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同学做互联网年薪20万,我工科985做实体经济年薪不到10万,这是什么体验?

王君蓝

这个问题提的好,确实时代发展中出现的周期性的“突兀”现象。举一个例子,就说明白了:二十年前学计算机的都是香饽饽,十五年前学计算机的则臭了大街,五年前学计算机的都要上天了。风口来了,猪都能飞,如果你真是猪,早晚还要掉下来。

第一:周期性风口轮到互联网企业了,华为员工平均年薪70万元,其他行业的人是不是一头撞到墙上?

当今世界,毫无疑问地进入是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深入人心,不再是一个免费的平台,而是一个创富的风口,比如,我们知道的共享单车、支付手段、自媒体、智能社交等等,都是巨大的财富风口。

财富排行榜上,互联网大佬已经把当年的石油、房地产等传统企业大佬甩出了三条街。各大传统企业也纷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好嘛?互联网+的理念,刚刚提出,现在已经是“区块链+”了。

第二:投资大水漫灌,造成互联网专业人才暂时短缺,市场薪酬必然水涨船高。

这是时代发展的大浪潮,大家一哄而上、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种投资拼命砸钱,金钱就像大水漫灌,别说是猪,大象都能飘起来。

比如,某头条招聘大数据应届生年薪开到了50万,比如BAT,还有TMD等新老互联网企业,招聘构架师、数据师等专业人才,筹码都开到了几十万。大家一哄而上,水涨船高,造成短暂的人才稀缺,自然出价就要高。

在人才市场里,人才的身价不是靠学历和学校来标定的,要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人才的市场价格,价格就是反映了价值。

第三:既然选择了传统企业,就要踏踏实实走完自己的路,下一个风口可能就是你。

互联网企业大量崛起,人才供小于求,员工薪酬的市场价位就是高,因为人才争夺的焦点,终将体现在工资价格上。作为传统行业的员工,有些心理落差也是很正常的。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一是要知道人才的市场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不是取决于学校名称和一二三本,没有学历的人挣钱多的也不少。

二是即使互联网企业,20万年薪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平均薪酬达不到月薪一万的,高薪企业也就是那么少量的龙头标杆型企业。

三是既然是周期性风口,现在供小于求,将来一窝蜂跟风,早晚有一点就会供大于求,互联网人才的价格也会逐渐摊薄,如果有天过剩之后,甚至要跌破传统企业的价格。

综上,首先要清醒认识到人才价格不是取决于学校和学历,其次要知道互联网企业高薪处于周期性风口,再次要修炼自身,争取自己进步拿到高薪才是正道。


职场火锅

隔着屏幕都感受到楼主深深的怨念,“985有什么用,还不如二本挣得多”俨然就在嘴边。提问的惯例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第一,二本毕业随随便便年薪20万是常态吗?显然不是的,年薪20万这个数目,对于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薪资水平来说都是偏高的,就像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2017年统计的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也并非想象中的人人月入过万,事实上,只有4500元左右。如果统计“二本毕业”和“985毕业”两个群体,后者的总体收入是比前者更高的。楼主的同学不能代表“二本毕业生”,他在二本毕业学生里只是个例;楼主自己的收入也同样不能代表“985毕业生”这个群体收入。

第二,互联网行业随随便便年薪20万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互联网行业虽然现在仍处在红利期,但是一轮泡沫已经破灭了,大公司裁员也经历了好几轮。一些小型创业公司诞生一两年以后就很快地消失在了浪潮中。就算是在bat这样的大公司,也是要付出努力才能拿到20万的,且不说毕业进这些大公司有多难。一些小公司甚至只有做到高管才能拿到20万。互联网行业相比于实体经济行业来说来说的确更容易赚钱,但也并非遍地是黄金。能赚到大钱的,永远都是那些手握资源、能力卓越的人。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楼主的同学拿到“20万”绝不是“随随便便”。楼主心里不平衡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学历比同学高,因而产生了“读书有什么用”的情绪。学历并非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同样教育经历的人,毕业3-5年之后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一个人的情商、沟通力、思维方式等等产生的效果,都会在这个阶段被放大。

你其实本来就不了解你的同学,以为考上了二本就是他的全部;你只是通过这一件事认识了他而已。

贺嘉

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我也不服气,我一个二本毕业的在广告行业年薪不过十万,一个大专中途休学的同学在富士康门口卖麻辣烫,轻轻松松一年二十万。你说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要在这里说明两点:

1.学历与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努力与收入才成正比。

我说出这句话,一定有人觉得我扯了。我承认,学历与收入有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能挣多少钱,与你什么学校毕业,本科还是研究生的正相关性不大。反而能决定你赚多少钱的,是能在步入社会后,能付出多少努力,流了多少汗水。毕竟,在学校,大家学的不知直接的赚钱技能。说道专业属性上,倒是有些大学专业与钱的相关性强,比如时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编程”……这些专业毕业的,来钱比较快。

2.大学不是提升赚钱技能的,而是提升认知水平的。

虽然上面举例提到了几个热门专业,但是,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大学重在提升认知水平,修炼赚钱技能的,是技校,是“蓝翔”。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新东方毕业的厨师,蓝翔毕业的开挖掘机的就比你赚钱快,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可比不上那些硕士、博士(水货另算)

答主有时也觉得高考一路厮杀,大学潜心修学,应该配得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毕竟生活中不只有诗和远方,还要有苟且,能二者兼修的才是牛逼的。

最后提一句,985也没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步入这个社会,一切凭实力说话,一切凭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只看到了买煎饼的一瞬间,不知道他们每天凌晨就要起床;我们只看到了互联网行业来钱快,但不知道那些码农熬夜倒班熬出颈椎病,倒不过生物钟的苦恼。一份付出一分收获,这个世界还是很公平的。


天天说钱

首先表示很遗憾,

因为行业不同,收入真的会差距很大。

有时候甚至是天壤之别。

比如题主在实体行业,可能是制造业,985院校,年薪才十万,二本同学在互联网行业,年薪20万。

行业差距可以有多大呢?我举个例子吧:

2018年第一个季度,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仅有200名员工,利润高达2亿美元;同时期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盈利只有1.46亿美元,其员工有10万人之多。如果换成传统行业利润肯定只会更低

其实芝加哥大学Andrew Abbott教授在一次演讲——《大学教育的目的》中也说过:

对你未来的预测不是由大学的声望决定的,而是一些其他的因素,主要是那些决定你能否来这所大学的那些因素:个人才能,以前干过些什么,父母所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唯一一个跟未来的世俗的成功有点关系的变量是你的主修专业。但是这种影响大部分源自主修专业和职业之间的联系。
真正对世俗的成功有影响的因素——是职业。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决定你收入的根本不是985、211或是成绩有多好,而是你所在的职业!(行业、组织和岗位)

你只看到人前风光,没有看到人后沧桑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5年前,一个叫brian acton的人去Facebook应聘,然后悲剧了。

随后,他开发了一款叫whatAPP的软件。

5年后的今天,facebook花了190亿美元收购了whatapp。

这是不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

可是,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履历:

你还觉得这是个屌丝吗?

同样地道理,不论你那个同学是二本,或是三本,甚至专科。

我实话跟你说,人家能拿20万的年薪,肯定是少不了努力的。

你只看到了你的985和他的二本,却没有看到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我们知道社会是不公平的,有各种关系、门槛……

可是,市场是公平的!

你最终的获得,其实是取决于你所创造的价值。

因为,没有哪个老板是傻逼,会平白无故给他20万,或给你10万!


存在即合理!

并不是存在的就是对的,而是存在的东西都有他的原因。

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去认清背后的原因和真相,然后再寻求改变。


冯起升

这个问题的描述有问题,存在“幸存者偏差”。


“二本同学进入互联网随随便便年薪20万” ?

这个描述有 3 个问题:

首先,互联网行业并不是什么企业都能获得年薪 20 万的。能随随便便开出 20 万以及更高的,必须是满足以下3 个要求之一:

  1. 还未上市,但是规模已经非常大的的明星创业公司,如今日头条、滴滴、大疆、美团点评 等;

  2. 初创阶段,但是由于技术先进,吸引大量人才的超新星公司,如 Face++、Hulu、商汤 等。


以上公司的比例放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并不高。还是有很多公司只能开出六千八千的月薪的。


第二,明星公司中二本的人非常稀少。

就我所在的互联网企业来看,确实绝大多数人都在年薪 20 万以上,但是,没有几个人是二本出身的。或者说,我接触过好几百人,只有不到 5 人是真正二本出身的。他们是二本学生中的佼佼者。

而且,即使是二本出身的人,通常也不是一毕业就能进公司的,基本都要在其他公司里摸爬滚打个几年,表现突出,才能进入很好的公司。


第三,互联网行业的工作非常辛苦。

晚上6点以前下班基本是奢望,不加班到9点就已经不错了,很多时候连周末都不能休息。而且这个行业变化非常快,需要不断学习,一不留神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当然,我也承认,很多传统的行业确实面临工资不高的问题。


但你想过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传统行业的技术已经比较稳定,人员比较充沛,由于较高的成本和激烈的竞争,利润已经不高。整个企业都无法有较高的利润,里面的人工资就很难提高了。

在行业中的人,比较依赖自己在本行业中的经验,所以不太愿意跳出行业,很多都打算一辈子干这行了。前面的人不走,哪有后来的人的坑呢?应届生进入以后只能做做打杂的工作,甭管你有什么学历,做的事情都是高中毕业就能胜任的。对企业创造的价值显然就小了,工资又怎么能上去呢?


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学在传统行业的招生名额太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界变化太快,而大学招生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那些被招进去的传统行业学生,就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了。

如果你并没有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科,非要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那就努力一点,让自己多学一些其他专业(如 IT)的技能,成为一个多元化人才。这样,即使你发现形势不对了,也能有一个退路,不是吗?


曾加

看到「随随便便」这四个字,我可以想象题主对于别人拿着20多万的年薪,是有多么的怨恨。

也是,我们不会去嫉妒马云,马化腾等爸爸,即使他们的财富富可敌国,随随便便就能在北上广深买下整栋别墅,我们只会对身边和我们同个层次,但混的比我们好,赚的比我们多的人,产生浓浓的嫉妒之心。

所以,当你混的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参加任何同学聚会,否则你会伤心欲绝的。

其次,按照我了解到的,互联网的工资水平,确实比较高,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时薪高,你见过哪个程序员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大部分还不是天天加班,把凳子给坐穿之后,才能拿到万把块钱的工资!你可以去算算他们的时薪是多少。

再次,BAT公司招的程序员,学历要求都很高,大部分都需要985或者211学校毕业,一个二本的毕业生,除非能力非常优秀,否则是很难进入顶级的互联网公司的。

你的那个二本同学,进的互联网公司,很有可能是一间小型创业公司,创业公司有着较大的风险,他在里面,承受的压力,应该比你大很多倍。

最后,不要总是关注别人赚多少钱,而是要多去观察别人赚的钱为什么比你多!

一些毕业生刚刚出来,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抓紧时间去学习,可你倒好,看到别人赚的钱比你多,就开始自暴自弃,开始怨天尤人了,这种心态是最不可取的,因为它会让你变得浮躁,变得不思进取。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向他人学习,通过不断努力的方式,看能不能超越别人。

羡慕别人这种事情,谁不会呢!关键是要超越别人。


曾少贤

我身边正好有这两类小朋友,我一直看着他们毕业就业失业,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

第一年

小网是一家不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学的是万金油的电子商务专业。
小工是响当当的985印染专业的科班出身。

两人毕业前去了人才市场,小工很快就找到了好几家专业对口的企业,招聘的人正巧还是小工的师兄,因为这个行业里的人才大多就出自这么五六家专业院校的十多个院系,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几乎可以以师兄师弟来互称了。

因为这个印染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所以都知道全国知名的企业是哪十家,小工选择了排名第五的一家企业,加入做了一个技术专员,月薪6K,加上加班补贴,月入8.5K。

在这一行里,大学生甚至连岗位和底薪也不用选择,因为这个行业,所有的一线企业都是这么规定的:

大学毕业生就是从技术专员做起,转正就是技术员,一年半后当组长,三年做到技术主管,五年做到工段主任,八年到高级工段主任,一直到45岁当上分管技术的副厂长,极少数人可以升到集团当副总工程师。

小网的找工作之路就坎坷多了,专业万金油,学院也三流,好的企业根本不收他的简历,于是只好去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当运营专员。入职4K,没有加班费。

第二年

小工沿着自己的职业道路走下去,(其实应该说是沿着他的师兄师弟的路走下去)。

按理说,第二年,他可以从6K底薪升到7K,但是因为竞争对手增多,价格战打得很厉害,全行业的利润都在下降,所以他的底薪只能是升到6.5K。小工想跳槽,但发现这一行业的其它公司甚至到在裁员和降薪,有一些自己去创业单干的师兄甚至破产了,反而回来应聘一份工程师的职务,小工感到了一点凉意。

这一年,小网是最苦逼的一年,他换了三份工作。之前那家互联网公司倒闭了,他一分钱赔偿也拿不到,不过还好,因为有了一点工作经验,他在40天内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工资还从4K涨到了5K,因为这个行业总体来说属于上升趋势,有这样工作经验的人才难得,连着小网也沾了一点光,也可以在简历里写上一句,“对XXX行业的互联网+业务有较深刻的理解”

第三年

真正的分水岭是在第三年!


小工这个行业象中国大多数实体经济一样,陷入了价格战,产能严重过剩,加上欧美消费能力下降,海外订单一减再减。小工和他的师兄们到了广交会上唏嘘不已。以前都是住五星级酒店,展位布置超百万,现在是两人一间招待所,展位上精装宣传册改成了单张小广告。

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讨论哪家工厂的师兄又跑路了,小工也有机会去人才市场招人了,正想衣锦还乡一下,却发现自己的师弟都去金融公司投简历了,还真有一些师弟赚大发了:聊天时都一口这个币,那个币的听不懂。小工不知道什么叫虚拟币,只知道自己和女友的新房要实实在在交人民币。而那些已经买了房的师兄,天天在担心万一公司倒闭了,怎么还房贷。

这一年,全行业冻薪,小工年薪也就固定在了10万左右。本来这个底薪如果拼命加班,是可以拿到15万以上的,但是现在开工率不足70%,根本没有理由加班。但是公司领导还是很有信心,只要熬过寒冬,就会给大家涨工资。但是想一想公司领导自己都不敢买车买第二套房,小工心里更凉了。

现在简历里敢列出一些“硬货”了,比如:

  1. 构思并策划过某某活动,吸引APP下载过百万,日活过万。

  2. 帮助公司拿到B轮融资。

  3. 业内第一个推出XX功能,双11当天成交额600万,月流水近一亿。

于是,被另一家BAT投资的中型企业挖去当了高级经理,年薪20万。其实小网在原来这家创业企业可以拿到25万。

小网是这样说自己的选择的,这几年在互联网圈里看得太多了:

创业型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数活不过三年,我现在能拿25万,但到明年它活不活得下去,融不融得到下一轮很难说。

现在我赚的就是行业人才暂时稀缺的钱,但等到一线互联网企业象BAT进来这个行业,他们有流量有资金,运营能力和技术能力也强。

所以,我现在先去一线的企业学习一下正规军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这样才能在朝不保夕的互联网行业更稳定地赚到钱。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工和小网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刀职场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没有看到题主对双方工作强度的描述,看到的只有学校。一个985高校,一个是二本。二本的工资反而高了。

曾经,有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后,找我应聘。看着这个博士后的简历,我比较犹豫,认为不合适。后来对方反复要求面试。我就让人通知他来参加面试了。果然,面试只是浪费了他的时间。这位老兄,我和讲了很多远大理想,要做一番事业。对眼前要做的工作,他也不掩饰,认为只是熟悉一下,了解一下,要求多轮岗,然后做高大上的事。

我大概琢磨了一下,这位博士后,是要我给他做助手,然后陪着他锻炼各种能力,然后他……不知道他能怎样。我很严肃地告诉他,我要招聘的,就是一位策略分析师助手,就是要做基础的素材整理工作,就是要踏踏实实写报告。我还告诉他,我也是博士后,我已经踏踏实实写报告写了七八年了,还会继续写下去。然后,他就不来了。

我认识多位新媒体工作人员,收入确实比较高,但他们给我的印象是,每天晚上,都是要工作到12点以后的。早上我一醒来,就会看到他们发的消息。每年的工作时间,根本不是八小时,我看都有16小时了。这样的工作强度,收入能不高吗?

我也遇到过类似只看级别的,出现在多次面试中,一直和我谈要级别,要底薪。至于工作绩效,大致的意思说,底薪高了,就会好好做绩效。我能相信吗?您能相信吗?

人力资源,是一个需要方式方法去做的事情。不会因为一个人是985高校的,工资就高,也不会是因为做互联网的,工资就高。据我了解,有一大把互联网行业的,新媒体行业的,工资很低,主要原因就是想一天固定工作八小时,没有主动创造性。

记得有个笑话,解释“穷”这个字。上面的宝盖头,是一个固定的单位,下面的是个八字,就是八小时工作,最后是个力字。就是一天八小时只把力气用在一个固定的单位,就是穷。这个解释,不是说不要认真工作,而是说,要在八小时之外,更努力地学习和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好。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实体经济,我很多实体经济的朋友,收入都高于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干实体,干得好,更有前途。


孙建波

我们都说学历很重要,是求职的敲门砖,但是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好像狠狠地打了我们一巴掌。它告诉我们即使不是985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春天,可以比他们获得更高的收入。


这件事本来就是可能的,因为不是所有985的学生就比普通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强,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努力也有很厉害的,也有可能有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才“流落民间”的。


而且收入的高低还跟行业、岗位有关。有的行业用尽所有的力气都可能一个月只能赚几千块钱。但是有的行业,轻轻松松就能月入万元以上。其实,每个行业都各有各的辛酸,只是我们外人看着很光鲜亮丽和轻松而已。

比如说教育行业中的培训老师,他们一个线上课程就是几百元、几千元,然后反复被学生购买,年收入都是五十万以上。给企业做内训的老师就更赚钱了,年收入在百万左右。但是他们的日常就是录课录课录课,为了不影响发音,都先不吃饭。经常还要出差,去某个地方现场讲课。


我有很多初中就辍学的同学,他们的存款比我多多了。在我还在上学的时候,人家就已经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走上人生巅峰,而我还在打工中苦苦挣扎。但是我不去比较,因为一旦开始比对,就会痛苦丛生,总会觉得有不如人的地方。


不管我们是什么学历,什么收入,如果羡慕别人的生活和收入,就想办法去努力。如果做不到,不要丧气,不要伤心,就想现在拥有的就已经很好了,人也不能太贪心是吧。你肯定也有令他人羡慕的地方,只是你自己不自知罢了。如果懒于去奋斗,那更不能说什么了,因为你都没有努力过。


——END——

你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你有羡慕别人的高收入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联想到自己身边发生的同样的故事。我一个大学女同学,也是985名牌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去了上海,进入了一家比较稳定的实体经济类型的公司做HR,6年的时间,薪资基本都没什么很大涨幅,因为那家公司的人员也稳定,她领导都呆了10年了,所以她也没什么上升的空间。后面她终于鼓起勇气跳槽,而且机缘巧合,去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不仅升职做了主管,薪资也一下翻了两倍。原因也很简单,互联网金融平台,同等工作岗位的话,较实体经济薪资会偏高。

所以行业对于薪资显然是有不小的影响的。尤其在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黄金年代,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年薪20万都不叫事儿。不过,有句话叫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不可能事事完美。

互联网行业虽然很多岗位薪资都很高,但行业变化也很快,所以在这种公司各方面变化也都很大。这就需要员工适应公司文化,不仅仅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小型企业还会面临公司突然倒闭的风险。再回到我刚才说的那位女同学,在这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呆了一年半之后,公司就资金出现问题,进行裁员了,她也不能幸免,被迫去找下一份工作了。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进入社会之后,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公司更看重的是你的实际经验和真实呈现出来的能力,多的是三本或大专的领导下面跟着一群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所以,别太把学历当回事。

人生就是这样在做不同的选择,无论你选左边还是右边,可能都有点遗憾,但也都有不同的风景。所以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平衡你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