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有思想,最有號召力、領導力和影響力的頂級CEO之一,華為總裁任正非已經成為中國本土企業家競相學習的標杆。任正非的經營管理思想已經被華為30年來的經營管理實踐所證明。
華為在1995年決定進軍海外市場後,就著手製定了一系列打開海外市場的戰略方針,這場征程是長期投入的過程,絕不是去“撈一把金”就撤走的打算,所以,任正非在一開始就告誡華為的員工進軍海外市場要拒絕機會主義,一定要本著踏實肯幹、艱苦耐勞的精神才行。
作為一家技術型的企業,華為想要通過技術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打開局面,在一開始並不容易。在國內,華為雖然能夠算得上是技術領先的企業,但來到國際市場上,想要通過技術獲得訂單在一開始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海外那些同行業的企業技術本來就是世界一流的,技術和他們沒有什麼競爭力。但如果華為想要通過降價來拉攏客源,也是不可取的,畢竟想要打開市場,最終靠的還是過硬的產品質量。
所以,在國際市場上,就不能想那些投機取巧的營銷方式,要靠實力說話。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進軍海外市場之前,任正非會指定要求被派駐到海外的華為工作人員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在技術和生產上一定要精益求精,不得有半點鬆懈,把每一個研發產品做到最好,力求完美。這樣才能用過硬的產品質量來慢慢打開市場。
抱著打持久戰的準備,任正非並沒有急於在一開始時就想要賺回利潤,在華為剛進入海外市場時,因為沒有什麼名氣,訂單接得非常少,銷售額增長得十分緩慢。但是,任正非沒有為此改變初衷,他依然堅持“海外市場拒絕機會主義”這個原則,沒有像其他一些利益至上的企業那樣,施展各種手段圈錢。
“古時候有個寓言,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因為有先天優勢,跑得快,不時在中間喝個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會兒啊!結果讓烏龜超過去了。華為就是一隻大烏龜,25年來,爬呀爬,全然沒看見路兩旁的鮮花,忘了經濟這二十多年來一直在爬坡,許多人都成了富裕的階層,而我們還在持續艱苦奮鬥。爬呀爬……一抬頭看見前面矗立著‘龍飛船’,跑著‘特斯拉’那種神一樣的烏龜,我們還在笨拙地爬呀爬,能追過他們嗎?我們要持續不懈地努力奮鬥。烏龜精神被寓言賦予了持續努力的精神,華為的這種烏龜精神不能變,我也借用這種精神來說明華為人奮鬥的理性。我們不需要熱血沸騰,因為它不能點燃為基站供電。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創造價值為基礎。”任正非給華為員工講過這樣的故事,他認為龜兔賽跑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華為在海外市場上,持續不斷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任正非爭取讓海外的員工儘快熟悉當地的市場還有消費傾向,讓當地的消費者慢慢了解華為的產品,然後慢慢熟悉華為的產品,再到慢慢接受華為的產品,讓當地的消費者對華為的產品能夠產生百分之百的信賴,和華為建立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關係,這樣,市場才算真正地打開了。
針對每個國家、每個區域的不同特點,華為員工都一一做了分析,通過不斷的摸索,對市場有了非常深入細緻的瞭解,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會做到盲目營銷。比如華為在國內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實施得非常好,華為的員工就想將這個戰略搬到國外去施行,但他們準備選擇西歐一些相對比較貧困的國家作為突破口時,他們到了當地發現如果當地的運營商採購歐盟廠商的產品,能夠享受到歐盟很多政策補貼,所以,這些國家不會採購華為的產品,因此華為的工作人員沒有推行這條戰略。
就是在這樣不斷地摸索中,華為逐漸在國際市場中探索出一些門道,一開始必須要找到合適的代理商和合作夥伴,畢竟是在海外做生意,人生地不熟,如果沒有代理商,很難和運營商達成合作關係。所以,在打開海外市場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和代理商合作,由代理商帶著他們去見運營商。一來二去,華為就能夠清楚地瞭解到在當地,那些代理商做得比較大、比較好,進而會優先選擇代理商。
然後通過代理商更快地打開市場,這樣穩紮穩打,一步一步慢慢來的戰略,是任正非特別強調的。他不希望華為在海外市場廣撒網,他認為廣撒網不但不會撈到魚,還會讓華為陷入資金緊張的狀態。而且無目的的到處投資,找客戶,會讓海外客戶認為華為不夠專業,不夠可靠。華為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沒有一點冒進的成分在其中。
華為經過不懈的努力,海外的銷售額已經逐漸趕超了在國內的銷售額,做得非常棒。華為能夠在海外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和任正非正確的戰略制定分不開,也和華為人的勤勉努力分不開。
華為正在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並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獲得一席之地。
閱讀更多 回暖的人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