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庄家主力成本价?

手机用户62543608699

大家好,我是范博,专注于研究和分享股市“主力行为学”,下面这篇文章,从筹码峰的角度,和大家详细探讨了庄家主力的成本应该怎么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从筹码峰特殊的结构,能够看到什么?

首先,我们来整理一下我们对“筹码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第一节,我们了解了筹码的成本原理,能够通过筹码反映出来的交易痕迹,看到个股的持仓成本,谁在买卖,买卖了多少,我们不再完全蒙在鼓里;第二节,我们学习了筹码的分布原理,能够通过筹码判断目前有多少获利盘,有多少套牢盘,我们通过这个方法,甚至能够识别个股中期的好坏!现在,我们结合筹码的成本原理和分布原理,一起来学习筹码的特殊结构!

通过筹码分析,我们有其他指标无法替代的优势:

1、作为成本指标,我们可以观察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

2、我们可以分析判断筹码的成本结构,对庄家主力构成直接威胁

3、可以通过筹码峰特殊的结构,聊了解个股筹码的集中或者分散状态

4、可以通过筹码峰的移动来识别庄家主力的操盘过程(下节课)

那么,筹码峰的特殊分布,具有哪些特殊意义?我们将如何通过这些特殊结构来识别筹码的集中程度?首先,我们来识别筹码峰的第一个特殊分布图形——单峰密集,如图所示:

筹码在某一个区域高度集中,上下几乎没有筹码分布,像这样的筹码分布图形,被称为单峰密集。他的特点很明显,而且非常能够说明问题:

1、宽度很窄,说明这个区域 价格波动很小,

2、长度很长,说明这个区域成交量足够,

3、上下没有筹码,说明其他位置的筹码几乎都在这个区域内实现了换手。这些换手的筹码,有的可能是割肉了,也有的可能是获利出局了,那是别人的事情,不重要!

现在问题来了!筹码全部集中在某一个位置,主力和散户,到底是谁在买谁在卖?

如图,股价从低位涨上来,在目前这个位置形成了单峰密集,这里股价波动小,成交量大,说明下方的筹码都已经在这个地方实现了换手,换句话说,下方的获利筹码,都在这个地方实现了出货完毕。这样的筹码峰密集,被称为“上涨单峰密集”。

如图,股价从高为跌下来,在目前这个位置形成了单峰密集,股价波动小,成交量大,说明上方的套牢盘都已经完全割肉割在了这个位置。这样的筹码峰密集被称为下跌单峰密集。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小兴奋?筹码通过转换,形成了不通的单峰密集,非常直观的给我们展示了庄家主力吸筹和出货的动作!在筹码峰理论问世的初期,这个理论确实把庄家主力吓了一大跳,但是后来庄家主力很快又想到了拆解方法,通过“对敲”来改变筹码峰的分布和状态,混淆视听。在临盘过程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运用?请听下回分解!


范博主力行为学

 主力的持仓成本是主力收集筹码的平均价格,主力做庄必定会最终将股价拉高到成本价的一定比例位置,因此了解了持仓成本,只要在成本下买入,就可以稳稳获利。本文介绍了在股票技术分析中怎么看主力成本价,希望可以帮助到投资者。

  主力的持仓成本是主力收集筹码的平均价格,主力做庄必定会最终将股价拉高到成本价的一定比例位置,因此了解了持仓成本,只要在成本下买入,就可以稳稳获利。今天我们就从盘口和均线两种方法来判断主力的持仓成本。

  1、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比如主力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断。

  2、根据均线来推断

  一般而言,中短线主力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主力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偏差10%,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取10周线作为主力建仓成本)。作为主力,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甚至更多。

  一般地,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50%,则主力的正常利润是100%-120%左右。这是因为,主力要想在市场中获利,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主力在“坐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建仓成本。亦即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需要付出20%-40%的利润空间。

  主力的建仓成本算出来以后,再在这个价位上乘以150%,即为主力将来拉升的最低目标位。

  测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后,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细,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主力的“洗盘”、“挖坑”等操盘伎俩。只要目前价位没有大幅上涨,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测算的价位,因为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而主力资金量大,进出两难,有时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想出也出不去,这是主力永远的心病。

  总之,投资者如果能计算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能测算出当前主力有无获利空间或获利大小,从而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若目前股价低于主力成本,投资者可大胆重仓介入;若目前股价只能让主力微薄获利,投资者可积极逢低参与;若股价已使主力获利丰厚,则投资者应及时出局,或以观望为主。


股海寻龙

我一般粗略的计算庄家成本,短线成本按17日移动平均,中线成本算法比较复杂 大致公式是这样的,写公式比较麻烦直接上图吧,



一般来说股价回落到下面条黄线(主力成本)都有一波小行情,如果站上了白(短),紫(中),绿(长)那就意味着一波大行情,当然这些要配合其他指标比如那条粉色牛熊线,以及下图多方面综合指标

股市是需要交学费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交易方法!急性追涨,慢性抄底!不急不慢最不好玩(很多人喜欢鱼身就看你是吃到鱼肚还是鱼背了)希望交流探讨!

散户们赚点钱真的很难,公司抽血,机构盘剥,私募陷阱,交易费,税率……说白了就是大多数散户的坟场!


西风烈34493315

分析主力成本是非常不科学的,主力成本永远也无法得知,更不可能有什么软件,指标可以计算出来,凡是说用指标计算出主力成本的,基本上是卖指标的骗子。

老庄股,主力在一只个股上来回倒腾,负成本都有可能的。次新股,基本上是拉升建仓,玩的是击鼓传花游戏,分析成本有何用?

分析主力成本是绝对误导股民的伪科学命题。


何生1688

首先大家要对庄家和主力这两个词有所了解的,可以去查询一下,再一个我看很多人各种计算建仓成本价,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不用算,大部分股票建仓成本价基本是平台整理的价格,而且比这个价格还要低,怎么做到的,靠的是清洗,最后一次震仓后,收集筹码的成本价会逐步升高,以后的过程可以忽略了,因为这个阶段收集筹码过程,目的是为了拉升–出货,当大家看到各种大单进的过程中,基本是中后期,有很多人私信我要最暴力的操盘绝技,我希望大家看看我回复过的回答,大道至简。


CPA188

成本价好像对庄家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一轮熊市全亏损,,庄家最注重的还是一家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经过一轮熊市过后,还能有能力再涨回来的股票,能经历一轮熊市和一轮牛市,我想这个没有一年也有大半年吧,大半年,一家企业要经历三个季报,我想能对庄家有吸引力的还是它的实力和增长能力,没有能力的庄家会毫不留情亏损也得抛售的股票,就像是那些跌下去了涨不起来的。所以说庄家的成本价,并不是股价越低越好,而是能稳得起股价的公司,哪怕成本高一点,也会持有。所以我说成本价好像对庄家应该是不会有多大影响。


恒宝贝儿1

分析主力成本价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分析完了又怎么样,下跌穿成本价,不止损,继续加仓,错了呢,有主力就没有反主力吗,根本没必要分析,有或没有,关键还是要有广泛适用的体系,坚持执行


刀锋利

这个问题比较大,主力有短期主力,有长期主力。与其说是主力成本,不如说是市场成本。

其实市场成本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就算:均线。

均线就算成本,如MA5就是5天的市场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