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散文之窗: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母亲去世那年,父亲特地买回一口“节米缸”。这是农村普遍使用的那种瓦缸,我家却把它当成传家宝。

父亲买回缸时,把我们兄妹五人叫到一起说:“它就放在米缸旁边,不管谁做饭,抓出一把放在缸里。每顿少吃一把米不觉得,但一个月节约的米,全家又可以吃几顿了。你们母亲不在世,自己要学会勤俭持家。”

于是,这缸首先从父亲手中交给了大姐。大姐这时不过十一二岁,却目不识丁,成天围着锅边转,心中没有什么人生目标,最大的满足就是煮饭时有东西下锅。我常常见她揭开米缸盖子失望的神情,尤其是家里来了客人,而米缸里空荡荡的,却要等米下锅的时候。每当这时,大姐便手里拿只空饭碗藏在围裙里,先到隔壁的景家屋里去借米,景家没有借的,又急急跑到陈家屋里去借,陈家屋里还是没有借的,便急匆匆地跑回自家的灶屋,急得边在地上直跺脚,边双手捂住嘴巴嚎嚎地痛哭……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而我却一点也不懂事,常常盯着饭碗哭闹,不依不饶,大姐常为此伤心难过。记得有一次,见饭里没有米粒,一气之下端起半筐红苕倒入粪池,爷爷听到我的哭声,走过来不问青红皂白打了大姐一顿,大姐却不但没有感到委屈,反而怕我伤心继续哭闹……大姐对这缸的感情特别深,不仅仅是陪伴她的时间长,更重要的是,自从有了这“节米缸”后,节约的米放在缸里,每当在最重要的客人到来时才动用它,给大姐解了不少难处。

大姐出嫁的时候,便把这缸传给了幺姐。后来,父亲去世了,我们兄妹过着最艰难的生活。很多时候,三五天才吃一顿米,多是蔬菜和红苕或土豆拌着,一处一颗米。一次放学回家,我照样蔫蔫地揭开饭盖,见锅里有一碗热气腾腾白花花的米饭,忙惊异地从锅中端出来,而不争气的泪水竟扑簌簌地流到了碗里,反而抽泣着没有吃……原来,这是幺姐看我拖得太虚弱,特意从“节米缸”中倒出全部的米给我开的“小灶”。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1979年秋,二哥结了婚,ㄠ姐便把“节米缸”传给了二嫂。从那泪眼中,我读懂了她对这缸的特殊感情。那时我正读高中,年终我们背着夹背,兴冲冲赶到生产队保管室去分口粮,会计噼哩啪啦一阵算盘响后,队长宣布我们倒补粮食几百斤。那年,我们过了一个“无米”年……之后,我们一家四口靠二哥的口粮过活。就从那时起,每周回去背粮时,二嫂便颤抖着手,从“节米缸”里一把一把往我的粮袋里抓米。

就这样,我读完了高中,告别了最宝贵的学生生活。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作家简介: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作家王述成近照

王述成,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人。鲁迅文学院首届研修班学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巴中市作协全委委员。出版文学作品集《老牛教子》《驴子与千里马》《八仙新传》等七种,寓言集《八仙新传》《驴子与千里马》先后获中国寓言文学专著最高奖项“金骆驼”创作奖,寓言作品《猴子尽孝》获“金江寓言文学奖”入围奖;寓言《贪婪》获“全国廉政寓言征文”奖;寓言集《生肖讨论会》列入《中国当代寓言名家名作丛书》出版,作品被《中国当代寓言》、《中国散文大系》、《中国寓言佳作选》、《廉政寓言》、《中国当代微寓言精品》、《寓言故事精品库》、《寓言故事精品苑》、《365心灵成长寓言》、《读品悟优秀小学生成长必读第一书》、《中国寓言作家论》、《黑眼睛孩子——四川儿童文学作品选》等入选。寓言散文集《王述成寓言散文选》获四川省巴中市文学奖。散文《怎不忆父亲》获“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本文审稿:张学文

王述成:我家的“节米缸”|散文

文学天空作品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