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歷史中,唐朝“和親”的文成公主有著怎樣的命運?

王文碧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拜別了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在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下,戀戀不捨離開了長安城,一行人取道青海進藏。吐蕃首領松贊干布也親自到青海相迎。漢、藏兩支婚禮隊伍在青海河源地方相會,舉行了隆重的迎親儀式。



藏曆四月十五日,婚禮隊伍到達拉薩。此時的拉薩全城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慕中國衣服儀衛之美”,新郎松贊干布脫去胡服,改穿紈綺;事前,他還派人仿效唐京都長安的宮殿建築專門“為公主別築城廓宮室”,並禁止吐蕃族民在這一天用赭土塗面,以免驚嚇到文成公主。一切準備妥當,婚禮便在為文成公主新建的宮室舉行,其規模之大與隆重程度,都是吐蕃有史以來所未曾有過的。至今,拉薩布達拉宮仍有保存完好的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二人結婚的塑像和結婚洞房遺址。

文成公主一卸下婚紗禮服,便與松贊干布交談起了他們的“改革”志趣與理想。在文成公主的指派下,由唐王朝帶來的漢人工匠和漢農開始向當地族民傳授唐代先進的生產技術。諸如耕作、採桑、紡織、刺繡、製陶、造紙等等。文成公主帶去的歷算、醫藥也陸續在吐蕃傳播開來:天文歷算改變了藏曆以麥熟為歲的原始方法;醫藥改變了藏民治病求神的傳統。

新技術與工藝的推廣,漢民族文化的傳播正在慢慢改變著吐蕃族民的觀念與生活方式:他們很多人開始築室而居,碾米而食,製陶而用。為了表示對文成公主的尊敬和鍾愛,松贊干布還帶頭穿唐裝,使不少吐蕃上層貴族也爭相“釋氈裘,襲紈綺”。文成公主帶去的樂師樂隊,不僅把唐朝樂曲傳入吐蕃,唐朝的樂器製作工藝也一併傳授,在西藏拉薩的大昭寺裡至今還藏有50餘件漢樂器。


文成公主又幫助松贊干布創造了藏文,建立了“遣諸家子弟入國學,習《詩》、《書》”的先進教育制度;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建立王室宮廷文書公告檔案制度。由於文成公主篤信佛教,並從內地帶去用銅製造的釋迦牟尼佛像,迎奉上供,松贊干布又大力提倡,佛教便在吐蕃流傳開來。松贊干布還專門為文成公主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廟--小昭寺。傳說寺前兩株人稱“唐柳”的大柳樹,便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在建造小昭寺破土動工奠基時親手栽種的,故又稱“公主柳”。

文成公主入藏,幫助藏王松贊干布改革,密切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係。據史書記載,唐太宗去世時,松贊干布派特使持厚禮專程往長安祭拜;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時,唐高宗也派專使往拉薩祭悼。漢藏兩族間政治聯合日趨緊密。

公元680年,入藏達40年之久的文成公主與世長辭。這位傳播漢藏友誼的使者,活著的時候,從藏王到藏民,無不尊敬她,愛戴她。死後,藏族同胞也都懷念她、紀念她。她經過的地方被視為聖潔之地。拉薩的大昭寺裡供奉著她的塑像。他們還把藏曆四月十五日定為“薩噶達瓦節”,這一天是文成公主入藏到拉薩那天;又把藏曆十月十五日,即文成公主誕辰日,也定為節日。以後每年這兩個日子,藏族同胞都進行慶祝,以紀念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中,文成公主被親切稱為“阿姐甲莎”,即“漢族阿姐”的意思。


“阿姐甲莎”一直活在藏族同胞的心中,也活在了漢族同胞的心中,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在漢、藏兩族同胞中一直流傳至今。唐代詩人陳陶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黠虜生擒未有涯,黑山營陣識龍蛇。

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遊史無終


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歷史給人印象,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好象是大唐的特別恩典,顯示了中原文明威服四夷的風範。

在肯定促進漢藏融合的大前提下,不美化,不貶損,用事實來討論問題:

634年吐蕃君主(贊普)松贊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斷然拒絕,瞧不起這個蠻夷國家,告訴使者受大唐庇護的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638松贊干布揚言唐朝不送出公主就要強掠,便率兵入侵唐朝,擊敗吐谷渾、党項、白蘭羌,直逼唐朝松州(今松潘),唐軍最終擊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十分懼怕,立即退兵謝罪,並再次請婚。

640年松贊干布派祿東贊前來長安求親,攜黃金5000兩及其珍寶,其中有用黃金製成的一隻7尺高、裝3斛酒的大鵝作為聘禮。唐太宗心裡雖然很牴觸,但不得不將一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

當時松贊干布有6個女人,還有許多沒有名分的女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9年,卻只有3年產生交往,談不上什麼受寵。

史載:文成公主抵蕃後,來自尼泊爾尺尊公主大發淫威,宣稱她先事王,是正室,正室為後,偏室為婢,使得文成公主無人服侍。一個月後,文成公主實在難忍,找來祿東贊質問。祿東贊說,我無力見到贊普,也無力奉送飲食,一切都是尺尊公主做主。

松贊干布為尺尊公主耗費巨資修建大昭寺,供奉她從尼泊爾帶來的釋迦氏8歲等身佛像,為文成公主僅修了小昭寺,供奉從大唐帶來的釋迦氏12歲等身佛像,可見兩人的地位差距。710年唐中宗命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她將兩座佛像互換,一直延續至今。

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避艱險,遠嫁吐蕃,帶去了蔬菜、穀物種子和醫藥、營造、工技、農桑等技藝,為促進唐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關係,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卻守了31年的寡,並不是那麼美好、那麼光鮮,與人們想象中深受吐蕃人尊敬形象相差甚遠。

只是歷朝史官們竭力掩蓋和親的被迫性、無奈性,誇大文成公主入藏後的地位和影響,故而營造出了眾蠻夷景仰大唐的假象。

以上僅一家之言,本著學術多元化,希望不戴帽子,不打棍。(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的故事可謂耳熟能詳,在我們當年所學的課本上更是對文成公主和親之事進行了熱情地謳歌。在很多人眼中,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之後,松贊干布為她修建了布達拉宮,兩人過上了神仙眷戀一般的生活。然而,真實的歷史除了我們課本山知道之外,還有很多課本上沒有說的,文成公主的真實命運令人落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贊普,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立國之君,一統吐蕃,建立了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朝。公元634年,17歲的松贊干布向大唐派出使臣,非要娶一個唐朝的公主做老婆,唐太宗李世民不同意。松贊干布知道後很生氣,出兵擊敗了吐谷渾、党項、白蘭羌,直逼唐朝的松州,揚言唐朝不和親的話,就派大軍大舉進攻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可不是吃素的,豈能被松贊干布的威脅嚇到!他派大唐名將侯君集率領大軍前往迎戰,唐軍主力還未到,吐蕃軍就被唐軍先鋒擊敗。松贊干布害怕了,就直接撤兵,退回了吐蕃,趕快派使者攜帶黃金,向唐太宗李世民謝罪,並再次求婚。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邊境的和平,這才勉強同意將文成公主下嫁給松贊干布。

實際上,文成公主並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她只是唐朝的一個宗室女,被唐太宗李世民臨時封為公主,糊弄鬆贊乾布。公元641年,李世民下詔將16歲的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隨後,文成公主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拉薩,與松贊干布完婚。由於文成公主代表唐王朝的高貴身份,松贊干布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封文成公主為王后,還為其修建了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

到這裡很多人可能都認為松贊干布費了這麼大勁才娶到文成公主,又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達拉宮,一定非常愛文成公主,兩人就此過上了神仙眷侶般的美好的生活才對。然而,童話都是騙人的,不要忘了這場和親歸根結底還是一場政治聯姻。據記載,除了文成公主外,松贊干布至少還有6位有名分的妻子,特別是尼泊爾的尺尊公主更是深得松贊干布的寵愛。松贊干布只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而為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還將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像放在了大昭寺。由此可見文成公主並非獨得松贊干布恩寵,可能更多的只是一個擺設。

這還沒有結束,在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9年後,松贊干布就英年早逝,25歲的文成公主成了一個年輕的寡婦。丈夫死了,她遠離家鄉,又不得回家,看似過著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實則留給她卻是無盡的寂寞空虛冷!

我們必須要承認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和平給唐朝和吐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歷史功績值得後人世代傳頌。無論這表面上如何光鮮,但是這場和親歸根結底還是一場政治聯姻,而文成公主則是這場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對文成公主本人來說這真的公平嗎?有沒有人問過她到底過得幸福不幸福呢?

在松贊干布逝世後,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30年,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唯有她本人知曉。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終年55歲。文成公主就這樣走了,這可能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她終於可以夢迴大唐了。各位,你們認為呢?


密探零零發


其實文成公主的命運並不像書上寫的那樣美好。她是唐朝和吐蕃和親的工具,吐蕃當時的首領松贊干布對唐朝繁榮的文化有所向往,所以就提出和親。而唐太宗並沒有合適的女兒可以去和親,所以就想到了遠房親戚的女兒,也就是文成公主。


其實文成公主還是挺想和親,她是抱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態度答應的;雖然松贊干布是個糙漢子,但身材結實,為人又聰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唐太宗在她出嫁時還給了豐厚的嫁妝;不過這是唐太宗為了籠絡吐蕃用的。我多給你點寶貝,你就少惹點麻煩;松贊干布也就欣然接受了。期間還把文成公主和一群丫鬟放到一起,讓松贊干布來猜哪個是真正的文成公主,倒也是愉快的完成了娶親過程。文成公主到了吐蕃後,吐蕃的人民還是很歡迎她的,可能是因為帶了很多嫁妝的原因吧。


文成公主在吐蕃過得還算不錯,她和那邊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啊,大叔大嬸們啊,相處的還都挺好的。且她樣貌出眾,端莊秀麗,皮膚白皙,還會女紅刺繡;所以松贊干布還是很喜歡她的,但沒過多久,就沒那麼受寵愛了,基本上都是在服侍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心機也是很深的,他之所以提出和親也是因為對唐朝的一些技術崇尚和嚮往;他需要你的時候就百般討好,不需要你的時候就一腳踢開,不過好在史書上還沒有記載過文成公主被虐待的事情。不過當時的唐朝還是比較忌憚吐蕃的,因為松贊干布的軍隊就像是一群土匪,所以唐太宗也有所顧忌。
算一算文成公主在吐蕃的40年裡,只有9年是真正跟松贊干布在一起的,剩下的31年基本都是在守空房。只是史書為了美化唐朝的形象,所以沒有將真實情況寫下來。所以文成公主還是很孤獨的,很讓人同情啊。 不知道大家對於文成公主的命運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夢曉山海


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或多或少都會面臨其他民族的威脅,有的朝代甚至被外族消滅。為了穩固國家的政權、經濟發展,有的會採取和親的政策,維護國家邊境地區的穩定。其中最出名的兩位應該是漢朝的昭君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的和親命運是怎樣的呢?

公元634年,松贊干布向唐朝提親遭到唐太宗的拒絕。松贊干布出兵被唐軍擊敗,松贊干布向唐太宗謝罪,並再次下聘禮。唐太宗將遠支宗室一女冊封為文成公主,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松贊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雖然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是在吐蕃的地位很高。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宮殿,就是著名的布達拉宮。文成公主也將唐朝先進的農業、手工生產技術帶到了吐蕃,當地的人民也很尊重文成公主。

但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生活真的幸福嗎?這個只有他們自己才瞭解,畢竟這個是一場政治的交易。

拋開私人生活是否幸福不講,文成公主的和親開創了唐朝與吐蕃的友好交往,促進了吐蕃的發展卻是不爭的事實,為漢族和藏族的融合與交流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直到現在,藏族人民也世代的供奉文成公主,可見文成公主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影響力。




小艾愛歷史


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這件事對於唐朝個西藏友好發展,帶來了深遠的意義,文成公主當年下嫁的這一舉動,讓後人給出了好評,但歷史上文成公主真的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嗎?按照史實可以推測出其實並沒有歷史記載的那樣光鮮靚麗,也沒有後人說的那樣命運悲慘。

文成公主其實並不是唐太宗的親生女兒,而是宗氏的子嗣。當時唐太宗其實跟吐蕃國並沒有那麼友好,而是摩擦不斷,大戰亂沒有,小戰亂不少。

當時松贊干布作為西藏地區的領導者,是一個很有實力的人,他多次想要請求和親,但唐太宗都沒有答應,畢竟那是自己的女兒,誰知因為一張戰役,最後雙方不得不做出讓步。

後來松贊干布再一次請求和親的時候,唐太宗無奈答應了,當時文成公主是現封的,而且天資聰穎,長相極好,屬於適合的女子中不錯的人選。

這一去半年誰會心甘情願,最終文成公主帶著使命歷經半年多終於到達了西藏,歷史記載中松贊干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準備的厚禮,是很體面的。

但那時候松贊干布已經步入中年,而且當時松贊干布已經有六個老婆了,最終文成公主只跟松贊干布生活了幾年而已,這一點不可否認文成公主是不幸的,但從另一面來說文成公主又是幸運的。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其實是備受寵愛的,因為松贊干布正是因為文成公主的建議,才要學習唐朝的文化,還改掉了很多陋習,這一點看來文成公主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後來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是孤苦伶仃一個人,雖然後人說文成公主還嫁過別的男人,但其實文成公主自始至終只有一個丈夫,那就是松贊干布,可以說文成公主過戶守寡了三十年這一點雖然不好聽,但確實事實。

後人說文成公主守寡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其實這是肯定的,身邊沒有可以依靠的男人,自然是悽苦了一點,但那時候就憑藉文成公主的身份,自然也不會有人對她怎麼樣。

文成公主去世後,後人為了紀念她,還專門建了一個她跟松贊干布的石像,這一點是其她女人沒有的,雖然文成公主一生的榮耀,大多是大唐給的,但文成公主的命運,真的不至於悲慘。


鴨梨山大


歷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贊干布的飲食起居,實與那個高高在上、雍容高貴、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國母形象大相徑庭。文成公主的一生相當不幸,她在遙遠的番邦生活了40年,卻守了31年的寡,大半的青春韶華都埋沒在了雪域高原。即使在松贊干布去世前的9年中,她的婚姻也絕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贊干布共有6個有名分的女人,還有無數沒有名分的,又能顧及文成公主多少?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9年,卻只有3年產生交集,大部分的時間被冷落遺忘,顯然談不上受寵。

雖然文成公主當時的陪嫁異常豐厚,不僅有大量財物,還有大批工匠,給吐蕃引入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但據敦煌文書的記載來看,吐蕃人把這些視作唐朝畏懼吐蕃兵威前來乞和的貢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財物換和平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松贊干布不惜為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耗費巨資修建大昭寺,將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供奉其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雖然帶著佛家至寶,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松贊干布卻只為她修了一座規模遠遜的小昭寺來安置,二人地位的差距由此可見一斑。後來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才將兩座佛像互換,一直持續至今。


跪射俑


我是歷史零距離 我來回答

文成公主是李淵建立唐朝後為了和周邊國家搞好關係而想出的辦法。不過這種辦法確實是換來了唐朝的安定生活。在唐朝記錄的文章中有說道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的是相當的幸福美滿。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之所以可以這樣認為也是有依據的,那就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後,並沒有過的多麼的好。松贊干布一直都是風流人物,留戀於各個美女之間,有怎麼會獨守文成公主一個人呢?



此外,松贊干布不惜為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耗費巨資修建,將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供奉其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雖然帶著佛家至寶,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松贊干布卻只為她修了一座規模遠遜的小昭寺來安置,二人地位的差距由此可見一斑。後來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才將兩座佛像互換,一直持續至今。

而實際上,文成公主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贊干布的飲食起居,實與那個高高在上、雍容高貴、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國母形象大相徑庭。文成公主獨守空房31年,就這樣荒廢了自己的一生。女人的一生本來就是那麼些年頭,文成公主還在孤獨中度過。另外,文成公主遠嫁的時候,唐朝還給了許許多多的中原特有的東西作為陪嫁,只是這些東西不是金銀珠寶,而是農作物上的。西藏的人對此還感到看不上,這也是從壁畫上可以看出來的。



從這些壁畫和松贊干布的為人來看,歷史上記載的文成公主的命運是錯誤的,至於為什麼那樣寫,也許是為了李淵著想,也許是想給後人留下好的印象。真相是怎樣的,誰也不知道。文成公主的命運是悲慘的,她也是眾多出生在皇宮之家的女性的代表。出生就註定著淪為犧牲品,不能享受到常人的幸福。對於文成公主遠嫁在西藏這一件事情,我還是聽挺佩服她的,不管她是不是真的心甘情願的為了國家社稷著想而遠嫁西藏,她能夠在西藏生存的那麼久都是不容易的。

一方面,西藏和中原有著不同的氣候和飲食等方面的習慣,不知道她是如何受得了。即使是現在的我們,一下子到西藏,還不得不用藥物來驅趕高原反應,何況是當時不發達的社會!另一方面,都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是潑出去的水''。遠嫁西藏的文成公主沒有靠山,在西藏不是正牌妻子,也不是受到寵愛的妃子,可以說是無依無靠的,怎麼能夠忍受得了任人擺佈的日子呢?

和親''這種方法在當時的社會中有時候是一種好辦法,畢竟''犧牲一個人,換取所有人的安定''總比打仗要好的多。但是這也是對和親的對象的不公平,人家也有自己的權力,也想過上安定的日子,而不是無依無靠的日子。總的來說,不管是哪種方法都有著它的好處和弊端,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歷史零距離


文成公主肯定不如正史記載的那麼幸福

文成公主,本是李氏宗族旁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和親吐蕃,將其封為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確確實實是國家政治的犧牲品。雖然和親以後,吐蕃朝拜大唐,雙方世代友好,文成公主本人在吐蕃生活的怎麼樣?

吐蕃地處高原,中原地區人士入藏,肯定不適應。文成公主自入藏以來,多年無子,在母憑子貴的古代,雖然文成公主貴為王后,她生活的恐怕不會如意。松贊干布作為吐蕃的統治者一樣是妻妾成群,歷史記載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干布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干布還親自穿絲綢衣服,漸慕華風,而且派吐蕃貴族子弟去國學以學習《詩》《書》。這些多是做給天朝上國的大唐看的。

文成公主為國家穩定民族和諧做出來重大貢獻。


月下讀史


呵呵😊喜歡看您們的文章。反正老頭我援藏兩年就在文成公主,松贊干布的家鄉,墨竹工卡縣,甲瑪鄉。藏王和咱們漢族公主👸生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