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在茶圈,洗茶、潤茶、醒茶三者的關係似乎有點“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平時泡茶將第一泡倒掉,有人說這是洗茶,也有人說這是醒茶或者潤茶。他們三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一起跟十三夷來了解清楚!

關於洗茶

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記載:“第一煮水沸,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可見,早在唐宋時期,古人就開始有了“洗茶”。

唐宋時期的“洗茶”是將茶煮沸之後去掉第一泡的水沫,否則會味道不正。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到了明代,《茶譜·煎茶四要》中記載:“一、擇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熱湯洗茶葉,去其汙垢、冷氣,烹之則美;三、候湯;四、擇品。”

這個時期的“洗茶”,除了去除茶葉上的汙垢之外,還為了洗去茶葉的冷氣。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如今的《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對“洗茶”的解釋為: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

也就是說隨著時代變遷,“洗茶”發展演練成了三種作用:洗雜質、去冷氣、誘其味。

這樣,洗茶、潤茶、醒茶三者的關係就明朗了。

洗茶:洗雜質

洗茶顧名思義就是洗掉粘在茶葉上的雜質、汙漬,跟大家去飯店吃飯喜歡燙一下杯子、碗筷是一樣的道理。

茶葉從採摘到製成,經歷了多道工序,難免會夾雜些茶灰、塵埃等雜質,所以很多茶友都將“洗茶”作為一道必備的工序。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茶圈也有些“老茶鬼”發表了自己的經驗之談:

1名優紅茶、綠茶較為細嫩和乾淨,且不耐泡,洗茶反而會損失大量營養物質,影響茶滋味;

2大宗紅、綠茶、烏龍茶等洗一遍就很乾淨了,再多洗反而浪費;

3黑茶是緊壓茶,可以多洗幾遍,既是去除汙漬,也能充分醒茶。

最後要注意的是:洗茶的水溫不宜太高,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茶湯的滋味~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醒茶:去冷氣

剛加工完的茶葉火氣較大,一般都得儲存一段時間後才飲用。但是,因為儲存的原因,茶葉火氣雖消,又添冷氣,甚至還會有陳氣。這時候茶葉直接拿來沏泡飲用,滋味和香氣都不是最完美的。

所以要先用沸水去掉茶葉的生冷之氣,茶香就像甦醒了一樣,這便是“醒茶”之意。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普通茶類用沸水便可醒茶,但普洱茶還有另一種醒茶方式呢。

1生普要醒茶,就要在喝之前放在一個紫砂罐裡醒茶一星期左右;

2熟普的醒茶主要是去除堆味,尤其是年份在三年內的茶葉,渥堆氣比較重,醒茶的方式就是把茶餅整個撬開,放置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醒茶也並不是直接把茶暴露在流動的空氣環境下,還是要包著棉紙放在醒茶罐中的。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潤茶:誘其味

潤茶就是讓乾燥的茶葉受熱吸水,變得溼潤,形成葉片舒展的萌動狀態,讓茶內物質均勻滲透出來,使茶香更盡情散發。

相對於一些比較緊實的茶葉,如磚茶餅茶沱茶等,潤茶時會讓茶葉稍微泡上一小會,讓茶稍微解塊,在下一次沖泡的時候快速出味。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潤茶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時間不宜過長,散放的普洱茶一般潤茶3-5秒;緊壓的普洱,可潤茶5-10秒左右。

潤茶也可以不用刻意在頭兩泡上,也可以在前幾泡之中進行,邊泡邊飲,也就是“溫潤泡”,就是根據茶葉在泡具中的舒展度和浸出度,適當調整出湯時間,較鮮嫩的茶,出味快,出湯就要快些;較粗老的茶,茶質浸出慢,出湯也可以慢些。

洗茶、潤茶、醒茶有什麼關係?

隨著製茶工藝技術的精進,頭一泡洗乾淨汙垢已經顯得多餘,泡茶不可少的還是“醒茶”和“潤茶”,各位茶友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