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後期為什麼有許多官員的散官長期得不到升遷?

濯曜羅

唐代的散官是一種“階官”,又不是具體的職事官或者使職、差遣,何來的“平級調動”呢?


言歸正傳。題主您的這種印象,恐怕是由唐朝後期(中、晚唐)時文臣的散官升遷狀況而來的……要說此時文臣的“散官長期得不到升遷”,其實並不準確。中、晚唐時文臣的散官,通常只是攢在一起升了而已。這是由於散官升遷制度的變化導致的。


具體而言,中、晚唐時的文臣在獲得起家的散官【1】後,之後的考課、泛階等同散官提升有關的資歷都會積攢下來,直至積攢的結果滿足升遷到朝議郎(文散官,正六品上),再一次性升遷。


注1:不同途徑入仕的官員,起家散官的官階品級也不同。如進士的起家散官一般為從九品下的將仕郎;明經則通常為從九品上的文林郎;一品官之子倘若門蔭入仕的話,起家散官將高達正七品上的朝請郎;而門蔭等出身的官員,再考取科舉後,起家散官則是綜合計算的。


以進士出身的白居易為例:


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秘書省校書郎(職事官,正九品上)


憲宗元和元年(806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盩厔縣尉(職事官,正九品下)


元和二年(807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盩厔縣尉(職事官,正九品下) 集賢校理(館職,無對應品)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盩厔縣尉(職事官,正九品下) 翰林學士(使職,無對應品)


元和三年(808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左拾遺(職事官,從八品上) 翰林學士(使職,無對應品)


元和五年(810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京兆府戶曹參軍(職事官,正七品下) 翰林學士(使職,無對應品)


元和九年(814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太子左贊善大夫(職事官,正五品上)


元和十年(815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江州司馬(職事官,從五品下)


元和十三年(818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忠州刺史(職事官,正四品下)


元和十五年(820年)

將仕郎(文散官,從九品下) 司門員外郎(職事官,從六品上)

朝議郎(文散官,正六品上) 主客郎中(職事官,從五品上) 知制誥(使職,無對應品)


以上是自白居易第一次授官開始,到820年年底他第一次升散官之間的主要履歷(臨時擔任的考官、攝官等等之類都未記入)。期間,不論仕途順遂時,還是貶官生活中,他的散官一直未變,直到820年十二月,直接從從九品下的將仕郎跳到了正六品上的朝議郎。


而待到升至朝議郎之後,便是如同唐朝前期一樣,正常地逐級升遷散官了。


肇英

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散官,通俗一點說,有點類似今天的軍銜。

任何一個朝代到了後期都會呈現亂象,不光是哪一個方面混亂,而是各方面都會亂。

首先出現的亂象必然是官場,買官賣官,任人唯親,有能力的得不到提升,沒能力的只要有關係或肯花錢,就能夠身居高位。這些,都是亂世的象徵。

再說回到散官,畢竟在今天已經沒有這麼個稱呼了。

古代的官職分為散官和職事官。職事官好理解,就是指執掌具體政務的官階,可以理解為有實職的官員。而散官,即階官,是一種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

古代的散官之制始於兩漢,指的是無印綬、不理事的官員。兩漢時期的大夫、謁者、郎官等,朝廷有時也對官員於本官外另加位亞三司、儀同三司等名號,以示尊崇而無職掌。

隋朝,散官始成定製。如《隋書百官志》上明確記載:"無職務者為散官。”

到了唐朝,散官制度更為完備,出現了文散官和武散官之分。其中,文散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凡二十九階;武散官自驃騎大將軍至陪戍副尉,凡四十五階。這些將士、驃騎大將軍、郎等已不再是執掌具體政務的官職了,而只是官員等級的代表。散官和職事官的關係,略近似於現代的軍銜和軍職的關係。

散官與職事官的品級往往不一致,有低級散官而任較高級職務者,稱"守某官",有高級散官而任較低級職務者稱"行某官"。但是,待遇則仍按其散官之品級。也有散官和職事官大致相等者,則稱為"兼"某某官。

到了宋朝散官被稱為寄祿官。明、清兩代則實行職官品級制,只說職居幾品,即授幾品階官,也有低級職事官特授較高級的階官的情況,散官制度漸亡。

唐朝後期,皇帝都自身難保了,不光散官得不到提升,其他的職事官也很難得到提升。就是提升了,還有很多不認的呢,畢竟是皇帝的招牌倒了。


笑土浮生

自古以來,作官必經考核,選官要有人品與才能兩個方面的考量。先秦有所謂“三考三黜陟”。漢、魏以來,都有明確的標準和程序,對官員定期考績,以為進退、升遷的依據。另設御史,主管按察、彈劾。隋唐以來,科舉考試有專門的部門、專職的官員管。



什麼是散官呢?其實說白了就是皆無實際職務,出現在隋朝時期。唐承隋制,置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至文林郎、將仕郎共二十九階為文散官。驃騎大將軍、輔國大將軍、鎮國大將軍至陪戎校尉、陪戎副尉四十五階為武散官,凡九品以上職事官皆帶散位,稱為本品。



當國家處於盛世時,制度嚴格,但同時升官也是憑藉著真材實料。文官的升遷主要靠政績,當地教化、案件審理、生產督導、賦稅徵收,其實跟現在差不多!而武將就是抵禦外部侵略、清剿土匪、穩定地方治安、軍隊管理這些。



到了後期,國家出現亂世,而升官呢?牽扯到高管派系的博弈,牽涉到個人利益,不求你無功但求無過。關係是第一位的!皇權對這一方面就比較微弱了。就好比東漢後期,出現賣官的現象。


野望歷史

首先,唐代的官職分職、散、爵、勳四種,每種都用品級分高下。官員的工資俸祿與官員的職官品級有關係。而散官中又分文散官和武散官兩種,文武散官又各分29種級別,為了方便不瞭解的人我把文武的29種級別分別列出來吧。

文散官的29階: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議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議郎、承議郎、奉議郎、通直郎、朝請郎、宣德郎、朝散郎、宣義郎、給事郎、徵事郎、承奉郎、承務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將仕郎。朝散大夫以上為五品,著紫、緋,所有郎官為六品到九品,著綠、青。

武散官的29階:驃騎大將軍、輔國大將軍、鎮國大將軍、冠軍大將軍、雲麾將軍、忠武將軍、壯武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定遠將軍、寧遠將軍、遊騎將軍、遊擊將軍。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振威校尉、振威副尉、致果校尉、致果副尉、翊麾校尉、翊麾副尉、宣節校尉、宣節副尉、禦侮校尉、禦侮副尉、仁勇校尉、仁勇副尉、陪戎校尉、陪戎副尉。將軍以上為五品,著紫、緋,所有尉官為六品到九品,著綠、青。

當了解了什麼是散官和他的官階之後我們就可以來解答提問的問題了。1、文官一般的都是必須依附上級,在做出點點成績,上官在奏摺中寫點好話就能的到升遷的機會。 2、至於武將,一般都是看運勢,就像一場大戰,將領都掛了,活下來的,有點領導才能啊或者作戰勇敢的一般都能提到提拔。 3、外官要進京城或者六部,一般都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在活動活動關係,上下打點 4、無戰事的時候武將升遷,一般都是看資歷,要是在任的時候沒有什麼問題,一般三年以考核,都能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的原因,由於得到升遷的都是鳳毛麟角的,再加上已到了後期,所以覺得大部分沒得到升仟也很正常的事了


思言999

唐朝的散官是官員處於一種有官無職的狀況,雖無職但有俸祿。類似候補官員。

唐初制定的官員升遷制度,由中書(類似組織部門)和門下省(類似監察部門)對官員逐年考核。官員通過考核後三到五年升遷一次。這套制度在政令通達的時期是十分有效的。到了晚唐時期,地雲藩鎮割椐,朝庭權臣閹黨專行。朝庭受到削弱。官員正常的考核升遷制度幾乎被廢棄。要想升遷要另闢途徑。於是,官員們或入僚藩鎮,或行賄權臣。不此路就別指望升遷了。


飛揚的思緒HF

我覺得,自從科舉制度的出現,朝廷多了許多官員,而崗位又只有那麼多,所以不可能每個人都會有官做,於是就催生了許多閒官。他們只好一邊在京城從事其他職業,一邊等待朝廷的任命。

升官也是要有成績和機遇的。

而且唐朝時,世家門閥最大,把持著朝廷許多職位,故沒有背景的散官更加得不到升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