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了結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

等待de孤獨

首先,我們認識下:

什麼是腸息肉?引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腸息肉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1腹痛。其是腸息肉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疼痛性質主要分為脹痛、隱痛、絞痛以及鈍痛,疼痛的部位於中腹部或臍周,大多數呈間歇性疼痛,疼痛發生時會影響患者進食,進食之後會逐漸自行緩解或減輕。初次發病時,腹痛感較輕,但隨著病情的加重,腹痛感加重,並伴有腸鳴。

2、便秘。如果排便習慣發生改變或大便形狀出現異常,比如反覆出現便秘或大便變細、有凹槽、出現黏液等,就應該引起重視了。


3、便血。腸息肉會導致大便帶血,但無刺痛感。如果患者飲食不規律,會加重病情,從而導致大便秘結或便血現象,但一般不會出現滴血的情況。可若便血癥狀反覆無常,那應該及時進行檢查。

那麼,如何提早發現癌前病變——腸息肉呢?

一般來講,如果不是很嚴重的情況,患者並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症狀,糞便中所隱藏的微量出血也難以通過肉眼辨識。但是,可採用便潛血免疫定量檢測出糞便中肉眼難以識別的微量出血以及出血量的多少,可幫助患者提前發現罹患腸癌過癌前病變(腸息肉)的風險。

溫馨提示:雖然腸息肉在症狀上並不起眼,但是部分腸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長期刺激下會有一定的癌變傾向,95%以上的大腸癌就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因此,提早發現腸息肉尤為關鍵。


便寶寶大腸癌早期篩查

概述

結腸息肉係指生長自結腸粘膜而隆起於粘膜表面的病變。通常源於上皮細胞的過度生長並從粘膜表面向腔內擴展。無論其呈廣基、亞蒂或長蒂等狀,均僅表示肉眼外觀形態,而不表明病理性質,故臨床上在病理性質未明之前,對於炎症、感染性肉芽腫、組織增生和癌腫有隆起性病變者,通常用。息肉。來描述。結腸息肉自然病程較長,症狀不甚典型,位於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導致不同的臨床症狀。幼年型息肉可自行脫落,成年型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逐漸上升。部分可以發生癌變或與癌腫關係密切,被公認為癌前病變。有些具有遺傳性或伴隨全身疾病。

在美國年齡超過60歲者40%~50%發現有結腸腺瘤性息肉,西歐同樣多見。而在大腸癌發病率低的地區,結腸腺瘤性息肉少見,南部非洲黑人中幾乎為零,在日本、哥倫比亞地區則可達10%,南亞地區較少見。低纖維、低蔬菜、高脂肪餐與息肉的發生及結腸癌的出現有密切關係:因為飽合脂肪酸增多,糞便形成減少,使致癌物質等有害成分在腸腔內存留時間延長,結果導致息肉及結腸癌的發病率增高。

結腸息肉的症狀

結腸息肉的主要症狀為間斷性便血、大便異常、腹痛、息肉脫垂。

便血: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炎症感染可伴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者。

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狀異常: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

臨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腸息肉的病人出現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洩等異常,這些症狀也常常缺乏特異性。在有症狀的結腸腺瘤中,大便帶血或粘液血便最多見,一般是見於比較大的直腸息肉,有時忽然大量出血,也有病人因息肉而長時期慢性失血,出現貧血。直腸的較大腺瘤還可以引起大便次數增多或肛門下墜感,甚至脫垂出肛門。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結腸腺瘤有可能引起腸套疊、腹絞痛。小腸息肉的症狀常不明顯,可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腹痛和腸道出血。

結腸息肉的危害

一、息肉的長相:那種體積較小由帶蒂的非腫瘤性息肉,多數與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發生惡變;如果體積較大、寬基廣蒂的息肉,則極有惡變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數量:單純一個息肉癌變率低;而多發性息肉的癌變幾率增加。

三、是看息肉的組織屬性:單純炎症性息肉惡變者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別是絨毛狀腺瘤最容易惡變為結腸癌。

四、息肉的生長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長十分緩慢,若是在短期內迅速長大,直徑大於2釐米以上時,應警惕癌變。如結腸腺瘤性息肉是因結腸黏膜細胞增生過旺,癌變率可達42%-77%。

五、是看家族遺傳史:有一種稱為“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輩中可有好幾個人患有結腸息肉,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細胞內第5號染色體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這種有遺傳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親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後代中50%的息肉會有惡變的風險性;若父母雙方均有息肉病,後代患的息肉癌變風險可上升到75%。

哪些人是腸息肉的高危人群?

1、家族成員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者 ;

2、長期生活在息肉多發地區,如上海等 ;

3、長期西方化飲食(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素等),油炸食物 ;

4、年齡大於50 ;

5、有相關疾病,如肝硬化、乳腺癌等。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徵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快樂的小大夫

結腸息肉是指在腸鏡下發現的各種隆起性病變。很顯然,結腸息肉其實只是腸鏡下所見的直觀描述,真正有意義的其實是病理活檢。根據活檢明確息肉性質,可分為腫瘤性息肉(管狀腺瘤、絨毛膜腺瘤、混合型腺瘤)和非腫瘤性腺瘤(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兩種。其分類不同也可直接導致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

臨床上多數結腸息肉的患者並不會出現明顯臨床症狀。常在體檢行腸鏡檢查時發現息肉。可以出現的臨床表現則主要體現在大便性質的異常及排便時自我感覺的異常。例如:出現便血,主要表現為間斷性便後出現鮮紅色血液,點滴而出,與大便分離,出血量一般相對較少。如果息肉位置靠近肛門且體積較大,則可能出現類似“內痔”的表現,排便後息肉脫出肛門外,便後可自行回納。

如果息肉伴發感染時,則會出現腹痛、排便急迫感、頻頻便意、排便不盡感或有肛門灼熱、肛門分泌物多、粘液膿血便等。


杏花島

大家往往在結腸鏡檢查完發現有結腸息肉,特別緊張。不太瞭解的患者,常常以為自己得了癌症。其實大家不要太擔心。


息肉的臨床症狀

小息肉沒有任何症狀,大部分都是在常規查體的時候發現。

息肉較大時,可能會出現腹痛、腹脹、腹瀉、排便習慣改變。但是這些都不是特徵性表現,其他結腸疾病也可出現上述症狀。最有指導意義的是觀察大便中是否有血,不過還是需要與痔瘡鑑別。


要想確診有沒有結腸息肉,唯一的方法就是——結腸鏡檢查


結腸息肉常可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種。

非腫瘤性息肉

01 幼年性息肉

10歲以下兒童比較常見,主要生長在直腸,一般不發生惡變。

02 炎症性息肉

03 增生性息肉

最常見。一般都比較小,表面光滑,是由於腺上皮細胞增多造成的,也不會發生惡變。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腫瘤性息肉

在腺瘤中,有一種特殊腺瘤,叫家族性結腸息肉。是一種遺傳疾病,結直腸可見多發腺瘤,極易發生癌變,常常需要全結直腸切除。



牟氏酒莊莊主

結直腸息肉是一種很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是指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一般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據瞭解近年來,結直腸息肉在國內的發病率不斷上升。

結直腸息肉的症狀主要是:可引起消化系統症狀,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但這些症狀比較輕微,並且容易跟飲食不消化、不衛生等混淆而被人忽視。


雪兒190209543

腸息肉是指一類村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的通稱為息肉。息肉是由於,起源於黏膜的細胞生長聚集而形成的。長了腸息肉主要有以下幾點症狀:


1 便血

結腸息肉患者會出現間斷性便血,或者是大便表面帶血,血液的顏色大多為鮮紅色。

2 大便形狀異常。

對於正常人來說,大便的形狀應該是圓形的,而結腸息肉患者的大便由於受到息肉的擠壓,可能會出現大便變細,或者是大便呈現出扁形,有的時候甚至是帶著血。

3 大便的習慣改變。

大便的習慣改變,主要是大便次數,大便的時間的改變,或者是出現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者是腹瀉,這很可能是結腸息肉的表現。

4 腹痛。

這種情況在結腸息肉患者中比較少見,一般來說會出現在結腸熊汝比較嚴重的患者身上,較大息肉可引起腸套疊,以致造成腸梗阻,出現腹痛。

5 脫垂。

腸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是由於重力的關係,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

6 腸道刺激症狀

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症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裡急後重等。


醫生在線上

腸道疾病通常都跟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所以對於腸道息肉患者得先從飲食上注意。多吃新鮮水果,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降低結腸息肉的風險。此外,新鮮果蔬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預防結腸癌。再者,應避免食用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等。

另外,運動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以上,增加血液循環及腸胃蠕動,動起來,腸道內就不容易長肉球。

工作嘛,還是不要過度勞累,勞逸結合。心情好,氣血就通常,人就清爽很多了。


聽風看雨190197349

根據息肉生長的部位、大小、數量多少,臨床表現不同。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息肉較大時可引致腸套疊;息肉巨大或多發者可發生腸梗阻;長蒂且位置近肛門者息肉可脫出肛門。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症狀。

3.伴發出血者可出現貧血,出血量較大時可出現休克狀態。


志龍坑遊戲

我是12月3日做的手術,結腸息肉,大的0.8已經多年了,一天大便好幾次,而且每次便完都是直腸墜痛,那嗞味沒地說了,剛開始的時候以為是痣瘡,吃了不少藥也不好,後來我的一個表哥知道了我的症狀他是學醫的,讓我去做一下腸經檢查,結果是結腸息肉做掉了,現在挺好的,等待來年複查,擔願不在長了。


如意145278680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結腸息肉是異常增生組織,如任由它發展,很可能會癌變。

息肉可以直接在內鏡下進行切除,這樣不僅創傷小,而且恢復時間短,如果等到成癌,那就複雜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