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抵禦西夏的戰術使毛主席深受啟發,陳毅更是讚不絕口!

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范仲淹,不僅立功立德立言於當時,其功其德其言之影響還遠遠波及於後世。范仲淹一生不僅會辦文事政事,還很懂得善於經營武事。正所謂: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嚇破膽。

范仲淹抵禦西夏的戰術使毛主席深受啟發,陳毅更是讚不絕口!

公元1040年正月,李元昊大舉進犯延州(今延安),三川口之役宋軍慘敗,折兵萬餘,朝野震驚。三月,范仲淹由韓琦將軍以合族身家性命薦舉力保,被朝廷重新起用。范仲淹在延安作抗戰論事名篇《論西事札子》中,明確指出“為今之計,嚴守邊城,使持久可守,實關內,使無虛可乘”,“三二年間,彼自困弱,待其眾心離叛,則行天討”。範公在另一篇軍事論著中則又強調當時任務在於“安我生民,勤我稼穡,選將練士,使國富民強”。

范仲淹抵禦西夏的戰術使毛主席深受啟發,陳毅更是讚不絕口!

由於范仲淹的深謀遠慮,作了持久戰的戰略準備,西夏終因國力虧弱,士兵厭戰,民怨四起,尤其後來朝廷確立“範韓”統領全線,元昊再也無法進一步深入。慶曆四年(1044年)五月,西夏李元昊休兵請和,大宋與西夏幾度往返談判,兩個民族重新構建再度盟好之約。銷偃兵器,鑄劍為犁,宋夏戰爭終於在範公“持久戰”的戰略方針下,前後持續了五年之後以告勝利結束。

范仲淹抵禦西夏的戰術使毛主席深受啟發,陳毅更是讚不絕口!

范仲淹在保衛延州、保衛西北的戰鬥中總結出一套具體的戰略戰術方法,“銳則避之,困則擾之,夜則警之,去則躡之”。然而九百年後,毛澤東軍事路線制定的游擊戰“十六字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一古一今的“十六字”要訣如出一轍,具體到戰術方式又是驚人的相似和一致。陳毅元帥是位擅於游擊戰的高手,他對范仲淹的軍事策略是深有領悟和讚不絕口。他在祝賀劉伯承元帥的壽聯中用了兩個典故,“論兵新孫吳,守土古範韓”,這“範韓”即指抗夏統帥范仲淹和韓琦。

范仲淹抵禦西夏的戰術使毛主席深受啟發,陳毅更是讚不絕口!

歷史總有那麼多巧合,九百年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完成了他的抗戰名篇《論持久戰》。毛澤東在中日戰爭中理性地批判了當時的“速勝論”,“亡國論”兩種極端論調,分析了情勢,提出了“不能速勝”,“必須進行持久戰”和“兵民是勝利之本”,“中國必勝”等理論基礎。後來事實發展也正是如此。不得不說,范仲淹的戰略戰術方法使毛主席深受啟發,後來毛主席也曾稱范仲淹——中國歷史上罕有的集諸葛孔孟而兼辦事(建功立業)傳教(思想品行影響後世)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