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誤會“洗茶”了?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误会“洗茶”了?

今天我們來談談“洗茶”。

人們總喜歡在泡茶的第一泡時“洗茶”,可能由於三個因素:灰塵、農殘、心理作用。

我們所理解的“洗茶”就是把茶葉“洗一洗”。大概就和“洗菜”、“洗水果”一樣。

但不知你是否想過,其實茶葉不髒,主要是心理作用在作祟,讓你總覺得不洗茶就很難過。

關於灰塵:茶葉是衛生的如果你覺得茶葉上面沾滿了灰塵,那茶葉真的快哭了。

一是茶葉絕大部分生長在山區,雨量充沛,一般遠離工業區和鬧市。

二是茶葉的生長期短,在正常氣溫條件下從茶芽萌發到採摘,一芽一葉初展是10-15天左右,一芽二葉初展是15-20天。

三是鮮葉採摘主要是人工採摘,從茶樹的鮮葉採摘一直到成品,整個生產加工過程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標準,做到茶葉不落地。特別是名優茶,採製要求更加嚴格、精細。所以茶葉從生長、採摘到製茶的過程都是衛生的。

至於空氣中落到茶葉上的灰塵顆粒,我們在說話、吃飯,甚至呼吸時,都有一定量的灰塵進入身體,茶葉上的灰塵和這些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啦,用不著擔心。

關於農殘:茶葉是安全的

正規廠家的茶葉農殘會被嚴格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作為四大茶葉出口國之一,中國大陸的茶葉檢測標準是數量最多、門類最全的,檢測技術水平也是領先的。

我們來設想一個反人類場景:

小明想用苯醚甲環唑(茶樹的一種常用農藥)來害小紅,他根據施用規定量的最高濃度給茶樹施藥,且不顧別人阻攔,僅僅在施藥後間隔2天就喪心病狂地從萬千茶葉中精挑細選出農藥含量最最高的茶葉,採下來做成綠茶給小紅喝,這種反人類操作條件下,小紅需要一次性喝掉至少8.3升(以審評方式3g茶葉+150ml水計算)茶水,才有可能導致中毒。

而根據規定,噴藥後必須經過安全間隔期後採摘,這個安全期一般為7-10天,經過了安全期,農藥都消解得差不多了,所以一般情況下真的不用擔心正規渠道購買的茶葉裡的農殘....

既然茶葉不髒,那可就奇怪啦,“洗茶”究竟從何而來?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

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