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孟子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古代仁人智者的共有认知。以往这句话常被理解为儒家理念之于社会分工的必然顺序,但这句话恰有另外一项反推解释,即:胸怀天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之人,才算是真正的富贵、通达与精致。

这样的一份“仁以为己任”,不禁令人想起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2018年的新年致辞中的那番肺腑之言:“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与社会的发展休戚与共,平安的成长,得益于国家富强,得益于社会繁荣,得益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为了实践企业对社会的反哺,中国平安在2018年正式启动了以100亿元为基础支撑的“三村建设工程”,从“产业扶贫”、“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三个维度全面打响了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攻坚战。在笔者看来,“三村建设工程”对于时代精神与公益实质有着极为精准的把握,不仅堪称当代企业公益事业的模板,更是乡村脱贫大计的一面可借鉴、可参照的镜子。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三村建设”的醉翁之意

平安“三村建设工程”的三个部分始终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村官工程的“造血式”扶贫是通过技术与金融手段在产业上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与创新;村医工程的硬件支持与医疗培训改善的是贫困地区的健康水平与认知;村教工程的村教模式与技术平台全方位地促进贫困学生的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三个部分当然都很重要,但非要说一个重中之重,我认为还是教育。

村医工程强调的那句“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饶有意味的一句话,大多数人都明白物质与医疗条件的困乏会导致人在生存与生活状态上的恶劣境遇,但却往往忽视精神的贫穷才是一种真正的贫穷,这种贫穷其实是造成前述客观贫穷的最大根源。古人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人如果志愿与理念是贫瘠荒芜的,便会很快走向堕落与腐败。

在“三村工程”的选点标准上,平安的团队专挑最难的仗去打:以中西部重点省份为试点,首要考虑国家级和省级的贫困县,既有以省为单位的签约合作,也有结合地方业务开展的以市、县为单位的试点项目,它们的共同点是亟待帮助与支持,资源配置大多经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过程。

贫困地区的人们先天缺少基本的物质条件与医疗条件,这些坑洞是可以靠公益援助短期填补,但是他们很可能更需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却是一项依赖时间支撑的长期工程,一旦公益项目对后者的预估和准备不够,前面的援助与填充对于扶贫大业无疑是杯水车薪的。党中央的文件强调“扶志”与“扶智”,其真意在于“授之以渔”, 看看现如今短视频直播软件里那些原始的农村生态,便不难理解导向与教育在扶贫攻坚问题上的重要性。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村建设工程”在导向上注重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具备极为敏锐的前瞻性的,相较传统的公益事业堪称棋高一着。在平安看来,价值观的引导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扶贫事业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平安甚至特意安排品牌大使李健从音乐的角度为平安智慧小学带来第一节村教课,用灵性的音符串动起青山绿水之间渴求幸福生活的一对对心灵。这样的细节考量,不可谓不用心。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谁言公益心,当属“三村晖”

平安的“三村建设工程”至少告诉了社会一件事,那就是乡村公益扶贫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做好它的关键要看企业的勇于担当和博爱精神是否具备落到实处的可行性。为了复制这份从经验中来的可行性,也为了撬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乡村公益的伟大事业,平安特地推出了一款叫做“三村晖”的APP,希冀以“互联网+”的模式连接更多的名校名师资源,以“平安智慧小学”的树立填补乡村孩子原本缺失的高质量和个性化的教育。

“三村晖”APP是首个由企业打造的面向全国的乡村教育扶贫平台,它的准入门槛很低,但是格局与立意很高,是一款实用性极强的线上智慧教学平台,也是平安的“三村建设工程”最具独创性的探索。在笔者看来,这款APP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 第一、系统性。“三村晖”通过通盘考虑,循序渐进地推出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和针对教职工人员的培训课程,这种系统性的精准定位,避免了运动式教育的低效与重复,深刻体现了孔子所言的“有教无类”。

  • 第二,全面性。“三村晖”平台覆盖了学生、教师、校长和志愿者,团结了一切愿为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有识之士。

  • 第三,交互性。“三村晖”致力于提升参与者的交流与互动意识,不断改进与提升村教工作的质量。

“学校援建”、“校长提升”、“教师提升”与“支教行动”这4项行动与依托先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优势研发的“三村晖”形成合力,如虎添翼的配置使得优质资源的一触即达不再是空口戏言。如果将传统支教比作加法,“三村晖”的综合教育扶贫便是乘法。传统支教缺乏连续性与深入性,支教工作者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孤军深入;而“三村晖”造福的平安智慧小学带来的“千校万师两堂课”则是连贯和嵌入式的尝试。

“中心校——村小”的远程直播课堂真正做到了乡镇中心学校辐射带动周边村小的协同式发展,而“三点半”素质教育课堂更是关注到了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那些三点半就早早放学的留守儿童,本就缺少陪伴与监护,信马由缰地难免让人担心。而以国文、音乐、美术等优质副课资源填补孩子们的课余时间的“三点半”素质教育课堂,一方面拓展和深化了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有效规避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可谓一计双收。

APP的主页有“教师培训”、“学生课程”、“教学文库”和“活动专区”四个大板块,教育扶贫工作者们的温情与爱以视频和PPT的形式承载了下来。在那些声情并茂的讲述与解读之中,参与者们授予和传播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份充满着耐心与专心的善念。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踏实肯干的“三村”工程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基本已是现代社会的一桩共识,基于这桩共识,企业的“公益热”也渐成一股风潮。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益也并非一夕间促成的,真正做实务、谋大计的公益项目,往往是儒家先哲荀子所言“积跬步、聚小流”的所在。中国平安的“三村建设工程”深刻地洞察了这个奥义,所以它的宗旨是实现乡村脱贫的可持续性,不仅要救困难群众一时之急,更要帮助改善他们焦虑与发急的根源。

在践行公益事业的过程中,平安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的初心,要知道“不忘初心”是一句人人都会喊的口号,但是只有有过初心的人才真正有资格提不忘或者铭记。

在公益事业上实实在在做事、勤勤恳恳做人的中国平安自然是有资格讲“铭记初心,与您同行”的,因为企业的公益扶贫之路已经整整走了20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后,马明哲将平安的公益规划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三村工程为的是,“有脱贫之志,有脱贫之智”的人们借助社会资源加速奔向富裕的生活,同时杜绝因病返贫的现象,固化扶贫成果。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平安的“三村建设工程”直指了乡村贫困的荒漠效应,同时又以不抛弃、不放弃的姿态辛勤耕耘为此带来绿洲。一言蔽之,知识、信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若能率先在广袤的贫困乡村占领阵地,反智文化与犬儒文化便能逐渐从那些青山绿水之间革除,这便是平安“三村建设工程”的醉翁之意。不管是公益经济、公益医疗还是公益教育,都要从以小见大与步步为营之中寻求到真正的自洽,而那份实践的真谛,平安是真的做到了!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可持续脱贫?平安“三村”工程有高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