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呼兰区的文学之路

清末文学创作多为古典诗词。民国时期,呼兰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曾创作、改编很多现代话剧、歌剧。东北沦陷时期,萧红、张伯彦等开始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解放后,1946-1953年,配合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文艺工作者编排和创作了快板、诗歌、戏剧、表演唱等,群众的文学创作活动得到发展。1953-1959年,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中心工作,创作了评剧、二人转、拉场戏等新作品。1960-1965年,文化馆举办不定期诗歌、戏剧、故事员等创作训练班,在城乡培养大批业余文学创作骨干。1966-1975年,文化馆创办了《红文艺》(70年代初改称《呼兰文艺》),刊登诗歌、歌词、表演唱、快板、音乐等,为季刊,每期200-1 000份不等。1974-1990年,县文化馆共举办29期文艺创作培训班,每期20天或1个月,学员少则十几人、多则近百人。80年代以后,文化创作活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一批文学新人,近百名业余文艺骨干常年坚持创作活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曲艺等2 000余篇,并有小说、诗歌等专集出版。

小说 20年代末期,张克明的小说发表于楚图南在哈尔滨创办的《灿星》。1933年萧红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并与萧军合著短篇小说散文集《跋涉》。1935-1940年,张伯彦以征骊、信风的笔名在《国际协报》、《新青年》、《新满洲》等报刊上发表小说10多篇,有《如此作家》、《井》等。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后期,《呼兰日报》刊登小说,中学、师范的板报也大量刊登反映夺粮大战、大炼钢铁的"墙头"小说。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的主要作者有郎达明、王景维、刘宝彬、周玉顺等,主要作品有《五叔》、《借车》、《老柳头和郝玉兰》、《兰河春晓》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80年,县内小说创作转入低潮。80年代以后,小说创作开始活跃,1981年郑旭东在《黑龙江艺术》第10-12期连载中篇小说《播种记》。1981年以后,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的主要作者有路春、郑旭东、高凯、舒宝昌、李锡群、王金凤、王凤杰、秦雅娟、王化钰等,主要作品有《兰河风云录》、《前几天的故事》、《半夜敲门》、《停电》、《老么离婚》、《铁书记与醋女人》、《雪原上的月亮》、《棋友》、《沉睡的卧牛沟》、《进货》等。1988年县为培养文学创作新人,在萧红故居举办"苗苗班",60余人参加,请省内著名作家讲课。县麻纺厂路春,1982年开始发表小说,先后在《小说林》、《冰凌花》、《小小说》、《章回小说》、《北大荒》、《北方曲艺》、《新潮文学》、《海燕》、《妇女之友》等杂志上发表小说50余篇。还出版了小说专集,其中;1989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情网》、199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新娘猝死之谜》、1992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秘密供词》等。

散文民国时期,1917年钟毓写有《西岗公园记》等。东北沦陷时期,1933年萧红以悄吟笔名在《大同报》发表散文《弃儿》。1935年后,张伯彦在《新满洲》等刊物发表《乡居散记》、《阿拉楚喀之秋》、《我的故乡》、《挥汗拾屑--暑天生活》等。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呼兰日报》发表很多散文,60年代的作品较少,70年代,因特殊的历史环境,散文创作基本为空白。80年代以后,全县散文创作十分活跃。1980年郑旭东在《黑龙江艺术》发表《兰河情思》。1980年以后在报刊上发表散文作品的主要作者有郑旭东、高凯、舒宝昌、王金凤、周玉顺、李锡群、王辉光、王化钰等,主要作品有《南大营遗址拾零》、《月夜》、《春情》、《稻谷飘香》、《稻花村》、《金秋二题》、《萧乡魂》、《渔家秋色》、《喜洋洋的送麻人》、《化作春风吐芳香》、《山海关·孟姜女庙》等,其中有多篇获省、市报刊征文一等奖。县粮食局周玉顺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散文40余篇,在《解放军日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经济日报》、《新晚报》上发表《修鞋师傅的胸怀》、《金灿灿的事业》、《金秋十月送粮忙》、《一切为了粮满仓》、《他在谱写黄昏的颂歌》、《炕仙徐全》、《蜂蜇一生都平安》、《他们帮助刘家种大田》等。

杂文东北沦陷时期,张伯彦以信风笔名发表杂文,1937年后,在《新青年》等刊物发表《吃豆腐杂感》、《闲话题壁文学》等。新中国建立后,直到1978年,县内杂文创作数量较少。1979年高凯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杂文《精官简政》、《武主任病了》等。1980年以后,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杂文的主要作者有高凯、周玉顺、王春芳等,主要作品有《性描写与下流》、《从荣老的经营名言谈起》、《莫负顾客信任》、《莫对孩子“算总账”》、《从啤酒搭售说起》、《想起了阿信》、《有感于陈市长的不同意》等。县委宣传部王春芳,1985年开始杂文创作,以友心、白辛、井岩、方严等笔名在《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奋斗》、《党的生活》、《学理论》等10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杂文200余篇,《从某单位拒收女大学生想到的》(获1986年哈尔滨广播电台优秀杂文二等奖)、《走出爱的误区》(获1990年优秀杂文二等奖)、《吃"喜"喜乎?》和《礼节的理解》被收入1987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树新风》杂文集;《说"卡"》和《温故而知心》被收入1990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杂文集《热雪集》;《两种"无知"》、《以球弹雀及其它》、《罚人食肉琐谈》、《自相矛盾与"基本上"》4篇杂文被收入哈尔滨杂文学会出版的杂文集《墨士集》。

报告文学 1950-1980年初,县内报告文学的创作数量不多。1980年以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报告文学的主要作者有郑旭东、于洪源、路春、王凤杰、郎达明、高凯等,主要作品有《轮椅上的人民教师》、《呼兰河畔一株苗》、《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蓝天下绿色的耕耘》等。县委宣传部高凯,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发表报告文学30余篇,其中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青年》、《黑龙江农村报》、《哈尔滨日报》、《哈尔滨农村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报告文学主要有:《乡野上的脚印》、《再生》、《凤还巢》、《呼兰河畔种瓜王》、《乐业有个杨勤》、《翟氏剪纸之家》、《金风吹来稻谷香》、《专写农民的剧作家》、《姜厂长上任记》、《不易,但也干得好》、《哦,厂魂》等,有的获省、市大奖。

电视剧、广播剧 1984年高凯在《黑龙江艺术》发表广播剧《好坏人》。同年路春与高凯合作发表电视剧《失落》(该电视剧被黑龙江电视台拍摄,中央电视台2次播放j获建国三十五周年优秀电视小品奖)。发表广播剧、电视剧的主要作者有高凯、路春、张云、姚青林、郑旭东等,主要作品有《流产舞台》、《村长的老婆》、《在家乡的土地上》、《绿在这里延伸》等。县广播电视局郑旭东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电视剧、广播剧20余篇,其中剧本《喇叭、棋招、预见性》于1987年发表在《剧本》第三期,获黑龙江省"飞龙杯"三等奖。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了电视剧、黑龙江广播电台录制了广播剧。1988年创作的《村长的老婆》、《泪洒兰河静无声》均被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广播剧。1989年后郑旭东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有《耕耘的画》、《多彩的画卷》、《广厦--在呼兰崛起》等,由哈尔滨电视台录制或播放。1990年县文化局关大伟录制《呼兰河--浅水湾》电视文献片,1991年由黑龙江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同年获哈尔滨市录像教材评比一等奖。

戏剧、曲艺 1946-1950年初,配合农村土地改革、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党的中心工作,县内自编自演的小型话剧、歌剧较多,如《赴火线》、《土地还家》、《参军光荣》、《高头大马俺骑上》等。①戏剧方面,除改编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大量现代戏,1964年刘宁、李非创作评剧《兰河激浪》。1979年钱宏临改编评剧《早晨》(获省创作奖)。县委宣传部王心洁,1978年开始戏剧、曲艺等创作,在《黑龙江艺术》等刊物上发表各种作品30余篇,1982年发表拉场戏《夫妻之间》,1983年发表评剧《雀落鹰飞》(获市优秀作品奖),1986年创作的评剧《萧红出走》,被哈尔滨电视台拍成戏剧电视剧,获全国电视戏剧《鹰象杯》进取奖。1988年创作《金缘》、戏剧小品《我想错了》,其中《我想错了》获全国银行系统优秀小品二等奖。②地方戏二人转方面,1977年董廷瑞、郎达明、张文武创作小戏曲《敬请宝书》在《黑龙江艺术》发表。1980年以后,创作发表地方戏、二人转的主要作者有董廷瑞、宋长贵、郎达明、王汉一等,主要作品有《并驾齐驱》、《走金桥》、《闹产房》、《玉兔还家》等。县艺术剧院董廷瑞,50年代初发表作品,至1990年,创作戏曲、二人转、鼓词、报告文学等100余篇。1958年创作的二人转《空洞房》参加全国文艺汇演。《掉萝卜》、《买鹅卖鹅》、《请谁》、《莲花在跃进》等获省二人转创作一等奖。很多节目被省、市电台、电视台录音播放。董廷瑞的传记被收入《东北二人转人物大辞典》。③曲艺方面,1978年后,在刊物上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王心洁的鼓词《老闷吃醋》、快板《打仗》、快板《捉贼》,张云的快板《香瓜》,王汉一的快板《撵牛》,张玉新的快板《拆小灶》,宋长贵的快板《改处方》,郎达明的相声《颂新风》,辇宝江的相声《结婚前奏曲》,孙延林的表演唱《打草路上》、《积肥姑娘》、《夏锄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