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海中投一枚原子弹会发生什么现象?

芘律IzGT6401

大多数人可能会幻想过题主描述的这种场景,但枪花要告诉大家,可能现象比大多数人都要想象得恐怖。

毛熊的核鱼雷

在15年的时候,一个有关于毛熊“超级核鱼雷”的报道闹得沸沸扬扬,这款搭载当量高达1亿吨TNT当量核战斗部的名为“Status-6”的超级鱼雷吓坏了不少人。

不过这款武器毕竟还存在于概念之中,而它的原型——曾在冷战时期已经进入实际研发阶段的T-15毁灭型核鱼雷,却是确确实实留下了存在的痕迹。

这款号称水下“大伊万”的T-15巨型核鱼雷,直径高达1.5米到1.6米,接近于常规鱼雷的3倍,只能由特制的潜艇发射装置发射。

▲T-15巨型核鱼雷假想图

T-15核鱼雷的战斗部是一枚1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按照毛熊的设想,当这枚核鱼雷在美国沿海爆炸后,会掀起恐怖的百米级巨浪,任何公事在这滔天巨浪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放射性的海水会涌入美国沿海的军事基地和工业区,给美国的海防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滔天巨浪

鹰酱的水下核试验

如果说毛熊的核鱼雷只是战略构想,那美国的水下核试验就能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了。

在冷战初期,各个国家对核管制较弱的时候,美国计划了一个名为十字路口行动(Operation Crossroads)的水下核爆实验。

该实验计划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三次核爆,第一次阿贝实验(Able)在海面大概160米高度引爆了一枚当量为23吨TNT当量的核弹,对于具体损坏数据枪花这里就不再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查询,枪花把爆炸效果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大家——现场的摄影图像。

▲Able实验现场画面

第二次实验叫做贝克实验(Baker),以一枚21吨当量的核弹在27米水深处爆炸。爆炸效果令人恐怖,位于爆炸中心的登陆舰直接被汽化,辐射粉尘沾染了目标区域所有靶舰,视觉效果更是宛如末日。

▲爆炸掀起的水墙


▲Baker实验现场摄影

爆炸区域造成大量生物死亡,活下来的生物也遭受大量辐射,甚至实验人员捕捞回的刺尾鱼因为大量辐射照射开始对外辐射X光。

▲捕捞回的刺尾鱼的X光图像

实验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迫使名为Chalrie实验的第三次核爆实验提前终止。

小结一下

核武器无疑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这从发明伊始便伴随着无数劫难的恶魔之力需要人类竭尽全力才能控制。菜刀始终是没有罪的,只是因为它出现在杀人者的手上。战争的善恶枪花也无力去评述,但是从它带给人类无穷苦难的角度,还是枪花经常说的那句话,惟愿世界和平。



枪与火花

如果在原子弹在海洋中爆炸,其伤害不亚于在陆地爆炸。首先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海洋中的动植物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大家都知道我国试射原子弹是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成功试射了第一颗原子弹。罗布泊是一片戈壁滩,周围一片荒芜,这样可以将原子弹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在海洋中爆炸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光和热会直接气化杀死靠近爆炸中心的动植物。然后是爆炸后产生的气浪与冲击波,在海洋中爆炸我们还不能忽视声音所带来的伤害。水与空气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更大,这也导致爆炸后所产生的能量传播的比在空气中快。爆炸中产生的气浪与冲击波会对深海的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团灭某一种动植物让它灭绝都是有可能的。因为深海有着巨大的海压,所以深海比较的平静水流缓慢。原子弹那种级别的冲击波可以说对深海是翻天覆地的。然后就是声音,爆炸时产生的声音会对爆炸中心以外数十公里的动物产生影响。


XuQi丶God

比基尼知道吗?三点式泳装为什么叫比基尼呢?因为那是一个太平洋上小岛的名字,为什用小岛命名呢?因为二战后美军在比基尼岛及其所属的马绍尔环礁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空中、水上、水下都有,当时对海洋和海岛环境造成一些破坏,现在生态环境已基本恢复,人类居住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问题。由于三点式泳装刚一出现其轰动效应被比喻为一次核爆,于是被称为比基尼。


惯性导航88761176

往海中投一枚原子弹会发生什么现象?我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不知道。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首先找一个洗脸盆,盆里装满水,然后在找一个鸡蛋那么大的石头,把石头使劲往盆里丢,得出的结果是水花四溅。石头都能让水盆里水,大量溅出,更何况是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了。



原子弹当量从上万吨到几千万吨不等,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核武器打击的国家,当时的日本,被核武器打击之后,伤亡惨重。


被核武器打击的日本


苏联时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款原子弹,其原子弹当量,有5000万吨。当时的苏联与美国正在冷战,苏联为了威慑美国,在新地岛,进行了原子弹试射。

苏联时期的原子弹

超级炸蛋在新地岛上空爆炸,爆炸的红火球半径有5000米,新地岛上面的冰川,完全被融化了,方圆几百公里之内寸草不生。不仅如此,苏联和美国的通迅系统,在几个小时之内,无全使用。

原子弹试射



原子弹在海中爆炸会引发海啸

原孑弹在空中爆炸威力就这么巨大,如果在海中爆炸,其威力和杀伤力,根本无法估计。如果世界爆发核战争,我想人类的文明,一定会回到原始社会。


烈热中的太阳

水下核试验,这已经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人类自从有了核武器,仿佛一直热衷对核武器的各种实验。地面,地下,太空,水底,都是实验场所。



1946年,美国十字路口行动中,在比基尼环礁水下爆炸了一颗2.3万吨当量的核弹。为了检测水下核爆对于战舰破坏。

在核弹引爆瞬间,一个高速膨胀的火球在引爆点出现,并在水下产生超音速的液压冲击波,将附近的船舰龙骨扯开。当水下冲击波向外扩散时,海水颜色随之变为深色,犹如海上石油油污。


而紧接在冲击波之后的海平面则即时变成一层白色。由于水的传声速度较空气快五倍之多,当冲击波在水下高速扩散时,后方海面即迅速染白,犹如一层白色薄面在海上高速向外延伸。

核爆1毫秒后,火球引发的气泡同时抵达海床及海平面。气泡在海床炸开一个直径9.1米乘以610米的大坑,并将海水雾化,以圆顶状喷上半空。核爆后一秒,气泡将直径150米范围内、共二百万吨海水及海沙喷上半空,并形成一道高1800米,直径610米的水柱。



此次爆炸只有2.3万吨当量,但确造成了比基尼环礁至今无法住人,虽然没了辐射层,但却大量污染海水。是想如果是现在几百万吨当量,上千万吨当量的核武器会是什么结果。所以目前国际禁止水下核试验!


良良引力波


答案:

1、沉到海底,把海洋众生物吓得要死;

2、爆炸造成污染,美人鱼类王国受到重大影响;

3、引发海啸,日本列岛滑向……海沟,日本沉没。

没答好!嘿嘿


往事如鄢

我想知道的人肯定不会多。单论直观现象,假设水下一百米处引爆千万吨级核弹,其温度可想而知,关键问题是庞大的热能瞬间气化的海水所造成的体积膨胀会在海里形成多大的冲击潮,毫无疑问最近的压力泄放还是在上方,于是会形成以爆炸中心为圆心的爆破源,掀起的浪有多大不知道,如果直接掀起20米以上的巨浪,加上压力泄放后形成的回流,估计直径百十海里内的万吨级舰船都要倒霉,这还不算冲击波产生的破坏力恐怕会直接掀翻体量不是太大的舰船。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到最后一步,不管是陆地还是大海,使用大杀器一定是有保留的,除非真的不共戴天,非要灭绝一方。


长空雄鹰46

首先要确定原子弹的威力和破坏力特别大

1.如果投在深海,不仅会引起一场地震或者海啸,其中核辐射和核污染会对周围的生物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和污染又会随着洋流的流动而扩散,造成的影响就越来越严重,会使很多生物出现畸形生长。

2.如果投在近海,一场海啸是难免的,强大的海啸势必对近海居民带来影响,会使海水倒灌,冲击力足够对近海居民造成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