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川家康“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

杨若枫

七师弟是政治学研究生毕业,这里就只能显显丑抛转引玉。

判断一个政治人物的政治理念,我们应着重于其个人性质及其生活背景。

那么我们说说德川家康,德川时期是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的特征就是日本天皇的王权旁落,而作为辅政的幕府势力因垄断了军权或者军事能力强势从而垄断了政治。德川主要的功绩,是灭掉了丰臣式的武装力量实现了大一统的日本群岛,而丰臣秀吉,及其之后的集团,恰恰就是农民武装。

德川的思想中体现了比较典型的士族政治理念和封建专制统治理念,这一理念与商君书中的弱民思想,不谋而合,而商君书则一直作为千百年封建专制帝王心术外用儒家内用法家的不二法则。其中,弱民思想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文化和知识素养不高的农民阶层,在生活量提高或者生活比较富裕的时刻,会产生逆反心态和惰性,在政治理念的构建之中,不仅仅是商君,西方的霍布斯和马基雅维利等思想家,也纷纷提到了这一现象。现实当中也有对照,比如美国黑人群体就相对来说会成为犯罪的高发群体,因此也产生了世界闻名的布鲁克林区,哈林区等等,巴西的贫民窟,印度的贫民窟,也有相似概念。


此处德川家康提出的是统治中的概念,也就是说保持农民阶层的忙碌性有利于更多的稳定,这既是他学习国内外政治思想的结果,可能也是他持续研究丰臣秀吉农民起义团体的实战经验,至于这样的思想究竟如何,那么七师弟说,思想不论对错。


但是这一思想的局限性,在当前,已经非常明显了,首先是世界格局已经改变,这种改变国际关系之中叫做性质型改变,也就是说在国际结构之中,大部分已经是民主现代化国家,很少还有封建国家,即使我们知道的封建国家,大都也都是形式上的,专制国家的时代的,是一去不复返了。而且在当前的国家结构之中,国防和军事力量都已经纷纷职业化了 ,农民阶层揭竿而起进行武装军事起义的可能性也不高了,最多就是类似韩国或者美国式的抗议,毕竟农民的政治时间成本非常高,在务农的基础上,没有太多时间参与政治。


所以当前的权力阶层应该考虑更多的是治理理念,尤其是类似美英法等一体化程度非常高,开放程度世界前列的国家,如何实现多民族,多文化,多族群,跨国界的有效多元治理,才是现在政治思想讨论和探索的关键。


七师弟

和商鞅的御民五术异曲同工。

1愚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辱民:一无自尊自信;二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五皆不灵,杀之。


PaaPaaPaaa

日本人是中国文化的好学生。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农为本是中日统治阶级的基本国策,农民是国家的主要被统治阶级,处理好三农问题是政府执政成败的关键所在!

1.国家与人民(农民)的关系问题。这是原则性问题,决定了政府的施政方针政策。

总原则:国家与人民是对立的,国强则民弱,民弱则国强。《商君书》


为什么国家与人民是对立的?

“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压迫,求告无门或民不聊生,抵抗之术,大则作乱。而易姓受命(换个人坐皇帝),视若故常,成王败寇。汉高祖明太祖,皆起无赖,昨日盗贼,今日帝王。”《李鸿章传》梁启超著,内容有简化,意思相同。

2.德川家康“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

鲍鹏山教授解读《商君书》如下:



民弱则国强,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1)国家只需要一种国民,即耕战之民。平时生产,战时打仗。

(2)壹赏壹罚,只奖赏对耕战有贡献之民。实现个人价值或者改变个人命运的途径,只有通过耕战来实现,后来的科举制度也是这个思路。

(3)壹教,只提供一种教育,洗脑大法,不许想其他没用的事情,做一个只懂得耕战的机器人。

(5)以弱民去掉强民,以奸驭良。强民指有好体魄或者新思想的文化人。剩下弱民和奸民容易统治。如果以强民去强民,剩下强民,还是不好管理。

以上,都是别人说的,我就是搬砖的。


无名之地

看到这句话我又想到了兔子的故事:

兔子月薪5千,打算用20万建一个窝。

狼不允许,说私自建就是违章建筑,只允许向王八买。

王八是搞房地产的,先用20万贿赂狼取得开发权,再用50万元向狼买这块地,投资10万元把兔子窝盖好,向兔子要价200万元。

兔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向狐狸借200万元,连本带利300万,20年还清,

兔子全家二十年给狐狸打工。

狼、狐狸、王八都挣了钱,只有兔子亏,连孩子也不敢生了。

兔子越来越少,狼觉得这样下去大家没肉吃,于是调控。

狼显得非常重视兔窝价格太贵的问题,研究部署了遏制兔窝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最后认定兔窝价格卖得太高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兔子买了兔窝后自己不住而进行倒卖所致。

于是狼规定:兔子买了兔窝5年内卖了的,要向狼交纳营业税。

结果兔窝价格没降下来,狼却发了大财。

狼又对狐狸说:只借钱给首先交了更多钱的兔子,并提高高利贷的利息,多买兔子窝的不借,全交现钱。

这样狐狸在兔子的购窝过程中也发了财。

王八借着兔窝价格上涨的行情,以更高的价格向狼买地,并转嫁到兔窝价格上,再加价后卖给兔子。

看到狼辛苦地为自己操劳,兔子很感谢狼,但还是发现兔窝价格越来越贵。

狼说:这事挺复杂,还真不太好办,不过兔子们放心,我们将继续调控,可以向已经有兔窝的兔子征收兔窝税┉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不管是谁说的确实是统治者的至理名言!

自商鞅之后,东亚的封建政权都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日本也不例外。统治者以仁义道德的形式来实行法家的帝王心术稳定自己的政权。商鞅真是个天才,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就是心太黑,把人当做牲畜一样驯养和对待。商鞅最著名的理论是驭民五术:愚民:统一思想。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辱民:一无自尊自信;二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皆不灵,杀之。日本人学的是中国文化,得了精髓!!!!

西方国家现在制造业不景气原因就是国家福利太好,宁可拿救济金都不去当工人!

看看现在:国家用教育限制你0-25岁,25年。国家用房价,生育控制你25-40岁,15年。国家用思想,伦理,道德,限制你40-60,20年。国家用养老,保险,政策,控制你最后60-80,20年。如果还有多余的,你可以自己控制自己了,比如上吊,喝药,跳楼,等等等等……。是不是:驭民五术!

其实企业也一样!过得太好就不想干活,不好控制管理(看看华为任正非批评华为三十多岁赚高薪的员工),过得太差无法生存就造反,半死不活最好!

一个公司也是如此:让20%的人赚到钱,其中5-10%左右赚大钱,其他人只要饿不死就行,这样的薪酬结构可以让生产效能最大化,因为10-20%的人能激励其他人超时,玩命的工作,如果有有人反抗不服就用20%作为他们不够努力的证据打回去!

工资太高员工混日子,工资太低留不住人或者员工造反,20%赚钱,80%多数(相当于农民)半死不活生产效率最高!

其实不管是统治者还是公司管理者或者是领导,为什么要用这一套管理方法呢?归根到底都是人类自己的弱点决定的,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闲惹事非”。所以人有懒惰之心,人有贪婪之心,人有是非之心,人无完人,如果大家都是圣人,也用不着这样了!


世界历史百科

自商鞅之后,东亚的封建政权都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日本也不例外。统治者以仁义道德的形式来实行法家的帝王心术稳定自己的政权。

商鞅真是个天才,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就是心太黑,把人当做牲畜一样驯养和对待。商鞅最著名的理论是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德川家康的这句话深得商鞅的驭民五术的精髓,涵盖了弱民、疲民、辱民和贫民四民主义。

贫民,德川幕府让农民耕田织布发展生产,但又把农民大部分的收入通过税收转移到国家手中,仅留一些勉强能维持生存的粮食。

疲民,农民种了粮食却被德川幕府征走,为了养活一家大小和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日不出就作,日落了还不息,终日忙忙碌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国家之事。

辱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看到千金小姐,达官贵人都自惭形秽,敬而远之。

弱民,农民没有了财产,没有了时间精力,没有了自尊自信,从物质和精神上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根基,不得不依赖德川幕府的恩典和教化,就像被驯养的家畜依赖主人一样。

然而春秋时期的老子早已看透了这一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历史观

在没有进入正题以前,我们先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祖先用智慧给我们留下的几个经典谚语:

一、“六分醉、七分饱、八分待人刚刚好”;

二、“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闲惹事非”;
……


以上这些经典谚语,是哲学也是智慧,更是极致到也简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生活、为人处世的准则和真理,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样简单到极致的道理;

在日本也有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在“日本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个人对待一只不肯啼叫的杜鹃鸟的故事。

织田信长说:“你不叫,我叫杀了你”;

丰臣秀吉说:“你不叫,我想办法让你开口叫”;

德川家康说:“你不叫,我等着你叫”;
所以信长像只老虎一样,征服天下靠的是武力和威严;秀吉则像只狐狸一样靠的是狡诈;而家康像乌龟一样靠的是耐力,所以大家都叫德川家康是老乌龟。而往往笑到最后的却是隐忍不发的乌龟,德川家康是这三个人中寿命最长,熬死了其他两位,再出来统一全日本,于1603年,德川家康的代表狸子哥就任争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德川幕府,开创了日本战国乱世之后长达264年的和平年代,由此可见德川家康一族人的智慧也非同寻常。


德川家康一族能在当时开创了两百多年的和平年代,也是费尽了心机,而德川家康一族对各路诸侯控制的秘诀和策略也是学习、借鉴了我们古人的智慧才得以实现,如:“七分饱、八分待人刚刚好”;“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闲惹事非”等经典而对待诸侯、控制诸侯的,也就是传闻中的让诸侯“半死不活”,而不是让农民“半死不活”。

其实,德川一族控制诸侯的做法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是人人都知道的“七分饱、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人闲惹事非”等,很多人以为这些只是古人总结的养生窍门,素不知这些“小窍门”的智慧大到治国理政、企业管理、团队管理,小到治家、养生等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道理谁都知道,真正把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中的人却少之又少,就拿养生这个事来说,不是死到临头真正能做到“七分饱”的人也是微乎其微,更不要说治国理政、企业管理等其他事业方面了。


比如:有些时期一部分人被奢侈到“饱暖思淫欲、人闲惹事非”的边缘,还有一部分人被沦落到“饥寒起盗心”的边缘,两个极端几乎是水火不容的地步天下也绝对不会太平无事!

可见,我们吃过的亏、上过的当和付出的学费等损失,不是我们没有经验和智慧造成的,而是我们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疯长和欠缺的体现……

德川家康一族的政治秘诀和经验再次提示我们,“六分醉、七分饱、八分待人刚刚好”不只是只用来养生,还可以有更多、更大的用处……


求图55

历史上的德川家康好像不是让农民半死不活,而是让诸侯半死不活,才是政治的秘诀。德川家康最大的本钱就是三河的谱代家臣,这些人特别的守旧和忠诚,即使是家康做人质,家康仍然被当做视作主公,手底下的家臣大部分也没有背叛他。另外,德川家康的三河武士其实有很多很有实力的家族,这些家族某种意义上和德川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下人。所以,历史上的德川家康对手底下的人还是相当尊重,这大概是和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最大的区别。

日本战国时代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各地的大名实力太强,如果强力的统治者去世以后,天下又会重新陷入动乱。比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这个问题,而家康吸取了二者的教训,所以德川家中将军身边的人,位高权重,但是往往封地很小,只能依靠德川家才有力量。而各地的大名虽有土地,具有实力,拥有军队,但是往往离政事太远。更重要的是德川家康的时代,各地的大名往往是需要进京的,你想想上千人,或者几百人去,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也是德川家变相削弱各地大名的力量。

所以说德川家康应该是“让大名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才比较准确。


历史是什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治世方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国策根本,但只有封建统治才会以“豢养”百姓为治理之本。

德川家康说你“让人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秘诀。”这句话很明显是封建“豢养”文化的奴役专制表现。


言下之意就是一个国家除了敌国外患,想要定国安邦,不能光靠武力,更多是通过奴役百姓才能实现,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疲民,劳其筋骨。

让人民每日朝九晚五地劳作发展生产力,没有别的心思搅乱国家安定。

弱民,饿其体肤。

让人民每天吃不饱,因为吃不饱所以就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劳作,种粮食,吃不饱就没精力做别的事。

贫民,空乏其身。

让人民贫困,因为贫困没钱财,就会限制自己的思维,眼界,很多事情也就做不成,比如兴兵造反什么的,没有钱根本不可能。

愚民,行拂乱其所为。

搅乱人民的自我意志思想,让他们只能服从国家固定思想,让他们活的自卑乃至于叛乱的事想都不敢想。

说到底,德川家康这一套,不过只是学了我们封建统治老祖宗的御民皮毛而已。

我们儒家文化,在汉朝与之前,那就一直是拿来给统治者愚民,维护统治的,大家研究儒家文化就可以发现,它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修生养性的思想,而对于统治者就可以从思想与道德高度上拿来统御治理百姓。

就比如说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一句于我们老百姓而言,他就是一种君子倡导修身的典范,但是有几个人知道他主要是给统治者统御百姓用的呢?它对统治者而言,就是唐僧对孙悟空的紧箍咒。

古代所有的学说论调,它起初的本心都是拿来给统治者统御百姓的。比如春秋的儒家之于鲁国,商鞅的法家之于秦国……

思想学说一事,它是双刃剑,就看拿来何用,就看谁是执柄者。


不书三少

哈哈,提问者问的问题可是够厉害,这是让我在河边上走路啊。试着回答一下,德川家康确实太牛了,他把潜规则放到了桌面上,让人看了有点怪怪的,其实就是这么回事,这是事物的本质。马里奥·普佐演得《教父》里面有句经典名言,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对于德川家康来说,什么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肯定是可以延续他的家族的辉煌,就像秦王嬴政非要改名叫始皇帝一样一样的。这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就是他的家族可以一直掌控局面,稳住场子,谁敢冒尖就灭谁。继续推理这个事情的前提是老百姓一直听他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吕不韦手头有点闲钱就敢想当皇帝啊。现在的老板最愿意用的就是结了婚,当了房奴,孩奴,车奴的人了,太好管理了,不用扬鞭自奋蹄,老板说你几句还敢顶嘴,你就是想露宿街头抱着没奶吃的孩子,看着车,房都成为镜花水月了。哈哈,,好玩吧,都是相通的,再让大家乐呵一下,说到了没奶吃的人们,送副图片,欣赏一下造物主的礼物,,


提升自我

首先,这句话是不是德川家康说的有待考证。因为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他的所作所为和这句话有点背道而驰!

在德川家康时代,为了有效控制各领主藩国,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法令《一国一城令》。该法令规定,大名作为政厅的的城只能保留一个。这一措施,让家臣和百姓离开了战国时代修筑的城堡,聚集到了大名所在的城中,并且在城周围形成了城下町。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这一措施对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从中可以见到德川家康的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对国内的大名严格控制,另一方面还要发展经济。有人可能会说,工商业的发展只是一城一国令的附属产物。

实际上,在德川家康时期,日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每年的海外贸易不断增加。以丝织品的进口为例,到17世纪初,日本每年要进口将近30万吨的生丝才能满足国内需求!所以,日本国内兴起了穿丝挂缎的风潮。在当时,本来领主才穿得起的丝绸衣服,开始穿在老百姓的身上,大部分农民都有能力给自己准备一件丝袍。

说起宋朝的富足,司马光曾经曰过: 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

如果以丝绸的普及程度来看民间的富足情况,当时的日本老百姓还是挺有钱的,绝不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而且不要忘了,日本的丝绸可是从中国进口的!!!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该不是德川家康说的,就算他说过也没有去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