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934年11月末的湘江血战,是中国工农红军遭遇的最惨烈一役。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损失过半,有三万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发生在1934年11月末的湘江血战,是中国工农红军遭遇的最惨烈一役。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损失过半,有三万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先后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之后,11月中下旬已经西行至湘桂边境,即将到达湘江。蒋介石部署了第四道封锁线,调动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40万大军形成合围之势,计划全歼红军。

觉山铺阻击战,红一军团伤亡近6000人;新圩阻击战,红三军团红五师的团、营、连、排干部伤亡殆尽,全师损失近2000人,红六师红十八团1000余名指战员全部阵亡;

光华铺阻击战,红三军团红四师红十团两任团长一天内相继牺牲,全团伤亡400多人;红五军团为整个中央红军担任后卫任务,中央纵队全部渡过湘江后,承担最后一道防线阻击任务的红三十四师被隔在了湘江以东,最后全师覆没;

红八军团是长征前刚刚组建的部队,因为战斗力较弱,战役结束后由1.1万人锐减至1200人,被迫取消建制。

最惨烈的是奉命殿后掩护的红五军团34师,1934年12月1日,完成掩护任务的34师已经陷入了敌军重重包围之中,师长陈树湘宣布突围,师政委程翠林、师参谋长王光道及绝大多数士兵牺牲,师长陈树湘重伤昏迷被俘,在敌人的担架上,他毅然从自己腹部伤口中掏出自己的肠子,咬断自杀。红34师硕果仅存的团级干部是100团团长韩伟,被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为开国中将。

在红一军团二师五团阵地失守后,四团的阵地也被湘军三面包围,四团边打边撤,团政委杨成武负伤倒在地上,湘军高叫捉活的,想要赶来营救杨成武的红军士兵不断中弹倒地,杨成武急得高叫:“不要过来,不要过来。”结果是该团二营副营长黄古文在战友火力的掩护下,一点点地慢慢爬过去,才将杨成武慢慢地拖回红军阵地。


牺牲在湘江的烈士有三分之二是共产党员,战役共牺牲了十余位高级指挥员。每场战斗,各级指挥员都冲在最前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行为有效激励了战士们不畏牺牲。

1934年11月29日,红一军团二师五团奉命坚守尖峰岭,最后红军战士与冲上来的湘军展开肉搏战,团政委易荡平负伤倒地,要求警卫员开枪打死自己,然后突围,见警卫员不肯,夺过枪来高喊:“快走,赶快突围!”然后照自己脑袋上就是一枪。

1934年11月29日,红三军团四师十团处于界首战场的最前沿,他们要扼守的阵地是无险可守的开阔地,十团团长沈叙清身先士卒,牺牲了,听到消息后军团长彭德怀马上冲出指挥所,当即任命四师参谋长杜中美为十团团长,在军团政委杨尚昆再三劝说下彭德怀不得已回到指挥所,谁知后面跟着进来的人就报告说,十团团长杜中美刚刚中弹牺牲了。


在湘江战役前,红军的总人数为6.4万人,渡过湘江后人数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一战,红军以将近3万人的伤亡实现了突破重围的目的。

湘江战役是一场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胜仗。渡过湘江之后,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坚定的政党、一支更加强大的中国工农红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