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伏龙芝对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有何贡献?

神马也有走神的时候

伏龙芝活的传奇,死的离奇。苏联红军第一大牛,40岁死的不明不白。伏龙芝只用了9年的时间,从入门搞军事,做到了苏联红军一把手。这个能力只能用天才概括。从晋升速度上看,比火箭很快,看他的简历,能让全世界99.9%的将领看哭。

图一:伏龙芝文武双全,算是奇才。

对于苏联红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能打,二是能写,三是能建队伍。

伏龙芝主要的军事生涯时间非常短,集中在1916-1925年间。1916年开始当卧底,在沙俄军队中闹革命搞策反,两年后,当上了集团军一把手,又过了一年,当上了方面军一把手。伏龙芝的晋升是靠战功说话的,拼的不光是颜值,主是要实力。可以说,他是苏联红军早期最能打的将领之一。伏龙芝善于进攻,尤其善于正面少量兵力牵制,两翼集中优势主力突击。1919年把高尔察克揍出翔,1920年解放克里木半岛都是用这个法子。

图二:伏龙芝拉队伍是一把好手。

列宁当然不会重用只会打仗的武夫。伏龙芝文武双全,苏联红军起家时一穷二白,根本没什么军事理论,更不用说什么战略战役教程,全都是野路子。伏龙芝从1921年起写了一大批军事学术著作,一手奠定了苏联红军的军事理论基础。不管以后打仗能不能赢,最起码在战场上人手一本红宝书。可惜的是伏龙芝的军事理论被曲解了,他死后,苏联红军只记得“进攻才是取胜的法宝”,忘记他说过,防御跟进攻同等重要。

图三:二战苏联第一名将朱可夫就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伏龙芝非常善于拉队伍,早期就能从乡下拉来2000人的军队支援十月革命,而在苏联红军成型后,又大力吸收原沙皇军官提高部队作战水平,还大力支持军队院校建设。伏龙芝军事学院培养了无数优秀将领。

不知是天妒英才,还是人妒英才,伏龙芝死时才40岁,死因是斯大林让他做了一场根本不必要做的手术。伏龙芝死得太早,没有机会继续领导苏联红军搞机械化建设。


厉兵

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1885.2.2~1925.10.31)是苏维埃国家卓越的红军统帅和军事理论家,苏联武装力量的组织者和创建者。是一代传奇的军事天才。

伏龙芝1904年在彼得堡工学院上学时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逐渐崭露头角,受列宁启发开始研究军事。并有意识加强工农群众的军事训练。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率领由纺织工人和革命士兵组成的2000人的队伍,武力支援。1918年8月,他正式被任命雅罗斯拉夫军区的军事委员,同时12月,升任为第4军司令员。

1919年春,盘距在西伯利亚的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以20万兵力越过乌拉尔山向莫斯科推进时,伏龙芝组织起高尔察克的反攻。1919年8月,他又改任土耳克斯坦战线司令部,肃清了当时的反革命武装。

1920年9月,根据列宁的提议,伏龙芝被任命为重建的南方面军司令,击退了弗兰格尔军队对顿巴斯的进犯,使北塔夫里亚之敌惨遭失败。同年11月解放了克里木全境。在这次战役中,伏龙芝把正面和翼侧突击同强渡江河障碍——锡瓦什湖结合起来,突破了敌人坚固设防和预有准备的防线。粉碎弗兰格尔军队是伏龙芝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战绩之一。列宁在高度评价此次战役说,“我们彻底地、坚决地、非常迅速地打败了弗兰格尔,这个胜利是红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苏维埃政府授予他-把带有"人民英雄"题词的军刀。

1920~1924年伏龙芝任驻乌克兰特派员,指挥乌克兰和克里木武装部队。1922年1月代表乌克兰和土耳其签署友好条约。1924年3月伏龙芝被任命为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副陆海军人民委员,4月兼任工农红军参谋长和军事学院(今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

1925年1月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2月起兼任劳动国防委员会委员。1924~1925年军事改革是在伏龙芝领导下制定和实施的。这次改革是建设苏联武装力量和加强国防的重要环节。1925年1月,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军、海军人民委员。

伏龙芝在发展苏联军事科学和军事学术——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等方面做出很巨大贡献,在经济困难建设军队时期,提出常备军和民兵相结合制度。在不削弱国防情况下,红军从原有的550万裁减到56.2万。

1925年10月,伏龙芝不幸逝世,年仅40岁。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会将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更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该学院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现已并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刘伯承、左权、刘亚楼等将帅都曾经在此就读。

我是且听风吟品鉴历史,欢迎留言发表见解,或评论转发,深表谢意!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

从世界四大军事学院之一“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命名就能看出来,伏龙芝绝对是前苏联武装力量以及军事理论建设的鼻祖。

苏军元帅和一系列著名军事将领,如朱可夫、崔可夫、沃罗诺夫等均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另外该军事学院还专门开设了东方班,我们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都曾在伏龙芝进修。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军事理论体系或多或少都还留有伏龙芝的身影。

就如同列宁缔造了布尔什维克一样,伏龙芝缔造了前苏联红军的军事理论体系。

得益于列宁的启发,伏龙芝早年专注于带领工人进行武装训练。在反对外国干涉的军事斗争中,他表现出了超强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克里木一役,面对占据天时地利、防御坚固的叛军,他出奇兵,带领部队强度海峡,一举击溃该处守军。铸就了“红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伏龙芝年仅40岁就因手术英年早逝,留下了巨大的谜团。

一代枭雄任凭雨打风吹去,是非功过只留后人评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