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字輩文化

中國字輩文化

孔子世家、孟子世家、顏子世家、曾子世家正宗:56代起字御賜輩譜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注】

洪武年間,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孔子的第55代孫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孔子的第56代孫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明天啟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第64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衍植)奏準。後續二十個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民國八年由七十五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道教正一盟威道三山滴血派字輩譜

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合

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衝漢通元蘊,高宏鼎大羅

三山裕興振,福海啟洪波

穹窿揚妙法,寰宇證仙都

道教全真龍門派字輩譜(太上混元全真龍門字輩譜)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

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

未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

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心,

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道教淨明宗壇字輩譜

天德高無量,照明自古今

玄元聞見處,總合聖賢心

道德宏清靜,法源廣大成

東漢有章數,功果保忠禎

守本高無量,昭明自古今

道教八十六派字輩譜:(宣統年統計 有的已經失傳)

第一、混元派:

  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諸經師 金木水火土

  渾合本空洞 朝謁上玉京 虛無生一氣 良久歸太清

第二、混元派:

  一永通玄宗 道高本常清 德祥恭敬泰 義久復圓明

  混元三教主 天地君親師 日月星斗真 金木水火土

  尹喜真人尹喜派;又魯山、文始、樓觀三派字洞。

第三、尹喜派:

  道德清高上 雲呈守煉丹 九重天外子 方知妙中玄

  心靜自然體 發白面童顏 袖吞乾坤大 陰陽造化先

  五祖派東華帝君,姓王名玄輔,號少陽,降生於戰國。得老子寢中於終南山,夢傳《黃庭經》,所得著世。二月初六聖誕,系山東青州府人。留傳:

第四、少陽派:

  弘宣無極道 習學理自明 有個長生路 飛昇上雲程

  鍾離帝君,姓鍾離,名權,字雲房,號正陽。漢時將軍。系陝西西安府咸陽縣仙籍。得東華帝君秘訣,授道於終南山。四月望曰聖誕。留傳:

第五、正陽派:

  陰陽生造化 動靜合本元 自得神仙指 方知妙中玄

  純陽帝君,姓呂名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居彝聖宮,即元始臺)。山西蒲州縣仙籍。四月十四日聖誕。唐天寶進士。有日月當空之禍,隱於終南。受正陽祖師大道。四門人(梅、柳、林、磐)。留傳瀛州龍沙派,即今:

第六、純陽派:

  寂然無一物 妙合於先天 元陽複本位 獨步玉京山

  海蟾祖師,姓劉名操,字宗成。系燕山人。六月初十日聖誕。受道於鍾離帝君。

  第七、海蟾劉祖派:省悟自歸隱 修養本之神 散淡蓬萊客 逍遙閻苑人

  重陽祖師,姓王名允卿。生於宋徽宗時。系咸陽縣大魏村人,十二月二十二日聖誕。留傳;

第八、重陽派

  自己有真寶 何須向外尋 一旦成功滿 飛昇大羅天

  七真派:長春祖師,姓邱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系山東登州府棲霞縣濱都人。正月十九日聖誕。七月初九日飛昇。元世祖敕封“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封“長春全道神化明應真君。”留傳:

第九、龍門派:

  道德通玄靜 真常守太清 一陽來複本 合教永圓明

  至理宗誠信 崇高嗣法興 世景榮惟懋 希微衍自寧

  住修正仁義 超升雲會登 大妙中黃貴 聖體全用功

  虛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龍虎交 蓮開現寶新

  行滿丹書詔 月盈祥光生 萬古續仙號 三界都是寶

  長生真人,姓劉名處玄,字通妙,號長生。系山東萊州府掖縣武官莊人。生於金熙宗丁卯歲二月初六日聖誕。七月二十日飛昇。元世祖敕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元武宗加封“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人。”留傳:

第十、隨山派:

  思道明仁往 全真性復常 景高和禮義 嗣信守忠良

  裕謙賢旅泰 宗友茂惟祥 盛益希誠樸 玄元世永昌

  金木萬古續 智慧保寧光 聖體通三界 廣大演自清

  志虛空教化 月盈妙中黃 用功悟仙號 丹書現榮陽

  行滿乾坤秀 圓融衍相逢 蓮開龍虎詔 超升崇利享

  長真祖師,姓潭名處端,字長真。系山東登州府寧海州人。生於金太宗天會元年三月初一日聖誕。四月初一日飛昇。元世祖敕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留傳:

第十一、南無派:

  道本崇真理 玄微至妙仙 立在雲霄上 功成必有名

  大教明清靜 宏演德惟良 悟元光體性 一志復圓融

  衝壽通旅泰 瞭然衍望興 中和宗正巧 智慧化全家

  新友聖書詔 煉就寶金丹 裕謙常禮義 慈行滿乾坤

  龍虎廣修理 模照永遐齡 山川千古秀 盛希守忠賢

  長生真人,姓馬名處鈺,字通寶,號丹陽。系山東登州府寧海州人。生於金太宗天會元年五月二十日聖誕。十二月二十二日飛昇。元世祖敕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留傳:

第十二、遇山派:

  自元來正志 衝壽成仙丹 忠靖得禮義 瞭然見朝天

  致虛端篤悟 本理淳全玄 清微通大化 真常合妙言

  崇教和法本 守仁有功夫 恭敬明智慧 聖體立遐齡

  宏應演音信 高復現祥光 誠慈惟黃貴 全木會王逢

  雲升龍虎交 嗣希直用行 榮茂乾坤秀 蓮開衍寶興

  廣寧祖師,姓郝名大通,字太古,號廣寧。系山東登州府文登縣人。生於金熙宗天眷庚申歲。幼壯卜筮授教。正月初三日聖誕。十二月三十日飛昇。元世祖敕封“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加封“廣寧通玄太古真君”。留傳:

第十三、華山派:

  至一無上道 崇教演全真 沖和德正本 仁義禮智信

  嘉祥宗泰宇 萬里復元亨 清靜通玄化 體性悟誠明

  養素守堅志 虛靈慧業生 希賢遵秘法 慎修保純真

  敬謹規良善 默功毓秀英 勤能扶世運 積久大丹成

  永建根基厚 仙瀛書盛名 圓滿光華照 雲天慶上升

  玉陽真人,姓王名處一,字精通,號玉陽。系山東登州府文登縣人。生於金熙宗二年三月十六日聖誕。四月二十三日飛昇。元世祖敕封“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人”。元武宗加封“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留傳:

第十四、嵛山派:

  清靜無為道 至誠有姐名 金玉功知巧 通此加地仙

  玄衝宗義德 茂演教宏元 中和真法永 智慧保神全

  恭敬成希盛 璞福世康寧 蓮開丹書鑑 廣大復圓融

  旅泰萬古續 常義現榮陽 潔淵威錦量 行滿卯惟祥

  未修空妙瑞 闡言守忠良 虞悟客一回 樸極獻崶馥

  清靜散人,仙姑姓孫名不二,號清靜散人。系山東登州府寧海州人。生於宋徽宗宣和己亥歲正月初五日聖誕。十二月二十九日飛昇。元世祖敕封“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留傳:

第十五、清靜派:

  全真通玄理 大道德無為 性合灰尸解 只此百功夫

  虛靜明常應 宏仁守至誠 嗣教宗元化 悟本自遐齡

  保命登華會 妙中演洞清 超升廣智慧 三界永康寧

  長存修萬古 行滿法光明 勤用生利益 金木續乾坤

  丹書祥速現 普照瑞龍麟 高上神霄太 煉成運相逢

  邱祖岔派,玄字分支。玄靜祖師,姓孫名玄靜,字元玉,號金山。系山東萊州府即墨縣嶗山人。明嘉靖敕封“護國天師”。留傳:

第十六、金山派:

  玄至一無上 天元妙理生 體性浮空坐 自然是全真

  常懷清靜意 合目得金丹 道高扶社稷 留名萬古傳

  宏揚開大化 正法度賢宗 溫良恭儉讓 寬仁慈善容

  潛心存本位 密念守規中 勤修延壽命 內息潤黃庭

  安義黍珠成 凝照慧光靈 衝舉雲霄外 永與太虛同

  邱祖本字岔派分支。齊真人名本守,字金輝。留傳:

第十七、金輝派:

  本合教中理 智時悟我機 遠近從和起 陽子結金輝

  超元守靜致 同法會真人 詮義功斯尚 觀文象乃純

  邱祖復字岔派分支。茅山乾元觀。

第十八、閻祖派:

  複本合教永 圓明寄象先 修成龍緒業 歷代嗣宗傳

第十九、嶗山派:

  復駕雲龍去 至教延七真 中元通玄理 福澤自德春

  馬處鈺祖師岔派分支。遇山派(此派原本二十字,於同治十二年有房山縣城隍廟來觀,同眾公議,重續八十字)。

第二十、清微派:

  守德崇用福 一清季祖真 永高常正靜 圓通宗本恆

  金鼎結大丹 長生造化中 與天同無極 法嗣繼猶龍

  赤明陽和日 太煥碧玉宮 華夏兆臻弼 彥度紫垣東

  雲衢聽仙韻 芝裔實蔚叢 千代歸黃道 誠維求元動

  遇緣蓬萊會 山人智慧興 續傳奧妙理 支演萬古風

第廿一、清微派

  善道崇真祖 正元直德高 守清希大用 玄教延明朝

  國阜世安靜 何泰榮繼詔 龍慶天長卯 島融如舜堯

  二茅真君,名固。陝西人。更名。留傳:

第廿二、清微派:

  崇虛與道 富德仁從 世理真常 可思教本

  克成大正 璧定文昌 一字增崇 計少玄祖

  性如日月 體似玉銀 合朝無上 萬古留名

第廿三、又二茅派:

  復虛與道 富德仁從 世理真常 可思教本

  克成大正 畢定永昌

  三茅真君,名衷。系陝西咸陽人。留傳:

 第廿四、清微派: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得性自尊

  克崇祖德 光紹真應 師寶友嗣 永仁世昌

  恭存依敬 倫思繼本 丹貫以丞 灝演精信

  念愛明持 載啟先覺 雲章揖業 珠進遙芝

  三茅真人,紅劉名熹,字世倫,號大元。留傳:

第廿五、靜一派: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德性同尊

  克崇祖德 光紹直應 師寶友嗣 永世仁昌

  以存恭敬 有自必丞 能思繼本 端拱一誠

  第廿六、張玉皇高上派:

  道德功行成 清靜保全真 黃庭聚萬象 輔護自元君

第廿七、清微派:

  思道景守以自清 德振紹順繼敏宗 志啟弘宸拱先智

  慧顯祝延永成功 合榮聖教證玄琮 義理開明萬法通

  至靜常存真一處 虛心怡朗性圓融

第廿八、清微派:

  思道文德時自奇 守真存正繼雍熙

  從演妙法承宗惠 百世調理嗣漢技

第廿九、清微派:

  思道文德時自奇 守真存正繼雍熙

  玉興智慧延廣衍 培祝隆新錫佑之

 第三十、清微派:

  思道大應久悟 日仕普濟真元

  玄良宜崇文智 明鏡廣報宏思

 第卅一、龍虎山正乙門下天師清微派:

  衝漢通玄蘊 高宏鼎大羅 仙源愈興振 福海啟洪波

  天師張虛靜真人,系江西龐虎山信州人。留傳天師,宣統元年仲春,重續二十字。

 第卅二、正乙派:

  遠近資元運 久長保巨浮 道惟誠可寶 德用信為珍

  秉教宏丹籙 葆真啟世人 鴻圖輦景祚 聖澤振昌辰

  玉局受經後 貴永傳靈根 青城垂氏派 妙法繼洪鈞

 第卅三、天師正乙派:

  一德守真元 清揚印本玄 靜明存正道 太素永通宣

  蜀都降龍虎 所悟乾坤全 教法無中有 丹書古今傳

第卅四、張真人正乙派:

  一元義道至 真全守太清 照應通玄理 惟希最有成

 第卅五、正乙派:

  永志玄守道 正乙繼元宗 真常明悟性 宏教演法通

  星月皎天漢 清靜點行功 抱一無量念 機理至仁中

  第卅六、正乙派:

  一淵以道始 國祚永安寧 往通常玄理 惟希狩景成

  萬源從始玉 朗然煙洞明 真法達自性 超宗義越亭

第卅七、天師張真人正乙派:

  守道明仁德 全真復太和 志誠宣玉典 忠正演金科

  衝漢通玄蘊 高宏鼎大羅 三山揚妙法 四海湧洪波

第卅八、正乙派:此派自光緒八年八月,系通州里二四佑民觀繼起

  從守真正元 道往體崇安 清靜功成滿 玄妙步雲仙

  金光沖霄漢 超然玉京山 圓通大智慧 萬古永留傳

 第卅九、正乙派:(後門火神廟)

  思道應雲正乙 終成萬世圓通 是法先賢有德 端然永選仙功

  民國八年二月初一續:

  存心現理養性 守本誠和淪靜 智慧猶惜上遠 得詮復還安定

 第四十、天師張道陵真人正乙派:

  正乙守道 修往延洪 鼎元時兆 秉法欽崇

  福善永壽 明智昌隆 熙朝嘉紹 靜演真宗

光大恆起 廣運會通 乾坤清泰 萬事成功

第四十一、正乙派:

  懷玄抱真 道合無為 養素守默

  保光圖和 致虛沖陽 承化弘先

第四十二、天師分支尹喜派:

  化弘元密 道德真常 靈源鎮遠 天蓬維黃

  五登水參 二桂恆昌 清承祖印 奕世紹芳

第四十三、真武玄武派:

  宣淵一道志 求德振常存 照應通玄理微希太景成

第四十四、呂祖天仙派:

  妙玄合道法 陰陽在乾坤 志心歸命禮 萬古永長春

  清靜無為宗 臨通大洞金 暫狀師得位 輝騰謁太空

第四十五、天仙派:

  崇高容文德 永遠堅立經 遵尊萬化體 守養一炁成

第四十六、天仙派:

  靈寶無二法 真一啟玄宗 清靜妙難思 禎界敘太空

第四十七、呂祖蓬萊派:

  圓通智毓用 始清重密真 丹體赴蓬萊 寶鼎煉成金

  雲霞生造化 光明妙元根 道德福田本 萬古永長春

第四十八、葛真君天台派:

  混元分太清 玄微自古今 釋儒悉皈依 三教合元君

第四十九、許真君淨明派(系江西人)

  天德高無量 照明自古今 玄元聞見處 總合聖賢心

  道德宏清靜 法源廣大成 東漢有章數 功果保忠禎

第五十、果老祖師雲陽派:

  崇靜真陽復 至堅守太守 智禮清白信 存義法明長

  道貴誠正理 德尚實和行 參贊乾坤機 變運造化功

第五十一、鐵柺祖師雲虛派:(七月初十日聖誕)

  太玄了清輝 鶴然謝瑞徵 功高身心貴 妙訣合天心

第五十二、何仙姑雲霞派:

  高居三界外 回首盼世塵 誰是女丈夫 請來同修真

第五十三、曹國舅金丹派:

  芝田白鶴棲 丹物煉藥丸 遍體是純陽 飛身入雲漢

第五十四、曹仙姑清靜派:

  發個沖天志 修行有何難 太陽煉形去 妙理至奧玄

第五十五、樵陽真人玉線派:

  無恆常自在 靜慧一真如 性定心空寂 玄元道法興

  陳搏老祖系四川夔州府人,留傳:

第五十六、老華山派:

  須度玄明月 朗然雷隨風 蓬萊真清靜 道德中可東

  性定發祥泰 陰陽妙法通 龍虎交變化 乾坤堆滿充

  金木還本體 來往運全功

第五十七、周祖靈寶派:

  思道洞本重 明香克理忠 洪良居士顯 一嗣永承宗

  德大傳家久 清修福澤長 世肇因衍慶 慈風蓬業祥

第五十八、周祖鐵冠派:

  思道大應恆吾 月仕普濟真元 崇文智明鏡廣

  心傳崧岱顯楊 靜默中存志誠 壽永泰運亨昌

第五十九、徐復陽祖師鶴山派:

  復駕雲坎至 崇教道九真 種正通玄理 福澤自得春

第六十、鶴山派:

  重臨修仙侶 光華常延增 乾坤均相配 龍虎交黃庭

  秉劍立善法 逍遙遇遐齡 智慧明日月 還升太和宮

第六十一、自然派:

  玄雲曲端靜 清虛色自輕 月圓皈命禮 抱意管丹誠

  元玄明至本 大詳理幽微 參透無中有 方可達希夷

第六十二、三豐祖師自然派:

  惟道然之本 若守可以隆 功德歸盛泰 萬世禮仙真

  本靜從玄教 福壽永長興 合清仁志點 秉義復元登

第六十三、三豐派:

  道德杓宏容 真正守長清 萬強工夫首 宗來教方春

  星月皎天漢 守靜默行動 一德無量念 玄理至仁忠

第六十四、三豐派:

  玄雲通道居端靜 白鶴乘虛各自清 師資月圓皈志禮

  身中抱一管丹成 太上淵微入妙元 凌雲星朗貯壺天

  功侯到日方許就 始悟真言信可傳

第六十五、三豐派:

  大道英勇德 真正守常存 萬疆共福壽 宗脈教芳春

第六十六、三豐祖師日新派:

  大道應永得 守教志常真 一陽來複本 同靜德玄風

第六十七、日新派:(此派系光緒八年七月二十日續起)

  沖和天根定 涵養易書深 寶元得正體 歸吉萬年身

第六十八、三豐祖師蓬萊派:

  圓通智敏用 是清修覓真 丹體蓬萊會 保定煉成金

  薩真君,名守堅,號紫雲。系四川雲寧府雲寧縣人。生於炎漢寧帝八年七月二十六日聖誕。五月五日飛昇。留傳:

第六十九、天仙派:

  孤肩擔日月 老鼎鑄乾坤 玉豆黃庭躍 金光紫氣懸

  群仙還大藥 古塔露穴煙 三寶鍾千幻 九重法一傳

  神欽飛錫客 鶴聽點花禪 萬象歸元始 同生極樂天

  熙和登福寧 清靜遠塵緣 瑞自芝蘭靄 祥從雲漢遷

  志誠思濟普 功久德思全 若悟虛無學 常參妙與玄

第七十、薩真君西河派:

  守道明仁德 全真復太和 志誠宣玉典 中正演金科

  衝漢通圓滿 高宗居大羅 武當興法派 福海起洪波

第七十一、薩祖派:(系宣統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陝西漢中府固縣平浪宮帶來四十字。鄧道友)

  道德廣正化 全真衝本城 清靜機玄妙 無為從復融

  體仁宏正化 悟性顯智寧 溪惟通蓮合 世金永發興

  郝二祖在山東濟南府長清縣東南十里五峰山留傳:

第七十二、龍門華山派:

  通玄全真沖和德 正本恆成位尚仙 仁能貞心傳義起

  世見生前潔太元 子陽遍轉歸至道 盈宿守靜保丹田

  情高悟開復天理 自然長顏如松年

第七十三、邱祖又派:

  道守悟玄微 清靜本希夷 無為自然妙 又繼龍門裔

  真常德正止 重開鳳唱奇 功成超紫府 丹詔赴瑤池

第七十四、郝祖岔派:(在武當山,開基於明朝。留下此派,即名郝祖岔派)

  道鈴治明惠 建貞一亨嘉 莫嗶純翠景 兆裔永流傳

  至虛無上理 澄清定寧基 沖和德正本 仁義禮智信

第七十五、王祖岔支侖山派:

  宏運慶萬禮 大用守真源 忠信懷仁德 禮義學道先

  呂祖門人李清庵真人留傳:

第七十六、先天派:

  自一無上道 永忠太夫人 禮高重進本 可得萬代清

  志誠和妙有 煉性合融明 澄湛通玄化 無罡溫玉京

第七十七、本山派:

  碧山傳日月 守道合自然 性理通玄得 清微古太元

  真靜常悠久 宗教福壽長 慶雲沖霄漢 永遠大吉昌

第七十八、陳、趙二師留傳棲安派:(此派系自光緒元年春月續)

  教垂萬古 淡泊家風 棲安同德 宏演三乘

  凝清高潔 吉庵圓通 混合為一 道繼猶龍

  張紫陽真人,於雍熙年間 在臺州府天台縣崇道觀。留傳:

第七十九、紫陽派:

  陵源覺海靜 寶月性天明 隨景無華谷 得符瑞泰清

  參悟名真理 修為築到基 完全成聖果 自在樂希夷

  靈素中常妙 葆光翠太空 道高超極則 德懋證玄通

  邱祖宗字分支岔派。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系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原遵“宗”字為第一代號。

第八十、霍山派:

  宗誠信崇緒 修善法歟超 囗慧傳千士 智慧貫天高

  耕興龍門教 靜參玄中妙 雲度眾生戒 萬載尊師道 

第八十一、御製九宮山派:(姓張名道清)

  道宗元太希 惟天可守之 以智紹彌祖 端顯應良師

  公子茂中景 叔孫克世時 孟仲季若善 居處自然熙

  增廣承嘉祉 融逍得靜機 萬年類永錫 佐國瑞雲奇 

第八十二、彭祖真空派:(此派自民國二年戒期,湯靜謙由江西帶來)

  普圓溥照覺性 應度慈光黃庭 正達道耘源通譜願成善果 

  真常智慧全 證盟功德海 修悟定超元虛靜和仁義 

  清微志妙先 嘉祥尊大極 萬里總同原有時參厥旨 

  隨在契天機 若能歸一貫 平易亦神奇

  章祖名哲。道號廣慧祖。居江西南昌府武寧縣三十五都順義鄉,石門仙潭人。宋理宗景定二年二月十九日降生。自幼好道,二十七歲結庵絲羅山,即今太平山也。年五十三診,端坐而逝。留傳:

第八十三、廣慧派:(此派系民國五年丙辰八月初八日,由江西南昌府武寧縣太平山萬壽宮穆善清帶來六十字。)

  廣德通玄淨 壺空悟乾坤 清守鍊金意 矩本一中稀

  定祥元貞吉 虛明幻化期 實承符法理 萬古太平春

  至善宜知止 純修在返真 丹成能見性 證果有良因 

  (此派系民國五年丙辰八月初八日,由江西南昌府武寧縣太平山萬壽宮穆善清帶來六十字。)

第八十四、華山派:此派光緒元年自南方帶來。又有人云是華山後續:

  自求精微妙 洪昌聖賢心 崑崙闡大法 鹹登謁玉京

  三界十方內 遍地黃芽生 龍虎盤坎離 五氣華池中

  瞭然永腱脫 逍遙鬥牛宮 位列諸勝景 光照滿乾坤 

第八十五、華山派(南方後續)

  自求靖末樸 宏常盛有恩 崑崙重大華 戚珂何封增

  三界千古秀 極錦丹桂興 山海龍虎交 闡彪現遐齡

  瞭然端敬建 新友廣浩勤 裕謙淵斌馥 普照滿乾坤 

第八十六、尹喜派:(尹喜真人尹喜派,此乃南方帶來)

  道德清高上 雲呈守煉丹 九重天外子 方知妙中玄

  清靜自然體 發白面童顏 神吞乾坤大 陰陽造化先

  悟本以正禮 沖和養太元 輕寂全術柄 一定龍虎盤

  慧法祥光現 蓮開寶林宣 身應歸根窮 氣住覆命關

  三千功圓滿 異姓合寶仙 逍遙蓬萊路 今朝玉京賢 

第八十七、三山滴血派輩運玄根長:(明末清初 華山、龍虎山、茅山等三派合一) 

  守道明仁德 全真復太和 至誠宣玉典 忠正演金科

  衝漢通元蘊 高弘鼎大羅 三山愈興振 福海湧洪波

【注】

道教之分宗派,實始自宋、金之間。一支道派,實際上便是以宗教為聯繫紐帶的一個大家族,有共同崇尊的祖師,有共同遵循的代代相嗣的系譜,有共同的祖庭。在本道派內叢林財產公有。比如北京白雲觀為全真龍門派的祖庭,該觀常住道眾則大多為龍門派弟子,這裡的住持,則必須是全真派的高功,他代表全真龍門派祖庭的道統,稱之為一代宗師。 

《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截止於清溥儀宣統年間(西元1010~1911年)雖說列有八十六派,實際上只有八十支派,有些是系譜的續字,不是獨立一派。就現在來說,道教已經不存在這麼許多紛岐錯雜的道派,過去的小支派,不入於全真,便是附於正乙。故現在道教基本是全真與正乙兩大道派。宗派之間,均能互相尊重,共同弘教。

佛教嵩山北少林字輩譜: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

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淨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德行永延恆,妙本常堅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鑑崇祚。

衷正善禧禪,謹愨原濟度。

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

【注】屬於北少林。代表人物釋永信(現任少林方丈)、釋延武、釋小龍(延字輩)、王寶強(延字輩)。目前俗家弟子居多,主要為恆字輩。

禪宗安清幫七十二字輩譜:

前廿四代:

清、靜、道、德

文、成、佛、法

仁、倫、智、慧

本、來、自、信

元、明、興、理

大、通、悟、覺。

後廿四代:

萬、象、皈、依

戒、律、傳、寶

化、渡、心、回

臨、持、廣、泰

普、門、開、放

光、照、乾、坤。

續廿四代:

緒、結、昆、計

山、芮、克、勤

宣、華、轉、忱

慶、兆、報、魁

宜、執、應、存

挽、香、同、流。

【注】三分安清,七分交情。清幫在民國時代主要活躍的是大通悟學(覺)四代。代表人物:黃金榮(通字輩)、張嘯林(通字輩)、杜月笙(悟字輩),當代代表人物為已故通字輩單亦誠。主要供奉達摩祖師到六祖慧能。

世家龍記正宗十六字輩譜:

廣、道、衍、靖

少、玄、宗、承

通、明、智、惠

和、禮、興、邦

【注】較為活躍於清末時期,早期成員來自小刀會、三合會、袍哥會,主要供奉關聖帝君。

相門德雲社字輩譜:

雲鶴九霄 龍騰四海(平輩)

【注】德雲社文字輩的代表人物是張文順(已故),德字輩是郭德綱、徐德亮(已被張文順逐出師門),雲字輩的有曹雲金(逐出師門)、何雲偉(逐出師門)、岳雲鵬等。

世家朱氏家族洪武字輩譜:明洪武年定

太子家: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敦。

晉王家: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齊王家: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魯王家: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家: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家: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家: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鬱,炳燿壯洪基。

肅王家:瞻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當運,凱諫處恆隆。

遼王家: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家:秩邃寘臺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毗。

寧王家: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家: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禮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家: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韓王家:衝範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家:佶幼詮勳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家: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家:偉聞參望奭,箴誨洎皋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璇璣。

伊王家:顒勉諟訏典,褒珂採鳳琛,應疇頒胄選,崑玉冠泉金。

【注】燕王朱棣起兵後,以清君側名義進攻南京,即位後是為永樂帝,此後朱氏家族正統(皇室)以燕王支為準。最後一代皇室為由字輩。岷王支代表人物是中國(PRC)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十七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