秣馬,一邊還在批評同僚范仲淹的做法,說老範實在太能花錢了,用城防來一步步實現軍事的推進,效率低不說,成本還很高,更要命的是無法在短時期之內,就消滅掉李元昊的主力部隊。另外,范仲淹所需的超高軍費,大宋朝廷也消耗不起啊。韓琦的觀點,似乎也有他的道理。

當時還有另外一個名臣尹洙,他就力挺韓琦,整天叫囂著要大宋和西夏兩軍,進行主力決戰。回想戰國時,趙國的廉頗對秦軍作戰,大致就是因為廉頗遲遲沒有戰果,軍糧又消耗巨大,所以才被趙括替換下來的。

決戰的機會很快就來了,1041年(康定二年),李元昊親率十萬大軍攻宋。韓琦聽到西夏軍來犯境,馬上按預先的集團軍殲敵戰略,命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和涇原都監桑懌,率兵數萬出擊,要二人伺機破敵,如不利於宋軍開戰,則據險設伏,待西夏軍回師時截擊。假若西夏人嚴格按照韓琦的計劃行事,此舉不失為一好計。

兩軍戰鬥開始後,李元昊一路詐敗,一路撤退,將急於殲敵的宋軍,引到好水川(今寧夏隆德)預設的埋伏圈,李元昊的伏兵一湧而出,將宋軍包圍在峽谷當中。兩軍激戰一日後,任福、桑懌戰死,數萬宋軍精銳陣亡,史稱“好水川之戰”。

好水川戰敗後,宋軍損失了大量的精銳步、騎兵,一下子就讓宋朝涇原路方向軍事防線,出現了巨大的缺口。危機時刻,原力主步步為營的范仲淹,此時一反常態。范仲淹是用盡全力,拼湊了最後的機動部隊,他沒有像韓琦一樣派人帶兵,而是親自帶領最後僅有的六千個步兵,懷著必死之心,主動進攻,向前敵出發,去做最後一搏。

幸虧李元昊此時還沒有決戰的打算,在搞不清宋軍底細的情況下,李元昊撤退了,范仲淹僥倖生免。

好水川戰後,韓琦貶職調離,他過渭城中途,適逢陣亡將士的父兄妻子幾千人,持故衣紙錢為烈士招魂,他們攀住韓琦的馬韁,哭訴:韓相公,我家兒郎隨你出征,如今只見君返,我家兒郎今何在?

韓琦淚如雨下,無一言。

戰後有總結,此役若先用堅城停滯李元昊的進攻勢頭,然後宋軍再做出擊,勝算可以大漲。

整個事情介紹到此,就知道為何此役前,范仲淹要花大量軍費來築城。因為打仗時,誰也不能保證打贏,即使為爭取戰場上的一點點優勢,也值得用大量的軍費,去把優勢堆出來。

軍餉,只是戰爭成本的一小部分而已,甚至也就是個零頭。


圓創觀點

你好,宋代以前,朝廷只養首都衛戍部隊,其他部隊都是由各番鎮自己負責自己轄區內的兵源,平時沒事的時候,兵器都是收在武器庫裡,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會開始募兵,一個番鎮往往能在一個月內募集幾萬士兵。所以平時是不用養多少部隊的,只有爆發戰爭時才會面臨大量軍餉的情況。


沒有戰爭的時候,庫房的兵器是不多的,戰爭來臨的時候才會大規模的趕製兵器。尤其是盔甲、箭矢。而單單一副盔甲都需要一千多片甲片,一片甲葉二錢多,費用不少,在宋代一副甲冑就要兩貫多錢。箭矢用量更多,連弩更是吞金獸,所以也就有了孫權草船借箭了。


宋代以前基本上藏兵於民,甚至西魏宇文泰府兵制之前是軍戶制,花木蘭家就是軍戶,打仗了,軍戶就必須出人去保家衛國。所以國家平時基本上不承擔軍餉,軍戶也沒有特殊照顧,都是自謀生路只有發生戰爭才會得到軍餉。所以也很好理解士兵們喜歡燒殺搶掠了,只有勝利了,就能發戰爭財。

另外,每次戰爭,都會有大量運送物資的民夫,徵用民夫是國家行為,所以吃喝拉撒都要管。就比如北宋太宗的雍熙北伐,軍隊有十幾萬,民夫也有十幾萬。三十多萬人的吃喝拉撒,讓北宋耗盡國力,以至於連汴梁城外都出現了餓殍。宋代不敢主動找北方民族打仗,也是因為北宋實在沒錢打仗,如果不是檀淵之盟,估計北宋撐不過五十年。



所以,不管古代還是現代打仗都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漢武帝打了幾次勝仗,把文景之治的財富耗盡不說,還把官都賣的差不多了,也沒把匈奴徹底降伏。更別說在宋代這樣並不算富裕的朝代,中國歷史上真正有錢打得北方民族打得心服口服的也就只有煌煌盛唐。


風雲說收藏

不打仗的時候可真看不出國庫空虛,反正不打仗的時候得過且過,空虛了,好像大家也沒有什麼緊迫感,不怎麼想解決問題,反倒是一打仗王朝的各種毛病就暴露出來了,這就顯得國庫空虛比較嚴重啊。

就比如說乾隆末年國庫就因為貪汙腐敗,空虛得比較厲害,後來嘉慶時候也沒面臨什麼嚴重的軍事危機,頂多是由農民起義,還被鎮壓下來了。

於是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就顯示出來清朝快要完蛋了。這是因為如果沒有英國這樣強大的威脅出現,僅僅鎮壓叛亂和起義,頂多是花點錢,讓國庫稍微空虛一點,好像大家得過且過日子也過得下去,等到英國這樣的大boss來了,發現這日子也過不下去了。

所以題主發現問題所在了嗎?其實王朝承平日久,國庫一般都還是比較空虛的,原因就是各種官僚貪汙腐敗,在和平的年代裡變得奢侈,也並不把國庫空虛當一回事兒,反正也沒有什麼眼前的威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時的官也不是什麼公僕,也不會對王朝的死活盡心竭力,完完全全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突然來了強大的敵人,王朝就會措手不及,發現國庫空虛,要了老命。

更何況平時軍隊還真不是一樣的數量,有的時候軍隊在和平時期還有缺員現象。這是因為原本軍餉不該被貪汙腐敗,但是軍頭為了喝兵血,比如說軍頭本身統領著3萬人的軍隊,朝廷因為貪汙腐敗,只給他2萬人的軍餉,一萬人的軍餉被貪汙掉了。而他又要貪汙一部分,到了小兵手裡的錢可能也就只能養活一萬人。手下小兵因為他喝兵血貪汙腐敗,不堪忍受,逃跑了2萬人,他照樣報3萬人的餉額,不會說他這邊已經虧空了兩萬人的。就這樣,到了王朝末年,有些軍隊甚至只有足額的30%,可以說,別說國庫空虛了,軍隊也不是一樣的數量,很有可能也虧空了。

等到遇到強大的敵人的時候,發現軍隊虧空這麼多,還要臨時募兵,這就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募兵後還要把軍隊派到前線上去,這又是很大的一筆花費,想想現在買高鐵都需要搶票花很多錢,當時連高鐵什麼都不具備,運輸還需要牛馬,不僅要運人,還要運輜重,運武器,這些的花費就更是巨大了。

為什麼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後,把蕭何評為首功?因為蕭何就是管他後勤的,如果沒有後勤,劉邦打仗肯定會不順利。而由於管後勤並沒有體現出很強大的才能,沒有張良出主意和韓信帶兵那麼光彩,所以大家都意識不到蕭何的重要性,然而蕭何在漢初三傑裡確實是最重要的。後勤的難度絕對不亞於在前線打仗,如何籌錢,如何籌糧,如何把糧食和錢以及武器等送到前線,給軍隊裝備,這些都是很難的問題,也是很花錢的,需要很強有力的統籌才能才可以做到。

所以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打仗的時候,中央的財政就會更加捉襟見肘,本來就沒有錢,又要運兵,又要裝備,又要運糧食,這些花出去就真的是花錢如流水,比和平的時候只需要練兵是要花的更多的錢。


貓圖怪談

問題的水準不高,打仗自古以來就是耗錢的事,熱答的邏輯狗屁不通,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贊。

首先,軍餉的消費絕對不是戰爭最大的消費。

消費在於損耗和人力的損失,戰爭的撫卹,社會動盪後維持社會穩定的費用等。

物資的損耗

冷兵器時代戰爭導致的損耗包括運輸的損耗和武器的損耗。

  • 運輸糧食的損耗。

孫子兵法上說過, “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原文的意思是我們奪取了敵人一鍾糧草,相當於賺了20鍾糧草。這句話實際上說了後勤補給的成本問題。古代有三夫一兵之說,也就是如果大軍出征(外線作戰尤其重要)出動一名士兵就需要三名民夫承擔補給任務。注意除了士兵以外,這三名民夫也需要吃糧食的(還有拉車的牲口也是要吃東西的)。這樣算來,每一石糧食送到前線士兵手上的時候就要消耗10-20倍的糧草。

  • 兵器的損耗

古代,武器的價格是非常的高的,因為全手工打製,而一場戰爭下來損失最大的莫過於武器,尤其是弓箭和馬匹。

人力的損失

戰爭無可避免要死人,而人力資源在古代是十分珍貴的。

死人包括士兵和民夫

都是作為小農經濟下的成年勞動力,是家庭生產生活的支柱,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他們的死亡通常會導致大規模的自耕農的破產,土地兼併,導致賦稅的減少,(地主階級有優免政策,會逃稅。)

戰爭撫卹

維持社會穩定的額外支出。

戰爭撫卹和維穩工作做的不好的朝代,通常會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至於改朝換代,

另外,熱答的水平太低,

美國的軍費支出是其財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幾年裡,美國的軍費開支佔到了美國GDP的37%,佔到了美國政府預算的85%。 什麼概念呢? 中國2015年的GDP總量是67萬億人民幣,37%大概是25萬億。 作為對比,中國政府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推出的復甦計劃不過也就4萬億。 即使退回到2008年,37%的軍費開支也是12萬億,是4萬億的三倍。 而且4萬億的計劃是兩年花完的。也就是說,戰爭的燒錢強度是4萬億的6倍。 而4萬億是一個能把一個國家乃至小半個世界從經濟危機裡面拉回來的計劃。 一般來講,勞動力和資本的收益比在2:1左右,37%的比例,大概就是你工資的一半花在了戰爭上。

舉個栗子

伊拉克戰爭美軍花費7630億美元,以當時匯率大概是六萬兩千多億人民幣,假設燃燒一張百元鈔票要五秒鐘,那麼伊拉克戰爭的花費足夠你燒三百六十多萬天,即近一萬年。


之寒1997

有以下原因:

一、軍隊實行屯田制,戰時無法屯田。在古代,漢族政權中,或者是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入主中原後,除了一支常備軍之外,都會實行屯田制。也就是駐守邊疆、地方的部隊開墾屯田,這個時候,軍隊種出糧食,可以解決自己的部分供給問題,多餘的肯定會上繳國家財政,這大大減輕了中央財政的負擔。比如:明朝時期的很多駐防部隊就是採取這樣的制度。金國入主中原,和南宋對峙在川陝的時候,就是採用這樣的屯田制。如果戰爭爆發,緊靠一隻常備軍是無法完全結束戰爭的,就需要調集大量的駐防軍隊,此時的軍隊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那麼軍隊的土地就會無人耕種,而調過去的軍隊肯定要吃喝,戰區的糧食產量遠遠不足解決大軍的糧草問題,一支二十萬軍隊一個月就可以消耗糧食最少500—600萬斤,加上戰馬的消耗,肯定這個時候,就需要中央進行糧草補給,這就會增加財政的負擔。

二、軍隊的調集的過程中的損耗。前面說過,一旦調集大量軍隊進行戰爭,調集的過程中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到達戰場的,比如:安史之亂,唐朝調集西北守軍評定叛亂,就要從西北行軍到中原戰場。這個過程也要消耗大量的糧草。就也需要中央財政解決。

三、糧草、輜重部隊也要吃飯,運輸。徵調大軍進行作戰的時候,就需要徵調大量的勞動力進行後勤輜重的運輸,包括人口、牛馬、運輸車輛等,而且,後勤部隊,有軍隊進行守衛,防止敵軍的襲擊導致糧草被毀,造成軍隊的戰敗(比如袁紹和曹操的烏巢之戰)。往往,後勤部隊的數量是一線部隊數量的好幾倍,比如漢武帝打擊匈奴的時候,徵調十萬精銳部隊進行戰爭,就徵調了至少50萬的民夫、30萬匹馱馬牲畜擔任運輸,龐大的後勤部隊也需要補給,這樣的話,就更加加重了中央的財政負擔。

四、戰爭的損壞。

1、武器、馬匹、人員的損失。一仗下來,肯定會有這些損失,損失之後,要進行補充,這也是一筆很大費用。陣亡、受傷軍人的撫卹也需要資金。這樣的話,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戰爭時期,更要保持民眾的支持,穩定軍心、民心。安史之亂對唐朝中原地區的印象。

2、戰地的毀滅性破壞,戰爭會對一個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造成田地荒蕪,無人耕種。戰後,還要進行恢復重建工作,必然會減免稅收,甚至還需要中央財政補貼。

3、戰爭區域造成人口的遷徙,淪為難民,而難民一旦湧入統治區域,你還要進行安撫,避免造成動亂,影響後方。這就加重了中央的財政問題。

五、戰時的維穩費用等等其他的費用的支出。

所以說,戰爭不單單只是軍隊的衝殺,也是考驗一個國家的財政,這是古今中外的通理。《孫子兵法》上面說“日費千金”並不是空穴來風。所以說,一旦發生戰爭,不僅在原來的基礎上的收入下降,反而還有各方面的開支增加,必然造成國庫空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