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快速人群分類法在預防和消除社交安全風險方面的應用

伴隨著人類社交圈的擴大,每個人接觸的人會越來越多。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人類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互聯網上,你不知道電腦那邊跟你下棋的是人還是阿爾法狗。同樣,生活中兩個陌生人因為某件事產生交集的時候,四目相對的那一剎那,你不知道對方是一個正常人還是一個神經質。

當你遇到的是一個有精神問題的人的時候,你就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來處理,否則那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我們做這樣一個論述是基於我們潛在交往(不僅僅是主動交往、還包含被動,有時候你不找他,他也會找你)的對象太多,從概率上講,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中遇到幾個有精神問題的也是正常現象。和正常人交往100次10000次你可能都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你跟非正常人交往一次就可能有危險。因為你不知道那個非正常人的出牌邏輯。

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心理學快速人群分類法在預防和消除社交安全風險方面的應用

2016年1月16號下午,美國亞利桑那州一中國女留學生在等紅綠燈時被一美國白人女性追尾,女大姐下車後不問青紅皂白便開槍射擊,女留學生想跑沒跑成,搶救無效去世!後經證實該女性有抑鬱症表現。

2018年5月6日,一空姐在鄭州搭乘滴滴順風車時被滴滴司機劉振華殺害,時候經證實,劉振華平時有暴力、偏執、抑鬱表現。

2018年5月網絡報導,杭州一女子花1.2萬元打車到北京,事後家屬投訴,稱女子患有精神問題疾病,要求退還部分車費。

2012年,臨沂一女教師在小區撞倒一女孩後裝瘋賣傻、裸體阻礙救護車救援,最終導致女孩搶救無效死亡。事後家屬稱肇事者有精神疾病申請鑑定,結果法院也是按照有精神問題進行判定的,但是很多網友通過分析事件經過,對結果依然提出了質疑。

心理學快速人群分類法在預防和消除社交安全風險方面的應用

大家在網上一搜,因為精神問題而殺人的比比皆是,可以說我們時刻都處在危險中。這個社會中,的確有一些人心理是不健康甚至是異常的,一件不經意的小事都有可能引爆對方,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謹言慎行,加強防範。


心理學快速人群分類法在預防和消除社交安全風險方面的應用

當大家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以後,我們就要有針對性的採取策略了。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謹言慎行,在我們不知道對方是否有精神問題的前提下,我們儘量不去引爆他。中國有很多流傳很久的處事哲學,比如:得饒人處且饒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這都是以退為進的思想。眼前我們看似退後了,但是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前進了一步呢?難道非要魚死網破,互相傷害才是我們 要的結果嗎?

另外,我們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多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大家不妨多看一些心理學的理論。站在安全防範的角度,筆者推薦大家看一下關於異常心理學方面的內容,這樣你會了解到原來社會上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原來那個路怒症的司機有偏執型人格障礙,原來隔壁經常對老婆家暴的鄰居有衝動型人格障礙,原來小區裡整天穿得不倫不類的那個女的有異裝癖,原來那個時而歡快,時而抑鬱,思維浮想聯翩的女孩有雙向情感障礙,原來···有那麼多的心理異常的人。

當你開始去了解他們的時候,你就會慢慢明白,當跟他們狹路相逢時,你就會告訴自己,我何必跟他們爭強好勝呢?當你學會了老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處世哲學後,你的人生就會少很多勾心鬥角和羈絆。

當大家有了以上的認識和一定的心理學基礎後,慢慢學會察言觀色和行為分析,很快就能判斷出對方是屬於哪種類型的人。我們一旦判斷出對方的心理異常(比如偏離、衝動、暴力等類型)存在社交危險的時候,這時候就要更加小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