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型集團性企業的財報不用看?

玩迪

我做銀行信貸20多年,早期是做大公司信貸業務。大型集團性企業財報分析意義不大。

大型集團關聯公司太多,下屬公司很多。哪些公司合併報表,哪些不合並,裡面門道很多。合併了很多下屬公司,很多關聯交易,一個審計報告根本看不出啥子問題。別說簡單看財務報表了。

我當時做的有個棉花貿易集團,好不容易有一年,棉花價格大漲,盈利巨大,結果報表出來還是微微盈利,主要是合併了一個連年虧損的子公司,把累年虧損一次沖銷。

我做貸款最誇張的是做一個大國企,給我的報表居然不平(國企很牛,不給我審計報告)。我找他們財務……財務說,我這個報表是財務系統自動生成的,你要我去找平,沒法子找,下面400多家企業呢…!

實際上不僅是大型集團,很多私人企業集團也是故意把股權關係搞得複雜無比。很久以前,可以通過不同的子公司,向不同銀行申請貸款,最後貸款額度總量失控,崩盤了。………後來,銀監會有了集團授信的概念,有了集團總體額度控制的概念。的確控制了風險,造福了銀行。

注…本人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二十年,炒股二十年。有興趣加關注


飛刀47號

大型集團除上市公司外,還會有很多家非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招數五花八門。就像一對父母,家裡有很多孩子。其中老大要結婚了,未來的岳父岳母說你必須拿出20萬彩禮錢,一棟房、一輛車。但是老大自己沒有啊,此時就體現出了兄弟多的好處了。父母說:老二出20萬塊錢,老三出房,老四出車,先讓老大把婚結了再說。

父母是集團,老大是上市公司,老二、老三、老四是非上市公司。

例如一家集團,有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有幾十家子公司,其中幾十家子公司中或許還有著公司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

如果某一年,上市公司經營出現困難,上市公司需要業績粉飾報表,公司就可以通過關聯交易,乃至通過股權投資將非上市公司體系內的公司裝入上市公司等多種方式,增厚利潤。

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就比如樂視網,樂視網的經營模式就是:從關聯方A公司買原材料——樂視上市公司加工成品——賣給關聯方B,甚至還出現過從關聯方A公司買原材料——樂視上市公司加工成品——賣給關聯方A的情況。由於上下游都是自己人,產品定價自己定,自然是營業收入和利潤想要多少是多少。

但是這種情況怎麼能出現呢?《企業會計準則》可不是吃素的。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合併財務報表一欄的規定,第二十六條:抵消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之間相互發生的內部交易的影響。也就是一個上市公司,如果自買自賣,內部消化,在財務報表中是要抵消這部分收入的。

但是,我們這裡說的是關聯方,而不是樂視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這些企業是樂視大股東賈躍亭個人控制的公司,獨立於樂視網上市公司體系之外。所以樂視網的財務報表中不抵消這部分關聯交易影響。

而這只是增厚企業利潤的一種方式,財技深如海,如果看不懂一個大集團的經營模式,至少可以簡單看這幾點:

1.公司關聯交易的比例是不是過高,交易有沒有抵消?

2.公司對股東是不是夠大方,分紅/淨利潤的比例是不是夠高。如果過低,也有風險。

3.公司大股東的質押比例,如果過高,則有風險。

股權投資,優質資產並表

當然還有一些好集團存在將非上市公司裝入上市公司體系的情況,例如上汽集團。上汽集團有兩個重量級的合資公司,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但是1997年上汽(600104.SH)剛上市的時候,只有上汽通用19%的股權,上汽大眾都沒裝進去。從2006年開始,上汽集團才開始增持一些聯營公司或子公司,持股比例達到並表要求,將一些子公司裝入上市公司。

對於這種集團來說,如果要投資就要研究集團還沒有裝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因為指不定哪一天,集團就將一塊資產裝入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業績就會大漲。


麵包財經

我不太明白這個話是從哪裡來的。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

簡單的說,銀行一般都是按戶對企業集團授信的,一個集團先核定一個授信總額,然後再在下面的子公司之間拆分授信。集團整體授信時使用的報表,就是集團財報。銀行的那些客戶經理,分析師,風控經理,審批人等等,主要就是依據集團財報來授信的,怎麼能說不用看呢?

至於集團財報存在信息解讀性的難題,其實一般都有其破解途徑。系統回答一下:

1.報告公允性問題。

只要是事務所審計後簽字的報表,我想不用有太大擔憂。承攬大型集團企業外部審計業務的事務所和簽字審計師,還是比較靠譜的。現在註冊會計師的從業標準越來越嚴,行業自律標準提高,監管力度也很大,迫於壓力為企業粉飾報表,冒個人職業風險,得益的卻是事務所,誰會這麼傻的?

即便集團企業的財務報告比較複雜,審計工作千頭萬緒很繁重,但註冊會計師大體上都會按照會計準則的標準和要求執行審計;如果其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基本上是可以採信的。這是一個大前提。(如果你堅持認為報告不可信,那就沒辦法繼續了,參與大企業集團審計的註冊會計師團隊通常有幾十個人繁複工作2-3個月,憑藉你個人是不可能把報表修正成為“可信”的。

2. 會計報表附註和其他信息

集團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通常很長,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會計報表附註;這些附註中通常包含著非常有用的信息,就看你會不會挖掘了。此外,作為授信銀行如果需要更為細緻的信息,也可以明確要求企業提供。

3.合併範圍。

附註中會包括這一財年報表合併範圍變化的信息,是非常有用的。對這些變化予以關注分析,可以解釋某些會計指標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

4.關聯交易。

集團內的關聯交易,大多數都要求內部做抵銷。沒有抵銷的,一般也可以在報表附註中發現相關信息,如果金額比較大,就要好好分析這些關聯交易對報表的影響程度了。

5.重大科目的變化。

報表一般都是縱向分析來看的,如果這個財年企業的一些敏感科目(如應收賬款、存貨、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遞延稅款、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營收、三項費用等)、指標(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資產週轉率、毛利率)發生重大變化與過去年度相比發生重大變化,就可以看會計報表附註,一般都會予以解釋和說明,並列出具體數據。這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6.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分析企業不僅要分析利潤,更要分析現金流量,以及其與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的聯繫。這些都很考驗分析師的功力。


一劍西來舞榭歌臺

集團太複雜而且越來越複雜化、隱蔽化、龐大化,更不要說弄些隱形公司閃轉騰挪,合併後都能看到多少?誰能看出全部掩蓋的問題?中國財務作假被判十年以上重刑有多少?財務操縱手段太多,無法量刑也是問題,美其名曰:粉飾!審計單位蛇鼠一窩,狼狽為奸,一丘之貉,又不能把他們利益斬斷,共生互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