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倒闭后,单车都怎么处理了?

青涩年华HXL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用老描述共享单车的风风火火闯九州,简简单单晒沙滩是很准确的。

从蜂拥而来,到关门闭户,这速度也是没谁来,可能是近年来最壮观的一次投资“风口事件”。而伴随诸多共享单车倒闭,是无数缴了押金的用户,退款无门;以及无数暴晒街头无人看管的单车。

而在企业倒闭之后,这些共享单车,大部分都往城市集中堆放处搁了。

不过,不同倒闭方式有不同处理途径。

蓄谋携带押金跑路的平台,基本上是不管不顾。部分单车进入城市集中堆放点,小部分被欠发工资的员工,抵工资带回家了。还有一部分,被缴押金的用户,当作押金退返骑回家自用了。

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的企业,因为要处理员工事宜,回收大部分单车,集中处理,然后用这些费用,用于员工工资发放。如果还有一点儿余钱,那就是用于退押金。

不过,因为回收处理费用也蛮大的,所以基本上都是自生自灭。目前大部分倒闭企业的共享单车,都集中在堆放点。每座城市都有很多共享单车的集中堆放点,通常城管执法人员会把违规停放、报废、以及无人监管运营的单车送到各辖区内堆放点。

这些单车,最终会进入废品收购站,统一处理。

所以,投资最忌跟风。不是人说风口就是风口,不要因为热门就急匆匆上马,有时候做投资,烧冷灶比抢热点更有前途。

而对于损失押金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无妄之灾。不过,在缴纳押金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那些不靠谱的共享单车,可能很快就会倒闭,对这种状况,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判断。押金退不回来,就当交学费吧!


波士财经

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据我所知,目前并没有哪个部门或公司出来牵头制定解决措施,那么随着共享单车“倒闭”潮的到来,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是个问题。粗略分析了一下,目前这些单车可能会有这几个去向:

一、平台进行回收。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因为正常情况下平台肯定是弹尽粮绝才会倒闭,既然倒闭了,自然没钱去回收。回收需要成本,收回来不但不能变现还得继续支出。有些蓄谋携带押金跑路的平台,更加不可能想着回收了。

二、政府进行统一处理,集中销毁再利用。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是一件十分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企业倒闭留下的烂摊子,凭什么让政府背锅。况且即使企业倒闭,这些单车还是公司的固定资产,政府也不好处置。

三、做为未退回押金用户的补偿。这个其实有一部分用户已经这样做了,但这也是无奈之举,用户根本就不想用押金换回一辆有颜色标识、骑行又很费力的共享单车做为私人财产,而且这还可能涉及到盗窃等问题。

四、堆放点。这是目前大部分共享单车的去处。每座城市都有很多共享单车的集中堆放点。通常城管执法人员会把违规停放、报废、以及无人监管运营的单车送到各辖区内堆放点。到了这里的单车,无论新旧好坏,基本就没人理会,任其自生自灭。但这样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二来停车场容量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容纳源源不断涌来的共享单车。

五、散落在城市的各个不起眼的角落,蒙尘、生锈、腐烂。

共享经济的美好前景,吸引资本一拥而上盲目烧钱,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胜出,大部分玩家不但血本无归,最终还要连累全社会一起买单。商家可以跑路,但相关部门不可以不理,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希望早一天面对,早一天找到解决之道。


车视纪

最近关于共享单车的问答集中爆发,多数都集中在退还用户押金上。就此,普法君给个建议:正确实施法律赋予的自力救助权利,推辆单车回家吧,每天可劲儿的骑,把剩余资金使用完嘛。

当然,这种做法或许会有人说你不守法,那普法君就先替众多车友们跟这种观念抬个杠,把这种观念给怼回去。

1、有人说:你这是盗窃。

怼之:我支付了押金,就有骑车的权利呀?何来盗窃之谈?

还有,要盗窃嘛,也去盗窃个高档玩意儿嘛,弄辆带色儿、喷字的自行车回家,生怕人家不知道是共享单车咋滴?有这么傻的小偷啊……

我交了押金,你倒闭不退钱,那我就可以正大光明骑你的自行车。这话走到哪里都有理。

2、有人说:人家企业倒闭了,正在清算呢,你再骑就是侵占公司资产。

怼之:侵你大爷!这种单车公司动辄欠款几亿、几千万的,公司财产有吗?办公室是租的,值钱的也就剩那几辆自行车了。你这家伙一清算可好,员工工资、社保、供应商欠款、物业费用,后面才是用户押金……

好家伙,感情到我手剩不了几毛钱了,我推辆自行车走怎么着了?这在法律上叫一定范围内的自力救助好不好。

3、人家公司遇到困难,你骑走车子属于趁火打劫。

怼之:拜托啊大哥,前面说的很清楚啊,我是缴了押金的,咱是正大光明的行为啊。

再说了,出厂价几百块不等的自行车,风吹日晒这么久,一辆车能变现多少钱还真不一定呢,搞不好还值不了押金的价。

以上,就是普法君总结的几点网络意见及对策,缴了押金的兄弟姐妹们,尽管骑吧,有人说你,就按照普法君教的去怼。

相信我,没错的。


普了次法

上回到广州出差,发现到处都是共享单车的影子,但当我想去找辆来骑的时候候。却整条街都跑遍了也没骑上一辆,没看到一个路口有共享车就跑过去的时候!就感觉到身后面都有几双怪怪的眼睛盯着我!每次当我拿出手机要扫码开锁的时候,每次给我的都是绝望!为什么呢?只因为车是没坏的,只是每辆车开锁的二维码都已经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了!当我回过头看向街边的那些摩托车拉客仔时,一切都明白了!这肯定是给那群拉客仔破坏的,要不个个人都骑共享的话,这群人的生意就大打折扣了,没法活呀!所以个人觉得共享单车被破坏的责任主要就是在开车兜客的这部分人中,因为这其中关乎到利益性问题。市民是共享单车的直接受益者,所以绝对没有主观破坏共享的因素存在。 我觉得要想给共享单车一个长其健康发展下去的环境,就必须得要政府带头,在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无论哪一个角落,都得杜绝私人拉客的存在!要不就出台一个严厉的监管和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村村分责任,让每一辆共享车被故意破坏所遭受到的经济损失,都记到这一群体中去,让私人拉客的这群人共同去承受共享车被故意破坏所带来的维修费用,这样这群无处不在的人群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的变成共享单车的保护群体。也只有这样共享单车才会有更好更长远的未来,否则只能说来得快去得也快了!


黑日之星

这个话题是不是问得太庸俗了点?是不是应该首先问问用户的损失如何处理?职工的利益如何保障!

共享单作为新生事物,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刚刚还在各方角逐、方兴未艾中陶醉,一夜间单车变成了坟场,企业变成了荒原。令人唏嘘,使人悲叹!事己至此,谁来为受害者埋单,就是重中之重。那么,谁是受害者?用户押金无法取回是受害者无疑;企业职工因企业倒闭欠发工资,得不到补偿是受害者无疑;企业成为无序竟争的牺牲品是受害者元疑;政府被迫收拾残局,费力不讨好,也是受害者无疑。在这么多受害者中如何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并照顾如各方利益?是问题的核心,而不应该先讨论自行车怎么去处理。

共享单车作为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收在市场竞争中经营,就有盈利发展与破产倒闭两种可能。既是破产倒闭,就必须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破产程序进行。首先是企业清算,资产变现。那么,散落在各地的自行车无疑是主要资产,需要收集变现。在资产变现后按照以下顺序偿还:1、企业职工拖欠工资、各项保险及破产安置费用。2、国家集体贷款。3、个人欠款,即用户自行车押金。在完成第一顺序、第二顺序还款人欠款以后,归还用户押金只能按比例进行了。

共享单车的残局处理并不十分复杂,可事情过后是否应该深刻反思,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情的重复?比如,共享单车作为推动城市发展解决交通拥堵的首创者,在一开始便得社会各方的充分肯定,也是否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应该受到专利保护?如里政府不批准那么多仿冒企业介入,及时制止这种残酷的竟争,也许现今的损失就会小一些。如果实力不足的企业早日认清形势,不参与这种无畏的争斗,也许如今的损失就不会这么残。如果用户对押金骑车的风险意识早有预测,也许就不会造成今天血本无归的局面。而今,一切也许已经成为现实,就只能依法等待结果了。


秀容孝道景仰


既然扔着也是浪费,那我是不是可以推回家呢?尤其是对于那些平台倒闭又没有退回押金的用户,我是不是可以拿几辆回家作为补偿?毕竟我的钱放在温都金服理财还能有利息,放你这直接没有了,拿几辆车不过分吧?目前平台倒闭后单车的后续处理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规范,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一是平台进行回收,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回收也需要成本,平台都已经倒闭了肯定也没有钱用来进行回收,尤其对于一些跑路的平台,公司都已经人去楼空了就更不可能想着回收了。对于还没来得及投放的单车,企业倒是可以当成普通自行车低价销售。

二是政府进行统一处理,集中销毁再利用。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是一件十分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企业倒闭留下的烂摊子,凭什么让政府背锅。

三是找一个地方随便仍在那里,让其自生自灭,像上图中的长龙一样,但这样并没有解决问题,还是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垃圾污染。

四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对于那些押金退不回的用户,可以以单车作为补偿。既能挽回一些经济损失,又能减少垃圾单车问题。不过这又可能涉及到盗窃等问题,目前还只是个想法。


小马青城


赵猛85


晴空袖舞

黑心商把骗投资人并叫客户缴纳押金,然后满天覆盖,之后,转移骗来所得,找个理由破产……。属于偷空钻营新的骗术之一!杜绝此事衍生的方法:建立一个监管平台,客户所交的保证金在第三方的监管平台上,遇到破产就把保证金退给客户,客户仅需用一次给商家转一次,另外,让商家再按比例向监管部门缴纳一定数额的善后保证金。遇到破产就用此款善后。


琴笛箫乐

今年有很多共享单车品牌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停止服务,原来铺设在市区的很多共享单车成了“弃儿”,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共享单车也让城管部门们非常头疼。

当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后,基本上失去了对这些单车的日常保养,造成很多单车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其中一部分好的,会被一些人据为己有,因为单车主体公司已经不存在了,也没有人对这些人进行追责。而对于一些无法正常使用的,最终会变成城市垃圾,会被城管和市政部门清理掉,但清理过程也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从结果来看,这样的创业项目并不值得推崇,极少数人的成功,造成社会资金,资源极大的浪费,并不是一种好的发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