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称10年内京东员工从16万减到8万,你认为有可能吗?

舛驰

您好!

个人观点,10年内京东从16万减到8万不太可能,时间是个坎,要完成这个目标,京东业务正常运营,平均每年京东要减8000人以上,而且没有新员工入职。

背景

这个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先生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零售商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的三个核心观点。

  • 未来京东,百分之百无人化运营,将是一家自动化运营的公司;

  • 充分利用AI技术可以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长,未来一天只要工作两、三个小时;

  • 十年内,京东员工将从现在的16万减少到8万

自动化运营

自动运营在互联网业务运营过程中,通常主体业务流程都是由程序自动执行完成的。自动化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必然路径。

京东自动化平台有,物流系统自动化运维平台,POP接口自动化等。

视觉检验

AI技术

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的手段实现的人类智能技术。京东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他的存储系统由8组穿梭车立库系统组成。

立体存储

分拣机器人

运输机器人

自动打包

机械手

无人机送货

京东如此成就,在已经布局的自动化和AI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京东不仅在物力,财力上投入大笔资金研发,还在人力上投入大量血本,2018年初,京东笼聚一大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重量级国际顶级专家。其中不凡有前美国微软雷德蒙德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及深度学习中心(DLTC)负责人何晓冬博士,担任AI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减少员工

京东员工从16万减少到8万在10年内,平均每年减少8000名,而且没有新入职。估计不太现实。1、首先京东的业务一直在扩大,不断创新,需要补充大量人才,这些人主要是更懂技术,更懂人工智能,更懂未来的HR,实现人力资源的快速变革。AI技术可以代替一部分人的劳动,主要是那些一线员工,贡献一般,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员工。

2、其次,减少员工是必然。京东16万员工,每年公司要缴纳60亿元人命币的保险和公积金,还有更多的税款。可是机器人不用这么多,性价比远超人类。生意人考虑的是利润,我们都能看懂,何止刘强东先生呢?

3、尽管京东目标是实现“无人公司”,一部分人会被人工智能代替掉,不是所有人都离开,只是岗位少了,角色变了。

优秀的人才,永远都是稀缺的。

启示

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反馈,顺手转发。我是高工,关注可以找到我哦。

高工

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职业的说法非常流行,事实上在某些行业已经成为现实。比如说金融风险评估人员这个职业就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具有效率高、准确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帮助相关金融科技企业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同样,在京东所在的电商行业,技术革命也在进行中,大数据、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京东以自营电商为主,从运营、技术到采购、物流、配送、客服均为自己的团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其中,很多重复性的低技术岗位都被可以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取代,比如分拣、基础运营、非创意设计性美工、部分配送员和货车司机等。甚至一些行政岗位也可能被取代,比如基础性HR、基础性会计等,通过SAAS产品就能替代。

通常,我们都比较好理解物流配送环节的无人化。毕竟平日里新闻对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的报道较多。而其他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如基础运营、基础美工、客服等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太理解,毕竟在目前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工作仍然不可或缺。但实际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的进展很快,以美工为例,在阿里推出人工智能设计产品鲁班,一秒钟可制作8000张海报。

今年京东也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莎士比亚系统,一秒能生成上千个文案,未来实现智能排版详情页。由于京东自营为主,日常的文案和设计工作繁重,因此莎士比亚对于京东的意义远大于鲁班对于阿里的意义。而相关的人工智能产品在京东的普及,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基础美工和运营的人数。

因此,刘强东说京东在十年内把现有的16万员工减少到8万是完全可能的。至于他的另两个观点则有些不太严谨:比如AI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长,未来只需要工作两三小时,这应该没有可能,因为AI是在技术方面提升工作效率,而工作时长是企业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当原工作时长因为AI缩短时,就是承担更多的工作以达到饱和。京东成为自动化运营的公司问题,但百分百无人也不现实,毕竟电商属于服务业,涉及到人而不是像制造业那样只针对物品。

有看到一些答主认为刘强东减员的发言有过河拆桥的嫌疑,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京东必须这么做。行业技术在不断进步,人力成本在逐步提高,京东不保持行业同步的话,其运营成本就是会高于其他对手,这将削弱京东的竞争力。表现在客户层面就是价格比别人高,届时京东的用户就会转投其他对手而大量流失。届时京东不是面临着减员8万的选择问题,而是企业16万员工的生存问题。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的,裁员并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在裁员过程中的做法是否公平公正,以及是否保障了被裁员工的合法权益。


蚂蚁虫

一个字,难。

京东人力投入最大的是京东物流,据统计,京东物流的从业人员超过了12万人。也就是说,京东物流占据了整个京东人力投入的75%以上。

如果要让京东实现16万到8万的变化,那么京东需要在京东物流上大刀阔斧的改革。

人工智能,机械化,确实可以帮助人类很好的完成很多重复性的劳作。

那么京东的物流主要分成哪几个环节呢?

1.干线运输;2.仓储;3.配送。

这三个环节中,最能够通过机械化减少人力投入的,主要还是仓储环节。

通过对货物的标准化仓储,通过机械臂或者其他机械化设备,完成自动的上架和下架。通过一些标准化的装载器具,实现无人化的装卸。

这样的话,我们整个仓库可以只需要1-2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仓库的高效作业了。

京东在全国应该布局了150个左右的仓库,我们就假设现在一个仓库减少20个人,全国可以减少3000人左右。

这个对于8万的目标,还是杯水车薪。

那么干线运输能够减少吗?

比较难,我们就算在短期实现了客车的无人驾驶,但是对于货车来说,还是不可能开放,毕竟危害程度不一样。

而且现在京东的干线运输大多都是委托第三方运输的,本来也不算是京东的员工。就算减少,也减不了太多。

最后,就是配送了,这个可以说是人力投入最大的部分了。京东物流的官网上数据显示,在全国有30万了末端网点。

我想这些末端网点大部分应该是加盟的吧,不然一个网点1个人,这都30万人了。

如果京东要发展,还想用技术手段来减少配送人员,这个可能性非常小,无人机配送毕竟只是一个噱头,要大批量运用几乎不可能。

所以,如果真要实现刘强东语言的8万人的削减,那么,把直营网点变为加盟网点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人工智能?现阶段不现实。

所以,理想很丰满,目标也很好,至于结果,看10年后吧。


会技术的葛大爷

刘强东裁员8万人,目前这已经是一个否命题,刘强东在世界零售商大会上所表达的意思,应该被大家误解了,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刘强东已经出来辟谣,题主的提问中,没有明确说明刘强东要裁员8万人,但意思是差不多的。就从这个可能性上的来说。

随着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发展,京东从宣布无界零售之后,就一直在发展智慧物流,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未来京东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也是必要的。未来京东的员工到底会不会减少,这其实就像刘强东所说的那样:在智能时代来临的时候,你的态度,你的变化在决定着你的未来。

说实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的不光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会对提高生产效率。就拿京东去年双十一之前推出的无人仓来说,无人仓的推出为京东双十一订单的打包、派送等前期各个环节提升了几十倍的效率,让京东双十一快递配送,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好的购物体验。

京东发展至今,是少不了京东员工的支持和辅助,要说京东未来会裁员八万,这是比较夸张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京东未来的发展是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不光是京东需要,阿里、腾讯是都需要的。当然,对京东员工的未来,刘强东还是有很好的憧憬,他希望未来充分利用AI技术可以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长,一天只需工作两、三个小时。

虽然刘强东已经承诺未来不会开除任何一名员工,但是京东的16万员工还是需要做好迎接因技术进步而带来的挑战。


小妖娆dd

刘强东是怎么考上人大的?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也能做京东领导?

大家尊重刘强东,是因为京东给了16万员工就业机会,给了16万员工一个家,给16万员工买五险一金,给16万员工县长的工资。

刘强东正是靠着这16万兄弟姐妹,才坐到今天这个位置,16万员工是想跟着刘强东把京东做大,做强,做好,过上好日子,才能给一家老小幸福。

刘强东却把京东当个人的,员工当佣人,以为可以做员工的主,只想与奶茶妹妹分享京东财富,完全不懂得感恩。

刘强东拿着16万兄弟姐妹打下的江山,不必要的去斗阿里,斗腾迅,斗苏宁,斗国美,斗当当,斗顺丰,斗一切看不顺眼的人,等于给自己挖坟。

这些公司财富加起来是京东的N倍,个个都是人精,真想踩死刘强东,就跟踩死一只小强一样容易。

现在京东因刘强东这张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马云挖京东侯毅做新零售,马化腾不投京东投拼多多,张近东与刘强东势不两立,国美,当当网老总与刘强东对着干,害得京东16万员工跟着受罪。

刘强东想逞能,逞强,完全可以带着奶茶妹妹离开京东,去过神仙日子,去评价人间是非恩怨,给京东加油。

现在被人收拾了,京东发展遇到困难,现金收入难于维持高增长,就打16万员工的主意,要从16万减到8万,利用技术,外包减少成本,良心何在?

16万员工加班加点干,才有今天京东的规模,16万员工没有股权,没有高工资,没有享受到高增长红利,还是拿着死工资过活,利益全被刘强东奶茶妹妹收割。

他俩住着大房子,坐着大飞机,拿着套现的一百多亿,过着神仙日子,还想着把16万员工,栽减到8万员工,是不是太过分了。

消费者不是因为刘强东,奶茶妹妹才上京东消费,而是看在16万京东员工,风里来雨里去送货上门才买京东的东西,才买京东的服务,才买京东的帐。

如果16员工变8万,京东的营业额也会下一半,这是事实,因为京东员工沒有一个是闲人,都是一人当两人用。


光芒万丈34957

与天猫淘宝不同,京东拥有自身的物流团队,包括仓库配送等等都能独自完成。正因为这样,京东物流板块人员也是非常之多,造成京东整体员工数量之大,根据刘强东在公开场合的发言,京东目前拥有16万员工。

京东目前内部已经上线AI系统,如以前写一篇文案可能需要好几天,而现在通过其内部研发的AI系统,只要输入关键词,分分钟就能生成不同风格的文案上千篇。

这件事看起来是技术革新,但背后代表着京东的人事变革,在无人化运营实施之后,京东的目标是要将减掉50%的员工,这就意味着将有一大波一线员工面临失业,那些贡献一般、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员工,毫无疑问地被淘汰。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变革,京东也一定会招募更懂技术、更懂人工智能、更懂未来的人才。


创业家

这不是有没有可能的问题,只要他想干就能办到的事!

这十年中会有太多太多的变化,我们就来简单的摆摆龙门阵吧!

1、十年后,会不会有新的企业掘起,而让京东业务大幅下滑呢,业务下滑就要裁人哦!


2、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会更广泛,以后很多靠人工完成的工作,有可能就是机器人去完成了,别说裁员一半,裁员3/4都是有可能的!

3、十年,京东老总也会老很多,打拼市场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可能下降,一个企业成长起来不易,但如果不注意创新,就有可能如他自己所说,十年内员工减少,经营规模也同步减少,这不是危言耸听,市场就是那么残酷,就跟以前红火的实体店一样,不就是受到了京东之类的网络经销商的强烈冲击吗!

4、事实上,刘强东说这话本身就应该是多重意思,他也意识到了不进就退的道理,他说到的裁员,最可能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要么是因为管理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裁员,要么就是企业进入衰败而裁员!

当然,我更愿意相信京东的业务大幅增加,而不要裁员,以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更多相关信息,欢迎观注了解!


搬起石头砸

地点(世界零售商大会)

人物(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事件(未来京东,100%实现无人化运营,京东将会成为一家自动化运营公司。未来利用AI智能技术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长,每天的时长将减少到三小时。未来十年,京东员工将从现在的16万减少到8万)

首先,100%实现无人化运营,成为全自动化运营公司,未来将工作时长减少到每天三小时。这样的说法我们只能"呵呵"了,能不能实现谁知道?未来的定义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其实都是空谈,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目标罢了。

未来十年,京东员工从16万减少到8万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这个问题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它是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所发展的一个方向。毕竟机器不用发工资,而且还可以不休息的工作。

而人工智能在京东已经得到了应用,比如京东最引以为傲的人工智能分拣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几乎可以做到零失误。在这一点上来说,人工已经完全不具备优势。被完全取代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京东还在推进无人配送系统,有的地方已经在进行无人送货车的试运行。或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就可以收到机器人说送来的货物。

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可替代性工作将会被机器人所替代,一些工作单一性的员工将会面临失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AI技术类人才将会得到更高的报酬。


问题小明

我认为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虽然彻底实现公司无人化运营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但是工作时间减少、员工人数减少还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因为AI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现的目的并不是玩具,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更高的工作效率。

目前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客服场景,早在2017年的天下网上大会金融分析论坛中,蚂蚁金服的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就曾表示,支付宝的自助智能客服解决问题的效率已经达到78%,而这一解决效率与人工客服相比高出3个百分点。

同时漆远表示未来AI技术最容易取代的工作就是那一类简单而重复的工作,不过这并不代表AI机器人永远无法取代那些负责而不重复的工作。律师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工作,今年年初美国就曾举行了一次顶级律师与AI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比赛,这些顶级律师中包括来自杜克大学法学院、斯坦福大学以及南加州大学的法学教授,比赛的项目是审查5项保密协议并指出其中30处法律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AI人工智能机器人用时26分钟,准确率达到95%;而这些顶级律师用时92分钟,准确率却低于AI机器人,只有85%。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被认为不会取代律师的工作,反而能够帮助律师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也似乎也意味着想要成为律师会有更高的入行门槛。

同样被认为铁饭碗的还有会计,不过去年年底普华永道等公司就相继推出了财务机器人,与人工会计相比,一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大约等于2-5个人工会计,而且AI机器人可以7x24小时不停止工作,在准确率方面对于人工会计也是一项挑战,人工会计平均每100个任务会有2-5个错误,但是财务机器人的准确率几乎是100%。

所以我认为刘强东的“无人化运营”说法有可能变为现实,只不过需要很长时间,而目前能够解决的就是帮助人工提升效率,而工作时间缩短以及裁员的可能性我认为十年之内的期限应该可以实现。


羽度非凡

刘强东又放狠话了,他表示未来京东,百分之百无人化运营,未来的京东将是一家自动化运营的公司,公司将充分利用AI技术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间,十年内京东员工将从现在的16万人减少到8万人!

刘强东这句话的可信度有多高,咱们现在不得而知,搞不好也只是说给投资人听..毕竟减少50%的员工,可以省不少钱啊..投资人最喜欢看到“减人增效赚钱”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AI技术在未来将会越来越普遍,那些一线员工,贡献一般、价值不高、重复性强、可替代性的员工,毫无疑问将会“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