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高音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sbwsw

你好,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先生曾说过:“唱高音实际上是一种休息,就像喝了一杯甜橘汁一样!”其实高音只要唱对了,唱好了,会感觉比中低声区唱的更舒服,就像是扔出去一条抛物线,从头顶甩出去以后你基本就不用怎么管了,声音会在气息上跟着惯性力量继续往前发声,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本世纪最伟大的男高音帕瓦罗蒂,被称为高音C之王,他的高音如洪钟般响亮结实,甚至能让听众听的酣畅淋漓。他之所以能将高音驾驭的如此完美,离不开其强大的气息支撑,以及关闭唱法的熟练运用。


你看歌唱家们唱歌的时候,一到最后一句高音,总喜欢把手伸开抖一下,身子往后顿一下,许多人觉得这是为了舞台表演需要,其实不然,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充分透露了他们唱高音的秘诀。他们在唱到最关键的那个高音时,之所以身体往后靠一下或者说顿一下,是为了把力量往腰上压下去,手抖动的姿势也是为了“给力”,给腰上抖出来一个力量。然而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在唱到高音时,不是往后靠,而是往上提,甚至有的人提着脚尖往上喊,这肯定是不对的。

歌唱家们在唱歌时,每一次迅速呼吸,都能瞬间把气息吸到腰腹部位,腰部一圈的肉肉都会因为充分吸气而张开,我经常让女学生扶着我的腰让他们看我吸气呼气时腰上的变化,那是很明显的起伏。吸好气以后,整个腰部膨胀开,然后绷着力量,像蹲厕所一样给腰上一个力量,让你肚子变结实变硬,不要软软的,就是这个对抗力量在歌唱中把你的声音一点一点推出来的,声音不能主动唱出来,必须把声音向腰上靠拢,让你的声音像是坐在气息上,声音被迫被气息推出来。


气息吸的很深的时候,你的整个歌唱腔体都会自动打开,胸腔会扩张开,喉位会变低,喉咙会因此有打开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寻找打哈欠的口腔状态,把内口充分打开,舌头平放微微抵着下牙,甚至舌头会呈轻微凹陷状,舌头中间会形成一个凹槽,软腭充分抬高,小舌头也提起来了(小舌头会随着音高的提升而提的越来越高)。口腔打开以后,就用这个状态唱a音,把声音向腰部气息上靠拢,弯腰或者坐着唱更能体会声音被气息推出来的感觉。

在歌唱过程中,尽量声音小一点,不要有任何嗓子喊的力量,到换声点附近开始尝试把声音唱的凹一点,关闭一点,不要太白,不要直冲冲的唱,不要感觉声音从嘴巴前面出来,而感觉声音是贴着脑袋后面往上唱的。


宋老师声乐学堂

我是男高音,我个人觉得最酣畅淋漓的不是唱高音时的感觉,而是从唱不高到唱高的过程让你酣畅淋漓。如果有一个名师一直教你,那你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老师教你的知识,那还是老师的。只有在上完课自己练习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摸索,试试这样唱,试试那样唱,最后你得出的经验和结果才是你自己的。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内部构造也不一样,所以老师能给你的是有限的,最了解你的就是你自己。


  • 对于高音戴玉强总说一句话“基础在中声区,高音是激情”。我觉得说的不无道理,就像盖楼一样,打好地基很重要。声乐也是这样,有的人会急于求成,趁着自己年轻嗓子好,在考试或比赛时选择过大的曲目。比如你是个20多岁年轻的声音,一定要唱《穿上戏袍》那种30岁的音色,或《冰凉的小手》High C那一定会出问题的。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伤了自己的好嗓子,而且还要从头开始,一首一首的艺术歌曲,不断磨合自己的技术。



  • 还有一点就是练习的时候不要怕破音,不能因为“好面子”而改变了内部正常的发声方法,那还不如不唱这个高音。帕瓦罗蒂曾经有一度也经常破音,他在自传里说,唱高音时有段时间总是很憋着,一不小心就憋破。但等到身体一切机能都成熟之后,就不会这样了。


  • 青年歌唱家石倚洁在采访中也谈到,他原来唱高音总是太靠后,在旅欧学习时老师让他往前唱,那时他也经常破音,但经过长期正确的练习,现在的高音很轻松。我发布的石倚洁19个High C就可以证明他虽然经过了失败,但他坚持到最后得到了好的结果。


我觉得声乐是值得一辈子去研究的事情,你每一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声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变化。慢慢来,就会成功的。


歌剧初体验

我是学声乐的。据我所知,声音越高,气息越沉,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你想让你的高音浑厚有力,越唱越高,那么就把气息使劲下沉。在这过程中,始终是腰部发力。如果,你是嗓子累,那你一定方法不对。至于声音的浑厚程度,那跟天生的嗓音条件也有关系。声音的控制其实是气息的控制,不在嗓子。


淡笔绘青春

最为一个经常唱高音c的人我可以告诉你唱高音是件可以自我陶醉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