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機器人綜藝的興起 對於推動機器人行業有何作用?

國內機器人綜藝的興起 對於推動機器人行業有何作用?

引發人們對於機器人的期待

馬斯洛需求理論中說明了人的需求,目前大多數人已經不再對基礎的生活特別執著,而對於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日益增加。機器人影視節目及表演就滿足了人們對於未來的一些幻想,機器人表演早在1997年左右就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比如英國的《機器人大擂臺》、美國的《博茨大戰》,這些節目深受男性觀眾的喜愛。其中21世紀初,《機器人大擂臺》還曾在央視、陝西7套及內蒙古衛視播出,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而這時的中國國內並沒有專業的機器人格鬥(比賽)賽事,一方面是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接觸過現實的機器人,另一個是國內的機器人行業並不成熟,沒有實際的應用產品。但是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都讓人們對於機器人的各種高科技充滿了期待,也進行了普及。

科技進步,讓原本影視及表演中的高科技進入人們生活

中國機器人研究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70年代,現代機器人的研究才在中國起步,並於“七五”期間實施了“863”計劃。目前在中國的機器人市場中,工業機器人(機械臂)、語音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等是主要的現實應用。這些機器人的應用打開了人們認識機器人的通道,而VR、AR以及智能家居的普及,也讓更多人對於新科技的接納程度提升,從之前的不認識不瞭解,到現在的主動搜尋、主動購買。

機器人綜藝將真實機器人搬上熒幕,更具現實感

影視節目中的機器人帶給人們的感覺是炫酷、霸氣、功能多樣等,類似於打鬥場面、變形場面等這些都是普通的家用小型機器人不具備的,而反觀機器人綜藝,各種機器人打鬥和PK就像電影中的場景一樣,大大滿足了人們對於機器人的期待,所以很多人熱衷於機器人比賽,也是在於此。同時這樣的節目,比電影更真實地再現了機器人的炫酷之處,加入了PK對戰及技能展現的元素,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更加立體化,具有像人一樣的真實感,這點也是很多人對於機器人的原本印象。

國內機器人節目的專業增加了機器人的可看性

目前國內幾檔以機器人為主角的綜藝備受關注,比如《鐵甲雄心》、《機器人爭霸》、《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中,將會有30多支戰隊參加比賽。《這!就是鐵甲》參賽戰隊最多,據公開資料顯示,將會有來自14個國家的54支戰隊參賽。同時,節目還將與世界上最大的開放機器人大賽RoboGames達成合作。在投入方面也是不惜重金,比如《鐵甲雄心》節目投入達到了5000萬元,其中,戰鬥艙和參賽機器人的製造佔據絕大部分。在節目中,參賽的機器人規格皆為110KG,衝擊力極大。為此,機器人比賽的戰鬥艙使用了100噸高強度鋼材以及25毫米厚的全封閉防彈玻璃幕牆。《機器人爭霸》也投入極大,戰鬥艙就重達230噸,10mm的地板,30mm的防彈玻璃,此外節目還搭建了維修艙。在參賽陣容上,幾檔節目都囊括了國內外的機器人戰隊,熱血創客、學生群體、科研團隊、機器人發燒友等。在《鐵甲雄心》中,有些外國選手曾獲得過《機器人大擂臺》冠軍,第二期還請來了RoboGames的創始人大衛·卡爾金斯。這些專業程度都讓機器人綜藝有了更多的可看性,同時也吸引更多人對機器人行業的關注。

由此看來,未來國內機器人的發展,離不開這些綜藝競技節目的宣傳,就類似於影視節目捧紅明星一樣,鹿豹座平臺認為,機器人影視綜藝的發展將會對普及機器人知識與理念以及推動市場消費方面產生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