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首先就要知道怎么算,懂这3点就会了

作为打工一族,我们入职一家企业,都会经历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劳动合同,更不会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对打工者来说,企业不签合同意味着是可以拿到二倍工资赔偿的,但必须注意3个时间节点,能不能拿到赔偿以及能拿多长时间的赔偿都跟这3个时间节点密切相关。

想拿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首先就要知道怎么算,懂这3点就会了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未签合同干满一年期。《劳动合同法》里面规定,在一年之内未签劳动合同的,企业需要从第二个月起的第一天到一年期限满时的最后一天按照二倍工资的赔偿金额支付劳动者,最多可以拿11个月的赔偿。也就是说,在一年期满这个时间节点,如果企业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最长可以拿11个月的二倍工资。比如,小张是2017年3月5日入职公司的,口头约定一年期合同,即到2018年3月4日期满。但自从小张入职这家公司后从未签劳动合同,期满后小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从2017年3月5到2018年3月4这11个月的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

第二个时间节点就是未签合同干了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即俗称的干了一年多不足两年)。这种情况稍微复杂点,因为公司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上就视为公司在超过一年的第一天起已经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所以,超过一年的期限是不能要求支付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的,只能要头一年合同期里面的二倍工资。不过这个时候无法要11个月的二倍工资了,只能要从现在起倒推一年的减去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时间段的那一段时间的二倍工资。

想拿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首先就要知道怎么算,懂这3点就会了

上面说的有点绕口,我还是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吧。小林2016年4月7日入职一家公司,口头约定合同期限二年,即2018年4月6日到期。小林在2018年1月18日离职了,公司自始至终都没有跟他签劳动合同。

如果小林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就应该这样计算:从离职的那一天2018年1月18日往前倒推一年的时间则是2017年1月19日,要二倍工资的时间点从这个时候算起;而2016年4月7日到2017年4月6日这一年内才有二倍工资可以拿。从2017年4月7日起到2018年1月18这段时间,法律上已经视为公司与小林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不能要二倍工资。所以这段时间要从一年里面减去,那么剩下的可以拿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部分时间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19日到2017年4月6日,也就是劳动者可以拿的二倍工资赔偿时间一共是2个月零19天,这个时候就不能拿11个月的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了。

总的来说就是越接近一年工作期,拿的二倍工资补偿越多,越接近两年工作期,拿的二倍工资补偿就越少。小林就是接近两年工作期,所以只能拿2个多月的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

第三个时间节点就是未签合同但已经干了超过两年了。这种情况下,由于已经过来仲裁时效,法律上只视为公司与员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自己是无法再要求企业支付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的,也就是说员工要不到补偿了。还是举例说一下,小王2015年7月5日入职一家企业,公司口头约定3年期限,也就是2018年7月4日到期。而小王2018年5月3日起打算不干了,他想要公司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由于已经超过一年的时效了,现在是根本要不到的了。

想拿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首先就要知道怎么算,懂这3点就会了

因此,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问题,打工者必须掌握这3个时间节点,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计算。不能笼统的认为只要公司没有签合同,就可以拿二倍工资,这是不对的,因为还有一个时效问题,这是关键所在。希望对未签劳动合同又想拿二倍工资赔偿的朋友有所帮助,照着这个分析法自己就能够算出能不能拿二倍工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