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都有哪些表現?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我們是婚紗控

溼氣現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一有不適就會被說是身體有溼氣了,那麼溼氣重都有哪些表現呢?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溼氣重呢?我在這裡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溼氣重都有哪些表現?

1.精神萎靡

每天睡覺時間都很充足,但第二天起來仍感到睏乏,渾身痠痛。白天也是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2.油頭油麵

頭髮、面部愛出油、皮膚粗燥、毛孔粗大、長痘長斑,分泌的油脂過盛,並不是說你的皮膚需要補水了,而是體內的溼氣過重。

3.水腫

溼重脾虛,脾虛導致體內的水溼堆積,不能轉化為體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導致身體水腫。如果你早上睡醒,發現眼睛和身體莫名發腫,看起來胖了不少,估計就是脾虛溼氣重了。

4.舌苔齒痕

如果早上起來感覺口乾、口苦,口中有異味,照鏡子的時候舌苔黏膩,舌頭一圈有齒痕,這就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5.便溏、大便軟黏不成形

大便不成形,便後出現沒有排淨的感覺,經常要用多張紙才能擦淨。沖廁所時大便經常黏在馬桶壁上。

出現上述5種情況,就說明你的溼氣已經比較重了,建議可以喝些沁 元茶、薏米紅豆粥等,可以飯後半小時喝,也有助脾胃消化,是通過強健脾胃的方式來祛除溼氣。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溼氣呢?

1. 熬夜

睡眠不足容易造成“脾氣”耗損,如果長期熬夜,不僅會損傷脾氣,導致脾胃虛弱,出現腸胃問題,還會出現全身乏力、頭暈心悸的症狀,如果不及時調理,更會耗損腎氣,進一步影響身體的水分代謝。

2. 不吃早飯

很多人都有過不吃早飯的經歷,有些人因為減肥不吃,有些人因為太忙忘記吃,這是很不好的行為。如果不吃早餐,那麼腸胃依舊會分泌消化液,缺少早餐消化之後,過多的消化液便會刺激胃黏膜本身,久而久之便會產生腸胃疾病。

3. 不愛運動

現在很多人都是不喜歡運動,每天上班坐著,下班躺著,殊不知這樣會導致溼氣纏身。運動出汗是很好的祛溼方式,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排解壓力、減肥、強身健體,還可以加快溼氣的排出。

4. 喜歡燒烤、炸串等宵夜

愛吃宵夜,如果是消化功能好的人問題還不大,如果本來消化功能就不好,又愛吃宵夜,很容易加重腸胃負擔,肝功能也會有所損傷。

如果有這4個習慣,一定要改掉,為自己的健康做一個保障,畢竟溼氣是慢性病,一旦染上就很難祛除。

平時飲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利溼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規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堅持下來就會有改變。

想知道更多關於溼氣方面的知識,歡迎【關注】我,每天都有新收穫。


一襲寒風浸染雙眸

溼氣重的人,通常都有以下表現:

1、舌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

2、糞便稀黏腥臊,黏稠不成形(不易衝);

3、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整個人懶洋洋的,不願意活動;

4、打呼嚕,痰多,咳嗽;

那麼,哪些不良習慣可能會導致溼氣重呢?

1、愛吃涼

哈根達斯、DQ很多人的最愛,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

2、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3、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溼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

4、洗頭不吹乾

有些朋友喜歡早上洗頭,但是不吹乾就出門。晚上則洗完澡就躺床上睡覺,這些都是讓溼氣在體內溼氣淤積,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表現出來!

5、衣服穿得過少

這點比較好理解,在夏天,總是可以看到很多女士短裙短褲逛街,但到了秋冬季,你仍然可以在路上見到很多愛穿很少衣服的人,“要靚不要命”“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很容易讓溼邪侵入身體,特別是在秋冬季。

6、睡眠不足

在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脾虛就容易產生溼邪,有些人睡不夠後,眼袋特別深就表明此人脾虛嚴重。

其實,祛溼的方法也有很多,這裡簡單介紹三種。

1、調理料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餚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2、泡腳祛溼

在自己的泡腳水裡放些艾草,有助於體內去除溼寒,因為艾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使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令體內的溼寒溼氣排出體外。

3、食療祛溼

將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五行草)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製成蒲公英五行草茶,祛溼效果很好。

方解:

蒲公英用來治溼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可瀉火除溼,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溼,味甘淡,滲利即利水滲溼,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

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馬齒莧(五行草)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溼,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其補腎效果強於山藥,祛溼效果優於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是難得的補益佳品。


我們是婚紗控

溼氣重都有哪些表現?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我來講一下我親身體會。


1:關節痠痛,2:屁股擦不乾淨3:舌頭有齒痕4:大便長期不成型5:臉上出油多6:大便不幹但是表面,7:身體有異味8:沒有飢餓感9:肚子不舒服10:大便後有未排淨感11:肚子咕咕叫肚子脹氣。


百科拉日

我為大家歸納總結這些症狀,以供自己判斷是否“溼重”?

一、看大便形狀是否正常?

如果平時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化,溼邪困阻胃腸,就會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或者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或者大便粘馬桶,粘稠很難沖水下去,排便時感覺不清爽,都是提示胃腸有溼。

二、看身體的自我感覺?

“溼性困重”,容易流滯四肢、經絡,因此會導致人體覺得很疲勞、酸脹、沉重、睏倦,尤其是以下雨天或者潮溼天氣感覺明顯,就如同背了一個很沉重的包裹一樣,這些都是體內有溼氣的特徵。

三、看舌苔顏色、形狀?

正常人舌苔是薄白苔,通過舌苔能夠見到舌底,乾溼適中;如果舌苔厚膩或白膩,是提示寒溼;如果舌苔黃膩,提示體內溼熱;如果舌邊有齒痕,是提示脾虛有水溼。

四、看胃腸道的相關症狀?

脾胃是“溼”的根源,脾胃虛溼阻,就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腹脹、便溏、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脾胃虧虛,不能運化水谷,化生溼邪阻滯胃腸,所以出現胃腸的以上症狀表現。

五、看口中感覺?

如果出現口淡乏味、口中發黏、不想喝水,提示脾虛、胃腸寒溼;如果有口乾口苦、口酸、口臭的症狀,則提示胃腸溼熱或者肝膽溼熱。

六、看皮膚狀態?

如果出現皮膚油膩、面生暗瘡,或者皮膚皮疹、溼疹、水泡等症狀,有時吃肥膩、海鮮、刺激等“發物”會加重症狀,是提示體內溼熱、溼毒;如果出現皮膚浮腫、眼袋,容易肥胖等現象,則因為體內水液代謝紊亂,有水溼停滯四肢經絡導致;如果皮膚晦暗、汙濁,是提示體內陽虛、寒溼。

七、看二陰表現?

如果女性容易出現外陰騷癢、白帶增多、異味等陰道炎反覆發作現象,往往跟免疫功能紊亂有關,中醫認為跟下焦溼熱相關;在男性則容易出現外陰溼疹、陰囊潮溼等現象;溼邪阻滯經絡也會導致陽痿、性功能低下等現象。

可以自己對照以上症狀,症狀越多、越頻繁,表示體內“溼”程度越重,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作息,想辦法防溼除溼,恢復健康!


中醫養生鄭芝環

  1. 溼氣重也是跟季節有關的,在八月前後,往往就是溼氣最重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脾氣也是最旺盛的,而溼氣過重就會使得脾受到損失,這個季節溼氣重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紅豆湯來緩解。

  2. 其實人的排洩物也能看出人是不是溼氣重,溼氣重的人排便容易排不乾淨,顏色額是發青而軟的,另外溼氣重的舌頭也往往是舌苔白厚的甚至是發黃發膩,正常的人舌頭是淡紅而潤澤的。

  3. 溼氣重會導致人有煩躁的心裡,甚至是失眠的症狀,有些人還會引起內分泌的失調導致臉上長痘痘,這時候可以吃一些百合和蓮子,既能清熱解毒又可以健脾和補腎,還可以安心神,美容。


雙寶寶


以上有兩種,說明你溼氣很重


關注天下大事

我本人就屬於溼氣很重的類型,因為經常熬夜,身體都不好了,

溼氣重的人,通常都有以下表現:


1、舌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


2、糞便稀黏腥臊,黏稠不成形(不易衝);


3、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整個人懶洋洋的,不願意活動;


4、打呼嚕,痰多,咳嗽;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注意保養。


挖礦董事長

體內溼氣重會表現在身體的各個方面,表現在皮膚會出現像溼疹之類的皮膚病,表現在胃腸會出現吃飯不好,消化差,腹瀉,表現在頭面會出現頭重,頭暈,眼瞼浮腫等。

引起溼氣重的原因有兩種:1.感受外邪入侵,如長期生活環境潮溼,溼氣容易浸淫肌肉。2.體內脾的運化功能失常。脾主運化,運化水溼和水谷精微。脾的運化功能失常,體內水液代謝就會失常,就會出現水腫,便溏,腹脹,肢體沉重等溼氣重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