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一审判决,满足哪些条件可以二审上诉?

东友律师事务所

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它是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那么如何提起上诉,这是困扰很多当事人的问题,下面由律师一一道来。

一、必须有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如同民事起诉一般,上诉程序启动之初也需要考虑适格主体,可以成为二审中被上诉人的有: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等。(需注意的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被判决承担义务,是其行驶上诉权的条件,但不是其成为被上诉人的条件。所以无论无独三是否被判决承担责任和义务,都可以成为被上诉人)。

二、明确实质要件,哪些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一)不得上诉的判决:如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作出及生效);法院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判决(自带救济程序);小额诉讼程序作出的判决(一审终审);

(二)可以上诉的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

(三)调解书不得上诉(但可以再审)。

三、法定期间的要求:必须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

(一)对判决的上诉期限: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注意是送达之日起进行计算而非判决作出之日起)

(二)对裁定的上诉期限:裁定书送达至日其10日内。(注意是送达之日起进行计算而非判决作出之日起

四、上诉状必须是书面形式。

不同于一审普通程序中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上诉必须递交书面的

五、提起上诉原则上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

我国司法审判遵循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阶段设立目的在于对一审环节的“纠错”,事实、证据、法理、程序各方面均有体现。但律师建议一旦涉及民事诉讼,一审环节是整个诉讼的根本基调。纵观大数据二审的改判率可以得出很好结论,尽可能在诉讼之初就与专业律师建立沟通,再简单的法律关系,再充足的证据准备,都会在整个诉讼中出现一定偏差,有事往往就是“致命”。


东友律师事务所

简要说一下。

首先,从程序上讲,你不能超过上诉期。一审判决书最后部分都会写明于多少日内提起上诉,这就是你的上诉期。根据法律规定,一审民事和行政判决上诉期15天,一审刑事上诉期10天。



其次,从实体上讲,你最好有能推翻一审判决的足够证据。当然,上诉是当事人享有的绝对权利,有无相关证据并不影响你上诉的权利,只能影响上诉后的结果。



最后,从实际审判来讲,一审终审的判决是不能上诉的。比如民间借贷案件中的小额速裁案件,最高院审理的一审案件,特别程序案件等。



法匠庄燕水

题主的问题是不服一审判决,满足哪些条件可以二审上诉?

这个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是否在上诉期内。

其中一审的上诉期,民事判决是十五日,民事裁定是十日。 刑事判决是十日,裁定是五日。 行政判决十五日,裁定十日。遇到法定节假日和星期天,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从一审判决或裁定送达开始,规定的时间内,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如果已经超过上诉期,那么法院不再接受当事人的上诉。

此外,如果一审判决是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则一审终审,不再允许上诉,当事人如果不服,只能申诉或者请求抗诉。

最后,上诉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法院不接受口头上诉。


淮北日月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