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其实颜色不止是一种天然的认识,更是一种语言,一套含义丰富的符号系统。颜色都是很普通的,但被赋予了某种含义时,意义就不一样了。

比如你想购买一辆SUV,你很容易想起橙色的Q3,如果你想购买一辆跑车,你会很容易想起红色的法拉利。我告诉你车企其实都是心机婊。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通过制定个性颜色和特定的车型搭配起来,好让消费者形成条件反射,第一时间想起自家的车。

颜色学问①:命名的规则

大家会发现在汽车网站上或者4S店里,有很多五花八门的颜色名字,伯爵黑、精灵白、太妃褐、维他命红...反正你有种认出了颜色却叫不准名字的感觉。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没错,比的就是谁更有逼格。不过车企们在起名字的时候也不是乱套的,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种也是最好理解的一种,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白是白,黑是黑,毫无争议。在豪车中,兰博基尼是相当高调的,但它的颜色名字却相当低调,都是基本颜色。就是简单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在别的汽车生产商绞尽脑汁的设计汽车颜色的名字时,兰博基尼在研究汽车性能呢,这就是差别。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第二种就是借用实物来命名,不过品类要多了,又有很多的细分,例如宝石类,如墨玉绿(林肯)、珠光宝石黑(沃尔沃)、祖母绿(阿斯顿马丁)、绿水晶(保时捷)、珍珠蓝(雷克萨斯)等;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以植物命名的,如罗兰紫(奇瑞)、向日葵黄(斯柯达)、莲花灰(奥迪)、玫瑰红(日产)、檀木黑(起亚)等;

以食物命名的,咖啡棕(起亚)、维他命红(双龙)、奶油卡其(沃尔沃)、芒果橙(jeep)、糖果白(大众)、巧克力色(雷克萨斯)等。

第三种则以虚无飘渺的抽象名词来命名,暴力黄(吉利)、理性黑(林肯)、激情红(沃尔沃)、仙踪绿(马自达)、惬意棕(大众)、睿智棕(哈弗)等。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第四种就专门为了匹配车型的气质来命名的,例如路虎宣扬探索、发现、神行,所以它用地名来命名,如巴厘蓝、苏格兰灰、苏门答腊黑、阿拉斯加白、智利红、富士白,光看颜色都够你环游世界了。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还有一种命名方式纯粹瞎扯蛋,楼主绿、基佬紫、姨妈红...就是让你不明觉厉。

颜色学问②:颜色越骚包,维修越麻烦

很多厂商为了打造独一无二的颜色,在喷漆工艺上下功夫,让产品与众不同,因此也比普通颜色要多了一道工艺。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补漆之后会有明显的色差,就算当时没色差,用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显得与周边不同,因为漆面调和不同,老化速度不一样。

举个例子,马自达的“魂动红”非常好看,卖的时候要加价两千,而补漆的时候也是一样,完美修补的基本没有,能够修补的店也少之又少。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不少店在喷漆的时候只能调出一个尽可能跟阳光下的颜色相近的颜色,然后补上去,色差肯定是有的,好比衣服打了补丁。所以“魂动红”也被部分车主叫做“混蛋红”。

颜色学问③:原厂漆有情怀?

可能大家在二手车的买卖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打上原厂漆的标签,熟悉二手车行情的朋友都知道原厂漆的“矜贵”之处,但是常年在外,哪有不刮蹭的?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所以对于有原厂漆情怀的车主来说,整辆车什么都可以坏,发动机可以坏,变速箱也可以坏,但是车漆绝对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车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换原厂的,唯独车漆不能,蹭了就永远恢复不了原样。

原厂漆在喷涂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的烘烤,而且整个过程是全自动化的,喷涂均匀细腻。而豪车的工序会更加复杂。

不要再说“红、黄、绿”,懂货的老司机都是这样叫汽车颜色的!

如果你蹭了,虽然有保险赔偿,维修也花不了多少钱,可是这样的翻喷质量跟原厂的就差多了!因为翻喷的烘烤温度大概只有60~70℃左右,甚至有很多店家都直接跳过这环节了。因此翻喷出来的漆面硬度和亮泽度都会严重打折扣,再加上翻喷大部分都是手工喷,喷出来的均匀性和细腻程度也不足原厂漆。

所以老司机都知道原厂漆就好比处女膜一样,开苞了就不再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