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储君?只因为大臣的这句话

朱元璋为了防止儿子争夺皇位,按照中国延续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朱标应该是下一任皇帝。但是谁能想到,朱标活到37岁的时候,便偶遇风寒,不幸身亡。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储君?只因为大臣的这句话

这个消息传回南京城后,朱元璋很是伤心难过。另一方面,自己的计划也打乱了,这下子太子没了,谁来继承自己的皇位呢?其实,朱元璋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有26个儿子,再怎么样,总有儿子继承皇位的。当时朱元璋原本是想立四儿子燕王朱棣为太子的,燕王朱棣在所有的皇子中,是最有能力的,和自己的脾气也是最像的。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储君?只因为大臣的这句话

朱元璋也很想立朱棣为太子,他在朝中的威望也比较好,尤其在军队中的威望,那是相当高的。加上燕王朱棣早期立下了很多的军功,所以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朱元璋是很乐意将皇位传给燕王的。

那到底是为什么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呢?就因为当时有一个大臣说了一句话,使得朱元璋打消了立朱棣当储君的念头。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储君?只因为大臣的这句话

朱元璋在召开廷议时,和众大臣商量储君的事,这时大臣刘三吾就站出来说:“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这句话中的“二王”分别是指二儿子朱樉、三儿子朱㭎。

刘三吾的这句话非常明显,大概意思是朱元璋你即便很喜欢朱棣,但是也不能打破规矩,这里的规矩就是“兄终弟及长幼依次”的王位继承制度。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储君?只因为大臣的这句话

朱元璋听完后,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细细想一下,也是有道理的。一旦立朱棣为储君,其他藩王将会觉得自己都可以当皇帝,到时候又是天下大乱。

为了争夺皇位,发生的手足相残是数不胜数,朱元璋深思熟虑后,还是打消立朱棣为储君的念头,就立朱允炆为储君,成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