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發現食管癌?

水滴匯聚

學科書中明確提示,食管癌的症狀表現為進行性的吞嚥困難,但是臨床診療中我們發現,一旦出現吞嚥的腫瘤往往已經進入了中晚期。

為了提高早期發現率,向大家提供一些食管癌的可能報警症狀:胸骨後疼痛不適、進食留滯感、進行性吞嚥困難、上腹部隱痛不適、消瘦、消化道出血(包括嘔血和黑便)等。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時行胃鏡檢查。

以上說的報警症狀陽性率有限,大部分食管癌早期並沒有症狀,因此定期體檢胃鏡就至關重要了,建議以下人群需要定期檢查胃鏡:

  • 年齡超過40歲

  • 來自食管高發地區(太行山、秦嶺、閩粵交界地區);

  • 有上消化道症狀(吞嚥困難、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

  • 有食管癌家族史;

  • 患有食管癌前病變(如Barrett試管);

  • 具有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吸菸、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麟癌)。

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對於預防食管癌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戒菸、戒酒;不食用溫度過高的食物;注意口腔衛生;不吃汙染食物;減少油炸、醃製食品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大家!

點擊右上方關注,每天都有健康科普知識分享!

Dr趙


Dr趙

中國是食管癌發病大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幾乎佔全球的一半,究其原因,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中國老百姓常說“趁熱吃”,其實吃過燙的食物對食管的傷害巨大。

我們的食管內膜是一層絲綢般的薄膜,過燙的食物經過食管,會讓食管反覆被燒灼、刺激,導致食管增生,長期下來,容易病變為食管癌。

此外,常吃醃製類的食物、喝烈性酒等不良飲食習慣也會對食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誘發食管癌。

需警惕!三大感覺或是癌前徵兆

食管癌發病率如此之高,早診早治尤為重要。從嗓子眼到心口窩再到背部都是與食管相關的部位,當出現以下幾種不適感時就要引起警惕,考慮是否有食管病變。

1、異物感:總是覺得嗓子裡有東西咽不下去,咽不乾淨。

2、痛感:吃東西時,嗓子眼有一種噝噝啦啦的隱痛。

3、焦灼感:肚臍以上,老百姓常說的心口窩處有火燒火燎的感覺或是後背有針痛的感覺。

當吞嚥食物時有哽噎的感覺時,可能食管病變已到中期。而一旦出現喝水嗆咳、吃東西難以下嚥時,食管癌可能已經進入晚期了。

別太急!食管最怕“燙”

食管最怕“燙”,食物上桌後,彆著急著馬上吃,最好等一等再吃,這樣對於食管的損傷會大大降低。

此外,經常宵夜也容易引發食管癌。白領們日常工作壓力大,多在晚間與朋友小聚,晚上吃得過多,胃內不消化的食物會在入睡時返流刺激食管,引發食管炎,繼而導致食管癌。


健康時報


第一,食道有明顯的哽噎感,梗噎停滯感不明顯,或只是在吞嚥比較硬的食物出現,通過吞嚥一口水後,哽噎感能緩解或消失。


第二,胸骨後劍突下方有明顯的疼痛感。可為燒灼樣疼痛、針刺樣疼痛、牽拉摩擦樣疼痛。


第三,食物在食道內的下行緩慢,容易沾附在食道壁上,有停滯感或異物感。


第四,咽喉有明顯的乾燥和緊縮感,若癌腫侵犯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


食管癌早期可無明顯症狀,無嚥下困難,有其他症狀表現應與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靜脈曲張相鑑別。即便有嚥下困難,也不定就是食管癌,可能是食管良性腫瘤、賁門失弛症、食管狹窄等。



醫聯媒體

1、吞嚥食物時有梗噎感。一般是大口吞飯、吞饅頭、紅薯等食物時出現哽噎感。這一症狀可自行消失,但數日或數週後可再次出現,以後次數逐漸增多,梗噎程度也逐漸加重。

2、食管內有異物感。一般在做吞嚥動作時有這種感覺,但有的患者不做吞嚥動作也感覺食管內有異物,就好像有食物殘渣粘附在食管壁上,雖不疼痛,但感覺不舒適。

3、吞嚥時食管內疼痛,或胸骨後不適感,常在吞嚥時發生,呈燒灼樣、針刺樣或摩擦樣疼痛。當嚥下粗糙、過熱、刺激性強(如辣椒、烈性酒)的食物時,疼痛會加重,吞食過後疼痛即消失。這種疼痛症狀起初比較輕微,出現的次數也比較少,但以後可逐步加重,反覆出現。約50%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會有這種症狀。

4、當病情發展到進展期時,主要體現為聲音嘶啞、進行性吞嚥困難、食物反流、背部肩胛區或胸部持續鈍痛、嘔血或黑便等症狀。

要預防食管癌的發生,需要戒菸,限制飲酒。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吃發黴變質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要吃過燙的食物,因為過燙的食物會導致食管粘膜灼傷,灼傷的黏膜表層會脫落、更新,細胞會迅速增生、更新、補充。如果細胞的增生速度異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如辛辣刺激)下發生變異,就可能發生癌變。

因此,食管癌應早發現、早預防。


糖尿病之友

大家知道食管上接咽喉,下接胃腸,後面緊貼脊柱的腹側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運輸食物,空氣,飲品等功能。我們的食管處於偏平狀,當有東西經過時,就會擴展變大。食物之所以進入我們的腸胃中,是因為食管壁的肌肉進行蠕動,將食物運送到腸胃中,另外食管本身還能分泌一種黏液,充當潤滑劑的作用,讓食物輕鬆通過。

當食管發生病變時,初期往往有吞嚥時出現哽咽感,此時病變部位一般在粘膜處,並不影響食物通過。其次,吞下食物後胸骨後有輕微疼痛感;食管內總感覺有異物感,感覺咽不下去,哪怕不做吞嚥動作也會感覺有異物存在。食物吞嚥緩慢,在吞嚥食物的時候,進程比較緩慢,並且伴有一定的滯留感。咽喉出現緊縮感和乾燥情況,有時可能會伴有輕微的疼痛感。另外,患者往往不能言語形容,只能表示胸部感覺疼痛。


中老年健康說

食管癌的發生是從食管粘膜發生,食管從解剖上分為四層,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外膜。真正早期的食管癌應該僅僅侷限在粘膜層或粘膜下層。此時胃鏡下可能僅僅表現為粘膜糜爛,不會有新生物。所以此時的食管癌不會有臨床症狀,隨著食管癌的發展,當病變侵犯食管周徑二分之一時,才會有吞嚥不適症狀。早期吞嚥不適的感覺是,進食不暢,特別進固體食物。如果想早期發現食管癌,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或者有食管返流病史的,最好能定期行胃鏡檢查。


胸部腫瘤醫生王國磊

1.在食管癌高發地區實行普查 食管癌發病有一定地域性,拉網式篩查和早診早治可以有效降低晚期食管癌發病率。

下面說一下食管癌的早期診斷方法:

1.內鏡及病理活檢是診斷早期食管癌的金標準!並可通過染色、放大等方法提高檢出率。

2.對不能耐受內鏡檢查的患者,可以選擇食管鋇餐造影,多體位點片,可以檢測出食管粘膜破壞、小潰瘍或小隆起。但是鋇餐檢查畢竟不如內鏡直觀,小病灶存在遺漏的可能。


影像科豪大夫

這個很難。如果在高發地區,超過50歲,經常喝酒吃泡菜,家族有腫瘤病史的,最好每年或每2年查胃鏡;普通人群如果發現吃飯稍有胸骨後或上腹部異物感或哽咽感,就立即行胃鏡檢查。(以上僅為個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