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最近有一本書很熱,就是凱文凱利寫的新書《必然》,書裡面講了未來世界三十年的方向。但這不是一本預言書,正如封面上所寫的:“

這些力量並非命運,而是軌跡。它們提供的並不是我們將去往何方的預測。只是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所以這本書給出的並不是結果,而是路徑,很多路徑已經發生了,只是沒有開始流行起來。結合園林行業,看看哪些觀點對我們園林行業有點啟發,看看哪些方面已經開始春江水暖鴨先知了。

1

形成 Becoming

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很多人感覺園林行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紅海階段,其實這個行業或許剛剛開始,從幾十年的尺度來看,這個行業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目前正處於現在和未來轉化的初步階段。只是大部分人不一定能預見未來如何轉化。給錢的金主會在短期影響行業趨勢,但最終還是由終端用戶決定行業的發展路徑。

2

知化 Cognifying

人工智能會逐步滲透各個行業,能夠結合人工智能的行業會多到數不盡。越看似不可能的行業,加入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會越大。

園林行業面臨用工荒,但這些都會解決,但解決的途徑不是現有的方式。

在現有園林企業中,包括設計、施工、養護、研發、運營階段。機械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時間問題。規模化、標準化都會逐步到來。未來人要考慮的是如何給機械不斷的安排工作,機械反過來推動人的進化,人可以在機械的幫助下思考更有意義的工作。

3

重混 Remixing

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在三年前,園林、生態、環保、文化、旅遊等之間還是分屬於不同的分支,更不用提策劃諮詢、金融、運營等領域。但就在這兩年,前述行業開始為了同一個最終目標開始協作,未來這樣的協作會越來越多。

僅僅在兩年前,園林行業還同質化嚴重,但現在已經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這就是原來和其他分支領域結合後出現的新模式。比較明顯的是棕櫚股份。

4

互動 Interacting

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目前對人影響最大的是智能移動電話帶來的移動互聯網,下一代顛覆性的平臺就是虛擬現實。虛擬現實對園林行業帶來的變化也是如此。各種環境的提升,都會圍繞人來展開。除了展示,公園、旅遊景區會出現出更多的互動性產品,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其中,不僅僅是親臨現場的人,還包括在家裡通過虛擬現實和現場互動的人群,物理場景和虛擬場景開始融合。當然,還會有更多的互動模式,目前虛擬現實更多的作為公園裡面的一個產品,讓遊客去做一個新奇體驗。目前棕櫚股份和嶺南園林已經開始佈局。

在迪士尼樂園、長隆樂園等主題樂園,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是最受追捧的產品和節目之一。

在未來,虛擬現實還會以融入的方式,嵌入到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象一下,如果視覺等感官可以嫁接更好的體驗,園林行業該怎麼發展?

5

追蹤 Tracking

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未來任何人和事物都變得可追蹤,樹木培植、運輸、種植、養護都會通過物聯網來追蹤。

對人員的追蹤,可能會涉及到隱私等法律問題,但這是趨勢,這是把握好度的問題。未來更透明化的人會獲得更多的信任,從而獲得更多的合作資源。

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把行業都連接起來。

6

開始 Beginning

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未來30年的趨勢已經開始,我們其實已經開始沿著這條軌跡在前行。我們正站在開始的時刻,一切還不算晚。

7

擁抱趨勢

園林行業未來三十年該何去何從?

看完上面的,或許你會一頭霧水,或許會有所啟發,但這都不要緊,要緊的是,帶上問題,放開行業思維束縛。未來比拼的是見識的高度,不在一個見識的高度上對話,會雞同鴨講。

未來或許會逐步淡化園林這一特定的行業,變得開始模糊起來。但擁抱趨勢和變化,會讓大家會變得更加豐富和有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