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馋喘的ofo依靠区块链自救能否成功?

前言

5月17日,ofo宣布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将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大数据、物联网,解决共享单车运营痛点和城市治理难题。

苟延馋喘的ofo依靠区块链自救能否成功?

几天前,网上有爆出ofo创始人戴威和滴滴创始人程维有过谈话,戴威告诉程维,自己永远不会放弃。显然,ofo这是拒绝纳入滴滴的出行网络。虽然这件事情目前滴滴和ofo两家都没有回应是否真实,但是从滴滴扶持小蓝单车来看,滴滴一直都想布局共享单车市场,而ofo又是共享单车企业中的巨头,所以滴滴选择ofo是很有利的,但是戴威可能是不肯认命。而共享单车市场目前就还没有出现产生收益的企业,所有的企业都在不断地烧钱。简单来说,谁烧钱烧到最后,谁就能够成功占领市场。但是,投资者不可能无底线的给你钱烧吧?所以,摩拜和ofo等企业都是缺钱,并且还有很大的资金漏洞。

那么戴威该怎么办?

病急乱投医,戴威的确在探索利用区块链来解救ofo。

5月17日,ofo宣布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将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大数据、物联网,解决共享单车运营痛点和城市治理难题。

区块链,是当下很有前景的市场,现在很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试水区块链产品,希望能够抢先登陆沙滩。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企业走区块链这一条路都可以成功呢?

苟延馋喘的ofo依靠区块链自救能否成功?

众所周知,ofo在骑车挖矿上进行过尝试。 在新加坡,ofo小黄车与GSELab合作推出了“RIDE AND EARN”活动,用户在成功完成骑行后,将通过ofo新加坡app获得GSE的币。这些币可以用来交换ofo通行证,在未来的交易所兑换其他币。 但是目前还不知道运行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也无法推测未来的走向。

根据ofo给出的信息,区块链用于解决共享单车投放、调度、停放等等痛点。但是依靠现在大数据其实这些都可以完成,例如程维去年在乌镇大会上展示的滴滴大数据平台,依靠大数据来查看到当地的交通运行数据,并以此做出城市交通管理的众多决策。这些问题,大数据可以解决,为何ofo不可以?

眼下,摩拜已被收入美团点评囊中,作为美团战略下的一颗棋子,胡玮炜可以说是提前离场了,不在需要去面对资金的漏洞而过度的烦脑了。但是不愿意认命的戴维,不知何时能够带ofo离开黑暗了。

今年2月初,ofo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换取了阿里巴巴17.7亿元的借款;3月中旬,ofo又宣称以股权+债权的方式,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跟投的E2-1 轮8.66 亿美元(约55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中包含了之前的借款。

可以看出,戴威现在真的是在病急乱投医了。

负隅顽抗的戴威,区块链能否救活ofo还要看未来走向,但是这又何尝不是戴维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不认命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