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全書的結構是怎樣的?

心大壓爛肺

八卦的定位原則,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上南下北。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還有日月,離為日在東,坎為月在西。日出東方,月掛西樹梢頭。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八卦順序,乾巽離兌坤震坎艮,天(乾)逆時針向左轉,乾下一變為巽,二變為離,依次類推。至於說先天后天八卦之說,那是杜撰的。

再回到《易經》結構中來,按方位定好八卦後,接下來看上下卦的組合。古人的天文概念是天圓地方,因此形象的在紙上畫一個外圓,裡面一個四方形。外圓地方上分別註上八卦,這樣陰陽相交、八卦相蕩,感而遂通,八八六十四卦產生。如果再在天上運轉八八六十四卦,就有4096卦,可謂一動天地生,動一發而撼千軍也!再細揣摩《易經》64卦順序,筆者也是不得而知,前行的順序大概有正反二卦,先有一卦,然後再反卦,也就是把卦倒過來看。如果抹去空間觀念,從太空看六十四卦,都是一樣的。人類的觀念來自於他的思想,而思想逃不出宇宙的侷限。


思我美人


巜易經》原指三易,即夏之《連山》、商之《歸藏》及周代的《周易》,此三部經書統稱為《易經》。其中《連山》、《歸藏》久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書。

現流傳下的即我們所能看到的《周易》版本都是被孔子刪述過的內容,中國過去曾有副對聯稱頌孔子:“刪述六經,垂憲萬世”。所以說若想弄清原本《周易》的結構,必須搞清或說恢復《周易》的原貌,首先要弄懂原先未被孔子刪述過的《周易》到底是什麼樣子(內容)?

僅以現在能看到的《周易》版而言,以原理而論其結構則是象數理,即以象演數,以數推理,以理尋象。

如篇幅章節而論其結構包括《經》和《傳》兩大部分。

一、《經》又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計三十卦,下經計三十四卦,共計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坤震巽坎離坎艮兌八個純卦重疊演變組合而成。每一卦又有卦名、卦畫、卦辭、爻辭組成。

爻的名稱稱作爻題,爻題組成了爻辭,共64x6=384爻題,對應也自然有384爻辭。

爻辭即是說明六十四卦中各爻要義和判斷吉凶的文辭,如《天風姤》卦中“包有魚,無咎,不利賓”即是該卦九二爻之爻辭。

爻題就是說明爻在每卦中的位置和陰陽屬性的。如坎卦中的〈初六〉、〈九二〉等都是爻題,其中的初、二表示爻的位置是由下而上數的第爻和第二爻。

每個卦畫都有六個爻,爻又分陽爻和陰爻。陽性爻稱作“九”用“一”表示,陰性爻稱作“六”,用“--”表示。自下往上排成六行,依次叫作初六(初九)、六二(九二)、六三(九三)、六四(九四)、六五(九五)、上六(上九)爻。

二、《周易》之《傳》的部分共七種十篇(也稱十翼),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繫辭》上下篇、《文言》、《說卦》、《雜卦》和《序卦》。


尚清子實用易學

謝謝!《易經》這本書算是中國最古老的一本典籍,因為距離我們今天人的時間久遠,給我們讀者朋友們帶來閱讀的重重困難。感覺到《易經》的文字古樸艱澀,加上歷代思想家的詮釋更是繁多異同,往往使我們望而生畏,臨門卻步。在這裡就幫朋友們理一理其中的思路,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點啟發,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更好地深入研究下去,那麼我將感到非常欣慰。

《易經》是指《連山》《歸藏》《周易》三本易書,不過很遺憾前2本已經丟失,今天我們談的《易經》應該是《周易》,所以下面我將用“周易”這個詞來陳述。


《周易》這本書的整個結構,其實早就有定論的,古今並無什麼爭議,我也只是把它列出來而已。


《周易》分為“易經”與“易傳”兩大部分,其中“易經”即上、下二篇;“易傳”即稱“十翼”。而“易經”上、下二篇包容了周易六十四卦及卦象之辭。由於時代久遠,辭義又有隔閡,乃有十翼之作。


《周易》經過三個階段的演進:

(1)伏羲畫先天八卦,相關古書裡面有記載。

(2)周文王演繹“易”,8卦變為64卦,而且畫卦象,解釋每一卦的意思。

(3)到了孔子時代就開始贊《易》,始推天竹以明人事。故每卦皆有“君子以”或“先王以”三字,天人合一之學,始於孔子。到今天流傳下來有“十翼”,當然這個“十翼”並不全是孔子所做,但大部分是孔子的思想。後來將《易經》歸之孔門。在中國文化史上,歷來把《周易》視為儒家經典,也基於此。

在這裡說說“十翼”,所謂十翼者,即上下彖,上下象,上下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是也。十翼為“易經”以明“易經”六十四卦之理。“易經”分為上、下二篇,以象陰陽凡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卦名如下:

上篇三十卦: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蓄、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磕、噴、剝、復、無妄、大蓄、頤、大過、坎、離。


下篇三十四卦:鹹、恆、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賽、解、損、益、決、詬、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師妹、豐、旅、 、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上下篇的六十四卦都有文辭說明,相傳是周文王所作,也有周文王作的卦辭,周公作的文辭之說,《繫辭》有“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威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便是此義。所謂經文也是指易經上下二篇而言。

以上就是《周易》這一書的內容大概的構成,大家可以先做一個瞭解就好了,可以繼續學習,也可以查閱相關的資料。

謝謝!


自由小小影

易經全書結構真的很多人視而不見沒搞清楚,第一視而不見是易經的陰陽,陰是黑夜,陽是白天。地球是陰陽構成的星球,西方白天,東方黑夜。

第二視而不見是造字始於易經,伏羲氏根據八個自然現象造出,天地水火山澤風雷八個字,開啟文明之門。中國文字始於作易經的聖人造字!

第三視而不見是易經是自然現象的內涵,易經六十四個自然現象構成中國文化的框架。兩個自然現象造出卦名,比方說水天需,水和天兩個自然現象,是大自然創造需求的條件。人類需求的食物,在有的空間就能生成。地上有水長莊稼,海里有水生成魚類。這是大自然創造需求,聖人造出需求兩字,人類的物質文明才仿照自然開始推動。

第四視而不見是六十四個自然現象經孔子作易傳構成社會生活常理,一直用到今天,人們根本不知道社會生活常理來自易經。

第五視而不見是易經引導大家學習自然,講“天下為公”是指天是大自然,為公是指萬物和人類。人們聽不懂,視自然為無物。

第六視而不見是向自然學習真實,向地球學習養育生命的善良,向太陽學習給予萬物和人類光和熱的大愛。

對於這些自然現象的視而不見,人們硬是把活生生的易經弄成了教條,學術,胡思亂想的猜測,占卜算卦的工具,包裝無知的臉面。





高鳴易傳繫辭解真

參易閣不請自來對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易經》就是周易,因為連山易和歸藏易都已經無從考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易經》大致結構如下:

從大方向上來講《易經》分為兩部分。在這兩部分內又可以細分成好幾個小內容,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經就是易經的經文:

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名、六畫卦的卦象、卦辭和爻辭,相傳是周文王和周公所作。具體內容如下:

  1. 卦名:比如乾為天、雷澤歸妹等,用來為六十四卦命名;
  2. 六畫卦:比如乾卦為六個陽爻,坤卦為六個陰爻,這是六十四卦的符號表示。
  3. 卦辭:就是掛在每一卦下面的話,是對一個六畫卦的總體描述。比如乾卦卦辭為元亨利貞。
  4. 爻辭:是掛在每一爻下面的話,是對卦中具體一爻的描述。比如乾卦九五爻辭是:飛龍在天。

傳則是《易傳》的簡稱,也叫《十翼》,據說是孔子所作,是詳細解讀易經的經文和其他內容的。包括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象傳上、象傳下、彖傳上、彖傳下、序卦傳、雜卦傳、說卦傳和文言傳。它們各自所表述的內容如下圖所示:
通常我們看到的《易經》讀本中通常將經和傳柔合在一起。這樣是方便讀者閱讀。其實在春秋以前應該是沒有易傳的。


參易閣

古人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在這宛如浩海的鉅著中,其中有一本可以稱之為群書之首,那就是《易經》。

《易經》在我們現代文化中已經淡化很多了,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易經一直是文化人的必讀之書,可見其書之偉大,古人在書中給我們留下的奧秘,今人不斷再解讀,希望從中能夠得到千年古人的智慧。

我們來看《易經》中的《乾》卦。《乾》卦由六個陽爻組成,每一個爻都有相應的爻辭來解釋這個爻的含義,每一個爻都包含著複雜的哲理,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哲學思維是非常縝密的。

《易經》全書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詳細的講解了每一卦每一爻的作用,整個書的結構以萬物從開始到結束的這個過程去敘述了每一個階段發生的各種事,具體論述每一爻的吉凶原由。

書中每一卦都是由八卦相重組成的,八卦中每一卦都是由三爻組成,三爻相疊組成了六爻,就是六十四卦,書中的理論稱之為易理為書之精華。敘述了天道的運行規律,從天地之始的角度開始論述,並且充分觀察天地宇宙的動向以證明其易理。

《易經》同樣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比現代的哲學早近幾千年,書中理論可以解釋通古今各種問題,比現代哲學要深奧的多,現代哲學只能指導理論性的工作問題,對於天地宇宙人就很難透徹的分析了。


侯傑森1

看了上邊的幾個回答,基本上都沒有把結構說清楚,我來說幾句吧!

周易全書應該有這樣幾個體系。

一是周易的緣起,也就是這本書產生的過程,繫辭傳和論語裡都有明確的介紹,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意思就是伏羲推演先天八卦是參考了河圖的,文王在羑里推演後天八卦借鑑了洛書。先天八卦代表五行萬物的生成,後天八卦代表五行和萬物的運化。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是第一個大的體系。


二是十二消息卦,也稱十二闢卦。這個體系是對大自然,對宇宙信息的模擬,代表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全陰的坤卦到一陽復出的復卦,二陽來臨的臨卦,三陽開泰的泰卦,以及大壯,夬卦直到六爻全陽的乾卦,然後再從乾卦,姤卦,遯卦,否卦,觀卦,剝卦,直到六爻全陰的坤卦,這是事物發展的一個完整的必然的過程。

三是六十四卦的排序。也分為幾個大的體系,一是按照先天八卦的生成序列繼續排下去,有一個完整的生成序。還有就是根據各卦之間非覆即變的規律,兩兩對立排列,可以參考系辭傳裡序卦和雜卦的說法。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十二消息卦,其餘五十二卦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從十二消息卦變來的,它們代表了事物發展的偶然性規律,但偶然性多了,聚合到一起,就是必然性。

需要說明的是,周易是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對立統一,螺旋式上升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事物發展的週期性規律,在周易裡都有明確的闡釋,只是和現在的提法不一樣而已。


子非我

《易經》全文只短短5000餘字,分上下經。又分為《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十個部分。其內容都是文言文註釋。

我們現在所說的易經大多指《周易》,它也分為伏羲的先天八卦和周文王的後天八卦。而我們用的是後天八卦。主要講陰陽之道,它是萬物之基本。著重講八卦卦象和演變成六十四卦過程。又簡單介紹了梅花易術和奇門遁甲的基礎知識。

在這裡我只簡單的為你介紹了一下,如果感興趣可以接觸接觸,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它不僅是占卜,還向你講做人處事的道理。這就看你的悟性了。


無邪79908786

《易經》,就是三分之一本占卜書。

應用易經原本可以佔算重大事件,後世又開發出卜射技術,可佔小事,從而使64卦占卜精細化。

當經過一番"天人感應"的虔誠起卦過程後會得到一卦,這個卦的象就與所佔之大事有嚴密的關連,卦象解構的故事,與占卜求問的故事是相關連並行的兩件事,兩件事如何解構這些關聯,要用到陰陽五行學說。兩件事同類型與不同類型有不同的開解答案。所佔之卦象實際上成為求問事件的參照系。

國人對這些迷信東西是不會白費功夫碼字出書揭秘的,日本人寫的《高島佔經》透露出易經應用方法之皮毛,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研讀。


甲申卯馬

易經,的框架結構,我個人認會是,反正是我一家之言而己,不足為奇,首先,易經,的總體要詣是開悟人類去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當然這種工具的複雜性絕對是非常大的,前後天八卦是立體的時空框架,河洛,數是櫃架內的,先天數,整個一部,易經,六十四,卦的,卦,爻,辭,是動態的去配合,先後天八卦,河洛數而必須的,配套工具,再結合,五行,生克,天干,地支,六神,十二胎養,六十甲子,等固定的時空基準,就形成了,易經,以趨吉避凶,為己任的,宏觀,萬世哲學之,經典,而留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