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三大奸臣,一人拋家棄子,一人把自己閹了,最後一人更狠

齊桓公伐楚雖然沒有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的肌肉,這才有了後來的“葵丘之盟”,也標誌著齊國正式成為中原諸侯的霸主。

戰國三大奸臣,一人拋家棄子,一人把自己閹了,最後一人更狠

齊國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此人不是齊桓公,而是管仲,齊桓公在位期間,基本上大大小小的國事都是由他處理,但管仲要比齊桓公早死兩年,或者可以說管仲死後兩年齊桓公就死了,而且是慘死,一代霸主為何會落到慘死宮中的下場?這點管仲可能早就預料到了。

管仲臨死前對齊桓公說一定要親賢臣,遠小人,尤其是易牙,豎刁和衛開方不能重用,而這三人恰恰就是管仲死後齊桓公最寵信的三個臣子。

戰國三大奸臣,一人拋家棄子,一人把自己閹了,最後一人更狠

據史書記載,衛開方在朝中任職期間,十五年都沒回國家,就連自己老母去世都不回去奔喪,齊桓公對此大為感動,而管仲對他的評價是,人無不愛其家,他連家都能拋棄,那拋棄其他人的時候肯定也會毫不猶豫。

至於豎刁這個人就比較厲害了,他為了表明自己對齊桓公的衷心,竟讓竟然將自己給閹了!在那個太監還不是熱門職業的年代,的確打動了齊桓公,而管仲對他的評價是,人沒有不愛惜自己身體的,豎刁揮刀自宮,那他對別人揮刀的時候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心理障礙。

戰國三大奸臣,一人拋家棄子,一人把自己閹了,最後一人更狠

下面這位是要重點介紹的對象,易牙本是齊桓公身邊的廚子,但他並不想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廚房,他的野心就像他的廚藝一樣厲害,如果沒有這份野心,相信他會必然會是國寶級的廚師,就連孔子都誇讚過他的廚藝。

曾經有人問孔子:“將兩種不同的水混合在一塊是什麼味道?”,孔子說:“即使將淄水和澠水的水混在一塊,易牙也能分的清楚。”,可見易牙味覺的敏銳程度,是個天生做廚師的料。

易牙極擅利用其所長,每天換著樣子來滿足齊桓公的口味,而齊桓公將所有朝政都交給了管仲管理,自己出了娛樂睡覺在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吃了。

戰國三大奸臣,一人拋家棄子,一人把自己閹了,最後一人更狠

一次易牙與齊桓公討論起了美食,齊桓公滔滔不絕,說什麼珍禽走獸,山珍飛鸞他都吃過,卻唯獨沒吃過人肉。正常人都能聽出來齊桓公是在顯擺,重點不在後面的人肉,而是前面的山珍海味,對於思想不同的易牙卻覺得這是個表現衷心的機會。

易牙回去之後二話不說的將他的兒子給宰了,並親自蒸了一盆肉盛給齊桓公,桓公覺得今天的菜很獨特便問是什麼肉,易牙說是人肉,而且是自己兒子的肉。

正常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嘔吐,齊桓公顯然與易牙一樣也不是正常人,他為此大為感動,並且認為對方只當個廚子是屈才了,便提拔易牙當了自己的近臣。

而管仲對易牙的評價是人無不愛其子,易牙連他的兒子都能狠心殺了,那就別指望他的忠心了。

戰國三大奸臣,一人拋家棄子,一人把自己閹了,最後一人更狠

事實證明管仲的每一句話都應驗了,齊桓公晚年病的不能動,正是這三名奸臣造反作亂將其囚禁宮中,死後十多天無人問津,當真是下場極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