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易懂的“壞賬準備”“跌價準備”原理

簡單易懂的“壞賬準備”“跌價準備”原理

我們查看財務報表時,會發現資產負債表中有兩個科目“壞賬準備及跌價準備”。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這兩個準備的含義:

壞賬準備

瞭解壞賬準備前,首先要了解企業一般存在的兩種銷售模式,即:現金銷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與賒銷銷售(先賣貨、後收錢)。壞賬準備就是賒銷方式下產生的財務科目。

簡單易懂的“壞賬準備”“跌價準備”原理

壞賬準備是賒銷方式下,由應收賬款產生

企業經營時,由於先銷售商品、後收款,難免會存在部分客戶拖欠現金的情況。出於財務核算謹慎性的原則,企業對於應收賬款期限太長或金額較大的客戶都要進行壞賬計提,即防止欠款無法收回時,對企業造成損失影響。這個計提萬一欠款收不回的情況,在財務上就複稱為壞賬準備

簡單易懂的“壞賬準備”“跌價準備”原理

企業考慮壞賬時的出發點

簡言之,“壞賬準備”就是企業在經營時,對外部欠款預計無法收回時提前做的損益處理(計提時按相應百分比確認)

跌價準備

跌價準備是針對企業存貨所產生的核算科目,經營時如果存在庫存商品成本高於市場價,發生銷售會令企業發生損失時,則計提跌價準備。

簡單易懂的“壞賬準備”“跌價準備”原理

跌價準備指企業庫存產品成本高於市場價

因為市場行情波動較大、產品售價不斷變化,故跌價準備是企業期末對庫存商品必須進行的測試。是將企業未來銷售時所產生的損益當期化,是財務實質重於形式的要素體現。

兩個跌價準備的轉回

由於存貨跌價與壞賬準備都是預計企業會發生損失,是未來經營的反應。所以,如果根據市場行情或客戶反應,之前計提的準備又情況轉好了(如市場售價上漲,或客戶及時回款),則應轉回跌價準備與壞賬準備

簡單易懂的“壞賬準備”“跌價準備”原理

計提準備後的後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