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及中国的一半,靠什么养活十几亿人口?

老木不可雕

印度虽然有十几亿人口,但是残酷的现实是,目前全世界极端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4亿)在印度,分布在印度广大农村和城市的贫民窟中,他们每天的生活支出不超过1.25美元,而这只是统计数据,对粮食和营养的消耗极低。

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但是它的地处热带地区,光热条件不错,平原面积广大,印度人均耕地是我们的2倍,粮食可以1年3熟,印度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粮食出口大国,我们是居于世界前列的粮食进口大国。

由于印度人普遍信仰印度教,而神是不提倡人们吃素的,所以印度人普遍吃素,这样也导致相关动物养殖引起的粮食消耗也不多,而印度人本身吃的也不多,所以论人均粮食消耗,印度人低得多,这样就导致即使印度的粮食单位产量不如我国,也照样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

深切控制印度几千年的印度教几乎控制了印度人的方方面面,印度人普遍信仰转世论,觉得今生的低贱和痛苦是为来世的好日子做修炼,再加上天气炎热,走在农村和贫民窟的路上,随处可见随遇而安的印度家庭,一张席子,随便搭起的棚子,一些破烂家什,一家人就能过日子了。生存环境再恶劣,忍一忍就好了,来世就能过好日子了。

在印度,真正过体面的日子的,是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和农村里的高种姓地主,这些人大约占印度的十分之一人口,他们有充分的营养摄入和较为体面的生活,印度约有近10亿人居住在农村,印度的农村,地主说了算,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地主的佃农,世世代代给地主做牛做马。剩下的一小半多,除了一部分有自己土地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剩下的大多是生活悲惨的不可接触者—上亿贱民阶层,他们是真正印度最悲惨的。


云中史记

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及中国一半,但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要大。而印度的生活水平远不及中国,只能说是保证饿不着,实际生活质量还是很低。

印度的耕地面积亚洲第一,气候环境适合耕种

印度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在整个亚洲排名第一,比我们要多得多。印度是三面临海,雨水比较充沛,所以印度不缺雨水,也没有大片的荒漠,适合耕种的土地就比较多。而且气候比较适宜耕种。

我们的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因为西部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和高原,根本不适合耕种,在西北还有大片的荒漠化地区。而且全国各地的雨水分布还不均匀,往往是南方降水较多,北方较干旱。

印度的粮食产量比较低,但是耕地面积可以弥补

从粮食产量数据来看,印度大米产量为每公顷2191公斤,全球平均水平为每公顷3026公斤;印度小麦产量为每公顷2750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每公顷3289公斤。

印度的粮食产量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比起美国、欧洲差距就更大了。但是印度凭借亚洲第一的耕地面积可以有效地弥补产量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粮食总产量还是不错的。

印度的平均生活水平很低,贫富分化极大,穷人只能保证吃饱,却习以为常

印度的贫富分化极大,5%的富人掌握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财富,还有一部分中产阶级,但80%以上的人都是社会底层。但是印度是一个宗教型的社会,有深远的种姓制度,低种姓的人认为吃苦是一种修行,所以老百姓对贫乏的物质生活习以为常。

所以印度的穷人生活水平很一般,但是依旧能安居乐业,关键是没有太高的物质追求,跟他们自身的宗教文化有关。只要吃饱就行,谈不上生活水平。

所以,印度凭借大量的耕地,实际上的粮食产量并不多。普通人只求吃饱,没有太奢侈的追求。所以印度的粮食产量也能养活十几亿人,的确也是值得印度自豪的事。


寰球视角

根据2017年的最新数据,印度人口目前已经增加到13.26亿人,而中国人口为13.8亿。考虑到印度人口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在不久之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了。但是,印度打算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呢?

印度国土仅有290万平方公里,耕地却比中国还多!

其实,印度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耕地面积却不小。印度的国土面积为 290 万平方公里,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积(1.6亿公顷)却高居世界第二,约占总国土面积的51.61%,在世界主要大国中高居第一,也超过了中国的1.2亿公顷。

而且,整个印度除了北边的喜马拉雅山驻外,国土的全境几乎都是平坦的平原和低高原;印度全年平均气温普遍高于我国除华南以外的南方地区,植被生长迅速;这个热带国家的降水量也十分丰富,全国的平均降雨量将近 1200 毫米,跟中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差不多......

这样看下来,印度的自然条件可以说非常优越,特别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甚至整都能实现水稻的一年三熟。相比之下,中国只有南方很小一部分地区具备一年三熟的条件,其余大部分地区都只能一年两熟,有的地方甚至只能一年一熟。

印度的谎言:印度人均粮食203kg,4亿人吃不饱饭!

然而,印度坐拥如此优厚的自然条件,粮食产量比中国却差远了——印度粮食亩产只有中国的两三成,总产量只有中国的一半。再加上印度复杂的种姓、宗教和社会原因,印度市场上的大量粮食不但没有被贫困人口所消费,反而大量出口到外国,最终导致几亿人陷入饥饿!

数据显示,印度贫困人口超过整个非洲(约4.2亿),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超过50%;每天都有约3000名儿童因营养不良造成死亡;印度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到 200 公斤,最近几年更是下降到 180多公斤;印度虽然有人均7公斤的肉食量,但实际上是富人和高种姓人群在吃肉,一般穷人的食物中很少能见到肉,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人在奥运会上拿到的金牌少得可怜,只有中国的1/100!

所以,印度的“养活”其实是有水分的,所谓“印度以少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养活了13亿人”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中国人的勤劳智慧——“用全世界7%耕地养活了19%人口”真不是随便什么国家都能做到的!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印度面积虽然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可他们耕地面积比我们多。

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是中美俄印,而中国是最小的。我们国家虽然领土广阔,但西部很多地区是荒漠和草原,降雨少、干旱,无法耕作。而中部和东部,不少地区又是山地丘陵地区,拥有大面积的地区不多。


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28亿公顷,主要分布在下图区域。但是,印度却达到1.9亿公顷,比我们多出了许多,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就是说,理论上印度的耕地面积还比我们多,所以他们能比我们养活更多的人口。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事实上印度的粮食危机比我们严重得多。印度虽然耕地面积多,雨水也比我们丰沛,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单位产量远不如中国。

而且,他们的耕地利用率也比不上我们。加上人口增长率不低,粮食压力始终难以得到根治。所以,印度如今饥饿人口,依旧位居世界前列,这是相当危险的情况。


反观我们,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人口增长的下滑,我国早已摆脱粮食困难,现在人们的菜篮子也是日益丰富。这在落后的印度,暂时是难以做到的。


当然,我们也有隐忧,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少良田被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很危险的。民以食为天,只有确保粮食安全,才是国之根本。


所以,我们要严格打击破坏耕地的行为,确保红线的安全。同时,做好环境保护,造福子孙后代,才是关键。


这些历史要读

原因其实很简单,印度人口不存在老龄化现象!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没错,印度人口的百分之六十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但是,大家有考虑过这一现象是如何做到的吗?连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没有做到的事,印度做成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的经济学者认为印度具有足够潜力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原因。但是,如果只看数据就认为印度似乎很了不起,那就错了。


我们都知道,印度的人口马上将超越中国,但他的国土面积却只有中国的一半。不过他又是个粮食出口大国,在最近几年都是位列粮食出口第一的国家。不过事实上,印度的大多数农民可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丰衣足食。


根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2016全球饥饿指数表明,印度仅比朝鲜高一个名次,位列118个统计国家中的第97位。再回过头来看看印度人口的平均寿命:29岁!这应该足够解释为什么印度相对人口而言为何能够用中国一半的土地养活十几亿人口了吧?


造成印度可以养活那么多人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可惜的都是负面因素:严重的环境污染;落后的医疗卫生体系;生产效率的低下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印度人口的平均寿命。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印度无处不在的乞讨者,人数之多令人惊叹!


吃饭不刷碗1

这个问题要回答清楚,真相君认为,印度能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靠以下三点:第一,种姓制度。印度古代深受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影响,从古到今作为种姓制度的最后等级首陀罗和贱民,几乎占据人口的百分之80。即使到现在,印度人中绝大部分是穷人,穷的只能刚刚吃饱的状态。但是,印度大部分人穷,但是社会相对稳定,他们不怪政府,反而觉得穷是作为低种姓人的本分,吃苦贫困是一种修行,以后是能上天堂的。所以你看,印度贫富差距巨大,但是这些大部分住在贫民窟的底层人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能吃饱对他们来说就很满足了。


第二,恒河水。对于印度来说还有一个利器,就是恒河水,这条河不仅仅是一条河,而是承载了印度人的信仰。很多印度穷人吃不饱饭,或者穷困潦倒,到恒河喝点水就好了。印度人有再多的苦难,自己都是内部消化,这是苦修,这是应该的。所以政府保证大部分人饿不死就可以了,只要饿不死,就算是养起来了,因此,印度人可以说是世界最容易统治和满足的民族,这使得他的人口承载能力很大,大部分人维持温饱就可以了。

第三,印度的耕地。印度虽然国土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还不到,但是印度在基础条件上比中国强太多了,首先别看其国家小,但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还多,因此印度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种粮食,不像中国山地丘陵多。而且,印度处于热带,亚热带,雨水。热量都是十分充足,土地里随便放点啥都能长出东西,这就使得印度人再怎么不至于饿死,只要勤快一点,靠天吃饭就够了。因此,印度人动不动就看天,这也许就是门道所在吧。所以印度人口承载能力是很强的。


历史真相背后

印度领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只有中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点,也养活了十几亿人口,但我并不认为印度比中国还伟大!

整个印度领土的全境几乎都是平坦的平原和低高原。相比之下,中国只有华北和东北有连片的大块平坦平原,90%以上为丘陵和山地,这个地貌的优势,印度比中国好了不知多少倍!


降水量、气温、土壤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印度全年平均气温普遍高于我国除华南以外的南方地区,植被生长迅速。 土壤因素和粮食产量密切相关。中国有着2/3的贫瘠土地和印度也是没得比。印度是降水总量十分丰富的地区,有许多耕地。东北部迎风坡更是年降水达到10000毫米,成为世界雨极。看看印度现在,在以原始的大水漫灌或者靠天吃饭、随意撒种、杂草丛生为主的情形下就已经能养活12亿人了。要是把中国农民放到印度精耕细作,喷灌修渠,农机农药化肥除草等措施一并升级,养活15-20亿人并吃饱吃好根本毫无压力!中国人是靠勤劳和智慧改造自然、把自然充分利用起来才有了今天的用全世界7%耕地养活19%人口!我们不要觉得印度很厉害而妄自菲薄,中国人是很伟大的,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绘就伟大的中国梦!


流川11

印度面积不及中国的一半,但它仍能养活如此多的人口,还是值得赞许的一件事。

1,印度国土面积虽然比中国要小,但是他们的耕地面积却远大于中国。


印度的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绝大多数,几乎印度大部分土地都适合耕种。

而中国的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山地跟高原几乎都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不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而平原部分跟丘陵地带又居住着中国大部分的人口,这就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缺。

2,印度的气候适宜。


印度纬度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且印度洋湿气北上受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阻挡,雨量充沛。

而我国为季风性气候,雨量不平均。东南沿海地势平坦,雨量大;但西北地区地势高,雨量少。

3,印度宗教众多。没有比印度人民诉求少、便于管理统治的人民了。因为印度的宗教众多,且绝大多数人都是各个宗教的坚定信徒。所以印度人民认为受苦也是在修炼自身,完全不会向政府抱怨。



4,种姓制度。印度虽然自称是最大的民*国家,但其却一直保留着种姓制度。上层种姓人民占有国家大多数财富,生活富裕。首陀罗和贱民占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困苦,经常是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但这种种姓制度深入人心,即使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首陀罗和贱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MrU9874297

这问题问的,难道国土面积不大,就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吗?你以为还是以前的农耕社会吗?现在是工业社会。


再者,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看一下印度地图,其实印度的可耕地面积大于中国,约1.6亿公顷,而且恒河平原的日照条件、降水条件都十分利于作物生长,而且全是一年三熟的农作物。相比之下,中国国土总面积虽然很大,960万平方公里,但其可耕地面积很少,只有1.282亿公顷,也就是128.2万平方公里,这其中还包括大量的旱地、坡地等低产田。

可以说印度除了北部的山脉和南部的德干高原之外,剩下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所以别看它的国土面积不大,但其耕地面积却是世界前几名。不过印度的农业水平很差。粮食产量比中国差多了。

所以要清楚,并不是说国土面积越大,人口就越多。你看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吧,但人口也就就1亿左右,耕地面积也就只有俄罗斯的东欧国土,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无法耕种农作物。中国也同样如此西北地区沙漠,西南地区高原,这些地方基本上占据中国国土将三分之二,适合耕种的土地大约只占25%。

印度作为一个南亚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但架不住它耕地面积多啊。


青史回声

印度298万平方公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一还不到哦。人口两国差不多,很可能在外来的几年内超越中国。

虽然如此,但人家的可用耕地面积可是超过中国的,中国可用耕地面积1.282亿公顷,印度可是1.6亿公顷,人均中国0.1公顷,印度0.12公顷,不要小看这多出的0.2公顷,在我国一公顷如果只种植一季,可以出产9吨粮食,0.2公顷就可以产出1.8吨,这可是3600斤啊,我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也没这么多,谁家一天能吃10斤粮食的?

不但如此,人家是南亚大国,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年三季,中国北方能出两季已经不错了,拿东北辽宁稻谷来说,4月席苗,5月插秧,10月份才能成熟,10月之后还能种植什么呢?下大雪了都,天寒地冻的,那么多出这一季到两季,可以多收获多少?即便中国袁隆平等人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产量颇丰,但也难以望其项背,事实上就是如此,去年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了40%,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农产品。

再有就不得不考虑一个信仰问题,印度有10多亿印度教徒,他们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在印度的美食列表里可以发现,很少有肉食,而中国人就不同了,我的朋友了没一个不吃肉的,还有的每顿都吃,无肉不欢。

然而肉类产品是建立在粮食产品的基础上的,没有那么多粮食拿什么来养小猪?而且还有个比例问题,不是小猪吃了一斤粮食就可以长一斤肉,我们每吃一斤肉就等于消耗了几斤的农作物,这个耗费相当巨大。

7%的耕地养活19%的人口,并要保持人民的一定生活水准,这个难度太高了,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也在从世界各地进口粮食作物,2017年中国粮食进口13062万吨,稻米与大豆进口数量世界第一次,拿大豆来说,有从美国进口的也有从巴西进口的,印度还等着接盘向中国出口大豆,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价格合理可以考虑。

总之,印度一直是农业大国,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我国虽然比人家国度面积大三倍多,但是压力明显高于印度,不过我国的经济能力可比对方强多了,可以选择从世界范围内购买,但应该提醒一下,绝不能把我国的农业完全寄托在它国之上,在去年袁隆平等专家研究出海水稻,希望获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