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丢掉了自己的风骨?

龚钰璟

不邀自來答。我是天長水秋,歷史問答達人。

題主問:中国文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丢掉了自己的风骨?

先確認下那些人是文人?個人以為所有的讀書人均可称之为文人。

再確認下什麽是風骨?指做人刚正的气概;行文作詩則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從什麽時候開始中國文人丟掉了風骨?

1.汉代以前,文人保有風骨。不管有行無行都基本上能表达自己,那时候的文人是自由的,可以学各种思想,可以練各種技能。到漢武帝的時候聽從董仲舒的意見,有了后人总结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文人的学习传承内容範圍開始變小。



2.魏晉南北朝是對歷史的一次反動。动荡的社会使得文人無所適從,那就表现自己,於是風骨來了。

3.隋唐時期因为社会发展,对文人的要求達到比較寬松的狀態,儒家思想的影響已有顯現。并未影响到文人的风骨,他们还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可以対皇帝嬉笑怒駡。可以表达自己的世界,只是这世界越来越小。

4.有宋一代是文人的天堂,也是文人文人失去風骨漸漸墮入地獄的開端。理學興起。

5.元朝大臣家奴化,使得文人的風骨幾乎丧失殆尽。明朝的廷杖打掉了文人的外衣,清朝的文字狱才是文人的煉獄。偶尔有一两个顾炎武就已經證明转统意义上的文人有风骨的文人还没死绝。儘管文人的社會角色社會地位已經遠非從前,但是還有文人在呢。



6.写到这里,有點不想繼續寫了。😦會不會是一個陷阱?我也沒有啥風骨噢。

真正讓文人失去風骨的是那場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陽謀運動,和随之而来的浩劫。所有有风骨的不是死于第一場,就是死于第二場。寫著寫著感覺後背發冷。

文人不是自己想丟掉風骨,是其生存環境不允許有风骨。为了活着,風骨又算得了什么呢?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都已经过去,還是要看的長遠一點。有无骨气不都得活着吗😊想那么多干嘛!


天长水秋

中国风骨的丧失与皇帝专制逐渐加强是成正比的,其中还有几个重要里程碑事件!

首先夏商周采用的是封建制度,封邦建国,尤其是西周,礼仪采用周礼,政治采用封建制,诸侯国有自己的地盘,自己在进行分封,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也要讲究礼仪,不是像后世那样上级只有居高临下的份 。“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现一种奴颜婢膝,而是一种各司其政 达到一种和谐互不侵犯的关系。而这个时候君臣之间都采用跪坐礼。

古人‘席地而坐’,就是跪坐,又叫正坐,这是一种双膝着地的坐姿。从先秦到五代,跪都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行跪礼,如站立时行揖礼。但那时相互叩拜是对等的,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君王与百官也平等,都采用跪坐姿势见面,只分主次、并不分高下。除非祭拜天地祖宗,才是单方面的拜叩,那也是因为,天地和死人是无法还礼的。

而此时的文人士大夫和天子还是相互尊重的,天子需要大臣们辅助治理国家,而大臣也需要天子的封赏,在此期间还发生比如伊尹放逐太甲,周公和召公共和的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礼乐崩坏,战争频繁,但是各国都需要人才,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诸侯和人才之间都是双向选择,因此大家的地位相对平等!

这个时候的人还是很有操守的,史官记载史实被杀,其兄弟前仆后继继续如实记载,真相比生命重要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自称皇帝,建立了专制制度,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还发生了焚书坑儒这样的恶劣的事件!

总体来说,宋以前的君臣关系还是相对和谐的,唐以前选官使用的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些都依赖文人的名声和学识,基本上很倾向于双向选择。

隋唐以后,选官制采用了科举制,主动权就掌握到了皇帝的手中,读书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能不能改变命运,能不能有荣华富贵,都是皇帝说了算!文人的风骨也就逐渐在丧失。

此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高桌子高板凳传入到中国,并且逐渐流行开来。

人们又开始改变席地而坐的习惯,使用了高椅子,宋朝有一个重要的事件,表明,君臣之间的不平等开始加大!宋以前在上朝的时候,大家都是,坐着的。

但是这个规矩比宋太祖改变了,他把大臣们的座位撤掉,以后上朝大臣们就只能站着了,这也就形成了一个规矩!

君臣之间相见的作揖礼变成下跪是在元朝,耶律楚材为了表现尊贵有别,让蒙古贵族都是双膝下跪朝拜皇帝,而这也从此成为了定例!

明朝更加夸张,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不杀是大夫的。樱桃不但杀,还采用屏障的方式来责罚文臣,这是对读书人的羞辱!

而廷杖打文臣也打断了国人的脊梁骨,导致明朝灭亡的时候,没有几个大臣殉国的!

清朝大臣们的地位降到了极点,不论是满臣还是汉臣都以自称奴才为荣,中国人的风骨也就丧失殆尽

以上说的都是绝大多数人,也有少数人保持着自己的风骨,比如明朝的于谦,还有海瑞!但是这些都是凤毛麟角了!

历史百家争鸣

没见对题目的解释。文人是个什么人?风骨是个什么骨?

一般理解的文人,是指读过书并能写文章的人。这个理解的依据是科举。科举就是选择这样的人,由于有科举标准,乡试中了,筛选出少数读书人的第一步。古时通过了乡试,可以称为文人。

有人说读过书的人都可以称为文人,这不对,书有文理之分,即使古代清一色文科生,读过书但没能通过乡试,这样的人只能称之为识字不被认可为文人。

现在理解文人一词,实际指少数靠写文章过生活的人。

风骨一词也要说清楚。

古代理解是文章的正义感和修辞(华丽辞藻)二合一。也就是文人的风骨,是通过文章表现出来。

现代人在修辞方面难以超过古人,一是不讲究文章格式韵律,二是就那么些字词,颠来倒去都被用烂了,平铺直叙口语化成了当今文章的基本表达。

现代人谈文章的风骨,修辞撇一边,剩下用真话讲道理的正义感,也就是讲真话,说道理。

古代能传下来的文章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阐述道理讲真话,一个是行文优美。纯文学与史学估计五五开。现代人更多接触的是文中有史,史中有文。几千年历史绵延不绝,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特色,整朝代只有马屁文不说真话的没有,有少许流传下来,基本都成反面。

以此推论,中国古代文人整体上没有丢失风骨。御用文人编史书的多,即使胡编,后人也会更正,因此,现在能读到古代的有失风骨的文章极少,原因在于,不说真话难以获得大多数人认可,同时,没有风骨的文章被淘掉了。

每个时期,其实是真正有风骨的文人少,也就是能说清道理,讲真话的少,但能留存的却是说真话的多,这到值得今人深思。


布衣吴新建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焚书坑儒那时候开始,中国的文人便开始丢掉自己的风骨。


遥想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诸子思想至今仍耀耀生辉。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为底层人民争福利,奔走各国四处呼吁止戈;法家为求国泰民安,主张“以法治国”,法不责众,不分亲疏贵贱,诸侯与庶民同罪,一律以法治之;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孔孟之道影响中国数千年,至今仍被人无比推崇;还有纵横家的“合纵连横”,兵家的“军事理论”,阴阳家的“阴阳五行”等等。


先秦时代的文人,均是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而不惜死,哪像后世文人以“功名利禄”为毕生追求。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文人便不敢随便写东西,发布自己的政见和治国方略,学会了三缄其口,学会了沉默和隐忍。


到了汉朝,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文人风骨再次遭到践踏,诸子百家以儒家马首是瞻,除了儒家学派的文人遵循并且发扬光大孔孟之道,其他派系逐渐淡出,以至于后世的文人只有儒家一脉,拜孔子画像,尊其为文人祖师爷。


而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根本就没有文人说话的份,更别谈什么文人风骨了,像“建安七子、王谢”之流,简直是对文人最大的嘲讽,他们顶多就是豪门望族的翘楚,算不得有文人风骨,如果这些人出身在底层,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文人最风光的时期,因为只有豪门望族才出得了文人。


尔后,隋朝出,科举制兴起,文人阶层发生变化,但此时的文人也没有任何风骨可言。直至到了“唐朝”,天下局势已经太平,出现了“贞观、开元”两大盛世。也是唐朝时期,文人开始重新找回文人风骨,魏征敢于发出“君舟民水”的谏言,李白敢说“天子呼来不上船”,散文家开始活跃,文人再次追求自己的风骨,不上朝也要忧国忧民。


其后,宋朝出,理学兴起,文人此时已经没风骨可言了,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斯文败类,以理杀人。再其后,明清两朝的文人都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也没啥风骨可言,但是出现了极为另类的不满统治者,这些文人是有风骨的,他们抨击封建社会,以戏曲、小说等方法展现自己的抗争。


清朝则更不堪了,文字狱让文人的风骨彻底失去。


到了现代,文人这个词基本销声匿迹了,现在,没有人称自己是文人,因为文人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迂腐、封建、死板……这样一来,谁还敢说什么文人风骨?连文人都是个骂人的词。


文沛先生

在中国古代,文人这个群体很特殊,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代表着社会良知,承载社会希冀。所谓武将打天下,文臣治天下,正是文臣才能以民为本,安抚立命,所以自古文人多有傲骨,嫉恶如仇,视钱财如粪土,此被称为风骨。要说文人生活的最好时代就是宋朝,整个社会尊重文人,敬仰知识分子。可惜就是打压武将过于严厉,导致外患严重。

文人的风骨主要体现在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势的蔑视。楚国屈原悲愤之余沉江被后世纪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被后世称颂,文天祥不愿投降残暴的蒙元而慷慨赴死。所以,自古文人都为了理想、信念、家国,都能舍生取义。

然而明朝期间,大兴文字狱,特务遍布天下,锦衣卫、东厂西厂等阉官横行,文人稍有言语不慎就被诛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当时姚广孝对朱棣说,打下应天府,绝不可杀方孝孺。朱棣成功后,曾试图说服方孝孺投降,为其效命。但方孝孺宁死不降,还大骂朱棣是燕贼。朱棣一气之下,诛灭方孝孺十族,除了方家九族,还把方孝孺的朋友全部诛杀。正是明朝对知识分子的大肆屠杀,造成了文人风骨全无,一个个苟活于世,而且低声下气,甚至摇尾谄媚。自明之后,多出汉奸,皆因文人已在精神上被阉割,为了苟活摇尾乞怜,多数成了墙头草,见风使舵,谁强倒向谁。到了清朝,更是要求易服剃发,文人更是被挫击的毫无傲骨,只有一身软骨、媚骨。


长安那片月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人风骨?

以我的理解,文人风骨就是,一个文人在人格和思想上要始终保持独立,面对权贵,不屈躬卑膝,不阿谀奉承。面对同行,没有文人相轻,互相抵毁的那种恶习。面对普通人,不清高不孤傲,有一颗博爱和悲悯之心。并且,品行高尚,具有崇高的民族大义精神,要有抱负国家和民族的信仰。



从先秦百家争鸣以来,文人士大夫在社会磨励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思想,涌现出了一大批有骨气的仁人志士。到魏晋南北朝时,文人的骨气上升到了顶点。

比如,陶渊明为了尊严和自由,“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去隐居终南山过简朴生活;阮籍、嵇康、山涛等人号称“竹林七贤”,对朝廷大失所望,抱负无以实现,同样选择不做走狗,隐居在竹林中饮酒高歌,自由自在,更是保持了自己人格的独立。

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推出后,可以说,把文人身上的骨气给阉割了。



许多文人为了在仕途上达到目的,获得名利和地位,完全不顾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人,随时随地在权贵面前摇尾巴,讨骨头吃。面对主子,常常点头哈腰,满脸堆笑,把马屁拍尽,生怕主子不高兴了,被扫地出门。

虽然唐朝依然有李白这样的硬骨头,但代表不了文人骨气整体的坠落。

从宋元明清,一直到解放前,历史上出现了多少卖国贼。绝大多数卖国贼都由文人扮演,他们跟敌人串通一气,残害同胞,罪不可赦。他们把几千年来,经过一代代文人志士建立起来的文人骨气全丢弃了,让人心寒。


鸿鹄迎罡

中国的文人丢掉自己的风骨是在儒学盛起的时候,也就是汉武帝利用董仲舒这个大儒学者开始。

本来儒学派所尊的孔子就是一个把毕生的精力放在各诸侯王身上,欲利用他们来推行他们的主张,没想到的是根本没有那个诸侯买他的的帐。却给自己落下了一个“钻后门”以及“拍马屁”等名声。

但是,后来孔子是看清了这一社会时势的。但是他所培养的后人还是坚持不懈的奉行拍马屁的努力,终于在董仲舒这个大儒的身上出现了奇迹,并获得了成功。从这以后,儒学派就一直采用这一技俩。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文人都是在儒学的环境下培养的,多数人遵从儒学的风格特点,为了追求成名和光宗耀祖,只有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原则,走孔子未能成功之路,与皇家勾结在一起。

一个为了私利的文人,何来自己的风骨呢?在他们眼里“保持风骨”只是给自己找不痛快罢了。


上坪农夫

就近代而言,先别说什么风骨,单讲讲文人是什么时候灭绝的,如果说那批人还能称之为文人的话。这场灭绝之旅始于1955年胡风案,当时勾连甚广,人人避无可避,为自保而不惜相互攻陷,可谓丑态百出,连一丝良知羞耻也无,谈何风骨!可笑的是摇尾咬胜的一方在57年又被一群更会摇尾更会咬人的一方咬死,,更为可笑的是到了66年,不管你多么会摇尾多会咬人最后全部一网打尽,最终胜出者是一个流氓叫姚文元!当然那个时代的文人有几种聪明跑得快的如胡适流,留下的要不就是犯幼稚病的糊涂蛋,以为遇到明主,如老舍类,要不就是有点背景水平二流的投机分子,如柳亚子类,经过这几场驱狼咬兔逼猴杀鸡的游戏,中国的文人被分批赶入角斗场,为了生存进行了最丑陋无耻的自相残杀,最后玉石全废!,也将人性的邪恶与阴暗在无比高尚的口号中发挥到极至!中国文人从此绝迹!随之而来的是理所当然的坠落愚味矮化去智化低俗化,,


徐波204604983

这个问法本身就没有极其风骨。

首先我们看一下,文人风骨怎么形成的,有一个基本可以确认的事情是,文人的风骨,是与绝对权威成反比的,所以我们发现最早说风骨的时候,是春秋战国,为什么是那时候?因为那时候是所谓文人阶层的独立,也就是士的解放。本身士是有自己的田地或者家产的,但是因为春秋战国的格局,士的基础资源被剥夺,于是只能靠着自己的能力,才气混饭吃,但是这时候,大家还有那种“我祖辈如何如何云云”的回忆啊,于是还是有讲道德,讲仁义的基础精神设施的,当然,那时候因为政权分割,没有人能强制士为自己服务,只能让“士为知己者死”,所以有孟尝君,有四公子,注意,无情的说,这时候不是文人有风骨,而是当时的环境允许文人有风骨

后来我们再聊聊魏晋风骨,大家经常说魏晋风骨是因为统治黑暗,不知明日死活,不如过好今日,所以有风骨。这种说法难免美化文人的气质。实际情况,我认为刚好相反,魏晋的问题,在于大豪族之间的争斗,不知道哪天谁做皇帝,秩序并不那么好,才有了文人风骨的空间,因为这时候,谁死了,谁就有出名的可能性,不存在死了几十万文人没人知道的情况,换句话说,当文人之间有一种出名方式,哪怕是死了就能出名,这也会有人趋之若鹜的

然后我们看看明朝,明朝的文人是典型的不怕死,怼皇上,慢公卿,为什么?因为一样的,活着没盼头,死了成名臣。

这里有一个要点,我们的文化基本是拿命不当命的,说好听的是我以我血荐轩辕,说不好听的就是从来没有尊重过,承认过人的生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大义,用情感逼你而死。这一点,你自愿的叫牺牲。所以在这个文化基础下,文人只要死了能宣传,(有预期)能被他人知晓,那他的风骨也会体现

但是我们发现清朝,通过各种权威的强化,文人死了也没有好名气(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活着的时候文字也无法表达个性,自然就没有了风骨。

明白了吧,文人的风骨根因,在于有没有一种通道,能让他达成自我实现的预期,哪怕是死,但是如果连死都没法让他达成预期,他自然就没有风骨,这是自然选择。

下面说说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风骨,因为有风骨的问法应该是,是什么原因,让文人丧失了自己的风骨。(文人自己是弄不掉自己的风骨的,长不出来才是根本)


沐雨纵横众神聊斋

宋时文人风骨,大至以胸怀天下,心系黎民为正道,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名句可以看出端倪,但自宋之后,文人再无此等胸怀气魄。为何呢,因为统治者不允许。元代近百年,文人与娼妓一般,被统治者划为贱民,所谓“臭老九”就是从那时开始叫的。到明朝,以八股开科取士,进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统治者对文人也无相应的尊重,被当众脱了打屁股这种被以前文人当成极大羞辱的事在明朝甚至成为一种光荣,可见文人风骨已经蜕变,变成一种犬儒状态。清朝更不用说,以天下万姓为奴,乾隆朝更是大兴文字狱,识字之人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生命权都得不到保障,有何风骨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