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为什么不为了后代消灭强大的德川家康,反而始终对家康很客气,临终前还将他作为顾命五大家老之一?

AnitaSong


这个原因我来说一下

首先是丰臣秀吉灭不了德川家康,他们曾经交手过,就是“小牧长久手合战”,但那次丰臣秀吉吃了亏,德川家康则承袭着老乌龟的战术,就是龟缩防守,不跟丰臣秀吉交战。后来丰臣秀吉试探性进攻了进攻,结果进攻部队被德川打了个防守反击吃掉了。

观察当时的形势,丰臣秀吉还有日本东部的大片地区没打下来,当时东部最强大的还不是德川家康,而是北条,所以为了能够拿下北条,丰臣选择了和德川和好。

实际上当时来说和德川结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北条因为实力很强,后来就和丰臣有些叫板了,而德川家康则始终没有跟丰产秀吉叫板过。具体事情应该是北条攻占了丰臣秀吉划给真田家的地盘,这等于是挑战了丰臣秀吉作为全日本老大的威严,不打的话丰臣秀吉老大的位子当然不好做了,不然以后谁听你的?重点就在于,当时北条敢跟丰臣叫板,为啥?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丰臣秀吉 有14万军队,当时来说,东部的北条有6万,德川3万,伊达正宗那里有2万,加起来11万,能跟丰产秀吉抗衡。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丰臣秀吉选择和德川家康结盟而不是灭了德川的原因了。首先是灭不了,其次是最大的敌人那会不是德川而是北条。

后来的小田原会战也证明了当时丰臣秀吉的选择是对的,丰臣秀吉出兵攻打北条,结果是德川和伊达正宗都加入到了丰臣秀吉的阵营,在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北条只能选择了投降,结果北条被灭了。

至于后来的情况,就是德川装孙子装的太好了,毕竟他装了一辈子的孙子,之前是给织田信长装孙子,干起老本行自然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的事情了。装到了丰臣秀吉把他当最亲密的朋友看待了。

之后丰臣秀吉野心膨胀,发动了朝鲜战争,那会就更不可能攻打德川家康了。而且那会丰臣秀吉已经到了晚年,判断力也大不如前,再加上他晚年得子,在政治上的安排也出现了重大变化,给自己幼小的儿子做了一系列安排,包括杀掉了自己的养子(他看来最大的威胁)而德川等大的势力(还有毛利、上衫等)自然在他眼里就是仰仗的对象了。

当然,对于当事人来说,后面的事情他们是无法预测的,他们只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最优的选择,如果丰臣秀吉多活几年德川也是不敢跳出来的,那会等到他的儿子成长了,自然德川也没有机会,毕竟他儿子继位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朝政大权基本是丰臣秀吉的老婆,他儿子的亲娘组织的,一个被宠着的美女,没啥政治头脑,在关原大战的时候该支持的没支持,就酿成了后面的事情了。


老威观史


历史学家李明宇曾做个一个评价,在日本统一史上,织田信长相当于种麦子的人,丰臣秀吉相当于收麦子做饼的人,德川家康相当于吃饼的人。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从一个穷小子开始,最终站到了日本政治的最高舞台上,就像中国的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乱世,统一了中国一样。丰田秀吉也基本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实现了统一。然而,历史竟然有惊人的相似,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丰臣秀吉的帝国,传到第二世丰臣秀赖的时候,也被德川家康给取代。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状态,又有点像三国时期司马懿和曹操的状态。很多人提出过一个问题,曹操当年就知道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绝不会“久居人下”,可是,他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以至于司马懿与他的后代夺取了曹操的帝国呢?同样的,当初本丰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对他儿子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为什么也不预先除掉德川家康呢?

说丰臣秀吉防备德川家康,是因为他生前并没有给予德川家康很高的权力。而且,为了防备德川家康一枝独大,把控权力,他还像咸丰皇帝做的那样,把权力交给了很多人。

咸丰皇帝给年幼的同治选了八个顾命大臣。就算这样,他还是害怕顾命大臣们擅权,因此,又把朝廷印玺交给慈安、慈禧两宫,顾命大臣所有的政令,都要交给慈安和慈禧两宫盖章后,才能发出去。

丰臣秀吉也是一样,他为只有5岁的幼子丰臣秀赖选了元老派的德川家康等“五大老”,又选了少壮派的石田三成等“五奉行”,这样一共有10股势力来管理国家事务。还没完,除此外,丰臣秀吉再选了“三中老”3股势力,以此来牵制以上的10股势力。

(德川家康)

可以说,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比汉朝的时候,汉武帝所搞的“推恩令”还分散权力。在丰臣秀吉看来,就算德川家康的家族势力有抬头之势,这么多人分散权力,德川家康能获得的权力也不过只有十三分之一,翻不起什么浪子了。

但是,实际情况和丰臣秀吉想的完全不一样。丰臣秀吉去世后,他所选定的那些大臣们,不是互相制约,而是为了争夺权力,打了起来。毕竟丰臣秀赖很小,管不了事,他们当然要争夺权力了。首先就是“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不满“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双方发生了关原合战。结果,以石田三成为代表的“五奉行”,败在以德川家康为代表的“五大老”手里,石田三成被处死,“五奉行”解体。

在“五大老”和“五奉行”中,“五奉行”这些少壮派,实际上是丰臣秀吉的亲信。丰臣秀吉正是用他们来制约“五大老”势力的。现在“五奉行”解体,便意味着丰臣家族的势力减弱,丰臣秀赖一个小屁孩,更加掌控不了“五大老”这样一些大臣了。此事后,德川家康被朝廷封为征夷大将军的官位,实际上意味着德川家康已经掌控权力。再后来,又爆发了“方广寺钟铭事件”,德川家康家族与丰臣秀赖家族开战,这就是有名的“大阪冬夏之战”。这次大战之后,丰臣秀赖和他的母亲在大阪城内切腹自杀。整个日本的权力,由此彻底落入德川家康的手里,日本迎来了德川家康的江户时代。

这样的结局,相信如果丰臣秀吉地下有知,他是怎么也不愿意看到的。

(丰臣秀赖剧照)

那么,原本想得好好的政治体制,为什么却没有按照丰臣秀吉设计的剧情往下演下去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丰臣秀吉选了他这么个5岁的儿子作为他的继承人。

其实,在选丰臣秀赖之前,丰臣秀吉还是选过其他人当他的接班人的。由于丰臣秀吉和他的正妻宁宁不生育,与其他侧室也没生育,因此,丰臣秀吉早早就选定了宁宁的侄儿小早川秀秋为继承人。但是,不久,他和侧室生了个孩子,于是取消了小早川秀秋的继承资格。没想到这个孩子没养活,死掉了。因此,丰臣秀吉又选了自己姐姐的儿子丰臣秀次为继承人。然而不久,他的侧室又为他生了丰臣秀赖。因此,他再一次夺了丰臣秀次的储位,并且逼迫丰臣秀次切腹自杀。

丰臣秀吉经过这些一番折腾,不但严重地削弱了他丰臣家族的势力,还让他的妻妾们互相之间都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再加上被选为继承人的丰臣秀赖年幼,丰臣秀赖的母亲浅井茶茶也不过是一介女流,又和丰臣秀吉的正妻宁宁等人有矛盾。这样,丰臣秀吉的后人中,既势力大减又没有一个主心骨。最终,德川家康轻轻松松就夺取了丰臣秀吉后人的权力,丰臣秀吉为别人做了嫁衣。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因为在丰臣秀吉死之前,德川家康并不强大。

丰臣秀吉死的时候,丰臣家直属领地超过600万石,还控制着日本最大的两个外贸港口堺和石山,这还没有算上丰臣家的家臣福岛、加藤、前田这些独立大名的地盘。

而德川家的领地只有230万石,而且德川的家臣也没有独立大名。

两个比较,德川家完全就不是丰臣家的对手,德川家康联合织田信秀在小牧长久手合战占了丰臣秀吉一点便宜,但要看到丰臣秀吉是带了12万大军远离老巢在德川家康的场子上待了整整一年,这财力和后勤能力绝对不是德川能比的,德川家康吐了血凑出6万人马却只能守不能攻,因为只要主动出击他的财政估计就得破产。所以丰臣秀吉撤军后给了个台阶德川家康就顺坡下驴了,否则丰臣家再来一次德川家就顶不住了。

在丰臣系统里,德川家虽然是领地最大的大名,但基本上和前田、上杉、毛利等属于同一档次,离丰臣本家的实力还差的很远。所以丰臣秀吉根本没有拿德川家康当做特别大的威胁,尤其是老乌龟一向只当缩头乌龟,从来不惹事,丰臣秀吉想找茬都找不到。

德川家的强大完全是在丰臣秀吉死了之后才发生的。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利用淀姬的政治白痴,以丰臣家臣的身份拉拢丰臣家的附属独立大名,成为丰臣家武将派的首领,同时挑动丰臣家的武将派和文官派的矛盾,成功挑动丰臣家的文官派和武官派的内讧,引发了关原之战。关原之战其实就是丰臣家的内战,交战双方都是丰臣秀吉的手下,德川家的嫡系军队和铁杆同盟基本都没有出场,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利用丰臣武将派消灭了丰臣文官派,又削弱了武将派的实力,顺手又将丰臣家的直属领地削减大半,最终成功成为了日本实力最强的大名。而且德川家康后来在消灭丰臣家的时候也是进行了分化,只消灭了丰臣本家和死硬的丰臣附属大名,但保留了大部分丰臣家的外围大名甚至还给他们增加了领地,包括丰臣秀吉好友前田家、丰臣秀吉小舅子浅野家这些大名都在德川手下过的很不错,前田家甚至是德川幕府时代最大的大名。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因为丰臣秀吉不会占卜、扶乩,他并不知道德川家康会颠覆丰臣政权。

在丰臣秀吉执政的时代,他不将德川家康视为必须除之而后快的理由至少有三个:

1,实力上无从挑战丰臣本家,德川家在从三河和武田旧领转封到“关东”之后,封地是相模国、伊豆国、武藏国、上野国大部、下野国小部、下总国、上总国,至关原之战时,总石高数约为255万7000石。

而丰臣政权中的“五大老”,上杉景胜为120万石,前田利家为115万石,毛利辉元为120万石,宇喜多秀家为47万4000石,看似德川家康一枝独秀,但是要知道,丰臣本家的丰臣家直属领地超过600万石,还控制着日本最大的两个外贸港口堺和石山,这还不计入分封出去的从属家臣的领地,简单地说,“丰臣本家”只需要将跟随丰臣秀吉征战的诸将,如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黑田如水等人团结在旗下,哪怕是“五大佬”一同反叛也可以抗衡;

2,在信任度上,德川家康并不低,首先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时代即臣服于安土桃山体制之下,作为附庸大名长期有“长者之名”,另一方面,丰臣秀吉层层加码地增加与德川家的姻亲关系,包括自己的妹妹朝日姬(也称旭姬)嫁给德川家康作为正妻继室,德川家康的孙女千姬也遵循丰臣秀吉的遗愿,嫁给了丰臣秀吉的儿子、继承人丰臣秀赖为正妻,这种亲缘关系也无以复加;

3,临死前的权力结构安排上,实际上是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路子,即“五大老”拥有辅助决策权,而“五奉行”则分别控制各方面的内政,在此条件下,就变成了大事“五大老”说了算,小事“五奉行”说了算,而在具体的执政中,到底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实际上是“五奉行”说了算的格局。

按照丰臣秀吉的构想,这样一个相对完美的“分权牵制”的权力结构,至少能够顺利运作到自己的幼子丰臣秀赖成年,并得以主掌政权的时刻。

然而,德川家康作为更老奸巨猾的政治人物,敏锐地利用了“五大老”的身份,尤其是在地位最显赫、亲近的前田利家死去之后,他一直对丰臣家内部的“文治派”和“武断派”的争斗推波助澜,最终促成了“关原之战”。

其实“关原之战”的主力还真不是德川家,而是丰臣家自己的旧臣们,无论谁胜谁败,都会面临着处罚和转封,也就是对丰臣秀吉设计的这个“静态体制”的撕裂和破坏。

德川家康在消灭了石田三成,驯服了“五奉行”之后,实际上就已经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府主宰,丰臣政权已经傀儡化了,又通过不断地转封和蚕食,最后将丰臣政权的实力优势也一步步推倒,等到大阪之战时,已经是瓜熟蒂落,摘果子了。

所以,本质上讲,真正帮助德川家康颠覆整个“丰臣秩序”的不是别人,而是丰臣秀吉自己,他想要实现权力传承,自身的草根团队却并不配合,希望获得更大的权柄,也就是“人心乐乱”,房子不塌是不可能的。


刘三解


在这里首先讲到,德川家康一开始是作为织田细长的盟友,混入织田家的高层。在本能寺兵变之前,世界大势已经基本定型。只要假以时日必能统一天下,可惜在这里织田信长死于明智光秀的兵变。

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的关系是非常好,属于惺惺相惜的感觉,藤吉郎(丰臣秀吉)也是对德川家康非常欣赏的,认为德川家康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织田家,作为从平民成为织田家的重要家臣,丰臣秀吉的实力可谓不凡。从本质上讲,丰臣秀吉肯定想要除掉德川家康。从现实来讲,德川家康没有给丰臣秀吉杀他的接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川家康隐藏的是很深的,从少年作为人质,一步步成长过来,德川家康经历过太多的一切,从冈崎的老家,到织田家重要的家臣,德川家康的阅历增加了不少,也就城府了很多。在公开场合中,德川家康是臣服于风尘秀吉的,在内心,德川家康肯定不会屈服于丰臣秀吉。从出身来讲,一个出身高贵,一个出身贫贱,一般在那个社会,丰臣秀吉有点像现在的暴发户,虽然权力很大,也有一些人的鄙视。

丰臣秀吉之所以不杀德川家康,是为了笼络织田家的人心,德川家康是织田家的盟友,得到织田家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德川家康能够号召织田家的人,介于这一点,丰臣秀吉总要三思,因为丰臣秀吉是个聪明人。


用文章记录历史的缩影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第一次阅读有关丰臣秀吉的相关历史时,也想到了假如丰臣秀吉杀了德川家康,那么丰臣氏就不会灭亡。而在历史上,丰臣秀吉却没有这般,始终对德川家康敬重有加,并委以大任——而丰臣秀吉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不得已为之啊,并非不想杀。我们可以看看不同时期下,秀吉的处境与德川的作为。

第一时期,丰臣秀吉取代织田信长,同时也继承了他的雄心壮志:做统一日本的天下人,面对劲敌德川,他在统一日本的道路上只能善待重用德川。当秀吉在织田家族内部纷争中取得实质控制权之后,他开始统一日本的步伐,而他前进中的一个巨大阻碍就是德川家康,如果德川不臣服于他,他的统一日本之梦将难以实现。为此,丰臣秀吉先是用兵,但与德川、信雄一战中却以失败告终,最终通过外交手段制服了德川。面对德川,他在武力上不一定能战胜德川,即便战胜也必定会使自己丧失许多力量,那么在将来征战其他群雄的时候、必定会有所不利啊。因而在此时期,丰臣秀吉不得不亲信,笼络德川,以谋求天下统一。

第二个时期,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面对治国问题,不得不依靠德川家康。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丰臣秀吉是打天下的好手,军事上的天才,但治国理政上却是差了一些,从其前期推行织田信长的治国策略,到后期治国的昏聩就可以一二。天下初定的前期,丰臣秀吉推行的一些英明政策都是延续织田信长的政策;后期,丰臣秀吉在治国方面就显得昏聩无能了。由此可见丰臣秀吉在治国方面的欠缺。反观德川家康,德川出生三河,把三河经营的有声有色,之后被移居江户(今天的东京),将荒蛮之地的江户变成一片繁华之地,可见德川的治国理政能力。在天下初定的时候,急需要像德川这样的治国能手才能稳定天下。于是丰臣秀吉不惜将自己的亲姐嫁给德川,官至大纳言,一切的笼络手段,都是为了留住德川的心,不再反叛秀吉,好好治理秀吉的天下

第三个时期,日本国内逐渐太平,但隐隐中藏着忧患,作为天下人的秀吉逐渐老去,且日渐昏聩,做出了许多错误决断,让德川家康一次次躲避被杀的命运。秀吉自己并非不知道德川家康的谋逆萌芽,但日本国内的治理,秀吉又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才。对于德川,丰成秀吉是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杀又杀不得,德川的江户领地就占了日本国内很大领地,一杀德川日本可能就会因江户而再次大乱,就算不怕江户大乱,天下人也会指责秀吉不任用贤能之人,杀掉为天下人负责的大纳言——天下大乱,是秀吉最不希望看到的,至于天下人的指责,晚年的秀吉似乎也是不能背负的。于是,秀吉就继续运用自己的外交手段,不断软化德川,希望德川氏与丰臣氏的血脉相依,譬如将德川的儿子德川秀康认为养子,此时的秀吉希望通过亲情的交融,让德川可以一心效忠丰臣氏,但这个决定历史证明是错的——一个人的谋逆之心不会因为亲情而消除。

晚年的秀吉发动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战争:万历朝鲜战争(文禄庆长之役)。这一仗是日本侵华的根源,也是丰臣秀吉人生的重大拐点,自此一战,丰臣氏的军队得到极大的消耗,而作为后备军队的德川军队基本上未受损失,这为日后西军与东军的关原之战中西军丰臣氏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丰臣秀吉自此身心俱疲,逐渐病入膏肓,面对日益强大的大纳言德川家康,还有丰臣氏内部的矛盾,他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德川也依然伪装自己永远忠诚丰臣氏的样子,而擅长外交的秀吉在生前也没能给德川家康致命一击,直至死前也依然抱有德川家康忠诚于丰臣氏的幻想,让他做五大老之一~就这样,德川终于熬到了丰臣秀吉的死亡


岁七夸父


原因很简单,不是丰臣秀吉不想杀德川家康,而是不能杀不好杀。

古代日本在丰城秀吉时代,他们的政治制度是诸侯制,而不是像中国一样的中央集权制。丰城秀吉继承了织田信长的土地与权利,是当时名义上的统治者,但是他并没有权利去管其他诸侯的事情,比如说他无法直接使用行政命令调用其它诸侯的军队,也没法在别人的领地收税,其他诸侯之所以听命于他,只是因为他实力比较强不想惹恼他而已。

丰城秀吉活着的时候,他知道德川不敢造反。死后他安排了五大老五奉行制度,希望这样权利可以安稳的过度到他儿子手里。

当时德川家康是五大老之首,说白了就是诸侯之王,仅次于丰臣家。当时日本的五大老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和上杉景胜。结果是秀吉死后,利家也跟着死去,这帮被派来辅佐新君主的家族没一个是德川家康的对手。都被灭了。

还有就是,德川家康活的太长了,从织田信长时代一直活到了丰城秀吉死去。

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任何朝代过度到第二代皇帝时,都是非常危险的。比如秦朝和隋朝就是二世而亡。汉朝,明朝,唐朝等等在第二代皇帝接班时也是折腾的天翻地覆。至于理由其实也很简单,1.臣民们还没习惯新政权的统治;2.残余的分裂势力还很强大;3.功臣尾大不掉。丰臣家灭亡的主要原因皆如此。

再说说丰臣家的特性。猴子不是不知道乌龟有野心,也不是不想杀他。关键是臣服于他的诸侯们都有野心,他总不能全杀光。杀了乌龟,很可能逼反其他诸侯。猴子统一日本,并不是真正的军事统一,而是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获得的形式统一。其诸侯势力非常强大,猴子直辖领土还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培植亲信,牵制诸侯。征伐朝鲜就是希望自己亲信势力强大,五大老就是希望大名们相互牵制。杀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解决问题,即便杀了德川家康,也会有其他人取代德川家康位置,威胁丰臣政权。只有相互牵制,才能保持动态平衡,让权力顺利交接。


陈正有话说


有首诗最适合形容秀吉在世时的德川家康再合适不过了。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谁人知?”

丰臣秀吉在世的时候,德川家康谦卑的就像一条狗。甚至表现的处处为丰臣政权的稳定着想。丰臣家五大老中秀吉除前田利家外,最放心的便是德川家康。

可惜他看走了眼

假设你便是丰臣秀吉,你留下了一个诺大的家业,继承人却还年幼。你会如何安排后事?

一、一切以稳定为主

从应仁之乱到丰臣秀吉就任太政大臣。日本经历太长久的战乱,人心思定。当时的丰臣政权已立,上下级名分已定。如果不发生大的动乱以人的劣根性不是所有人愿意冒险再陷入战乱之中。即使在德川家取代丰臣家的过程中。也是先挑动文治派和武斗派的矛盾,

借着战乱窃取政权。如果秀吉杀了五大老中的任何一位,势必为动乱埋下伏笔。(五大老领地广袤,尤其以德川家为最)不利于丰臣家的统治。

二、权力制衡方能保持稳定

丰臣政权内部拥有两套制衡机制。(丰臣家属于新兴家族,缺少旁支家族以及亲藩)第一套是权力核心的“五大老”内部之间的互相牵制。第二套便是作为

权力机构的“五大老”和作为执行机构的“五奉行”之间的互相牵制。原本这样的两套制衡体系能够保证政权的过渡以及维持丰臣家的统治。

坏就坏在作为牵制德川家康的前田利家在丰臣秀吉逝世半年后去世。反倒是德川家康活了很久。幼主还不能理政,无法递补新的大佬。(也缺少名望足以牵制德川家康的人)德川家康名望一时无两,五大老制衡体系名存实亡

。仅仅剩下第二套制衡体系。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一切照旧,熬死年老的德川家康。可是,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以退为进。主动放弃权力,离开大阪返回江户。让以“五奉行”为首的行政机构彻底膨胀,激化丰臣家内部武斗派和文治派的对立让德川家康坐收渔翁之利

三、德川家康是后见役的最佳人选

寻找丰臣秀赖寻找后见役,这是秀吉临终前最重要的工作。丰臣政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政权,此后见役就如同“摄政王”一般。按照日本传统,这个后见役多数是选择两位,一个亲藩,一个外样。一方面照顾各方面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亲藩不用想了最佳选择就是丰臣秀吉的挚友前田利家。之后就是外样大名的选择。

外样大名最大的问题就是和现存政权联系不够精密。最有可能威胁到丰臣政权的就是这些外样

。秀吉必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发现德川家康是最适合的人选。

1、德川家与丰臣家羁绊深厚。德川家康娶了秀吉的姐姐为正室。继承人德川秀忠娶了秀吉的小姨子浅井江。

2、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算是生死之交。两人都曾经为织田信长卖命。尤其是在那场惨烈的金崎大撤退中,两人同时作为殿军共同对抗浅井、朝仓联军。

3、丰臣秀吉手下德川家康安分守纪。德川家康从织田信长时代便给人忠厚老实的形象。秀吉可能认为忠厚老实的人答应辅佐秀赖便一定会说到做到。只是他也没有想到德川家康未能经受住成为“天下人”的诱惑。

4、德川家康名望足以压服其他大名,德川家的实力足以压制其他外样。从信长时代开始,德川家康转战天下。甚至让走上“天下人”道路的丰臣秀吉都吃了一亏。等到丰臣政权建立,其各人名望只在丰臣秀吉一人之下。德川家的势力也已经达到二百万石当之无愧的“第二武家”。有他坐镇中枢又有那个外样敢有二心。

结语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德川家康的隐忍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所以让丰臣秀吉放心的将江山和幼子相托付。结果他却做了丰臣家的“王莽”。


历史的拐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知道一件事情,丰臣秀吉真的有能力端掉德川家康吗?

丰臣秀吉的位置,都是从织田信长家族夺来的,可以说,要不是因为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又怎么有机会脱颖而出?

在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家族高层权力几乎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这没办法,织田家的中枢官员基本上都在这时候没了,织田家肯定是没有能力控制住手下庞大势力的。

织田家垮台以后,手底下各大势力之间必定要进行一场争夺,当然了,最后的取胜者很明显,那就是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继承了织田家遗产以后,并非没有考虑过用武力直接压垮各路大军,在面对德川家康的时候,丰臣秀吉其实是采用过武力镇压手段的,但是最后却失败了,打不过怎么办,那就靠政治。

最终德川家族归顺了丰臣秀吉,成为了其下大将。

丰臣秀吉手底下像德川家康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但他很自信,他自信能够平衡好各方势力,帝王之术,就是平衡各方势力,达到一个均势,在丰臣秀吉心目中,这个均势已经达成了,不必多虑。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德川家康居然能活那么久,熬到了均势失衡,熬到了击垮他丰臣秀吉的后辈子孙。

其实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一直都比较信任,不然也不会眼看着对方做大,德川家康就像是一个老狐狸一样,还是一个别人认不出来的老狐狸。

在丰臣秀吉手下时,德川家康表现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幅以丰臣秀吉为尊的模样,他这个模样还真就骗过了大部分人,其实德川家康虽然势力强大,但能想到他竟然会背叛丰臣秀吉的人应该也是不多的。

丰臣秀吉曾经对德川家康百般拉拢,不仅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对方,还将对方的儿子当作了自己的养子,两家的关系一时间看起来十分和谐。

德川家康的确是一个真正的老狐狸,他一直都扮演着一个忠心耿耿的形象,丰臣秀吉做梦都没想到最后推倒自家的竟然是当初对自己唯唯诺诺,唯自己马首是瞻的德川家康。

其实说白了,丰臣秀吉之所以没有动德川家康,主要还是因为对方的势力强大,并且在实力强大的同时,还对丰臣秀吉表现出一幅忠心耿耿的模样,这样丰臣秀吉对他越发信任。这样一个人,自然被丰臣秀吉许以高位了。


魏青衣


日本战国时代,大将军没落,二兄弟不合,大家都想进京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今川失败了,将家康送给信长做儿伴,各自成年后,家康信长联手击败了武田,助信长进京勤王,二人结为儿女亲家,统一天下,各大名派送人质,不服的,发布天下布武令!但是信长信神抑佛,最终被明智光秀杀死在本能寺

然后信长家族内乱,秀吉最终胜出,继承信长实力,但是实力大减,为了日本统一,将家姐和母亲质押给家康,联手治理天下,因为传统制度,秀吉非出于源平二家,做不了大将军,只能由天皇特赐一姓丰臣,做到关白,当时情况,秀吉家康合则二利,分则天下重新四分!

然后征服不服,重新分配天下,将近在眼前功劳最大的家康分到远离京畿的关东,从80万担大名变成300万担大名,而京畿附近都是秀吉家臣分封的大名,家康继承人秀忠作为人质,然后大建大阪城以示和平,这个时候,可以说天下是秀吉的了,但是秀吉子孙调零,本来继承人是他的侄子,可惜他晚年得子,为了儿子,令侄子剖腹,又让各大名出兵朝鲜,消耗自己有生之力,在儿子还没成长起来之时,自己挂掉了!家康逐步得势,最终家将石田三成和家康之战败北,大阪城毁!

秀吉在初期试过家康实力,唯一的一次战争是小牧山长久手之战,双方实力,秀吉略胜一筹,但是天下未平,各自收兵,转为合作!因为他们都是出自信长系,有共同的政治目的,秀吉通过他姐姐联姻母亲质押,又让家康儿子过继过来,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到了秀赖出生,又迎娶将家康孙女!如果秀吉能等到秀赖长成,基本天下可定!秀吉的魅力还是大于家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