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班中的暗战

这是一所高中学校,是一所名校,生源好,升学率高,家长们趋之若鹜。每届学生到高三时,文科和理科都要成立一个清华北大冲刺班,把全校最好的几十名学生集中到这两个班里来,配备上最好的老师。效果也不错,每年,这两个班都能考几个清华北大,学校也因此备受社会认可。

学校分班中的暗战

但是今年,出现了点麻烦。在高二的时候,文科就有一个最好的班。这个班每次考试那都是遥遥领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高一招生分班的时候,就提前统计了哪些学生准备学文,就把准备学文的学生里中考成绩的前六十名,组成了这个班,还给这个班配备上了应届班里最好的老师。往年是没有这种情况的,高一招来新生组班的时候,不会统计学生要学文还是学理,学校会划一个重点班分数线,几个重点班把成绩好的学生是平分的,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一届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因为有一个特殊的学生,是县里边某位领导的子女,他的孩子中考成绩并不好,连中等也算不上。按这个成绩是进不了重点班的,那怎么办呢?有人想到了办法,此学校是理科强校,文科相对要弱。每年学文科的学生除了少数这生出于爱好,其他基本都是理科跟不上的学生,此领导的孩子学理跟不上,要是学文的话,那是能进了好班的。于是,这位领导要求学校专们为他的孩子成立了这样一个文科火箭班,这个班的分数线就是领导孩子的分数。于是领导和孩子的自尊都找了回来,孩子进了文科火箭班,只是是班里的最后一名。

学校分班中的暗战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此领导的孩子在众位名师的悉心培养之下,总算摆脱了班里的最后一名,但仍在倒数行列,有两科还听不懂,为此还换了几次老师。只是换了老师也没用,孩子还是听不懂。高三到了,学校要成立一个文科火箭班,这位领导第一个不答应了,因为他的孩子要是进了文科清华北大冲刺班,那是一定跟不住的。这里要补充一下,虽然高一分班的时候,这个班分了文科生的前六十名,但其它班也在迅速成长,其它班的学生,有很多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挤进了全校前六十名,甚至是前十名,而这个班的很多学生退出了全校前六十名。如若要成立文科清华北大冲刺班,此领导孩子按成绩是进不了的。这就极大地伤害了此领导和孩子的自尊心,别的孩子也会笑话。为什么呢?此孩子受老师们单补太多了,还是个差生,最后还进不了新成立的最好的班,显然领导是接受不了的。于是,他坚决反对成立文科清华北大冲刺班。

校长是不答应的,因为要想冲刺清华北大,各地名校都在这么做,学校针对这些最好的学生,有专门的、成熟的方法。如若不成立,这些好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专门训练,学校很有可能要少考几个清华北大。校长表示愿意让领导孩子破格进入清华北大班,领导不答应。但校长也很强势,一定要成立。领导虽大,也有权撤了校长,但迫于社会压力,显然不能这样做。于是,暗战开始。副校长和原班主任开始散布消息,今年不成立文科清华北大班了,原火箭班就是清华北大冲刺班。原班主任还不断的给好学生的家长打电话,说县 领导的孩子都在我这个班,我这个班的老师是全校最好的老师,学校清华北大冲刺班的老师是不如我这个班的。

高三开学之后,清华北大冲刺班如期成立,但理科班收集齐了全校前三十名,文科班只收集起十几个学生,这十几个学生是从其它几个文科班过去的。原文科火箭班一个学生也没有走!学生们也没有那么傻,很多学生只是不想伤害这位班主任的感情,因为这位教了自己两年的班主任向自己和家长说了那么多好话,几近哀求,不让离开这个班,出于无法拒绝,当时答应了,既已答应,怎能离开。但学生也明白,学校成立清华北大冲刺班很多年了,这个班的老师和管理方法并没有像原班主任宣传的那样不如原来的班。很多家长明白,原班主任老师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他们为了孩子很想去新成立的清华北大班。高三第一次月考结束,清华北大冲刺班的十几个孩子用成绩证实了班级的强大,超过了原火箭班。

所以,过了一个多月,这个班的学生开始向清华北大班流动,走了十几个。只是,孩子们心里有了心结。高考结束了,这个学校并没有考出往年的辉煌。而那个领导的孩子,人们不知道他考得怎样,好像是刚达二本线,但又有谁关心那些呢?

学校分班中的暗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