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撰稿:姜雲霞

-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昨天聽92歲母親說:饑荒年父親和他的老夥計(工友)一起去肥皂廠外的小河灣捕魚的事情,這小河河水清冽,是活水,雖有肥皂廠沖刷地面流過來的少許肥皂的邊角廢料,水也不混,仍然是附近人捕魚、游泳、刷洗的好去處,此河水是附近的柏家山下來的山泉水,現在柏家山已被開採的面目全非,西邊沒有了,還剩東邊半個山,山毀泉水也枯竭了,這條小河也成死水了,如今這小河被圈進八公仙閣院內,不是本地人,已無人知曉了!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當年父親和他的老夥計在這捕魚還被人誤會了:事情是這樣的,那天張網捕魚,捕上來的都是小魚,只有一條大魚,父親和他的老夥計互相都為對方著想,都互相相讓,都不願意拿大魚回家,他倆一個硬塞,一個拒收,拉拉扯扯,他倆還罵對方,若不要這魚,他媽的,從今以後就不理你了。兩個人都不要大魚,拉扯不放,還又賭咒發誓一定不能要這大魚,一個說:‘俺家生活好些,你家八九口人,這大魚我若拿回家我就不是人。’一個說:‘你家有六七口人,還要寄錢回老家養活父母,你家困難,這大魚該你拿回家。’他倆拉扯半天,被匆忙的過路人所見,這過路人只聽得隻言片語,認為父親和他夥計打架呢,忙不迭地跑來對我母親說起此事,母親正納悶呢,父親一路跑著回來了,後來得知父親大魚小魚都沒要,掙脫他老夥計的手,跑著回來的……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聽母親說起這往事,今天我順著肥皂廠的外圍找尋著這條有著父輩仁義讓魚的小河灣,卻不曾想這小河灣已被禁足八公仙閣園內了……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因這小河灣兩邊都壘有高高的壩子,當地人因地形特徵取名,稱它為土壩孜,土壩孜之名就因它而來,我順著八公仙閣圍牆邊尋覓,希望能找到父輩們走過的足跡,槐花飄香吸引我又來到一個去處,在這裡我遇見了兩位80多歲了老人家,我與他們閒話家常,無意間竟知道了聞所未聞的老土壩孜與新土壩孜的說法!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這裡的兩家兩位80多歲老人都說祖上就在此居住了,一位老爺子88歲了,另一家老太太82歲了,他們說:‘以土壩孜老八小為界是老土壩孜,八公山賓館後面,也就是東邊都是新土壩孜,這新土壩孜是市民,雜姓人多,他們多為廠礦工人,當年附近建廠礦,然後好多人從偏遠地區或農村來此工作,被廠礦安置在這居住的,是外來人口遷居此地所以稱為新土壩孜,老土壩孜的人是世代居住此地的,他們多以種菜為生,大都是朱姓後人,所以稱為老土壩孜,’說起往事老人們還向我展示了祖輩傳下來的老古董床、桌子、椅子、盆架、几案,其中88歲的老爺子還向我說起:他祖上的茅草房已翻蓋成新樓房給兒孫居住了,他現在居住的茅草屋還是他1954年蓋的呢,還說隔壁他老叔的茅草屋是1953年蓋的,當年能蓋起這茅草屋的人家很少,那時候這蓋房子的荒草(老人講的草名)都是買的,現在這茅草屋比不了後來的瓦房,樓房、還有如今的小高層樓房了,當年可是好多人羨慕的好房子。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聽著老人娓娓道來的前塵往事,看著雕刻精美的明清傢俱,我想起了我們家也有和那家老太太一模一樣的古床,母親說那床是我祖父當年從別人手裡買的舊床,母親說此床叫面床,床正面木板上雕刻有花紋,床邊比床板高大約有五六指高,如此設計是防止兒童從床上墜下,大人們為生計整天勞作,沒有人專職看護孩子,所以設計此高床沿就是守護孩子的天然屏障。 此床也就是能攔住幼小的孩子,保護著他們,老人說:‘小孩子們農曆五月不能掉下床,五月掉床易招災,小孩易生癩(生病)’!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如今我們家的床早已被我和哥哥親手把它毀了,今天再看到此樣的床真是恍如隔世。當年因為此床看著不起眼,紫紅色的漆色顯得發黑發暗,卻不曾留意到它精美的雕刻圖案,它被浮塵掩蓋了美麗,我們那時也並不識此床是古董,應該收藏,正如世人都習慣被五光十色所迷惑,被甜言蜜語所左右,誰又會真正喜歡外表平凡,內裡豐富的人和事物呢?據記載1953年5月,由於種種原因,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蔓延。由此可見,毀了這個床無非是我們犯了天下人都愛犯的錯!吾本凡人唄!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撫今追昔,讓我們知道我們失去太多美好的東西,歲月如賊也偷走我們太多美好歲月,我的父親業已作古,這小河灣仁義讓魚的故事,卻讓後輩們為之銘記……

——2018年4月13日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淮南鄉土:土壩孜變化記

-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之“八公山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