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永动机不存在呢?

官儿迷

最早的科学奇人达芬奇的永动机设计草图

永动机设计的动机,应该与工业社会的到来有关系。欧洲中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工业革命已经是呼之欲出了。但那时节,科学还没有进展到对能量守恒有完全认识、而机械技术却达到了较高水平。很多人就开始幻想设计出一种能够不断工作、却不需要输入能量的机械。由此就可以获得永不枯竭的动力来源,大大节省生产成本,成就一本万利的事业。在这个念头的激励下,无数人投身永动机的设计和发明,从十六到十八世纪,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许多有技术鉴定和审查资格的机构,比如法拉西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应接不暇。但所有这些永动机实际上都无法实现永动。

17世纪60年代欧洲人设计的一种唧筒、水轮和齿轮联动的永动机模型

终于,科学技术机构和专利审查机构失去了对永动机方案继续审查的热情。先是在1755年,法兰西科学院宣布不再接受任何永动机的设计方案,随后一系列科学和专利机构都不再对永动机发生兴趣。而在科学原理上,随着能量守恒定律的最终确立,该定律的一种表述就是: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的,这就彻底宣判了第一类永动机的死亡。所谓第一类永动机就是说,对一个机械和其他能量形成的封闭系统,不用给它输入能量,它却可以源源不断、永不停息的输出能量。随后,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其一个典型表述是: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制造的。其中的第二类永动机的意思是:对一个机械和其他能量形成的封闭体系,不用输入能量,它自己就可以永远不停歇的运转下去,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没有能量输出。也就是说,不但那种不用消耗能量,却能源源不断输出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即便只是不用外来能量、仅靠自身就能永续运行的第二类永动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其道理就在于:任何独立系统的运行,都必然是要消耗能量,不可能无损耗的永远运行下去。换成大白话说,就是做什么都需要代价,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要想马儿跑得好,必须得给马儿吃好草。

一种电磁永动机设计方案

从上述历史发展过程看,否定了永动机存在性的热力学定律与其他科学原理一样,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总结了无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得出来的,迄今也还没有碰上反例,所以是可信的。但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不相信,非要继续尝试制造永动机。这些人的行为,也许是因为缺乏科学常识所致;也许是有点走火入魔,幻想打破科学定律创造奇迹。这里的忠告是:创新思维虽然值得鼓励,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千万别做那些劳民伤财无结果的事情。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国科大王大明

今天,我来好好的说一下永动机。以全新的视角来看一下永动机。

我所说的永动机,是指第一类永动机,就是以重力为动力的永动机。第二类,热力学的我不太懂,就不说了。

永动机,争论了几百年了,一直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定论。一方说,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另一方,又看见,有些小机器一直在运转,没有停下来。所以,永动机的事,一直僵持着。由于一直没有答案。而研究永动机,很可能会耗尽一个人的毕生精力,可能会毁了一个家庭,所以,欧美很多国明确表示,不再接受有关永动机的专利申请。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

上图是北欧一个国家,放在地下室里的一个永动机。做成到现在,已经转动了90多年了。是一个艺术家所做。曾经引来了大批的物理学家研究。后来,由于没看到相关的报道,所以,结果如何,我暂时不了解。不过,象这个永动机,主要特点,是永动,而对外做功这一点上,可能不行,或不明显。所以争议一直存在着。


目前,永动机,卡壳的地方,主要是两个方面。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只能转移,但是不能无中生有。永动机不需要外界能量,就能对外做功,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2,永动机的转轮,左边的球,落下来多大的距离,到右边就得上去多大的距离。也就是说,重力往下做多少功,就得克服重力往上做多少功,它们相互抵消。所以,转轮无法转动。


在早期的时候,人们是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机器。它不需要我们输入外部的能量,就可以连续对外做功,带动机器运转。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找到答案。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可的外界输入能量,基本上,是人为的外界能量。比如:煤,石油,电力等(要靠人输入)。但是,除了人为的外界能量之外,还有一种天然的外界能量,一直都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承认。这个天然的外界能量,就是由地球所提供的重力。也就是行星的引力


在过去的几百年,人们始终没有把重力理解为外力,所以,只要一提到永动机,就会有人拿出能量守恒定律来驳斥。没有外界输入能量,你机器怎么可能对外做功呢。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重力,实实在在是一个外力,一个由地球提供的外力。重力并不是永动机内部所有的。只要人们理解了,重力是外力,那么,在重力不断作用下,一个机器可以不停的运转,就成立了。而能量守恒定律也没有什么问题。依然是正确,杠杠的。


煤炭,石油,是化学能;电力是电能。这两个方面已经为人类社会广泛应用。而重力,则是行星的引力能。它近乎均匀的分布在地球表面,也就是说,你在地球这一处,受多大的重力,你换个地方,还是受多大的重力。正是因为它的均匀分布性。所以,我们直观的认为,一个转轮,它左边所受的重力和它右边所受的重力是一样的。再加上,轮子上的球,在左边往下落,落下来多大的距离,到了右边,就得抬上来多大的距离。


由于重力相等,而一上一下,距离又相等,所以,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感觉,重力两边作功相等,相互抵消了。自然,转轮也就无法转动了。这就是第二个问题,重力两边做功相等的问题。


那我就来说一下,卡在永动机脖子上的这两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只要我们将重力理解为外界能量,列为和石油,电力平等的外界能量。那么,能量守恒定律,自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它并不是不用输入外界能量,相反,它在实实在在的输入着外界能量:重力。这样,永动机这事,就算是跨过了能量守恒这一关了。

第二步,就是重力在两边做功相等的问题。即铁球在转轮的左边,右边,受到的重力不变,而它往下压,往上抬,在左,右边的垂直距离相等。重力相同,重力作用的上下距离,也相等。那么,可知,重力在两边的做功是一样的。这一点,先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我们会发现,在两边重力做功相等的情况下,转轮所受的重力矩是可以不相等的,是可以有差额的。

一个轮子,为什么会转动。前提就是它所受的外力矩不相等,无法平衡。左边受的外力矩大,右边受的外力矩小,轮子就不平衡了。哪边大,就沿着哪个方向转动。

上图,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左右两边,重力矩不相等而进行的转动。左边,水分布靠外,远离转动中心,力矩大(力臂长);右边靠里,靠近转动中心,力矩小。这样,它就转动起来了。转动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这种设计结构,还是无法对外做功的。因为它的两边力矩差额,还是非常小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对外做功呢。来看一下,我设计的结构。

上图,是重力发动机(第一类永动机)原理图,文章共4部分,我只是用了其中的一个图,给大家看一下,大致情况。细节,还是得看一下文章,才完全明白。特此说明一下。


重力发动机,实际上是一个圆柱体。由6个转轮叠加而得,绕同轴转动。如图10所示。每个轮子,两个铁球,6个轮共12个。为了方便讨论,把不同轮子上的铁球,放在一个截面上进行分析。

如图9所示,最后,轮子上的球会有1个在左边压轮子,而右边的11个球会躲在转动中心的正下方,往右偏一点的地方(轮子里面有一个螺旋通道,可以让球在里边滚动。文章第一部分讲)。这样,这些右边的球,一个靠着一个,缓缓上升,提到高位(阻力是滚动摩擦力)。左边的球压下来,轮子转动超过60度以后,右边,最上面的球,会往左边抛出,再次压左边。一路循环。轮子的左边重力矩,总是大于右边的重力矩(通道内摩擦力很小)。这个差额,可以对外做功。


可能大家会有这样的问题,左边虽然力臂长,但是球少,右边力臂短,但是球多,它们会在某处平衡的。 好的,那我们现在,就假设它们是平衡的,两边重力矩是相等的,轮子不能转动。在此基础上,我再做一下,更进一步的优化。

一个球,重量1千克。它静止的放在平台上,它就是1千克的重力。这时,我们把球拿起来,抬到0.3米高的地方,我们松手,球往下落,冲击在平台上,球对平台有一个冲力。这个冲力要大于1千克。可能会是1.5千克,或其他数额。无论是多少,肯定会比静止的重力要大(这一点,我在生活中,用电子称,试过,证实有效,成立)。


这样,我们把这个原理,用在重力发动机上面。左边的铁球,改静止压左边,为,上抛,下落,冲击左边。由于下落冲力比原静止重力要大。所以,这个时候,轮子两边就不会平衡了吧。

原先,左右两边,重力矩相等,后来,我们在左边加大了重力,加大了重力矩,而右边没有相应的重力矩增加,这样一来,左边的重力矩就 要大于右边的重力矩了。有了差额,就有了对外做功的基础。


重力发动机,一旦成立,未来,电动汽车的续航,就可以真正解决了。可以在车上安一个重力发动机,边走边发电,存在电池上。等到在用的电池没电时,再换上充好的电池。此后,给换下来的电池,接着充电。相辅相成。电动汽车就可以一直开下去了。续航解决了。

我把我看到的,写出来,公开出来。至于最后,成立不成立,大家说了算。。


航天新动力

首先要知遒物体运动的性质,物体运动在什么状态中生存和产生的原因,根据最基本的规律就可断言永动机为什么不或存在。

物体运动是物体传递能的外表表达方式,物体只是媒体

在大自然界中,物体受到一个向下的垂直轴中心力的作用,必须存在支点或接触面,这对物体运动或多或少存在阻力消耗,这是客观事实存在,所以必须补充损耗的力才能维持原有的速度,所以永动机只是不能实现的代名字。

没有能源,这个世界也将冰冷凄凉,静止无动。我们之所以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是能源无时无刻的消耗和存在,物体只是其中媒体的作用,我们不能看到大自然界物体无时无刻的运动而错觉永动机的存在,正因能源肆无忌惮地开采利用,每天太阳能源源不断的付出,才让这个世界生机盎然,无休无止地运动。


奋起160840185

我觉得可以制造永动机的,核能其实就是永动机,核能发电厂,航母,核潜艇等的动力系统就是永动机,太阳也是永动机,虽然它一生有一百亿年寿命,但时间这么长,其实可以说永恒,核能现在技术还没有到极致,但已经一次可以运行十几年而不需更换核材料,如果不追求效率,运行十万年也没问题,这也可以说永恒,凡是利用有辐射的自然矿产,包括磁石在内,如果技术再进一步,运转几十万年,这已算是永动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